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蜱螨学 > 正文:医学蜱螨学授课讲稿:第六章
    

医学蜱螨学-授课讲稿:第六章

医学蜱螨学:授课讲稿 第六章:第六章 蠕形螨蠕形螨(demodicid mites)又称毛囊螨(follicle mites)或毛囊虫,是小型永久性寄生螨类。目前已知有140种和亚种,其中以蠕形螨属占主要地位,寄生于人和11个目的哺乳动物。主要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中,也可寄生在睑板腺、耵聍腺、表皮凹陷、腔道和内脏,引起蠕形螨病。人类发现蠕形螨始于18世纪中叶。Berger于1841年11月2日曾向巴黎科学院呈递了一份保密的报告,

第六章  蠕形螨

蠕形螨(demodicid mites)又称毛囊螨(follicle mites)或毛囊虫,是小型永久性寄生螨类。目前已知有140种和亚种,其中以蠕形螨属占主要地位,寄生于人和11个目的哺乳动物。主要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中,也可寄生在睑板腺、耵聍腺、表皮凹陷、腔道和内脏,引起蠕形螨病。

人类发现蠕形螨始于18世纪中叶。Berger于1841年11月2日曾向巴黎科学院呈递了一份保密的报告,这个报告至1845年5月才公开,宣布在人外耳道内发现一种新的寄生虫,认为它是自由生活的节肢动物,属于缓慢类动物门(Tardigrada)。1844年Tulk在犬身上发现第二种蠕形螨,但未确定其名称。犬蠕形螨(D.canis)是到1859年Leydig从南美蝙蝠中发现第三种蠕形螨后才命名的。Nicolet 于l855年创立了蠕形螨科(Demodicidas),但是,他所描述的这一科也包括缓慢类动物和不游泳的水螨。

本章着重从分类、形态结构、生物学、生态学、致病机理、流行病学、检查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蠕形螨,重点介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人体蠕形螨。

第一节  蠕形螨成虫的形态和内部构造

一、外部形态

蠕形螨成虫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长约0.1~0.4mm,体态具有的明显的环形皮纹。螨体分为:颚体、足体和末体三部分。

(一)颚体

蠕形螨的颚体呈不规则四边形,宽度大于长度。口器刺吸式,具螯肢1对,细针状,平时藏口前腔内。在颚基背面的中部,有一向前伸出的锥状突,它的前端可被颚基腹面的口下板延伸的膜状结构所合抱,形成短喙状,在口下板前端1/3处有一口腔开口。取食时,螯肢由口前腔中向前下方伸出,穿刺于宿主细胞取食。

在颚体腹面内部有一马蹄形咽泡(pharyngeal bulb),咽泡的形状为分类的特征之一。在颚基腹面有1对微刺形颚腹毛(subgnathosomal seta),在颚基背面两侧有1对呈双叶形短铆状的背基刺(supracorxal spine),以柄着生于基部的陷窝内,可能是一种感觉器。触须1对,各分3节,基节较大,其它2节较小,第3节端部腹面有5个刺形须爪(毛)(papal claw or seta)。触须能弯曲活动,有助于运动和蜕皮,并能破裂宿主的上皮细胞。

(二)足体

足体近圆柱形,为足的所在部位。足体一般占虫体长度的1/4,但有些螨其长度和宽度在种间有小的变化,如D.foyeolator 雄虫(Bukva,1984)可长至占总长的近40%,又如D.flagellurus( Bukva ,1985)可短至占体长的14%。腹面具足4对,粗短。足沿足体插入腹侧面,一般间隔是一致的,但也有少数种如袋鼯蠕螨(Nutting & Sweatman ,1970),在足Ⅱ和Ⅲ间有一间隙(足顺序由前至后)。足的基节部分与躯体腹壁合成扁平的基节片,不能活动,其它各节呈套筒状,可活动伸缩。足跗节上有1对锚状爪形叉,每爪分3节,第4对足基节片的形状为分类的特征。在足体背面有2对粗短呈瘤状的背足体毛(dorsal podosomal setae) ,前后各1对,其排列和形态因种而异。足的能动节中间一节有一大的向后的距(Spur),有助于螨在栖息处保持位置。足体具一对向后弯的跗节爪,除有与距相同的功能外,还有牵拉运动的结构。每爪深埋于跗节,有一粗的硬化的柄壁,其内腔狭窄充满胞浆。爪的末端分叉,并有一大的向后的中柄距。在大多数种(腹面观)基节板沿腹面中线相会,而有的种是沿两内侧缘有一裂缝。在某些种(如皮脂蠕螨,Desch等,1972)也是性别的二态性特点。

足体的背面从颚体向后,在足Ⅲ和足Ⅳ平面有一背板。背板的表皮较螨体其他部分增厚,有无数的横沟。背板也有各种指印样花纹,刻印在表皮上(此种花纹可用于分类)。

雄生殖孔位于足体背面第一、二对背足体毛之间一长圆形突起上,阳茎末端膨大呈毛笔状,可由体内经生殖孔伸出。雌性阴门位于腹面第四对足基节片之间的后方,为一狭长纵裂状开口。阴门的唇可十分柔软,当产卵时可使十分大的卵通过。

(三)末体

末体细长如指状,其长度约占体长的2/3以上,但末体的长度及末端的形状都存在种内或种间的差异。有的种在形状上为圆柱形而末端急剧变尖而呈钝锥状或尖锐形。而在另些种末体渐变尖,至末端呈十分尖细。

在有些种,如新末体蠕形螨(D.neoopisthosoma Desch et al., 1986 )和双尾蠕螨(D. bicaudatus Kniest & Lukoschus 1981)其末体背面有一宽底的锥形凸起,称末体突。根据个体发生学上的观察,这种新末体蠕形螨末体突或许是代表真正的末体(Deash 1986)。从蝙蝠到少数其他哺乳动物的蠕形螨,除了限于睑板腺寄生螨(如皮脂蠕形螨)外,皆有末体器官(opisthosomal organ),此结构为内端不通的角皮皱纹的囊、袋或管,向外开口是从沿腹中线在末体后1/3处的一个小孔。末体器官的形态是用于分类的另一特征。所有蠕形螨的末体角皮具有密的横纹,这似乎能使末体在一定程度可有纵间的屈曲。这些横纹在雌螨角皮增厚更加显著。环形横纹向前直至足体背板后缘,因此足体和末体的分界在背面较为明显。

二、内部结构

人体蠕形螨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内,以及与毛囊有联系的皮肤附器内,为了适应其寄生生活,内部结构变得小型化、简单化(以下叙述主要采自Desch C E的《蠕形螨属形态学和解剖学》等)。蠕形螨内部结构研究不多,Desch和Nutting观察了人的毛囊蠕形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超微结构。Desch和Nutting(1977)据人的毛囊蠕形螨食道腔直径仅1μm,而认为蠕形螨仅能摄取液体食物,并将肠上皮细胞分为Ⅰ型和Ⅱ型,未见肠腔。

(一)消化系统

口前腔内有一对针状的螯肢,由体前腹面一个纵的裂隙开口伸出(在触肢两基节底部之间),每一螯肢具一硬化的、直立的、板样的基部,称喙基骨(fulcrum),着生于前背部至口前腔,螯肢从喙基骨向下延伸至口前腔,然后弯曲向前变尖成一细针。整个螯肢似鱼钩形,但无倒钩。薄的角皮板形成一杆状,从螯肢之间分开,从口前腔背面向下至口前腔后端形成隔膜达口腔底部。

一对唾液腺管在口前腔后腹面两侧开口,从口前腔腺管向背弯曲穿过颚体鞘的大孔通向足体。唾液腺管在颚体内的部分大,并有一半月形的管腔,最宽处约2μm,管腔后端呈卵圆形,唾液腺管在足Ⅱ水平连接腺体(在毛囊蠕形螨)。每腺体有一大的中心细胞,被一些较小的细胞围绕所组成,靠近管和腺的连接处,有微绒毛伸向管腺,唾液细胞有一大的核和明显的核仁,胞浆充满许多大小不等的电子透明空泡,这些空泡可能含有腺的分泌产物,这些物质被运送到口前腔作为消化液,来消化由咽泵吸到口前腔中的宿主细胞内容物。口前腔消化是蜘蛛纲许多动物的特征。

关于蠕形螨的摄食目前说法下一,樊培方(1990)通过虎蠕形螨的超微结构及对宿主致病的观察,发现:①蠕形螨的颚体锥状突、口下板和触须爪以及足爪等的活动,可不断撕开裂解角化过度的角皮层,使大量角化物悬浮于毛囊间;②游弋于毛囊中的蠕形螨,通过触须和足的活动,可帮助螯肢等吞食和吮吸固体角化物质;③在皮脂腺中的螨可直接吞食撕裂后的微小皮脂腺细胞。Desch C E等(1970)通过光镜和电镜研究了毛囊蠕形螨的消化系统,发现蠕形螨的口前腔底部后方有一短小的食道,并从口前腔底部后方开始弯曲向下通至杯形的咽泵。食道腔近圆形,直径仅1μm,因此他认为蠕形螨的进食是液体型的食物,咽泵腔随其膨大外形而扩大。咽泵的作用是将由一对肌肉咽舒张肌从颚体鞘的顶部直向上举起,使咽舒张肌收缩,咽泵顶部下移,从而使咽腔扩大,结果腔内局部压力变低而吸引口前腔的食物。在活体标本可见咽泵不规则的抽吸动作,硬化的食物由咽泵通向足体。在横切片上可见食道壁为厚二倍的半月形的角皮区联接着薄的易屈的角皮的未端。食道壁的这种结构,在来自咽泵的不同压力下,可使食道腔变形,在压力下成卵圆或圆形,在无压力时则呈扁平形。这样可防止食物返流。在本系统未见有瓣膜和内肌肉性结构来移动食物。

