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针灸理论针灸艾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中医临床数据中医药术语针灸古籍中草药图谱腧穴文献针灸方法文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针灸推拿 > 针灸艾灸 > 正文:针灸疗法辅助医治类风关
    

针灸疗法辅助医治类风关_针灸推拿

针灸教学 更新时间:2014/7/11 针灸论坛

   山东瑞安风湿病研究所对康复期的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传统疗法之一。针灸是被国际医学界所称誉的神奇的外治疗法之一,是世界民族医学的瑰宝。针灸应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通过腧穴的作用,促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过针刺、灸疗可使亮脑啡肽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针灸治疗能使血沉明显下降,类风湿因子滴度下降;针灸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因而达到祛风湿、通经络、调气血、消炎止痛的作用。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可以患部与循经取穴为主,也可采用阿是穴。行痹和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并可用皮肤梅花针叩刺。痛痹多用艾灸或深刺留针,疼痛剧烈的可用隔灸。着痹需针与灸并用,或兼用温针、梅花针和拔罐法。
取穴应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病变部位选择:
1)肩部:肩髃、肩髎、腘俞。
2)肘部: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尺泽。
3)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4)背脊:水沟、身柱、腰阳关。
5)髋部:环跳、居髎、悬鈡。
6)股部:秩边、承扶、阳陵泉。
7)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8)踝部:申脉、照海、困仑、丘墟。行痹加隔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足三里、商丘;热痹加大椎、曲池。
上述各部位处方,主要根据病的经络循行部位选穴,以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使营卫调和,风寒湿三气无所依附,而痹痛得解。病在皮肤肌肉应当浅刺,病在筋骨应当深刺并留针,以便随症情变化,给予不同的治疗手法。
隔俞、雪海有活血、养血之功,以治行痹,取血行风自灭之意。至于痛痹久延,阳气衰备,配关元、肾俞,以益火之原,振奋阳气而驱散寒邪。着痹取商丘、足三里,是因水湿停留,必先由中土不运,脾属土,且主四肢,故运脾为治湿之本,以健运脾胃而化湿之意。大椎、曲池由清热解表之效,故用以治疗热痹。针灸疗法可每日或隔日1次,每15次为一个疗程。

灸法对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更为相宜,通过温热刺激,起到行气通络、活血逐瘀的作用。灸法有多种: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先用大蒜汁涂敷,再放置艾柱直接灸,使皮肤灼伤,起泡化脓,比较适用于顽固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瘢痕灸通常艾柱如黄豆或麦粒大,每穴10—20壮,每日一次,三日为一个疗程。患者及其家属在瘢痕灸时应注意操作安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艾灸的常用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1) 温和灸或啄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 隔姜(蒜)灸:艾柱如黄豆大,每穴3-6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3) 无瘢痕灸:艾柱如麦粒大,每穴3-6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有报道选用大柕、痛点、大椎至腰俞段、曲池、血海作为主穴进行艾灸,每次选4-6穴进行操作。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日久难愈。患者及其家属自己掌握一些艾灸治疗的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治疗时间,还大大方便了患者,长期坚持灵活运用对疾病的康复不无裨益。
  
