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外科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外科手术学教学资源:实验课第十三章 外科病人的麻醉和复苏
    

外科手术学-教学资源电子教材:实验课第十三章 外科病人的麻醉和复苏

外科手术学:教学资源电子教材 实验课第十三章 外科病人的麻醉和复苏:第十三章 麻醉与复苏术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Preanesthetic preparation and Preanesthetic medication)目的要求1、掌握麻醉前准备及用药的具体内容;2、了解麻醉前准备及用药的重要性;实习内容麻醉和手术的安危,除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创伤的大小、术时长短、失血多少等因素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麻醉前准备是否充分、麻醉方面考虑和处理是否

第十三章  麻醉与复苏术

 

 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Preanesthetic preparation and Preanesthetic  medication)

 

目的要求

1、掌握麻醉前准备及用药的具体内容;

2、了解麻醉前准备及用药的重要性;

实习内容

麻醉和手术的安危,除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创伤的大小、术时长短、失血多少等因素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麻醉前准备是否充分、麻醉方面考虑和处理是否切和病人的病理生理状况。麻醉前准备包括:①麻醉前病情的评估;②麻醉前准备内容;③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病情的评估:

1、麻醉前访视

(1)目的:

获得有关病史、检查和病人精神状态的资料以及拟行手术的情况,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指导病人配合麻醉,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以及如何相互配合与手术医师取得共识。

(2)基本内容:

了解病史、检查的结果,了解拟行的手术,发现漏检或尚未报告结果而必须检查的项目,以便能弥补;接触病人,亲自复核重要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2、麻醉和手术的风险评估(ASA分级)

1级:病人的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正常,对麻醉和手术耐受良好,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风险。

2级:有轻微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功能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可以耐受,风险较小。

3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但仍在代偿范围内。行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施行麻醉和手术有一定的顾虑和风险。

4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丧失工作能力,经常面临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风险较大。

5级:病情危重、濒临死亡,手术是孤注一掷。麻醉和手术 异常危险。

(二)  醉前准备内容

1、纠正或改善以下病理生理状态:

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合并的内科疾病:心脏病, 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等。  

2、了解并进行以下精神状态的准备:

关心和鼓励;解释;耐心听取和解答;药物配合治疗

3、胃肠道的准备:

胃排空的时间为4~6小时;成人择期手术应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小儿术前应禁食(奶)4~8小时,禁水2~3小时;急症病人也应注意胃排空问题:安放胃管或清醒气管插管。

4、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的准备:

麻醉机、监护仪、气管导管、喉镜、各种麻醉药品及抢救药品是否到位。目的是防止麻醉和手术中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麻醉前用药

1、目的

镇静催眠及遗忘作用;缓解术前疼痛;减少某些麻醉药的副作用,如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局麻药的毒性作用等;消除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迷走神经反射。

2、常用药物

(1) 镇静安定药:如安定

(2) 催眠药:鲁米那

(3) 麻醉性镇痛药:杜冷丁

(4) 抗胆碱能药:阿托品、654-2等

3、麻醉前用药的基本原则

病人情况  :精神状态、有无疼痛、过去应用镇静、催眠、镇痛药的情况。拟用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 如椎管内麻醉;ketamin等

4、增减麻醉前用药剂量的原则

(1) 一般情况差、衰弱、年老、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应减量。

(2) 年轻、体壮、情绪紧张或激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应增量。

(3) 呼吸功能不全、呼吸道梗阻、颅内压增高等禁用中枢性镇痛药。吗啡禁用于临产妇。

(4) 施用ketamine、椎管内麻醉或术前心动过缓以及小儿抗胆碱能药剂量应加大。

(5) 术前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以及室温过高宜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能药,如必须用,以东莨菪碱为宜。

(6) 对于急症病人,必要时以静脉小量用药为宜。

实习方法

带习教师结合具体病人示范讲解以上内容后,然后同学们自行选择病人进行练习。

思考题

1、麻醉前需做那些准备?麻醉前用药目的?

2、对心脏的明显症状麻醉师应重点了解什么?