食道出颚体鞘沿中线在足基部肌肉以上直达足Ⅱ,然后成角度向背而穿至一个大的中枢神经团。进入中枢神经团后穿过前腹面在背后部露出,在中枢神经团后约20μm处食道突然变宽2~3μm,未端包埋于肠细胞,未见有清楚的中肠腔,在食道的后部分(如足Ⅱ至末端),表皮壁变得均匀而薄,在纵面可见呈波状,当食道临近末端处壁是薄而直的,肠细胞的胞浆包着食道末端,在光镜下呈暗淡的空

(二)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团(symganglion)在毛囊蠕形螨体内是一最大的器官,从足Ⅱ平面向后伸入末体20μm,前方尖细,约15μm宽,后方较宽,约达35μm,并分成两叶。和其他螨一样,中枢神经团由内为神经毡(neuropile)外围以皮质组成。皮质的神经原细胞体4~6层,在后背和两侧区域仅1~3层细胞,神经原的核仁小(0.75~1.0μm),圆或卵圆形,在皮质核浆苍白色,嗜碱性,而神经毡嗜酸性。中枢神经团曾有学者鉴定既不是神经胶质细胞,也不是神经分泌细胞,神经毡缺少细胞核,电镜下神经毡为许多胞突接合,但在皮质没有,在足体内从中央神经团有一大的神经干向前发出,各器官未见分枝。

(三)生殖系统

  以毛囊蠕形螨的生殖系统的一般解剖学和功能(Desch,1984)为例,雌雄螨各有一个性腺位于末体,在中央神经团后缘与肠之间。雄螨成熟的精子来自睾丸,到达贮精囊,然后从一个管形的阳茎排出。当交配时,阳茎在背中线平足Ⅱ处一个裂缝中伸出(Hsu等,1982),精子经过雌螨纵的生殖裂隙(阴门)被输进雌生殖系统。阴门位于腹中线体壁紧贴第4对足后。卵巢包含20个卵母细胞,一次仅成熟一个卵,卵在子宫内加入卵黄,发育完全的卵含有很多卵黄,末体纵肌收缩使卵从阴门产出,卵产于毛囊内,其前端朝向毛囊底部。

雄性生殖系统:睾丸球形,直径近20μm,由很薄非肌性的被膜包绕,完全充满了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子。末成熟的精子生于球形睾丸的后端,向前端逐渐成熟。

不成熟的精子不规则形,约2~3μm大小,早期核近圆形,不见染色质粒,有一核仁,随后,染色质沿周围分布,核与核仁不再见到。在此期,精子前半部的顶体(acrosome)开始形成一透明电子的空泡,接近和覆盖几乎1/3的胞核,胞核的外皮此时保持完整,胞浆含有分散的核糖体、粗内质网、线粒体及微管。

成熟的精子无鞭毛,较未成熟者小,有中量的染色质呈絮凝状,核的被膜一侧及后边消失,顶体变为致密电子,恰如一顶帽盖在核的前面,细丝状的杆从顶体的核伸出至核后的胞浆,杆丝状物的出现,使联想到Limnlus  polyphemus精子的顶体丝状物的肌动蛋白纤维(Fahrenbach,1973;Tilney,1975),核的被膜排成窝(fossa),核-杆-顶体复合物位于细胞周围,顶体部分最靠近胞浆膜。

成熟的精子经睾丸产出,向前至鳞茎状的贮精囊,贮精囊腔为上皮细胞排列,细胞含线粒体、分散的粗内质网以及糖原,这些细胞构成基底层,其侧缘由附近的上皮细胞交错对插,贮精囊的前半外面的包膜有环肌包绕,收缩纤维束位于基底层邻近,核和线粒体位于周围,许多半胞桥小体(hemidesmosome)沿着基底层内面的肌细胞发生。

贮精囊腔装有精子,这些精子不是稀疏的成束或成捆,而是在形态上和在雌螨贮存的精子一样。由于贮精囊壁环形肌的收缩,迫使精子经过前方的管进入硬化的阳茎基部。毛囊蠕形螨的阳茎约24μm长,其基部直径约2μm,远端渐成一细尖,阳茎从中点到末端由正面形成一坚硬的背杆,腹面部分由皱折的鞘覆盖,当缩回这两部分,便可阻止释放精子。阳茎在一对伸缩肌的作用下,从生殖孔伸出并使上述两部分开,允许精子从中间通过,狭窄的阳茎腔道仅许单个精子排列通过,单个的输入雌螨的生殖道,一次可输入10个至20个精子,而不是成团的输入雌体。

雌性生殖系统:卵巢位于末体近腹壁,含有一串直径5μm的卵母细胞,被一层薄的细胞鞘膜包绕,嗜碱性卵浆含有卵圆形线粒体、游离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偶有的小的卵黄颗粒。近球形的卵母细胞的核,直径2~3μm,中心有一核仁。

子宫从卵巢伸向前,包括两部分:前部分为贮精子的地方,后部分为卵进行卵黄生成。不成熟雌螨的子宫后壁高度折叠,因之卵巢靠近子宫贮卵区域很近,仅数微米。从卵巢的主体一次仅分离出一个卵,在子宫内进行卵黄生成,生成的卵(毛囊蠕形螨),最大为105μm×42μm。卵的生长使卵巢向身体的后面移位,并且子宫壁也拉直平滑,成熟卵的后面紧挨着卵巢内的卵母细胞,但无胞质桥联,正在生长的卵将子宫壁的前背侧与中枢神经团相对,子宫壁外面有少许细的肌肉枝条。

当卵黄生成时,整个卵充满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致密电子卵黄颗粒,线粒体集中到周围和后部,生发泡(geymmal  vesicle)变大,直径至10μm,同时核仁也增大,核的包膜有很多小孔,粗内质网位于周围的和核旁的卵细胞质内。

卵壳是薄片结构,有密电子和亮电子束交替,每薄片包含一中心致密层和不太致密的内层及外层,薄片不是一层层连续的沉积,其数为2~5层,分散在卵的不同地方,卵壳物质的来源不清,未见卵孔(micropyle),推测精子在卵壳沉积形成前进入。

子宫贮精子的区域为立方体形细胞排列,含丰富的粗内质网。另外,在成熟雌螨,这些细胞发育有的较大,达7μm,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包涵体,包涵体中央绕以不规则的电子辉环的颗粒物质,这些包涵体的功能不详。受精后精子进入到贮精子区的腔内。

阴道联接子宫贮精子区和8μm长的阴门,阴道角皮的排列很薄(少于1μm),一对末体生殖肌起自两侧体壁,在足Ⅳ后约20μm处会集插入阴道-阴门联合近处,其收缩用来在生殖道内推卵向前至阴门边缘。另外两对扁平的肌束延伸到达末体两侧体壁的角皮下,这些肌肉的收缩使末体变短,因之卵在子宫内被推向前。雄螨这三套肌肉缺乏。

(四)肌肉系统

毛囊蠕形螨的肌肉曾被Desch和Nutting(1977)详细描述,基本的肌肉可分为三组功能群:进食、生殖和运动。前二组已见于上述有关部分,现将其运动肌肉简述如下。

以体轴为基准,足的肌肉可使附肢向上、下、后运动,足伸是由体肌产生的液体静力学的压力,而与足无直接关系。这些体肌包括一对纵肌(足体-末体肌)和六对背至腹的肌(背腹肌),所有背腹肌都位于足体内,这些体肌中虽足体-末体肌可有助于产卵,但未见两性的差别。

(五)内分泌系统

毛囊蠕形螨成虫未见产生激素的细胞,因蠕形螨的生活史包括数次蜕皮,又因节肢动物是在激素控制下进行个体发生的这样一个事实,内分泌系统还有待发现(推想在成虫前期)和研究。

(六)呼吸系统

未见有呼吸系统存在。小型的蠕形螨和薄的角皮或可允许直接扩散(表皮呼吸)作为气体交换的方法,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内,它们可以周期的从毛囊口爬出来得到空气。

第二节  分类

一、分类依据

蠕形螨隶属真螨目(Acariformes),辐螨亚目(Actinedida),蠕螨科(Demodicidae)。依据螨体在进化中各节的融合程度,可把蠕形螨分为三个体段,即:颚体、足体和末体,其形态特征和量度特征是蠕形螨的主要分类依据:

(一)形态特征:

1.颚体  触须爪(毛)的数目、位置和形状;背基刺的形状及二刺之间的距离;咽泡的形状。

2.足体  阳茎的形状和位置;生殖孔的位置、有盖或无盖;有无背足体毛;雌虫外生殖器的第4后生侧片的的形状、排列和位置;足与足之间的距离及着生位置。

3.末体 尾端的形状(钝圆形、尖形或钩形),肛道有或无、形状和位置。

(二) 量度特征 包括螨体总长及各体段(颚体、足体、末体)的长和宽;咽泡、阴门(vulva)和阳茎(acdegus)的长度等。

二、蠕形螨分类

蠕形螨属于真螨目(Acariformes),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食肉螨总科(Cheyletoidea),蠕螨科(Demodicidae)。该科一般分5属(表6-1):蠕螨属(Demodex,Owen)、口蠕螨属(Stomatodex,Fain)、鼻蠕螨属(Rhinodex,Fain)、眼蠕螨属(Ophthalmodex,Lakoschus et Nutting)和翼蠕螨属(Plerodex,Lukoschus et a1.),其中与致病关系密切的是蠕螨属,大多数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和人体的不同部位(表6-2)。

目前蠕形螨已知的种和亚种约达140个,其中至少50种可寄生于各种哺乳动物体表或(和)内脏中,从而引起被寄生动物的皮炎和内脏病变等,如犬蠕形螨(Demodex canis),猪蠕形螨(Demodex phylloid招生简章es),牛蠕形螨(Demodex bovis),山羊蠕形螨(Demodex caprae)等。

表6-1 蠕形螨各属的寄生宿主和寄生部位

属  名

目  名

宿 主

寄生部位

文献来源

蠕  螨  属

(Demodex)

翼手目(Chioptera)

啮齿目(Rodentia)

食肉目(Carnivora)

偶蹄目(Ariodactyla)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灵长目(Primates)