梅花针是一种皮肤针,又叫做七星针,是一种多针尖的刺具,常用5-7枚集成一束,或嵌于莲蓬壮针盘上。
梅花针的用法也和上述的针灸疗法类似,有循经打刺和重点穴位打刺两种。循经打刺是沿经络走行,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或由近端向远端。打刺后,在皮肤上可出现和经络走行一致的红线(皮肤小出血点)。重点穴位打刺是在受累关节周围的有关穴位。包括阿是穴(一般为疼痛最严重或最敏感的部位),进行重点打刺,以后再重点打刺梁丘、犊鼻、阳陵泉、膝阳关和阿是穴。再加上肢关节痛,可先循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经打刺,以后再重点打刺肩髃、肩髎、曲池、合谷、外关、尺泽、阳关等穴位。
在局部消毒后,手握针柄,运用腕力,在应叩刺部位上,以针尖在皮肤上垂直上下叩打,叩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叩刺强度要有轻、重之分,轻者用力较小,以皮肤呈现红润、充血为度;重者着力较重,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15次为一个疗程。
梅花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但一般适用于病情较轻及慢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急性炎症期不适宜用梅花针叩刺。运用梅花针治疗,主要是使病变组织充血、发热,在血管扩张的同时,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目的。不断轻微地叩刺,可以缓和地刺激神经末梢,改善其调节功能,减轻关节炎症引起的剧烈疼痛感。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用耳针疗法来治病,可谓历史悠久,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内径》中就有利用耳部变化来诊断疾病的记载,以后历代许多医学著作都进一步记述了刺激耳部有关部位可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在耳朵上有许多穴位,它们是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在耳廓上的投射区。这些投射区与一起相应的组织器官名称来命名,它们在耳廓上的分布恰似整体一个缩影或倒置的胎儿。一般来说,头面部的投射区在耳垂,上肢在耳舟(耳朵的外缘为耳轮,其内的凹陥处即耳舟),躯干和下肢的投射区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脚和下脚(对耳轮在耳舟内侧的隆起部位),内脏的投射区多集中在耳甲艇(外耳道口附近的凹陷处)和耳甲腔。
当人体某一部位有病变时,往往在耳廓上的一定部位出现反应,常表现为压痛明显,或电阻变低,或有变色变形,这种反应点称为耳穴。由于耳穴病理反应与疾病过程的关系,可以通过耳针疗法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主穴取病变的反应耳区,配穴取与疾病有关的其他耳区,在选用的耳区内寻找反应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等。用75%酒精,或先用2%碘酊,后用75%酒精脱碘加以消毒,然后选用0.5寸短柄毫针,或用皮肤针、电针、穴位注射、压豆等刺激方法。一般可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应注意:
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有皮肤损伤处禁止针刺、压豆等刺激。
2)妊娠2-5个月最好不针,尤其对习惯性流产的孕妇不用耳针;怀孕5-9个月最好不取子宫、卵巢、内分泌、腰骶椎。腹等穴位,以免引起流产或小产。
3)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病人,针刺前后要适当休息。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治疗时一般选用耳舟区5穴:指、腕、肘、肩、锁招生简章骨;对耳轮上脚5穴:趾、踝、跟、膝、髋;对耳轮下脚3穴:臀、坐骨神经、交感;对耳轮体6穴:颈椎、胸椎、腰骶椎、颈、胸、腹。
耳针疗法能够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关节肿痛,可作为综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时用一定的药物注射到人体穴位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祖国医学针灸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该疗法有以下优点:
(1) 具有针刺、注射药物对穴位刺激及药理作用的综合效能。
(2) 减少了针刺留针时间,并且一般病人在穴www.med126.com位注射后即可随意活动。
(3) 穴位注射后,机体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可在穴位内维持较长时间的刺激。
(4) 由于穴位注射,药物用量一般比常规量小,所以减少了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穴位的选择和针灸取穴相同,可取肩髃、曲池、臂中、合谷、环跳、足三里等为主穴。根据不同部位的关节肿痛,再取配穴,如指关节肿痛可选用八邪;腕关节肿痛,选用阳溪、大陵;肘关节痛取曲泽;肩关节痛取肩髎,髋关节痛取风湿;膝关节痛取膝眼;脊柱痛取华佗夹脊(华佗夹脊穴再第1胸椎棘突下至第5腰椎棘突下,每椎棘突下旁开5分处,计17对,共34穴)。哪几个腰椎痛,就在哪几个脊椎旁注射药液,一般每次取2-8穴,隔日注射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进行几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应该间歇1-2周,这样疗效会更好些,每个疗程最好固定注射几个穴位。
穴位注射的药物应根据不同的疾病选用不同的药物,一般能用来肌内注射的药物都可以选用。但肌内注射时刺激较厉害、疼痛较剧的药物,穴位注射时病人也会因疼痛而不能忍受,需特别加以注意,尤其重要的是:易引起过敏的药物需先做过敏试验,谨慎处置。药物的用量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来决定。
穴位注射时,需准备2毫升或5毫升的消毒注射器一副,5.5-6号大小的针头或口腔科用的5号针头均可。注射环跳穴时,因较深,需用较长的针,可用做腰椎穿刺用的针。穴位选定后,在局部先用75%乙醇(酒精)消毒皮肤,然后将抽好药液的注射针头在穴位上迅速刺入皮下。通过皮下后,针尖应保持一定方向,慢慢深入,当病人有酸胀等感应时,可将针芯回抽一下,看看有无回血,就要把针头推出一些,或再刺深一些,或略改变一下针头的角度,待无回血后,才可以注入药液。一般每个穴位可注射药液0.5-2毫升,注完后迅速拔针,不需留针。穴位注射过程中,也应注意勿将药物注入关节腔内。
我院临床对上千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穴位注射祛风湿疏经通络止痛,用木瓜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依针灸所取穴位,每次0.5-1.0毫升,穴位注射。从注射至第3次起,大多数病人可出现关节肿痛减轻,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这种疗法收效快,深受病人的欢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2,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