 

第二节  椎管内麻醉

(intravertebra anesthesia)

目的要求

1、、掌握椎管内麻醉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2、了解椎管内麻醉穿刺技术及其并发症;

实习内容

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脊膜外腔麻醉(简称硬膜外麻醉,epiduralanesthesia)和蛛网膜下腔麻醉(简称腰麻,spinal anesthesia)。是临床外科手术较常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

(一)椎管的解剖

椎管内麻醉的阻滞方法需通过探性穿刺,熟悉椎骨的骨性标志、脊间韧带、神经组织、硬膜与骨性结构的关系,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前提。

1、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

颈(C3)、胸(T5)、腰(L3)、骶(S4);它们对腰麻中药液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见图13-2-1)。

图13-2-1 脊柱的生理弯曲示意图


2、皮肤至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的解剖层次(图13-2-2)。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脊膜→硬膜下腔→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3、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的起止

(1)硬膜外腔起于枕骨大孔,止于骶裂孔;  

   13-2-2 椎管纵剖面图


(2)蛛网膜下腔上与脑蛛网膜下腔沟通,下端止于S2水平。

4、硬膜外腔的成份

脊神经、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见图13-2-3)。


 

图13-2-3硬膜外腔的椎静脉丛 图13-2-5 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对应皮肤痛觉消失区域


5、脊神经 (图13-2-4)。

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1) 交感和副交感纤维最细,最易为局麻药阻滞,其次是感觉纤维,最粗是运动纤维。

(二)椎管麻醉生理

1、脑脊液

pH7.35, 比重1.003~1.009,侧卧位压力0.69~1.67kPa(70~170mmH2O),蛛网膜下腔阻滞时, 脑脊液起稀释和扩散局麻药作用。

2、药物作用部位

(1) 蛛网膜下腔阻滞

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和脊髓表面


(2)硬膜外腔阻滞

通过蛛网膜绒毛进入根部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根;药液渗出椎间孔,在椎旁阻滞脊神经;直接透过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根和脊髓表面。

3、阻滞作用和麻醉平面

阻滞作用:脊神经被阻滞后,相应区域出现的麻醉现象。由于神经纤维的粗细不同,交感神经最先被阻滞,其次是感觉神经,最后是运动神经。

麻醉平面:感觉神经被阻滞后,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麻醉平面(见图13-2-5)。

4、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1)椎管内麻醉→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肠蠕动增加→恶心、呕吐

(2)骶神经阻滞后,术后易发生尿潴留

5、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的影响

(1) 对呼吸的影响

取决于阻滞平面的高度以及运动神经被阻滞的范围和程度。

(2) 对循环的影响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a、机制:交感神经被阻滞→小动脉舒张、静脉扩张

b、影响因素:麻醉平面、范围以及病人全身情况

(三)蛛网膜下腔阻滞(spinal anesthesia)

1、分类

(1)局麻药的比重(2)麻醉平面(3)给药方式

2、腰椎穿刺术

(1)穿刺点  L3-4  (两侧髂嵴连线) (2)成功的标志:两次落空感+脑脊液流出

3、 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provacaine):普鲁卡因150mg+5%GS3ml。

丁卡因(dicaine):1%丁卡因1ml+10%GS1ml+3%麻黄碱1ml(1:1:1溶液)。

布比卡因(bupivacaine):0.75%布比卡因2ml+0.9%NS2ml。

4、 麻醉平面的调节

影响麻醉平面的因素

(1) 局麻药的剂量;(2)药液的比重;(3) 药液的容积;(4) 穿刺间隙;(5)病人体位;(6)注药速度。

5、并发症(Complication)

(1)术中并发症

   

图13-2-4 脊髓整体观


 

1)血压下降  2)呼吸抑制3)恶心呕吐(麻醉平面过高发生低血压、呼吸抑制,迷走神经亢进,胃肠蠕动增强,牵拉腹腔脏器,哌替啶的催吐作用)。

(2)术后并发症

1)头痛

① 特点:发生于麻醉后1-3天,抬头或坐起时加重,平卧后减轻或消失,以20-40岁居多,50岁以上明显减少。

②发生原因:与穿刺针粗细和穿刺技术有明显关系。

③发生机制:csf不断从穿刺孔漏入硬膜外腔,致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而引起血管性头痛。

④预防:细穿刺针,尽量避免多次穿刺,术中和术后注意输入足够量的液体。

⑤治疗:平卧休息,服止痛片或安定,经上述治疗无效,可于硬膜外腔内注入生理盐水,或5%GS,或右旋糖酐15~30ml。

2)尿潴留

主要是支配膀胱的骶神经被阻滞后恢复较晚引起。

3)颅神经麻痹,粘连性蛛网膜炎,马尾丛综合征,化脓性脑脊膜炎。

6、适应症 :适用于2~3小时以内的下腹部、盆腔、下肢和肛门会阴部手术。

7、禁忌证: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②休克;③穿刺部位或附近皮肤感染;④败血症;⑤脊柱外伤或结核;急性心力衰竭或冠心病发作。

(四)硬膜外阻滞(Epidural anesthesia)