蝙蝠

表皮窝,毛囊,外分泌腺,全(浆)分泌腺

Owen

Nutting,1974

鼻蠕螨属(Rhinodex)

灵长目

猴科

口腔

Fain,1959

口蠕螨属(Stomatodex)

灵长目

翼手目

狐猴科

蝙蝠科

口腔及鼻腔

Fain,1959

眼蠕螨属(Ophthalmodex)

翼手目

啮齿目

蝙蝠科

眼腔

Lukoschus et al

Nutting,1980

翼蠕螨属(Pterodex)

翼手目

蝙蝠科

表皮窝

Lukoschus et al

采自Nutting W B的《毛囊螨(蠕形螨科)的生物学和病理学》

表6-2 蠕形螨属常见种及寄生宿主

   种

宿主名

毛囊蠕形螨

毛囊蠕形螨中华亚种

皮脂蠕形螨

犬蠕形螨

蠕形螨

牛蠕形螨

马蠕形螨

猪蠕形螨

Demodex folliculorum Simon 1842

Demodex f.sinensis,subsp.nov.谢禾秀等 1982

Demodex brevis Akbulstova 1963

Demodex canis Leydig 1859

Demodex casi Hirst 1919

Demodex bovis Stiles 1892

Demodex epui Railiet

Demodex phylloidest Csokor 1879

绵羊蠕形螨

袋鼠蠕形螨

小家鼠蠕形螨

长蠕形螨

蝠长蠕形螨

白尾鹿蠕形螨

褐鼠蠕形螨

Demodex ovis Railliet

Demodex marsupiali Nutting et al.1980

Demodex musculi Oademants 1897

Demodex tongior Hirst 1918

Demodex tongissimus Desch et Nutting 1972

Demodex odvcoilei Desch et Nutting 1974

Demodex nanus Hirst 1918

绵羊

袋鼠

小家鼠

姬鼠

蝙蝠

白尾鹿

褐鼠

三、人体蠕形螨鉴别特征

人体蠕形螨寄生于人的毛囊和皮脂腺内,目前尚未发现自然感染蠕形螨的动物保虫宿主。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 Simon,1842)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 Akbulatova,1963)两种(图 6-1;图版Ⅷ)。Simon(1842)最先描述毛囊蠕形螨具明显的多形态性,Wilson(1844)、Hirst(1919)及Fuss(1933,1935,1937)也都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皮脂蠕形螨的形态描述始于Akbulatova(1963),指出毛囊蠕形螨存有两个亚种,即长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 longus)和短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 brevis)。另外我国学者谢禾秀等报道的我国的人体毛囊蠕形螨在形态和量度特征与国外的有所不同,定名为毛囊蠕形螨中华亚种(Demodex folliculorum sinensis, 谢禾秀等,1982)。

关于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主要形态特征, 参照Desh(1972)等对人体蠕形螨形态的描述,现概述如下。

(一)毛囊蠕形螨

成虫体细长,雌虫大于雄虫,马蹄形咽泡细长,后端开口较窄。雄虫生殖孔位于第二对背足体中间的一个三角形突起上,阳茎长24.2μm,第四基节占左右两块中线区相接近,但不愈合。雌虫有一指状肛道,雄虫无。末体长度约占全长的2/3以上,末端钝圆。卵幼小,呈蘑菇状(毛囊蠕形螨虫卵形态详述见生活史部分)。

(二)皮脂蠕形螨

   虫体粗短,咽泡较宽,大小为3.89μm×3.89μm,前端有一明显的咽管通道,咽泡为一倒圆酒杯形,后端开口为2.97μm。第四基节片左右愈合。雄性生殖孔位于第二对足水平线上,阳茎长17.7μm。雌雄虫均无肛道。末体长度占总长度的1/2。末端尖细呈锥状。

卵为椭圆形,无色或浅黄色,半透明。初产卵比较小,颜色很浅,卵壳特别薄,内含均匀细小密集颗粒状物质,进一步发育后颗粒状物质仍很密集但稍大。继而由稍大的颗粒组成若干颗粒团,颗粒团渐渐趋向一侧并比较模糊,而卵的另一侧为均匀半透明状,可见颚体的雏形,最后形成完整的颚体与足体,此期卵最大,为成熟卵,卵壳较早期卵稍厚。卵壳破裂后幼虫孵出。

两种人体蠕形螨的量度比较见表6-3,其细微结构的比较见表6-4。

表6-3 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的量度比较(单位:μm)

分 段

毛囊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

颚 体

21.3

19.5

21.0

15.48

26.5

24.0

26.0

17.68

足 体

75.0

67.7

62.0

28.74

51.7

45.0

52.7

39.21

末 体

179.9

191.0

122.4

103.9

40.3

32.7

41.5

33.9

总   长

294.0

279.7

203.2

148.1

表6-4 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的细微结构之比较

部位   结构

毛囊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

背基刺

较大,呈铆钉形

较小,球形

触须跗节

三个单爪,一个双叉爪

一个单爪,一个双叉爪

口下板

较细长、梨形

较宽、近似苹果

口孔

近似菱形

椭圆形

前半部(背面)

有纵皮纹

光滑无皮纹

背足体毛

雌虫梭状,雌虫乳头形

雌虫两边微凹,中间略突起;雄虫结节状

足跗节

一对双叉爪,有爪基距

一对分叉数目不等的爪,无爪基距

末体

尾端

粗钝。皮纹呈斗形指纹状

尖细。皮纹为箕形指纹状

 

谢禾秀等(1982)对毛囊蠕形螨中华亚种进行了定种及描述。毛囊蠕形螨中华亚种广泛寄生于国内人体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在形态上不同于国外文献上所描述的毛囊蠕形螨,其主要区别列于表6-5。

表6-5 D. folliculorum两个亚种的主要特征比较

指名亚种f.folliculorum

中华亚种f.sinensis

雌虫(294微米)长于雄虫(279.7微米)

雄虫(302.07微米)长于雌虫(296.99微米)

后端开口较窄

咽泡后端开口较宽

咽泡形状呈窄马蹄形

咽泡形状呈宽马蹄形

阳茎较短,长24.2微米

阳茎较长,长32微米

雄生殖孔位于第2对背足体毛中间

雄生殖孔位于第1、2对背足体毛近中央

第三节  人体蠕形螨的生物学

人体蠕形螨的生物学较为复杂,目前尚有许多问题仍不清楚。本节从生活史、寄生部位、食性、活动等几方面介绍人体蠕形螨的生物学。

一、生活史

两种人体蠕形螨的生活史基本相同,可分为5期,即卵(ovum)、幼虫(larva)、前若虫(protonymph)、若虫(nymph)和成虫(adult)。各期的发育必须在人体上进行。Norn(1970)报道在白天毛囊蠕形螨可出现于皮肤表面。曲魁遵(1982)认为人蠕形螨属负趋光性,夜间爬出毛囊、皮脂腺,并可在皮肤表面爬行求偶,在毛囊口或皮脂腺口处交配。迄今为止还未见人工培养蠕形螨成功的报道。

1. 毛囊蠕形螨生活史(图 6-2)  多数情况下,雌虫产卵于毛囊内,一次只产一个卵。发育成熟的卵呈幼小蘑菇状(图 6-2;图版6-2),无色半透明,长104.7μm,自前端向后逐渐增宽,卵体中部最宽处为41.8μm,产出时胚胎已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卵壳薄,镜下可见卵内正在发育的胚胎,卵期一般约60h,孵出6足幼虫。

幼虫体细长,平均283μm ×34μm,足3对,各足2节,足跗节各具1爪,爪端分3叉。在足间有二对基节骨突(scutes)。触须1对,分2节,端部有5个须爪。咽泡明显,无颚腹毛,末体环纹不明显。幼虫亦寄生在毛囊内,取食和发育,约36h蜕皮,发育为6足前若虫。

前若虫螨类生活史中的一特殊龄期(图版6-3),大小平均为365μm ×34μm,比成虫细长,足3对,基节骨突3对,各足跗节均有1对3叉爪,颚体似幼虫,能取食。约经72小时蜕皮,发育为若虫。

若虫期大小平均392μm ×42μm,咽泡明显,末体环纹清晰。足4对,基节骨突4对,各足无分节,跗节有一对4叉爪,不食不动。约经60h蜕皮,发育为成虫。

雌雄成虫可间隔取食,约经120h发育成熟,完成一代约需350h,即14.5d。蠕形螨两性差别在未成熟时期不明显,生活史各期均在宿主体上度过,一般来说所有的前若虫期是最短的,幼虫和若虫期约相等,成螨数超出未成熟螨总数,表明螨成虫生活时间相对较长。雄虫交配后死亡,雌虫寿命2个月左右。

2. 皮脂蠕形螨生活史  皮脂蠕形螨的生活史与毛囊蠕形螨相似,但卵呈椭圆形,平均60μm×34μm,幼虫105μm×34μm,前若虫184μm×34μm,若虫165μm×41μm。

为了进行蠕形螨的生殖研究,Lebel发现山羊蠕形螨(D.capreae)和松猴蠕形螨(D.saimiri)雄虫是单倍体,雌虫是二倍体,因而推测某些蠕形螨营产雄单性生殖的方式。如果产雄单性生殖方式存在,那就意味着允许一只单雌螨,不论受精或不受精,都可在新宿主上繁殖后代。研究表明蠕形螨的胚胎每个细胞具有2个或者4个染色体,雄虫是单倍体,雌虫是二倍体,这种现象揭示可能有产雄单性生殖(arrhenotoky)现象。雄虫发育自未受精卵,而雌虫则来自受精卵。一个未受精的雌螨可产生单倍体的雄性子代,随后能使它们的母代受精,而母代又可产生二倍体的子代。如新宿主第一次感染的是一个受精的雌螨,它就可产生二倍体雌性子代,再依次产生单倍体雄性子代。因此无需雄螨和雌螨同时感染,宿主也能大量繁殖,在宿主间广泛传播。蠕形螨虽有阳茎,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观察并纪录到雌、雄虫交配的现象。

