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考研医学院校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卫生资格
医学图谱资源下载医学英语临床技能理论教学药学理论
论坛网校博客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主站精华
论坛精华
...
执业医师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医师 >> 实践技能 >> 复习指导 >> 正文: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一般检查
    

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一般检查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5-4 执业医师论坛

[内容提要]
    (一)体温
    1.体温测定法  口测法的正常值为36.3~C—37.2~C。口测法温度虽较可靠,但对婴幼
儿及神识障碍者则不宜使用。肛测法的正常值为36.5t—37.7~C,适用于小儿及神志不清病
人。腋测法的正常值为36~C—37~C,较安全、方便,不易发生交叉感染。
    正常人在24h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低热为37.4~C-38~C,中度发热
为38.1t—39~C,高热为39.1cC—41吧,超高热为41~C以上。体温低于正常,称为体温过
低;见于休克、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2.体温测量误差的原因    ,
    (1)测得体温较实际为低的有:①消瘦、病情严重及神志障碍的病人测体温时不能将体
温计夹紧,使体温计没有上升到实际的高度,以致检测结果低于病人的实际体温。②体温计
附近有使局部体温变冷的物体如冰袋等。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n
    (2)测得体温较实际为高的有:①检查前未将体温计的汞柱甩到36℃以下,致使检测
的结果高于实际情况。②体温计附近有使局部体温增高的物体如热水袋等。③检测前以热水
漱口或以热毛巾擦拭腋部等情况,可使检测结果高于被检者的体温。
    (二)脉搏
    脉搏能反映心率、心律、心脏收缩力和动脉管壁状态。
    1.速率  又称脉率。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频率为60-100次/分。病理状态下,脉率
增快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力衰竭、休克、心肌炎等;脉率减慢见
于颅压增高、伤寒、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或服用强心甙、钙拮抗
剂、p—阻滞剂等药。
    2.节律  脉搏的节律是心搏节律的反映,正常人脉搏节律规整。某些正常儿童、青少
年和成年人,表现为吸气时脉搏增快,呼气时减慢,称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属生理现
象。心房颤动和过早搏动时,脉律皆不整齐。心房颤动时脉搏完全无规律,且同时有脉搏强
弱不一和脉搏短绌,称为脉搏绝对不齐。
    3.紧张度  与动脉收缩压高低有关。触诊脉搏时,以近端的手指按压桡动脉,并逐渐
用力使远端手指触不到脉搏,近端手指完全阻断动脉所需的压力,即为脉搏的紧张度。
    4.强弱  脉搏的强弱决定于心搏出量、脉压和周围血管阻力大小。洪脉见于高热、甲
状腺功能亢进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细脉见于心功能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
    5.动脉壁的弹性  检查时医师用一手压迫动脉使其血流阻断,则其远端动脉管壁之搏
动不能触及。若仍能触及,则提示动脉硬化。
    (三)血压    ’
    动脉血压简称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
管内流动的动力。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粗略估
计,平均动脉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1.血压正常标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所确定的血压水平
的定义和分类规定:理想血压为收缩压<120mmlt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为收缩压
<130mmHg,舒张压<85mmHg;正常血压高值为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
89mmHg。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正常脉压为:30-
40mmHg。
    2.血压异常的临床意义  收缩压主要取决于心肌收缩力的大小和心搏出量的多少,舒
张压主要取决于外周血管阻力。
    (1)高血压:主要见于高血压病(亦称原发性高血压);如因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和
髓质肿瘤、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颅内压增高等所致血压增高,称继发性高血
压。    ·
    (2)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常见于休克、心肌梗死、心功能
不全、心包填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也可见于极度衰弱的病人。
    (3)脉压异常:脉压>40mmHg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
闭、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能症、严重贫血、老年主动脉硬化等。脉压<30mmHg称为脉
压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低血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四)发育与体型
    人体生命过程的发展变化,总称发育。正常发育与种族遗传、内分泌、营养代谢、生活
条件、体育锻炼等内外因素均有密切关系。一般判断成人正常的指标为:胸围等于身高的一
半,两上肢展开的长度(指距)约等于身高,身体上部长度(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
与下部长度(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的距离)也大致相等。
    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的状态等。临床上
把正常人的体型分为均匀型、矮胖型和瘦长型3种。正常人多为均匀型;高血压病患者中,
矮胖型多见;瘦长型(无力型)可见于肺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
    (五)营养
    营养状态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来综合判断的。
    1.营养良好  患者皮肤粘膜红润,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肌肉结实
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平坦,肩胛部和臀部肌肉丰满。
指甲、毛发
    2.营养不良  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减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弛无力,指甲粗糙无
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锁骨上窝凹陷,肩胛骨和髂骨嶙峋突出。
    营养不良主要由摄食不足和消耗增多所致,常见原因如下:①摄食障碍:多见于食管、
胃肠道的病变,神经系统及肝、肾等内脏病变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等。②消化障碍:由于
胃、肠、胰腺、肝、胆疾患引起的消化液或酶的生成减少,影响消化和吸收所致。③消耗增
多:由于神经体质因素,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和某些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产后垂体功能减退症)等,引起热量、脂肪和蛋白质消耗过多。
    长期消耗增多、体重减轻到低于标准体重的90%时称为消瘦。极度消瘦者称恶病质。
    3.营养中等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4.肥胖  是机体脂肪细胞数增加或体积肥大导致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病理状
态。其原因主要由于摄食过多、摄人量超过消耗量,内分泌、家族遗传、生活方式与运动、
精神因素等皆有影响。体重指数[体重(ks)/身高’(m2)]超过25,常被作为肥胖的标准。
    单纯性肥胖时,全身脂肪分布均匀,多为遗传倾向。继发性肥胖一般由内分泌疾病引
起,见于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以及成年型糖尿病、胰岛细胞
瘤、功能性低血糖症等。
    (六)意识状态
    检查意识状态,主要检查病人对周围环境和对自身所处状况的认识能力。检查者可通过
与病人交谈来了解其思维、反应、情感活动、定向力(即对时间、人物、地点的判断)等,
同时作痛觉试验(如重压患者眶上缘)、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腱反射等来加以判断。

[1] [2] [3] [4] [5] 下一页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08,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不做学术交流考试咨询
    皖ICP备0600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