1、硬膜外穿刺术

硬膜外穿刺成功的标志:(1)阻力消失法  (2)毛细管负压法  (3)置管顺利

2、各种手术选用的穿刺间隙及进针方向(图13-2-6)。

(1)颈部手术:C4、5或C5、6向上

(2)上肢手术:C7、T1或T1、2向上

(3)胸部手术:T3、4或T4、5向上

(4)上腹部手术:T8、9或T9、10向上

(5)中腹部手术:T10、11向上

(6)下腹部手术:T11、12或T12、L1向上

(7)下腹盆腔手术:L1、2或L2、3向上

(8)下肢手术:T12、L1向下或L2、3向上

(9)会阴部手术:L3、4向下

图13-2-6 硬膜外麻醉的穿刺间隙及进针方向

3、常用局麻药和注药法

(1)利地合剂:1.5%利多卡因+0.25%地卡因内加1:20万浓度的肾上腺素

(2)布比卡因:0.375%~0.75%布比卡因。

(3)罗哌卡因: 0.375%~1%罗哌卡因。

注药法:先注入试探剂量,间隔5-10分钟,再注入追加剂量。试探剂量与追加剂量之和称初量,初量不能超过局麻药的极量。在初量作用将消失时,再注入第二次量,约为初量的1/2-2/3。

试探剂量:即腰麻剂量,最好用起效时间短的利多卡因溶液,其目的是(1)排除误注入蛛网膜下腔,(2)排除误注入血管,(3)初步判断患者对局麻药的敏感性。

4、麻醉平面的调节

影响麻醉平面的因素(1)局麻药容积;(2)穿刺间隙;(3)导管方向;(4)注药方式;(5)药液浓度、注药浓度和病人体位;(6)穿刺部位;(7)病人情况。

5、并发症(Complication)

(1)术中并发症

①   全脊椎麻醉:是由于硬膜外导管插入蛛网膜下腔未被发现,而将硬膜外阻滞所用的麻醉药全部或大部分注入蛛网膜下腔致全部脊神经被阻滞。临床表现为在注药后数分钟内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意识消失。处理:立即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人工通气,静注血管收缩药以升高血压。

②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③   血压下降

④   呼吸抑制。

(2)术后并发症

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6、适应症和禁忌症

(1)禁忌症:

①  休克病人;

②  穿刺部位有感染;

③  对呼吸困难的病人也不宜选用颈、胸段硬膜外麻醉;

④   凝血功能异常

(2)适应症:

头部以下任何部位的手术只要排除了硬膜外麻醉的禁忌症均可应用硬膜外麻醉。

(五)骶管阻滞

经骶裂孔将局麻药注入骶管腔内,阻滞骶脊神经,称骶管阻滞,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

实习方法

带习教师结合具体病人示范讲解以上内容后,然后同学们在手术间观看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操作全过程。

思考题

1、   硬膜外穿刺是否成功的标志有那些?

2、   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生理功能会产生那些影响?

3、   试述椎管内麻醉的主要优缺点

 

第三节   全身麻醉

(general anesthesia)

目的要求

1、、掌握全身麻醉的常用药物以及全麻的诱导、维持与苏醒;

2、了解气管插管技术;

3、了解常用麻醉设备器械(包括麻醉机、监护设备),急救准备及使用方法

实习内容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它基本由全麻诱导、维持及苏醒三个部分组成。

(一)常用的全麻药物

1、吸入麻醉药(Inhaled Anesthetics)

指经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内并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

(1)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麻醉强度: 用MAC(minimum alveolarconcentration)来衡量吸入麻醉药的强度。 MAC即最低肺泡有效浓度,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MAC与油/气分配系数(即脂容性)成正比,油/气分配系数越高,麻醉强度越大,MAC则越少。MAC也可作为衡量麻醉深度的指标,因麻醉深度与脑内吸入麻醉药的分压相关,当肺泡、血液和脑组织中的吸入麻醉药分压达到平衡时,肺泡浓度则可反映吸入麻醉药在脑内的分布情况。

吸入麻醉药的可控性: 与其血/气分配系数相关。血/气分配系数越低的吸入麻醉药,其在肺泡、血液和脑组织中的分压越容易达到平衡状态,因而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浓度越容易控制。比如地氟醚和七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较低,因此其诱导和恢复的速度都较快。

对心血管、呼吸、运动终板以及颅内压的影响。

(2)常用的吸入麻醉药

氨氟醚(enflurane)

MAC 为1.7%;血/气分配系数为1.9;油/气分配系数98;可使颅内压升高;对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对外周血管有轻度舒张作用;对呼吸道无刺激,不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加,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较强。

异氟醚(isoflurane)