二、寄生部位

人体蠕形螨是一种专性寄生虫,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一般认为人是人体蠕形螨唯一宿主。但符志军等(1983)用人体蠕形螨接种,杨莉萍、易有云(1988)用人体蠕形螨接种幼犬均获成功,据此认为人畜之间有相互感染的可能性。

人体蠕形螨的生活周期约半个月,它们寄生于人体的不同部位的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其中以皮脂较丰富的颜面部感染率最高,如鼻尖为69.7%,鼻翼为68.3%,颏为56.8%,眼睑46%,外耳道38.5%。但也可寄生于颈、肩背、胸、乳头、大阴唇、阴茎、阴囊和肛周等处,偶见在人舌的皮脂腺、毛细管痣寄生。孟阳春(1990)定量研究蠕形螨在面部的分布显示:毛囊蠕形螨感染率依次为:颊上、颊中、颊下、额、鼻、眶下、口旁、鼻沟、耳旁、口上、下颚与鬓角。而皮脂蠕形螨也以颊部最多,其他部位分布比较平均。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在颊部的螨数,分别占面部螨总数的54.2%和41.8%,同一人体上可同时感染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但毛囊蠕形螨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均大大超过皮脂蠕形螨。

毛囊蠕形螨(包括其亚种)寄生于毛囊内,以颚体朝向毛囊底部,各足紧靠在毛囊上皮上。一个毛囊内常有3~6只螨群居,多时可达20只左右。成虫和若虫多分布于毛囊皮脂腺管上端,卵和幼虫以及少部分成虫则在毛囊皮脂腺管内和皮脂腺内。Spickett(1961)和孟阳春等(1988)则在胶带条上观察到毛囊蠕形螨位于毛囊口,前端向外,有的颚体与足体均在毛囊口外,末体在毛囊内,单居率51.1%,单居者既有在毛囊口的,也有游离于毛囊间表皮的。皮脂蠕形螨常单个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内,并游离于毛囊间表皮。寄生在皮脂腺的皮脂蠕形螨,其颚体全朝向腺体基底,末体朝向无定向。

三、食  性

人体蠕形螨主要以脂肪细胞、皮脂腺分泌物、角质蛋白质和细胞代谢产物为食。刘素兰(1981)认为人体蠕形螨除取上述物质为食外,还刺吸宿主上皮细胞内容物。樊培方等(1988)通过老虎蠕形螨(Demodex tigeris)的超微结构及对宿主致病力的观察,认为蠕形螨的颚体锥状突、口下板和触须爪突,以及足爪等均能撕开裂解角质层,以供虫体吞食(此为虫体取食的主要方式),分泌酶形成食物空泡,围以食物膜消化角化物质,使吞入的碎片变为细小碎屑吸收。

四、运  动

谢禾秀等(1987)观察人体蠕形螨的爬行运动,毛囊蠕形螨在36~38℃时每分钟最快可达786.6μm,皮脂蠕形螨在34~37℃时平均速度为每分钟67.2μm。王昆(1998)在研究毛囊蠕形螨运动能力时发现其运动速度呈0~40μm/min和200~260μm/min的双峰分布。蠕形螨是生活力较强的节肢动物,生活中必然要进行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蠕形螨具负趋光性,夜间光线暗时活动力增强。两种蠕形螨昼夜都可以主动爬出毛囊口,出现在皮肤表面。因此蠕形螨夜间比白天检出率高。另外宿主体温、环境温度变化也可直接影响螨的活动。

对于初检标本,虫体活泼, 结构清晰,内容物较细、均匀。随着虫体在介质中存活时间延长,在体外自然死亡。此过程中,螨虫体色渐浅,体内容物由黄色或深棕黄色、聚集于体末前端的细小均匀颗粒逐渐变为灰黄色、灰绿色,虫体透明度增加,几丁质外壳渐变明显,内容物凝结成块或空泡形成,最后,虫体内容物明显减少,虫活动减弱或不动, 直至最后内容物几乎消失,足体干枯、几丁质外壳显著、判为死亡。通常情况下人体蠕形螨死亡的判断均以螯肢或足爪是否活动为依据,动者为活, 否则为死。

第四节   人体蠕形螨生态学

人体蠕形螨的生活力较强,对于温度、酸碱度和某些药物有一定的抵抗力。国内报道从感染者面部刮取的皮脂内蠕形螨能活2周,Daniel(1959)报道离体的毛囊蠕形螨成虫在耵聍中能存活4个月以上。蠕形螨的形态特征和食性决定其适合毛囊和皮脂腺内生存,并完成生活史各期的转变,但蠕形螨离开原宿主毛囊皮脂腺后再侵犯新宿主的这一过程,必然要受到外界诸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体蠕形螨生态学的研究对于研究人体蠕形螨病的流行病学及蠕形螨的控制均有重要意义。

一、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温度

人体蠕形螨对温度较敏感,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37℃,其活动力可随温度上升而增高,45℃其活动达到高峰,54℃为致死温度。但在低温条件下人体蠕形螨的存活时间较长, 4℃环境中可存活11d,5℃时成虫可活一周左右。可能是因为螨虫活动受温度影响较大, 低温时活动较弱, 消耗能量减少, 虫体代谢减低, 因此生存时间相对较长。吴建伟(1990)研究显示,两种离体蠕形螨活动能力在20~46℃间,随温度增高而增加,在30℃时,毛囊蠕形螨足的活动频率约为20℃时的2.66倍,皮脂蠕形螨为2.55倍,均可使螨的爬行速度加快。提示在人体皮温(33℃)环境下,螨的移行能力较强,接触传播极易发生;同时表明温度的增高可能具有激发螨传播的作用,与Nutting认为母婴间的皮肤温差可能是激发螨移行传播因子之一的观点一致。已有研究表明,人体蠕形螨45℃时活动能力最强,50℃时多数螨颚体、足体和末体均停止活动,约20min后多数死亡,60℃时约经6min即可死亡。

(二)湿度

蠕形螨喜潮湿,怕干燥。研究表明蠕形螨适宜高湿环境生活,在23℃潮湿纱布上可生存48~l32h;36℃、95%RH,毛囊和皮脂蠕形螨分别生存94h和95h,50%RH则分别为5h和2h,但未见对蠕形螨在梯度湿度下生存能力的变化和适宜的生存湿度范围的研究报道。吴建伟(1990)研究结果显示,25℃时两种蠕形螨的生存时间与湿度梯度递增不呈直线关系,近似一指数曲线。低于65%RH,生存时间均在4h左右,96%RH时却显著增加,种间无差异,进一步证实蠕形螨仅适宜高湿(96%RH)环境生存。

(三)季节消长

邢道荣(1995)报道了徐州地区人体面部蠕形螨季节消长,认为蠕形螨感染者在未经任何治疗时,可出现季节性检出率的差别,蠕形螨的感染度有季节性变化。蠕形螨的检出率和感染度与徐州地区一年之中气温变化有关,l~3月气温偏低蠕形螨的检出率低且检虫数较少,4~8月气温回升,外界环境温湿度适宜虫体生存与活动,蠕形螨的检出率和感染度为全年最高,并多见成虫,也可见幼虫及卵。7月为市区最高气温,蠕形螨的检出率和感染度均略有下降,似与气温过高而冲浴过频而不利虫体存留有关。8~12月随着气温变凉蠕形螨活动减弱,其检出率和感染度随之降低。该地区4~6月蠕形螨的检出率较高与皮肤科门诊螨性皮炎就诊者居多相符合。

二、化学试剂的影响

两种人体蠕形螨对酸性环境的耐受力强于碱性环境,尤以皮脂蠕形螨为明显。贺霞凤、李立(1987)报道,在纯甘油内能活4h,菜油内能活8h,2%甲硝唑中活8h,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肥皂、香皂、化妆品不能杀死蠕形螨。液体石蜡、细胞培养液、甘油等介质可使蠕形螨存活时间延长, 在液体石蜡、IMDM细胞培养液、DMEM细胞培养液、50%和70%甘油中存活时间分别是13、9、8、9、5d,在液体石蜡中存活时间最长,在70% 甘油中存活时间最短。在环境温度15℃、高湿条件下, 液体石蜡中, 蠕形螨最长生存时间可达18d。

在观察化学试剂对人体蠕形螨影响时,温度对蠕形螨存活时间影响较大。对于低温(4℃)处理组,可能是由于每天升温观察其活动,使其经受环境温差变化较大,从而人为影响了蠕形螨的存活,而对于15℃处理组,经受温差变化较小,人为影响也较小。故在观察化学试剂对蠕形螨影响时,应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4℃还是15℃环境,液体石蜡均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蠕形螨活性。由此,在液体石蜡介质中观察蠕形螨, 透明效果好, 背景清晰透亮, 虫体活泼, 易于辨认,可提高蠕形螨的检出率和检查速度。综上,液体石蜡为人体蠕形螨体外观察的较好介质,也提示液体石蜡可能作为培养介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三、蠕形螨与细菌的关系

人体蠕形螨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中, 在其后若虫期或雌螨产卵之前, 常可从一个毛囊穿到另一个毛囊, 因此它常被认为存在于被细菌污染的环境中。

杨黎青等(1996)在实验中发现无菌条件下, 从酒渣鼻病人皮脂和组织中分离出蠕形螨, 经需氧和厌氧培养后, 发现其带菌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 > 0. 05) , 而且蠕形螨阳性的皮脂和组织的带菌率反而低于蠕形螨阴性标本带菌率, 这表明在酒渣鼻病人中, 蠕形螨寄生不一定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 两者无直接关系。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毛囊扩大及蠕形螨的进出活动, 易带入化脓性细菌, 从而继发毛囊炎或皮脂腺炎、肿等蠕形螨病的表现,由此可见人体蠕形螨感染常可伴细菌感染,加重蠕形螨在对蠕形螨感染控制的同时应同时控制细菌感染。

四、蠕形螨与毛囊和皮脂腺的关系

人体蠕形螨广泛寄生于健康人群的颜面部、外耳道、头皮、乳头、胸、臂等处的毛囊及皮脂腺(图6-3),主要以皮脂腺分泌物、角质蛋白质和细胞代谢产物以及上皮细胞内容物为食。

