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针灸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针灸学授课教案:第一章 经络总论
    

针灸学-授课教案:第一章 经络总论

针灸学:授课教案 第一章 经络总论:教案首页第 2次课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针灸学 年级 专业、层次 授课教师 王鸿度 职称 教授 课型(大、小) 大 学时 5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经络总论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教案首页

第 2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针灸学

年级

专业、层次

授课教师

王鸿度

职称

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5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经络总论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教材《针灸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P.5-15。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2.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4.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5.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6.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掌握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及时间安排:

1.基本概念(10min)、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20min)
2.经络系统的组成(120min)
3.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30min)
4.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20min)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照片等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教授经络理论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对经络理论实际运用的认识。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点:1.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2.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难点:1.经络循行分布及作用;2.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经络的标本、根结的关系。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经络概说

   经络概念:meridians & collaterals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络的作用: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例

   经脉是直行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经脉和络脉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经气:meridian-Qi 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一、经络现象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据现有文献资料分析,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灸等刺激所引起的感应和传导的 观察

 (二)腧穴主治功效的总结

 (三)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对针灸等刺激的感应和感觉传导现象的观察:历代医家观察到,针刺腧穴或一定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的部位时,患者会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称为"针感"或"得气"。这种感觉有时沿着一定的径路向远部传导,温灸时也会有热感由施灸部位向远处扩散,在气功养生术中,当练功者意守丹田时,会觉得体内有气沿着一定的径路流动,这些经络现象,使古代医家意识到,人体内部存在着复杂而又有一定规律的联系通路,并逐渐积累,成为经络学说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腧穴功效的总结: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了穴位并对穴位主治作用进行分类,进而发现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上,如分布于胸部外上方及上肢内侧前缘的穴位,一般都能主治肺、气管、咽喉和体表相应部位的疾病,而这条路线上所出现的证候又同该条路线上穴位的主治基本一致。因而,由腧穴功能的分类以及相互间的联系进而产生了经络的概念。

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临床实践中发现,当体内某一脏腑发生疾病时,在体表相应部位可出现一些病理现象,如压痛、结节、皮疹、色泽变化等异常反应。这些病理现象是经络内外联系的典型反应之一。对这些病理现象的归纳、总结、推理,也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受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古代因当时条件所限,解剖学不发达,但古人通过直观方法,对血脉、筋骨和内脏的构造和生理功能等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联系病理现象进行推理,从而形成经络学说。

由上可知,经络学说的形成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并不断修正完善的结果。

二、经络学说的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们不断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地系统化、完整化。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关经脉的记载:

   现存最早的有关经络的文字记载见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该帛书用秦篆文字手录的有关"脉"的内容,共两类,均记载了脉的循行与主病。

   但帛书中只提及了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其中以足臂命名的十一条脉,近人称之为《足臂十一脉灸经》,以阴阳命名的十一条脉,称为《阴阳十一脉灸经》。

   帛书记载的脉没有互相衔接的联系,也无全身的循环流注,且循行路线和分支短少,病候记载也很简略。由此可知,马王堆帛书中所载脉的内容为经络学说的雏形。至

《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是中医学中最早的经典著作,总结了秦汉以前医学方面的成就,尤其对经络的论述更为详尽,说明战国时代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

①.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关系,经脉流注依次衔接,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②.阐述了十二经脉功能失调 时所发生的病候。

③.分别论述了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皮部的分布与作用。

④.阐述了十二经脉的标本、根结联系。

⑤.阐述了人体中营、卫、气、血在经络内外流行散布的情况,以及对人体组织器官所起的营养濡润和卫外作用。

《内经》以后经络学说的发展:

伤寒论》将手、足同名经合并为"六经",六经的证候也由十二经病候偏重于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发展为联系较广的全身症状,是经络学说在内科方面的应用典范。

《十四经发挥》 率先正式提出了"十四经"名称,着重于十四经脉分布部位的考证和循经路线的分析,补充记述各经脉所属的腧穴,是研究经脉的专书。

《奇经八脉考》 详细叙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并对奇经有关的穴位作了考证,阐述了奇经与十二经脉脉气相通的径路、奇经作用和所主病候,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奇经八脉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是研究奇经八脉的专书。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twelve meridians)、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twelve divergent meridians)、十二经筋(twelve muscle regions)、十二皮部(twelve cutaneous regions);络脉包括十五络脉(fifteen collaterals)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四十二、一十五、奇经八脉浮孙数"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之为"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古人根据十二经脉所属的脏腑和循行部位确定的。名称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手或足(部位)+阴阳之气的多少+所属脏腑+经。其中阴阳之气的多少亦与所属脏腑有关。

  "一阴一阳衍变三阴三阳"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是: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阳少太,前中后(阳经)

太厥少,前中后(阴经)

(三)、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

手太阴肺经(里)<--> 手阳明大肠经(表)

足阳明胃经(表)<--> 足太阴脾经(里)

手少阴心经(里)<--> 手太阳小肠经(表)