MAC 为1.15%;血/气分配系数为1.4;油/气分配系数98;高浓度时(>1MAC)可使颅内压升高;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轻微,但对外周血管有的舒张作用较明显;对呼吸道有刺激,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较轻。

七氟醚(sevoflurane)

MAC 为2%;血/气分配系数为0.65;油/气分配系数为53.4;可使颅内压升高;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轻微,对外周血管有舒张作用;对呼吸道无刺激,不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加,呼吸的抑制作用较强。

地氟醚(desflurane)

MAC 为6.0-7.25%;血/气分配系数为0.42; 油/气分配系数为18.7;可抑制大脑皮层的电活动,降低脑氧代谢率,高浓度时可使颅内压升高;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轻微,高浓度时外周血管有舒张作用;对呼吸道有轻度刺激,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较轻。

2、  脉麻醉药(Intravenous Anesthetics)

常用静脉麻醉药特性:

(1)硫喷妥钠(Thiopental)  催眠作用明显,可降低颅内压,主要用于麻醉诱导;其缺点主要是对心肌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致喉痉挛。

  (2)氯胺酮(Ketamine)  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轻,但镇痛强;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主要用于麻醉诱导,维持,基础麻醉。其缺点主要是可使颅压、眼压升高,易出现幻觉、恶梦。

  (3)异丙酚(Propofol)催眠作用明显,但无镇痛;对心血管系统抑制作用明显,可致血压、心率下降;主要用于麻醉诱导,维持,短小手术。

  (4)依托眯酯(Etomidate)催眠作用明显,对心血管系统抑制作用轻,对呼吸系统无抑制作用;主要用于麻醉诱导;其缺点主要是肌震颤和抑制皮质功能。

3、肌肉松弛药(muscle relaxants)

主要分为两类:去极化肌松药(depolarizing musclerelaxants)和非去极化肌松药(nondepolarizing  muscle relaxants)。

去极化肌松药主要是琥 珀 胆 碱(司可林sux招生简章ametonium,succinglcholine,scoline);

非去极化肌松药种类较多,如短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美维松(mivacurium)、阿屈可林(Atracurium)、维库溴铵(Vecuronium);中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顺式阿屈可林(Cisatracurium,Nimbex)、罗库溴铵(Rocuronium);长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潘可罗宁(Pancuronium,Pavulon潘龙)。

4、麻醉镇痛药(Narcotics)

主要是芬太尼(fentanyl)

5、麻醉辅助用药

地西泮(安定,diazepam)、咪达唑仑(咪唑安定,midazolam)、异丙嗪(非那根,promethazine)、氟哌利多(氟哌啶,droperidol)等。

(二)全麻诱导(Induction of Anesthesia)

将病人从清醒状态转为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此过程称为全麻的诱导。它包括吸入诱导法和静脉诱导法。

1、吸入诱导法

只使用吸入麻醉药将病人从清醒状态转为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由于须保持自主呼吸,现应用较少。主要用于小儿麻醉或其它特殊病人的麻醉,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氨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

2、静脉诱导法

目前最常用的诱导方法,须综合应用静脉全麻药、麻醉辅助用药、麻醉镇痛药、肌松药以及气管插管技术才能完成。

(三)  管插管术( Tracheal Intubation)

1、经口明视插管(图13-3-1)。

⑴用弯喉机镜显露声门⑵用直喉机镜显露声门

图13-3-1 经口明视插管

 

2、鼻腔盲探插管(图13-3-2)。

⑴经鼻腔盲探插管方法  ⑵导管经鼻腔插入气管内

图13-3-2 鼻腔盲探插管

(四)麻醉机的结构(图13-3-3、4)。


氧气源②笑气源

③氧气减压阀

④笑气减压阀

⑤氧气总开关

⑥快速充气阀

⑦氧气流量表

⑧笑气流量表

⑨呼吸器

⑩吸入麻醉药挥发罐

⑾新鲜气体出口


图13-3-3麻醉机主要结构示意图

 

①面罩

②螺纹管

③吸气活瓣

④呼气活瓣

⑤CO2吸收罐

⑥呼吸囊。


图13-3-4麻醉机外部结构示意图

(三)全身麻醉的维持(Maintenance of Anesthesia)

手术系在麻醉的维持期进行,此期须注意:

1、全麻维持应与诱导密切衔接;2 应了解和关注手术操作的进程;3 在维持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全麻的苏醒延迟;4 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良好的肺通气和换气;5一般均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6 注意及时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维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吸入麻醉药的维持

2、静脉麻醉药的维持

3、复合全身麻醉维持:(1)全静脉复合麻醉,(2)静吸复合麻醉

(四)全麻的苏醒

除某些情况如按病情术后需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机械通气支持外,全麻后及早苏醒有利于病人重要器官自主调节能力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和术后护理。

全麻后拔除气管内导管是一具有风险的时刻,必须根据病人病情、苏醒情况来决定拔管与否并掌握好拔管的指征,过早或不恰当的拔管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实习方法

带习教师结合具体病人示范讲解以上内容后,然后同学们在手术间观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全麻维持以及全麻苏醒整个过程。

思考题

1、用于全身麻醉的药物有那几大类,各有什么优缺点?