根据曲魁遵(1982)调查资料,3日龄新生儿人体蠕形螨检出率为0,10岁以下的很低,青春期明显升高;以男性高于女性;而男女均以40~60岁年龄组最高。Riecher and Kopf(1969)研究表明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和皮脂腺分泌旺盛情况下蠕形螨的生存密度较高,该发现可以解释以下现象:皮脂腺分泌不旺盛的儿童极少感染蠕形螨;在肢体末端的某些部位其毛囊数量少、毛囊间距离大,几乎没有蠕形螨寄生。伯川贞雄(1977)报道,常用类固醇油膏者毛囊蠕形螨感染率特别高。因此,皮脂腺、毛囊发达、分泌旺盛的人为蠕形螨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同时,蠕形螨的螯肢、触须、足爪等的活动必然对毛囊和皮脂腺造成机械性刺激;虫体及其分泌物、甲壳质颗粒等均属异物,亦有可能造成化学性甚至变应原性刺激,对毛囊皮脂腺有破坏作用。

第五节   与疾病的关系

一、致病机制

人体蠕形螨是否具有致病性,目前尚有争论。因其人群感染率很高,甚至有些调查结果显示为100%阳性,且绝大多数人感染蠕形螨后无症状,因此部分学者支持蠕形螨不致病的观点,认为蠕形螨感染者有症状是因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然而从寄生虫学角度来看,毛囊、皮脂腺中的蠕形螨,其颚体发达,足爪锐利,虫体寄生和出入毛囊皮脂腺时,其螯肢、触须、足爪等必然造成机械性刺激;虫体及其分泌物、甲壳质颗粒等均属异物,亦有可能造成化学性甚至变应原性刺激,而使组织出现炎症反应,故多数学者认为蠕形螨具致病性。

蠕形螨对人体致病的机制可能为:蠕形螨的致病作用是由其寄生对毛囊和皮脂腺产生的直接机械性损伤和间接免疫反应所致。蠕形螨成虫有硬的螯肢、须肢和带刺的四对足,在毛囊和皮脂内活动时对人体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蠕形螨以人体皮脂腺细胞内容物为食,直接破坏皮脂腺细胞,最终导致皮脂腺萎缩;虫体和组织的代谢产物阻塞毛囊口,造成毛囊扩张,一旦扩张的毛囊破裂,可在周围组织中形成异物性肉芽肿。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的蠕形螨及其代谢产物作为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病理表现为大量的淋巴细胞在毛囊和皮脂腺周围浸润。已有研究显示,这些淋巴细胞是辅助T淋巴细胞,表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蠕形螨感染过程,位于毛囊、皮脂腺周围和真皮浅层的淋巴细胞对有蠕形螨感染部位的上皮组织可产生自身免疫攻击,导致基底细胞变性、坏死,继而增生。

总之,人体蠕形螨感染既可以引起局部皮肤炎症,又可以通过虫体的机械性损伤破坏皮脂腺,造成皮脂腺萎缩,其危害程度取决于虫种、感染度高低、宿主的反应性和是否并发细菌感染等。

二、蠕形螨感染皮肤的病理变化

毛囊蠕形螨主要寄生于毛囊底部, 部分寄生于毛囊的周边部位引起这些部位的炎症反应。皮脂蠕形螨常寄生于皮脂腺的导管部和腺体部。另外,蠕形螨的分泌、代谢及虫体引起化学性刺激或免疫反应, 导致局部皮肤的非菌性炎症反应。在蠕形螨的机械性破坏及化学性作用的协同作用下,炎症反应加剧,毛囊内细胞增生,宿主毛囊扩大,可逐渐发展为毛囊或皮脂腺的袋状扩张和延伸,毛囊内角质栓形成, 常伴有毛发的脱落。

以毛囊蠕形螨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理组织学改变为例,毛囊蠕形螨主要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 在切片中的可见毛囊蠕形螨虫体的不同断面(图版ⅩⅥ), 偶尔可以见到有颚体、足体和末体的毛囊蠕形螨, 极难看到整个虫体。虫体断面类似多边形, 周边是嗜伊红的角质层,中间有许多嗜苏木精染的颗粒,中央含有一深嗜伊红的核。毛囊蠕形螨在皮脂腺内引起皮脂腺肿胀变性,继而皮脂腺萎缩,细胞变小, 胞质红染, 核固缩, 皮肤附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同时毛囊上皮变性、脱落,脱落的变性坏死物与毛囊蠕形螨阻塞毛囊,引起毛囊扩张。受到损伤和炎症刺激的皮脂腺、毛囊和上皮的基底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李朝品(1999)对人体蠕www.med126.com形螨所致外耳道瘙痒症进行较系统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切片显示毛囊口不规则扩张,呈漏斗状或不规则型袋状延伸,囊内角质增厚,可见残留的毛乳头和毛干,部分毛囊栓塞。皮脂腺呈分叶状增生,腺腔内容物增多,腺细胞肥大,核深染。有些区域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间轻度水肿,真皮乳头层可见少量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也可见单核巨噬细胞核和嗜酸性细胞,尤以有螨寄生的毛囊之中,底部尤为显著。毛囊、皮脂腺开口及耵聍腺口等处均可见虫体和虫体碎片,螨断面周围有角化物质包绕,在有螨寄生的毛囊及皮脂腺耵聍腺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增生。人体蠕形螨在组织切片中(或从颚体、足体,或从末体,或仅足部等位)被切成纵、横等不同的断面。螨多位于毛囊球部、中部及近毛囊口处,在同一毛囊同时可见多个螨的断面,一般为1~3个,甚至可达9个。在耵聍腺内,虫体多数单个位于腺导管或腺小叶内,有时在同一导管可见2个虫体断面。同一耵聍腺内,多个导管可同时存在虫体断面,一般为1~5个,也可达11个。

三、蠕形螨感染的常见病变

蠕形螨主要是感染面部,其次还有头皮、眼睑、外耳道、外生殖器等部位。螨荷较高者或蠕形螨敏感者,可引起人体蠕形螨病。常见病变有:蠕形螨性酒渣鼻、睑缘炎、外耳道瘙痒、面部毛囊虫皮炎和口周皮炎、乳头疮、疖肿等。而蠕形螨出入毛囊易使化脓性细菌侵入,可引起毛囊炎、皮脂腺炎等继发感染性病灶。蠕形螨亦常与混合表皮囊肿基底细胞癌、结核样麻风、血管性萎缩性皮肤异色症、乳癌等皮肤病或肿瘤同时存在,在这些病变中央无蠕形螨,而边缘的毛囊内一般均有螨,Spickett(1961)自麻风病患者皮肤毛囊内检出的蠕形螨肠道中发现麻风杆菌,认为此螨可传播麻风。现按照发生部位对人体蠕形螨感染所致疾病介绍如下。

(一)蠕形螨感染致面部皮肤疾病

人体颜面部皮脂腺丰富,温度适宜,是人体蠕形螨栖息、寄生的主要场所。陶雅军(2001)等调查发现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激素性皮炎等类型的男女皮肤病患者蠕形螨感染均以重度多见,且重度感染者其面部皮肤病症状亦较重,轻度感染者其面部皮肤病症状亦较轻,表明蠕形螨感染与面部常见类型皮肤病间关系较密切。

1. 蠕形螨性酒渣鼻  曲魁遵(1987)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的不同,将酒渣鼻分为蠕形螨性酒渣鼻、细菌性酒渣鼻和增生性酒渣鼻(即鼻赘型)三种类型。蠕形螨性酒渣鼻(demodectic  rosacea)又根据病原螨种的不同分为浅型酒渣鼻(毛囊蠕形螨皮炎)、深型酒渣鼻(皮脂蠕形螨皮炎)和混合型酒渣鼻(皮脂蠕形螨与毛囊蠕形螨混合感染)

(1)浅型酒渣鼻:临床上表现为鼻部皮肤先出现弥漫性潮红,在潮红的皮肤上逐渐出现与皮脂腺口一致的散在性或密集性红丘疹、斑丘疹、半球形小结节、脓疤及结痴、脱屑等,可成批发生,经久不愈,有痒感及烧灼感。这些浅表性皮疹易被洗脸的毛巾擦破致出血、渗出、结痂及脱屑等继发性损害。上述皮炎均是由毛囊、皮脂腺炎症的基本病变发展所致,其特征为皮疹表浅、丘疹泡疹斑块突出皮面,明显可见,红肿浸润不深,螨感染度极高,且以毛囊蠕形螨为主,皮脂蠕形螨较少,甚至没有。

(2)深型酒渣鼻:临床上皮损往往局限于鼻部,也可以鼻部为中心,逐渐向周围蔓延,患部皮肤呈弥漫性潮红、暗红,久则紫红。皮肤呈轻度水肿,浸润较深,有的毛细血管扩张或毛囊口扩大,显示皮肤粗糙。在鼻部皮肤浸润性红肿的基底上,可出现散在性丘疹、大小不一的结节或脓疮,其特点为局部皮肤深部浸润性损害,挤皮脂时,鼻部有较多奶油状皮脂渗出。鼻部皮脂定量检螨,螨数较少,其中皮脂蠕形螨比例较高。

(3)混合型酒渣鼻:临床表现为鼻部皮肤潮红、红丘疹、小结节、脓疱等,类似上述两种类型酒渣鼻的临床症状。早期呈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晚期出现软组织肥厚,严重时皮损可累及额、颊、颏以及眼周皮肤,个别在躯干、上肢出现散在性红色斑丘疹,从皮损部位可查见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

孙秀琴(1996)及王焱(2003)等学者将酒渣鼻分为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和鼻赘期三期,笔者认为,这是酒渣鼻在发生发展中表现出的临床征象。报道中调查120例患者中,红斑期男28例、女43例,丘疹脓疱期男7例、女9例,鼻赘期男26例、女7例。鼻部检出2种螨2164只,人均18.0只;面部2070只,人均17.3只。蠕形螨在鼻部和面部的感染数相似,但皮脂蠕形螨鼻部明显多于面部。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55例占45.8%,单纯皮脂蠕形螨感染8例占6.7%,两者混合感染57例占47.5%。鼻部病变,毛囊蠕形螨在红斑期人均16.3只,稍多于其他两期。皮脂蠕形螨以鼻赘期最高,人均3.6只。