足太阳膀胱经(表)<--> 足少阴肾经(里)

手厥阴心包经(里)<--> 手少阳三焦经(表)

足少阳胆经(表)<--> 足厥阴肝经(里)

(四)、经脉属络表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六)、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最后再从肝经到肺经,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物质而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二、奇经八脉

"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从而表明它们与十二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属关系。但与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也称"别道奇行"的经脉。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三、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

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以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四、十二经别

概念: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 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汇合成6组,称为"六合"。

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胃经;

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

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第,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

其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也就是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故《素问 皮部论》篇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经络系统主要是从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等方面来论述人体内脏和体表的相互关系,除此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用以进一步阐述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以及四肢下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的关系。这些理论国家医学考试网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标本

"标本"一词在这里是以树梢(标)和树根(本)来比喻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代表人体头面胸背部,"本"代表人体四肢下端。十二经脉皆有"标"部与"本"部。现根据《灵枢 卫气》所载标本的位置,结合相应腧穴列表如下:

根结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

"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四肢末端和头、胸、腹又称为"四根三结"。根结的分布见下表:

"标本"、"根结"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有"本"意,"结"有"标"意,"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与"标"部位在上,皆为经气归结之所。但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上有标",说明"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的集中和扩散,而"根结"理论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标本"、"根结"理论的应用:

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情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头身与四肢的密切联系,为针灸临床中四肢肘膝以下的特定穴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疾病、头面五官疾病,以及"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例如:《针灸聚英 肘后歌》中的"头面之疾寻至阴"的方法,就是上病(结部)取下(根部)之法;睛明配光明治目疾,是足太阳和足少阳标本互配之法。

气街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灵枢·卫气》指出:"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可见,"气街"分为胸、腹、头、胫四部,其结构以横向为主,呈网络结构,将人体的脏腑经络、腧穴、器官紧密联系起来构成气街网络结构。

"气街"的生理功能有三:一为汇聚气血,营养脏腑;二为纵横联系,沟通表里;三为调节经气,溢蓄代偿。在临床治疗方面,"气街"理论扩大了十四经穴的主治范围,如脑部有病取头面部穴位,五脏六腑有病取背腰部穴位、胸腹部穴位,下肢有病可取腰骶部穴位。还有俞募配穴,前后配穴,阴病引阳,阳病引阴,近部取穴等都是以气街理论为指导的。

四海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是十二经脉气血从产生、分化到汇聚的四个部位。"海"是百川归聚之所。经络学中认为十二经脉内流行的气血像大地上的水流一样,如百川归海。四海的部位与气街类似。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各部之间相互联系。

四海主持全身的气血、津液,其中脑部髓海为元神之府,是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胸部为气海,宗气所聚之处,贯心脉而行呼吸;胃为水谷之海,是营气、卫气的化源之地,即气血化生之处;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起于胞宫,伴足少阴经上行,为十二经之根本,三焦原气之所出,乃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血海。综上所述,四海的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是对经络体系的补充和发展,对指导临床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行气血而营阴阳"

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经络的病理变化

  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失调时,经络系统发生的相应变化或出现的特殊现象称为经络的病理变化。经络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成为传注病邪的通路。在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是气血运行的通路,而在疾病状态下,经络则成为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以通过经络而传入内脏;某一内脏有病,可以通过脏腑之间的经络联系而传入他脏。

   其二,反应内在病候。当内脏有病时,通过经络的特殊联系作用,可以在体表一定的部位反应出来,通过对这些部位的审视或按压,便可查出内脏的疾病。

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1).说明病理变化: 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

2).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及所属络的脏腑,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

3).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循经取穴的体现。

小结

古代经络图片

多媒体视频

图片

彩图:循经皮肤病

《足臂十一脉灸经》循行图

《灵枢》经脉循行图

组成表

提问

正确给经脉命名

基本概念   通路

中医的解剖生理学――重要意义

20min

 

 

 

 

 

 

 

 

 

 

 

 

 

 

 

 

 

 

 

 

 

 

 

 

 

 

 

 

 

 

 

 

 

 

 

 

 

 

 

 

 

 

 

 

 

 

 

 

 

20min,一节课完

 

 

 

 

 

 

比较

20min

一分为三、一分为二

太极图

针灸解剖体位描述

方位术语

强调脏象学说脏腑表里关系的解剖学基础

20min,二节课完

举例说明

器官与经脉联系

小结十二经脉内容

三节课完

四节课完

20min

15min

5min

五节课结束

教学要求:

1.掌握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2.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4.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5.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6.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掌握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教学要点:

重点:1.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2.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难点:1.经络循行分布及作用
2.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经络的标本、根结的关系

1.什么是经络?经络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是什么?
3.试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
4.何谓奇经?与正经有何区别?
5.奇经八脉有何生理作用?
6.十五络脉的分布及作用是什么?
7.什么是经络学说的“标本”、“根结”?它对针灸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8.经络有何生理功能?经络学说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预习下次课内容:上篇针灸理论 第一章  经络总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