2、全身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第四节 心肺脑复苏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

 

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心跳停止的初期复苏以及心肺脑的后期复苏;

2、了解复苏后的监测和处理;

实习内容

心跳停止(cardiac arrest)是指因急性原因导致心脏突然丧失有效排血能力的病理生理状态,也意味着临床死亡的开始。针对心跳停止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由于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是恢复病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因此,“心肺复苏”发展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复苏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是否及时有效。

一、初期复苏

(basic life support,BLS)

ABC

A(air way):指保持呼吸道顺畅;B(breathing):指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circulation):


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1、呼吸道顺畅:仰头抬劾法;托下颌法;清洁呼吸道

2、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口对鼻及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图13-4-1)。

3、心脏按压

(1)胸外心脏按压(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

图13-4-1 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 

机制:心泵机制和胸泵机制

要领:A 病人平卧于地板或木版上;B 按压点在胸骨上2/3与下1/3的交接处;C按压方法如图13-4-2⑴~⑵。


 

 

按压频率80次/分

按压时限50%

按压深度3.8-5.0

 

 

 

图13-4-2⑴ 按压的部位  图13-4-2⑵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按压有效的标准:

触及大动脉的搏动;上肢血压大于9.3KPa;口唇、颜面转红;ETCO2升高;瞳孔缩小。

胸外按压不当的并发症:

肋骨、胸骨骨折血胸气胸;腔内脏器破裂、损伤。


(2)胸心脏按压(open chestcompression)

优缺点:

心脑血流灌注明显高于胸外心脏按压;但在争取复苏时间方面不及胸外心脏按压。

适应症:

胸廓先天畸形;严重胸部损伤;胸外按压无效;体外除颤失败;开心手术后或心包填塞症。

要领(图13-4-3):

用力均匀,放松迅速;按压宜用大小鱼际肌、手掌和指节;不压心房,不使心脏移位;心包内按压优于心包外按压。

图13-4-3 单手心脏按压


二、后期复苏又称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esupport,ALS)

(一)呼吸道的管理

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方法:托下颌;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


(二)简易呼吸器的应用(图13-4-4)。

(三)监测

1、心电图2、血压3、血气分析4、尿液检查5、CVP

(四)药物治疗

1、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2、  阿托品(atropine)

3、  Cacl2(Calcium chhloride)

4、  利多卡因(lidocaine)

5、  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

6、  其他

(四)  体液治疗  


(六)心室纤颤和电除颤 图13-4-4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1、胸外直流电除颤

(1)部位:见图13-4-5所示

(2)注意事项:

①   成人:电击能量首次用200J;若无效可用200~300J再次除颤;如仍未成功,能量增加至360J。

②   小儿:电击能量首次用2J/Kg

③   如室颤为细颤,应立即静注0.1%肾上腺素1~2ml


2、胸内直流电除颤(见图13-4-6)。


(1)首次电击除颤尽可能采取小能量,成人自2.5J开始逐渐增加至20J;小儿自1.0J开始,增加至10J左右。

(2)无效,不宜盲目增加能量,应考虑其他因素,此外药物的影响也不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容忽视。

(七) 起搏器(pacemaker)


 图13-4-5胸外直流电除颤电极安放位置  图13-4-6 胸内直流电除颤方法

 

三、 复苏后治疗又称长期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一)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二) 确保循环功能的稳定

(三) 防治肾衰竭

(四) 脑复苏(cerebral resuscitation):施行有效的CPR,缩短脑循环停止的绝对时间;采取有效的支持治疗措施,为脑复苏创造良好的颅外环境;维持良好的颅内内稳态。  

1、增加脑血流和改善脑氧供

2、控制高血糖

3、防止脑缺血后体温升高

特异性脑复苏措施

  1、低温

  2、高压氧治疗

  3、皮质激素

实习方法

带习教师在示教室结合看录像讲解以上内容后,然后同学们分组在模拟人体上实施CPCR。

思考题

心肺复苏的内容包括哪些?有何操作规程?

 (王晓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