鼻尖和鼻唇沟皮肤含有丰富的皮脂腺和毛囊,是蠕形螨理想的寄生场所,酒渣鼻面部血流增加也为蠕形螨入侵繁殖提供了方便。蠕形螨通过自身酶分解上皮及腺体的皮脂和蛋白质为食物,引起毛囊上皮的分解并导致毛囊周围炎症细胞的浸润,通过阻塞毛囊开口或通过微生物介质而对酒渣鼻的发展起作用,电镜下已发现螨表面有细菌,肠道中有芽孢杆菌,蠕形螨通过其几丁质的外壳引起肉芽肿的异物反应。虫体钻入毛囊、皮脂腺内,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其排泄物的物理化学刺激,可使组织出现炎症表现,即酒渣鼻一期病变症。虫体不断繁殖以及对组织破坏,渐导致毛囊和皮脂腺的袋装扩张和延伸,致其结缔组织增生,肥大形成丘疹样改变,重则形成鼻赘。此外,还可以引起毛干脱落、毛囊及皮脂腺口扩大。虫体进出毛囊致化脓菌感染、继发脓疮、疖肿,形成酒渣鼻二期病变。病程长且重即形成三期病变。

另外,人体蠕形螨尚可通过引起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而参与酒渣鼻的形成,免疫组织病理研究显示Th细胞在酒渣鼻肉芽肿及毛囊周围浸润细胞中占绝大多数,在酒渣鼻患者中可检测到针对蠕形螨的特异性抗体。因此认为人体蠕形螨作为一种虫体抗原及其分泌物和代谢产物可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IgE值增高,再者人体免疫系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形成一个互相调节网络,一旦失衡均可造成组织损伤致酒渣鼻病程特性而出现典型的鼻赘表现。

近年来发现过度使用化妆品,且不注意皮肤清洁,可造成慢性刺激,加之皮脂排出受阻,使蠕形螨在局部大量寄生繁殖所致疾病称为“化妆品酒糟鼻”。

杨黎青(1984)根据酒渣鼻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将酒渣鼻分为皮炎型、痤疮型和肥大型。① 皮炎型酒渣鼻: 其蠕形螨的感染率为87.36%,多见于30~50岁女性,其特征较表浅;② 痤疮型酒渣鼻: 其蠕形螨的感染率25.71%,多见于20~52岁男性,其特征是皮脂量较多,常见暗红色的红斑、丘疹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脓疱等多种皮损,病变多局限于鼻部,其次为颊部,皮损较皮炎型为深;③ 肥大型酒渣鼻:其蠕形螨感染率为42.85%,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其特征为皮脂量较多,除鼻部肥大畸形和毛孔扩张外,其它特点与痤疮型类似。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结合病理组织学观察,认为毛囊蠕形螨感染是皮炎型酒渣鼻的主要病因,两种人体蠕形螨混合感染与痤疮型和肥大型酒渣鼻的病因有关。这与临床上提出的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和鼻赘期所表现的临床特征相吻合,表明酒渣鼻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病理发展过程是一致的。

蠕形螨性酒渣鼻临床特点有:① 蠕形螨性酒渣鼻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中老年。本病发病缓慢,起初无自觉症状,部分有轻微痒感,各种类型酒渣鼻病程不一,浅型5年以内为多,深型10年左右,15年以上多形成不同程度的鼻赘。蠕形螨性酒渣鼻皮损部位以鼻尖为最多,其次鼻沟处,额、颏、颊等相对较少。其发病过程常以鼻为中心,向额、颏、颊部发展,首先皮肤潮红,继之以毛囊炎性红丘疹、斑丘疹、脓疱、结痂、毛细血管扩张及软组织肥厚等皮肤损害。部分患者与季节、饮食有关。春季及饮食辛辣食物症状加重,亦有部分女性患者,约1/3的病例,其症状在月经前期及经期加重,部分患者在发病期有灼烧感、刺痛和蚁行感等。② 蠕形螨性酒渣鼻若不及时适当的治疗,随病程的不断发展,最后可导致鼻赘型酒渣鼻,临床表现为鼻部皮肤过度肥厚如赘瘤。若杀螨药物疗效不佳,需采用物理疗法或手术矫形。

2. 其它  关于蠕形螨与痤疮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毛囊内寄生数量较多的蠕形螨时,可刺激皮脂腺,促进皮脂腺分泌,因而发生痤疮。孙秀琴(1997)等发现,在550名痤疮患者中,蠕形螨阳性534名,虫体的检出率为97.09%,人均虫数20.2条。而正常人群的检出率37.44%,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高晶(1998)等报道了1例女性面部蠕形螨毛囊炎伴钙化病例,发现其毛囊内有蠕形螨存在,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真皮毛囊内大量钙化,认为可能是由于感染因素对皮肤可产生损伤, 而使之产生营养不良性钙化。

燕华玲(2000)对化妆品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患者进行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蠕形螨感染已成为化妆品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面部皮肤病的重要病因,且患者往往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以及化妆品,会刺激皮肤并引起炎症或使原有皮肤损害加重。并推荐蠕形螨检测应成为化妆品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诊疗过程中的必要检查项目。

(二)蠕形螨感染致眼部病变

蠕形螨引起的眼部病变主要有睑缘炎、结膜炎、复发性麦粒肿,角膜血管形成和疤痕等。以下着重介绍蠕形螨性睑缘炎。

人体蠕形螨可寄生于睫毛毛囊和皮脂腺内,引起特殊形式的睑缘炎,称为蠕形螨性睑缘炎(demodactic blepharitis eiliaris)。本病是由螨寄生引起毛囊扩张和螨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刺激毛囊上皮细胞增生所致,发生在眼睑处,多见发痒和流泪,严重者可见睑部红肿糜烂、出现脱屑、睑结膜充血炎症等症状。另外螨的活动还可将病原性细菌带入导致继发性感染。在眼睑和睫毛的毛囊内可发现毛囊蠕形螨的各个发育阶段,成虫、前若虫和幼虫皆以上皮细胞为食,导致毛囊扩张和增生而过度角质化,使角蛋白和脂质类的混合物在眼睫毛处形成一套管状分泌物(guffing)。皮脂蠕形螨寄生于睫毛囊的皮脂腺、睑板腺的小叶内,以寄生部位的皮脂细胞为食,大量皮脂蠕形螨感染会破坏皮脂腺细胞,产生眼睑的肉芽肿,堵塞睑板腺和皮脂腺微管。李朝品(1996)探讨了人眼睑缘炎蠕形螨寄生及致病性,切片显示螨在组织片中(或从颚体、足体,或从末体,或仅足部等处)被切成纵、横等不同形状的断面,且多位于睫毛毛囊球部、中部和近毛囊口处。在同一毛囊同时可见多个螨的断面,最多为8个,一般1~3个;在睑板腺内,少数在同一导管可见2个虫体断面,最多可见9个,一般1~5个。从虫体断面不易分清螨种,但若为纵断面,虫体清晰可辨。组织切片上睫毛毛囊内螨的纵断面多显示为毛囊蠕形螨,多数螨颚体朝向相同,以其颚体朝向毛囊底部,少数朝向毛囊口或毛囊侧壁;睑板腺内螨的纵切面多显示皮脂蠕形螨,其颚体朝向不一,多见出入睑板腺导管方向。皮脂蠕形螨对细胞产生的破坏性十分明显,它产生的隧道可深达上皮,甚至有人报道早期皮脂蠕形螨所致的炎症反应,可穿透真皮和毛细血管网。

诊断蠕形螨性睑缘炎除参考临床症状外,主要依据病原学诊断,很多专家提到套管状分泌物与毛囊蠕形螨有关,套管样分泌物成分以角蛋白为主,其中极小的空腔被脂质充满,亦有部分以脂质蛋白为主并含少量角蛋白,角蛋白被酸性品红明显着色;若用油红O染色着色浅或染色不完全,则提示少脂质存在,过量的角蛋白可能是螨爪的刮削作用的结果,并在以后层层形成套管状分泌物时,把少量脂质裹在夹层之间,酸性品红把蠕形螨的外皮染成浅色,然而油红O则很快被螨内部结构所吸收,先把后肠腔细胞染成深色后,唾液腺也随之被染成深色。蠕形螨性睑缘炎的病原学诊断阳性率较高,Norn在100个人睫毛拔脱标本中查出蠕形螨阳性者82人。应该指出的是,蠕形螨性睑缘炎应与细菌性睑缘炎及其它外眼病相鉴别,并注意蠕形螨和细菌并存的混合感染。

(三)蠕形螨感染致外耳道病变

Beger(1841)从外耳道耵聍中检出人体蠕形螨,证实蠕形螨感染可引起外耳道病变。已有研究表明,外耳道外1/3皮肤为复层鳞状上皮,有丰富的皮脂腺、汗腺、毛囊和特殊的耵聍腺,蠕形螨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周围,摄取脱落的鳞屑和耵聍,故外耳道也是蠕形螨寄生的良好环境。因螨的足可做挖刨运动,这种机械性刺激可造成周围组织结构破坏,加之蠕形螨代谢产物可对皮肤造成化学性刺激,而使皮肤组织产生炎症、嗜酸性细胞浸润、慢反应物质的释放等以致造成外耳道瘙痒、中耳炎等疾病。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蠕形螨性外耳道瘙痒症。蠕形螨(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感染外耳道可引起以外耳道瘙痒为特征的蠕形螨性外耳道瘙痒症,其发病率约16.4%。李朝品(1991~1992)对于蠕形螨性外耳道瘙痒症的系列报道记载,蠕形螨性外耳道瘙痒症主要临床症状为瘙痒、耳痛、充血、油耳、耵聍块和耳闷、脱屑等。人体外耳道皮肤经蠕形螨感染后,虫体钻入毛囊、皮脂腺或耵聍腺内,刺吸宿主细胞内容物而破坏相应部位的细胞。由于虫体寄生和进出毛囊活动时,其螯肢、触须、足爪等机械性刺激,以及其分泌物、甲壳质颗粒等的化学性刺激而使组织出现炎症反应。蠕形螨在毛囊内不断繁殖和破坏,逐渐引起毛囊和耵聍腺的袋状扩张和延伸,最终可导致外耳道瘙痒和灼烧感。由于外耳道与环境相通,外界的灰尘、真菌等均可飘落到外耳道内,这些物质和分泌的皮脂可混合在一起形成耳垢,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引起瘙痒。同时进入外耳道的某些真菌可在外耳道皮肤上生长,真菌菌丝的生长对皮肤可产生机械性刺激,其代谢物可产生化学性刺激,同时真菌孢子、菌丝和代谢物均可作为变应原引起变态反应,这些物理的、化学的及变应原的刺激,也必然导致外耳道瘙痒,因此认为上述原因是导致外耳道瘙痒的主要因素。

