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广东|河南|四川|重庆|辽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卫生资格 > 临床检验 > 答疑周刊 > 正文:临床医学检验:《答疑周刊》2014年3期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答疑周刊》2014年3期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4/8/12 卫生资格考试论坛

医学全在线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答疑周刊》2014年3期

【临床化学检验】

临床化学实验室测定血氨较好的方法为

A.干化学法

B.酶学法

C.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D.扩散法

E.气相色谱法

【正确答案】A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答:肝性脑病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

肝性脑病的生化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氨中毒学说:该学说认为由于肝功能不全情况下,血氨的来源增多或去路减少,引起血氨升高。高浓度的血氨通过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而出现脑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

(2)假神经递质学说:肝功能不全时,由于肝内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或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导致一些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极为相似的假性神经递质(生理效能较真性神经递质弱)如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

(3)氨基酸不平衡与肝性脑病:在严重肝功能损伤和有门腔静脉短路条件下,血中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浓度明显降低,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氨酸、色氨酸)明显增高,当大量芳香族氨基酸进入脑细胞,使假性神经递质生成增多,并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合成,最终导致肝性昏迷。

(4)γ-氨基酸(GABA)学说:肝功能衰竭时,肝不能清除肠源性GABA,使血中GABA浓度增高,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

2.血氨测定有两类血氨测定方法。一类为两步法,先从全血中分离出氨,再进行测定,如扩散法(已淘汰);另一类为一步法,不需从全血中分离出氨采用干化学法即可直接测定。

(1)干化学直接显色测定法:在床旁取静脉血2ml,用Berthelot试剂(酚一次氯酸盐)显色,参照标准,计算氨的含量。如果严格掌握实验条件,本法分析结果能满足临床要求。

(2)谷氨酸脱氢酶速率法:血浆中的氨在足量的α-酮戊二酸和NADPH存在时,经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生成谷氨酸,并消耗NADPH,NADPH的下降速率与血浆氨浓度成正比。血氨酶法测定重复性差,多不采用。

(3)血氨的“真值”问题:血浆中氨含量很低;血浆中的谷氨酰胺和多肽易水解释放出氨;红细胞内氨较血浆高2.8倍,故血标本久置会使血浆氨含量急骤增高;分析过程受氨污染的机会也较多;不同方法的分析结果有很大差异。

【临床化学检验】

诊断嗜铬细胞瘤可选取

A.运动刺激试验

B.高血糖抑制试验

C.TRH兴奋试验

D.高血糖素激发试验

E.ACTH兴奋试验

【正确答案】D

学员提问:请老师详解谢谢

解答:嗜铬细胞瘤

本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甚大,突然发生恶性高血压、心衰或脑出血等。嗜铬细胞瘤大约10%在肾上腺外,10%呈恶性,10%为家族性,10%出现于儿童,10%瘤体在双侧,10%为多发性。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儿茶酚胺分泌过量有关,表现有高血压、头痛心悸、高代谢状态、高血糖、多汗。其常见症状和体征如下:

1.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为本症的主要和特征性表现,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典型的阵发性发作常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可达200~300/130~180mmHg,伴剧烈头痛,全身大汗淋漓、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前区和上腹部紧迫感、疼痛感、焦虑、恐惧或有濒死感、皮肤苍白、恶心、呕吐腹痛胸痛、视力模糊、复视,严重者可致急性左心衰竭或心脑血管意外。

(2)低血压、休克本病也可发生低血压或直立性低血压,甚至休克或高血压和低血压交替出现。

(3)心脏病变大量儿茶酚胺可致儿茶酚胺性心脏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部分病例可致心肌退行性变、坏死、炎性改变等心肌损害,而发生心衰。长期、持续的高血压可致左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2.代谢紊乱

高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而使耗氧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可致发热、消瘦。肝糖原分解加速及胰岛素分泌受抑制而使糖耐量减退,肝糖异生增加。少数可出现低钾血症,也可因肿瘤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而致高钙血症

3.其他表现

过多的儿茶酚胺使肠蠕动及张力减弱,故可致便秘、肠扩张、胃肠壁内血管发生增殖性或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致肠坏死、出血或穿孔;胆囊收缩减弱,Oddi括约肌张力增强,可致胆汁潴留、胆结石。病情严重而病程长者可致肾衰竭。膀胱内副神经节瘤患者排尿时,可诱发血压升高。在大量肾上腺素作用下血细胞发生重新分布,使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增多,有时红细胞也可增多。此外,本病可为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EN)的一部分,可伴发甲状腺髓样癌、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肾上腺腺瘤或增生。

诊断编辑1.定性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是建立在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的基础上的。

2.定位诊断

利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可协助对嗜铬细胞瘤进行定位,来指导治疗。

(1)B超可以检出肾上腺内直径>2厘米的肿瘤,一般瘤体有包膜,边缘回声增强,内部为低回声均质。如肿瘤较大,生长快时内部有出血、坏死或囊性变,超声表现为无回声区。但B超对于过小或是肾上腺外一些特殊部位的肿瘤(如颈部、胸腔内等)不能显示。

(2)CT是目前首选的定位检查手段。嗜铬细胞瘤在CT上多表现为类圆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出血区或钙化灶呈高密度,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明显强化,而坏死区无或略有强化。CT诊断肾上腺内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达到93%~100%,但特异性不高,只有70%。对于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如腹腔内小而分散的肿瘤不易与肠腔的断面相区分,因此有可能漏诊。

(3)MRI在MRI的T1加权像实性肿瘤强度类似肝实质,T2加权像信号较高。坏死、囊变区在T1像呈低信号,在T2像为高信号。MRI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CT相似,其优势在于是三维成像,有利于观察肿瘤与周围器官与血管的解剖关系。

(4)同位素131Ⅰ标记MIBG扫描MIBG(间碘苄胍)是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类似物,可被摄取和贮存于嗜铬细胞瘤内,经同位素131Ⅰ标记后,能显示瘤体。

更多卫生资格考试信息:

2014年卫生资格考试成绩查询

2015年卫生资格考试题库下载(最新版)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