外耳道皮肤寄生的蠕形螨,主要是从头皮和面部迁移而来。真菌的生活力极强,特别是有些兼性寄生性真菌,它们既可在环境中的有机物上生长,又可在人体皮肤上寄生,人体蠕形螨的寄生导致了外耳道分泌物增多,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有些真菌的菌体和孢子很轻,可随风在空中飘荡,一旦飘入外耳道内,便可在皮肤上生长。此外,有些患者身体其它部位患皮肤癣症,这些癣菌的孢子或菌体可以随挖耳等因素进入外耳道生长。

蠕形螨性外耳道瘙痒症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原检查进行诊断。

本病应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外耳道疖等外耳道其它疾病进行鉴别(见表6-6)。其鉴别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虽然不同的外耳道疾病之间其临床表现有共同之处,但它们分别有其各自的临床特征,其发病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它们之间相互鉴别是可以做到的。对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亦应引起注意。

表6-6 外耳道疾病的鉴别特征

病名

临床特征

致病原因

职业 年龄 性别

好发部位

蠕形螨性外耳道瘙痒症

瘙痒,油耳,耵聍块,耳痛,耳鸣,轻度充血等

毛囊蠕形满,皮脂蠕形螨,真菌

无职业差异,多见于中老年,无性别差异

外耳道及周围皮肤

外耳道湿疹

耳廓红肿伴小水泡,溃破可流黄色水样分泌物,分泌物流经之处,病变可扩大、发痒,出现小浅溃疡等

变应原刺激,药物及脓液刺激

无职业及性别差异,多见于婴幼儿

外耳道及周围皮肤

外耳道炎

耳痛,耳周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绿脓杆菌

无职业、年龄及性别差异

软骨部外耳道皮肤

外耳道疖

耳痛,同侧头痛,可见疖肿等

化脓性细菌(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职业、年龄、性别差异

外耳道软骨部,耳道前臂,后下方

外耳道真菌病

发痒,耳闷,耳鸣,外耳道表面可见霉苔,充血,渗血等

真菌(青霉菌、毛霉菌等)

无职业、年龄、性别差异

外耳道深部

坏死性外耳道炎

皮肤糜烂,肉芽增生,耳周软组织肿胀和明显压痛,耳痛,流脓,可侵犯颅底,出现相应症状等

绿脓杆菌

无职业、性别差异,多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外耳道峡底壁,颅底等

耵聍栓塞

耳闷,耳鸣及耳聋,剧烈疼痛等

耵聍栓塞

无职业、年龄及性别差异

外耳道

此外,黄秀琼等(2001)亦有蠕形螨性中耳炎的报道,在对1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诊断时,发现患者鼓膜穿孔,取外耳道分泌物镜检查获蠕形螨,在鼻唇沟部刮片亦查获蠕形螨。给予抗炎、抗螨综合治疗痊愈后未再复发,检螨阴性,临床上诊断为蠕形螨性中耳炎。

四、人体蠕形螨感染的诊断

人体蠕形螨感染者可以不表现症状或者是无明显不适。当螨荷水平较高、寄生时间较长及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便可能引起人体蠕形螨病。人体蠕形螨病的诊断首先应从临床角度(询问病史、观察临床症状)初诊,再结合病原学查找蠕形螨进行确诊。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患人体蠕形螨病:①出现相应部位临床表现;②经过激素治疗和抗菌素治疗等均无明显效果;③皮脂中找到蠕形螨;④经过抗螨治疗症状明显减轻。具体诊断方法如下:

(一)询问病史、观察临床症状

关于人体蠕形螨病的临床诊断,首先应询问病史并观察其临床症状。若患者病史与蠕形螨病流行因素相符,且具有相应临床症状,则可初步诊断。其常见临床症状如下:

蠕形螨病不仅会造成面部鼻、颊、颏和眉间等处的血管扩张,使患者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潮红、红斑、湿疹或散在的针尖大小的红色痤疮样丘疹,还可造成皮肤痒感和烧灼感等。因虫体阻塞皮脂腺开口,分泌的皮脂不能滋润皮肤表面,致皮肤干燥、毛孔增粗,易并发细菌感染,产生痤疮、酒糟鼻、脂溢性皮炎等局部皮肤损害;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张和延伸、内角质栓形成、毛孔扩大造成皮肤粗糙和毛发脱落。此外,蠕形螨还可寄生于头部、眼睑、外耳道、外生殖器等部位,造成睑缘炎、外耳道瘙痒、毛发脱落、外阴瘙痒等症状。

(二)病原学检查

因人体蠕形螨感染需要虫荷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致病,若要确诊人体蠕形螨病,则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查。若蠕形螨感染为阳性,但其虫荷较低,则要考虑患者临床症状是否由其它原因造成,一旦确诊为人体蠕形螨病就要采取积极的抗螨治疗。因此蠕形螨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对于诊断蠕形螨病起关键作用。

五、人体蠕形螨感染的治疗

因为蠕形螨寄生的永久性,未经灭螨治疗不会自行消失。故一旦经病原学检查确定蠕形螨感染,应及时予以灭螨治疗。目前关于蠕形螨感染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

1. 常用药物  目前对于人体蠕形螨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虽有报道,但是往往只是研究者对少数药物进行疗效观察。国外文献报道中,除了Morsy(2002)等应用100%、75%、50%新鲜制备的樟脑油完全治愈面部蠕形螨病和Nakagawa T (1996) 应用6%硫磺洗剂治疗蠕形螨性化脓性毛囊炎外,其余多采用西药杀灭人体蠕形螨。国内的文献记载除西药外亦有一些中药杀蠕形螨的报道。

应用西药杀蠕形螨的药物报道较多,最常见的是1%和2% 甲硝唑,其它西药有2%、5%扑灭司林、依维菌素200mg/kg、10%克罗他米通霜、六六六和2.5%二硫化硒等。Junk AK (1998) 等报道用2%甲硝唑凝胶除螨,6个月以后复检,蠕形螨阴性,1年内无复发;Patrizi A(1997)等报道用局部涂擦1%甲硝唑经过1-3年随访无复发;但是也有记载蠕形螨在体外可存活于1 mg/ml的甲硝唑溶液中,指出甲硝唑治疗蠕形螨病的机制不在于对蠕形螨的直接作用。但应用西药杀蠕形螨尚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化学合成药物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长期使用会出现很多副反应,如最常用的甲硝唑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还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等,而六六六虽然有效,但用药存在毒性。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且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已被证实是绿色、安全、无污染、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加入WTO以后,尤其是在抗SARS的战斗里,中药发挥的不可比代的作用让世界认识了中药。关于应用中药制剂杀人体蠕形螨,国内学者已有不少相关报道,均取得较好的杀螨效果:袁方曙(1993)用复方花椒霜剂治疗蠕形螨感染引起的痤疮、酒糟鼻和脱发;王福兴(1996)用复方百部乳液(百部、蛇床子苦参混合的乙醇浸出液浓缩后等离子水混匀制成乳液制剂)治疗蠕形螨病患者;李朝品(2000)对自制中药复方的百特药液治疗蠕形螨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李建华(2001)用桉叶挥发油体外杀蠕形螨;黄秀琼(2002)用20%百部酒精浸液治疗蠕形螨性皮炎;郑善子(2004)研究了芦乳膏对毛囊蠕形螨的体外杀虫作用。

六、蠕形螨感染的流行病学

人群的感染呈世界性分布,Domonkos报道,成人感染率为27 %~100 %。国内各地区相继对人群进行了调查。北京人群感染率为52 %,长春为70 %,上海为37.13 %~86.16 %,成都为36.11 %,内蒙为27.12 %~48.13 %,大兴安岭为23.14 %,安徽为17.19 %,山东为60.158 %,广东为31.13 %。这些报道包括新生儿至老年人的各个年龄组,多显示出儿童男女感染率无差别,而成人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且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的趋势。

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男性的雄性激素分泌大于女性,雄性激素会使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增多,为蠕形螨的寄生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蠕形螨的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的原因主要由于蠕形螨是永久性寄生螨,一旦感染,如果未经治疗不会自行消失,所以年龄的增高加大了蠕形螨寄生的发生率。

Nutting提出对蠕形螨生活史各阶段的解剖研究将有可能揭示不同种的不同传播机制。关于宿主间蠕形螨传播途径,推测可能为直接接触传播。Carter提出犬蠕形螨(D.canis)可通过宿主呼吸途径传播,但Sako将其否定。Kirk注意有些幼畜生下来就带有蠕形螨。因而提出子宫传播途径,但Enigk和Nutting否定这一结论。目前人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刺激蠕形螨移动并使其转移到宿主身体新部位或移至新宿主。Gafer发现犬蠕形螨能发出自体荧光,这将有助对蠕形螨传播问题的研究,进而了解其流行病学,为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关于人体蠕形螨感染的流行病学,现有研究表明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下:

(一)传染源

蠕形螨是导致蠕形螨病的病原体,毛囊蠕形螨约占90%,皮脂蠕形螨约占10%,少数人呈混合感染。蠕形螨具有专性寄生特性,国外虽有少数人体感染犬蠕形螨的报道,但尚未发现自然感染人体蠕形螨的动物保虫宿主。因此认为,蠕形螨病的传染源是蠕形螨病患者或者带虫者。

目前,一般认为蠕形螨只有成虫期才具有传播力。李芳(1986)报道游离于皮肤表面的人体蠕形螨绝大多数为成虫,且雌虫远多于雄虫,故认为其感染期主要为雌性成虫。李朝品等(1992)研究表明,两种人体蠕形螨成虫、若虫及少数幼虫均可出现皮肤表面,成虫、若虫占绝对多数,约94. 31%~98.57%,若与感染者接触,成虫、若虫及幼虫均能造成传播,但主要传播者为成虫。而Spickett(1961)报道人体蠕形螨是以若虫和雄虫传播的。蠕形螨的足短爪强,可前后活动爬行,当宿主体温升高或降低到一定温度时,便从毛囊、皮脂腺中爬出,在体表或毛发上爬行,此时与感染者接触最易造成感染。具Desch记述,观察活标本(特别是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犬蠕形螨、山羊蠕形螨和牛蠕形螨),见成螨活跃地爬行,未成熟螨不活跃,偶见足动。在解剖方面,末成熟螨的发育较成螨差,其分节和肌肉都是很幼稚的,因此,成螨为同一宿主或不同宿主毛囊间的传播的最适宜时期。

(二)传播途径

蠕形螨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大,普通日用肥皂水及市售各种化妆品对其均达不到有效杀灭效果,蠕形螨可在外界存活1-4天,加之蠕形螨常活动于人体毛囊口以及皮肤表面,故蠕形螨可经接触传播。其传播途径可分为异体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和自体传播。

1. 异体传播

人体蠕形螨传播在带虫父母与子女之间、皮肤科医生与患者之间以及集体生活的幼儿和青少年间易于发生。

直接接触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例如:哺乳、亲吻、握手等直接接触感染部位的动作均可造成蠕形螨的传播。

间接传播的最主要原因为:共用洗脸洁具等。如毛巾、脸盆、梳子、化妆品及化妆用具等。因此,旅馆、发廊、美容店及其化妆室等公共场所是造成蠕形螨间接传播的主要场所。

2. 自体传播

蠕形螨病患者往往伴有鼻、耳以及皮肤等部位搔痒,常用手揉鼻子、挖耳道、搔抓皮肤等,易造成蠕形螨从人体的一个部位传播到另一个部位,导致感染范围扩大。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蠕形螨具有普遍易感性,国内学者已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工种、民族、季节等与蠕形螨感染率高低的关系作较详细调查,各地调查资料不尽一致。据报道,蠕形螨感染者年龄最小的为48d(夏立照,1982),最大的为90岁(徐业华等,1961)。多数人认为,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

不同地区各民族居民的感染率有所差别, 如李锦辉等采用挤压法调查了广西汉、苗、壮、瑶、侗5个民族1005人, 结果总感染率为36.22% , 其中壮族感染率为35.56%,汉族为47.37%,苗族、瑶族和侗族分别为50.0%, 29.41%及29. 85%。汉族和苗族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壮、瑶、侗族(P <0.05)。

不同工种人群的蠕形螨感染率不同。电镀工人因长期处于酸雾弥漫的工作环境中,其蠕形螨感染率较低;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及食堂工作人员一般对自身卫生要求较高, 卫生条件也较好,其蠕形螨感染率也较低;而粉尘车间的工人由于工作环境恶劣, 自身清洁难以保证, 故感染率较平均感染率为高;外勤人员常住宿在外, 卫生条件差,往往共用毛巾、床单等, 其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 以至该类人群蠕形螨感染率大大高于人群总体平均感染率。因此,不同的工作环境可能是造成蠕形螨感染率高低不同的原因之一。

第六节  人体蠕形螨控制

蠕形螨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可以在人际间经直接接触传播,也可自患者本身某一部位传播至另一部位。经过调查证明蠕形螨感染的感染率和感染度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蠕形螨感染率的增加也提高了蠕形螨病的发病率。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蠕形螨感染的发生。可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①避免和蠕形螨患者的直接接触,如亲吻、握手等;② 避免与蠕形螨患者间接接触,如公用毛巾和脸盆。对蠕形螨感染者接触过的物品,可以用56℃以上高温杀螨;③定期用硫磺皂清洁面部以预防蠕形螨感染的发生。

人体蠕形螨反复感染是防止蠕形螨病发生的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做到正确诊断、及时治疗,以达到较好的防治蠕形螨病的目的。

第七节  蠕形螨研究技术

本节对常规的病原检查方法、蠕形螨标本制作法及一些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蠕形螨病原检查方法

1. 面部蠕形螨检查法  关于蠕形螨的检查方法目前国内文献记述颇多。李朝品(1989)对人体蠕形螨检查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将面部蠕形螨的检查方法分为三种,即直接刮拭法、挤压刮拭法和透明胶纸法。具体操作如下:

(1)直接刮拭法:用皮肤刮铲或蘸水笔尖后钝端从受检部位皮肤,如鼻沟、鼻尖部、颊、颏等部位直接刮取皮脂。

(2)挤压刮拭法:双手拇指相距lcm左右先压后挤,然后再刮取皮脂。

上述两种方法刮取的皮脂置于载玻片上,滴加适量70%甘油(一般1滴即可),与之混匀,覆以盖片即可镜检;若要以皮脂定量计算感染度,可将刮取的皮脂放入特制的皮脂定量检螨器的定量糟内,然后取出置于载玻片上,按上述步骤涂片镜检,分别计数皮脂蠕形螨和毛囊蠕形螨的数量。

(3)透明胶纸法:嘱被检对象于睡眠前进行面部清洁(洗脸),用宽1.2cm、长5cm的透明胶带贴于受检部位皮肤上,次晨揭下,贴回载玻片上镜检,如不够透明可于胶纸上滴加少许70%甘油。此法可以面积定量计算螨的感染度,具有定时、定点、定量的优点。

以上三种方法中,直接刮拭法, 不能将深处皮脂内虫体挤出, 因此挤压刮拭法的检出率高于直接刮拭法。但上述两种方法受手法轻重的限制难以统一标准, 此外受检者在刮取时怕痛, 有时拒绝取样, 不予配合, 影响其检出率。而且检查部位接近人体危险三角区,如若消毒不严可感染或通过检查部位相互传播。透明胶纸法与上述两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计数方便、不受手法和采样量多少的限制等优点。此法是利用人体蠕形螨夜间在毛囊口和皮肤表面活动, 雌雄螨交配的生态特性进行粘贴过夜, 其检出率高。透明胶纸法与上述两种方法比较,受检者易于接受,无痛苦,检查面积固定,标准统一,能进行定量、定性研究。笔者建议流行病学调查、疗效考核及临床诊断时采用透明胶纸法, 并且采用此法多次夜间贴面尚有驱螨作用。

2. 其他特殊部位的蠕形螨检查法  蠕形螨可感染外耳道,引起外耳道搔痒症。要想确诊蠕形螨性外耳道搔痒症,则必须进行外耳道蠕形螨的分离和检查,其具体方法为:对受检者进行耵聍等外耳道分泌物检查,将外耳道消毒后,用无菌试管收集耵聍(包括鳞屑等外耳道分泌物),然后把耵聍置于载玻片上,滴加适量70%甘油与之混匀,静置5分钟,用解剖针把耵聍撕碎,覆以盖玻片,即可镜检。查见蠕形螨生活史任一时期均记为阳性。所收集的耵聆亦可作真菌培养和直接镜检分离真菌。

李朝品(1988)在研究蠕形螨性睑缘炎时,其分离和检查蠕形螨的操作方法为:选择附有套管样分泌物的眼睫毛,拔下后分别放在凹玻片上,滴加1滴油红O或1%酸性品红染色,5分钟后用蒸馏水冲洗,镜检蠕形螨并确定分泌物中脂质-角蛋白的比率。亦可将拔下的睫毛(连同毛乳头一同拉出)置于滴有甘油的载玻片上,覆以盖片直接镜检。还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结合膜腔,以试图寻找浮游的蠕形螨。

三、中性树胶直接封片制作蠕形螨标本

   王唯唯(1998)报道了中性树胶直接封片制作蠕形螨标本的方法:在显微镜下标出蠕形螨在胶纸上的位置,再按15mm×15mm 或18mm×18mm 大小剪下含虫体的胶带(以所选用的盖片能覆盖为宜),再将胶带重新贴在载玻片上。倘若虫体已在载玻片合适位置,可直接在载玻片上裁去多余的胶带。擦去标记号, 以免树胶溶解标记和沾污标本。将适量的中性树胶滴加在载玻片的胶带上,再加上盖玻片, 让其自然干燥或置温箱(60℃)干燥,待干后在镜下重新标记虫体(以便日后观察)。最后修整标本,贴上标签即可。中性树胶封片后,粘贴蠕形螨时,留在胶带上的皮脂、毫毛和胶带贴附在载玻片上留下的小气泡等均消失。

   此法制作的标本透明,保存时间较长(最长为28个月),虫体完整,颚体、足体和末体等主要特征在镜下清晰可辨,末体之横纹也相当明显。蠕形螨的这些形态特征,足以作为病原学诊断之依据,也达到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标本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用中性树胶直接封片制作的蠕形螨标本较透明,在观察时光线不宜过强。

此外,制作蠕形螨标本时,亦可先在含蠕形螨的胶带上滴加甲醇液(从胶带一侧滴加,使甲醇液由胶带边缘渗入),待干后,再用中性树胶封片。用甲醇固定制作的标本,保存时间亦达15个月。镜下观察虫体对比度较佳,视野较清,虫体边缘较清晰,易辨认。这是否与甲醇溶解胶带所粘附的皮肤脂溢性物质,且对虫体有固定作用有关,尚待进一步探讨。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