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伤寒论第176条辩解
    

仲景原文:伤寒论第176条辩解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其中“表有热,里有寒”是伤寒论悬而未决的问题,历代论述甚多,这里不再一一叙述,余个人认为,表有热,里有寒,当指症状言,非证也!即在表有发热的症状,在里有发凉的感觉。伤寒,脉浮滑,浮为在表,滑为内有实热,内有实热何以见“里有寒”,此真热假寒也,卫阳抗邪于表,故见脉浮而发热,由于卫阳抗邪于表,而此时里阳相对不足,(注:只是相对不足,而非真正不足),里热壅盛,阻塞气机,而现热极似寒之象,出现发凉的感觉,即“里有寒”,在此仲景明确提出“脉浮滑”,是警示后人,于此真热假寒之证,当舍症从脉,不要被假象症状所迷惑。阳气郁于里的四逆散证,饮留心下的“背寒如掌大”都有此意。个人见解,不妥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

-------------------
有见解,有独到之处

-------------------
其實這個條文有許多疑義,

先從先生所談來論述
傷寒論有云: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皮膚為表,而臟腑為裏,由上述條文可知表為假,裏多為真。
且再結合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篇: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來看當裏有熾熱則反感外寒,這是一種相對的溫差感。

再者,條文先提及傷寒,在此的傷寒是何含意,是否有頭痛、惡寒、身疼痛、無汗等症。

三者,條文又提及脈浮滑,浮為表,滑為熱,故表有熱可解釋的通,但與傷寒之意又有扞格,至於裏有寒既無症狀也無脈象敘述的支持。

若再結合另一條文來看,或許會更明顯,傷寒論:骨節疼煩,時嘔,其脈如平,但熱不寒,名曰溫瘧,白虎加桂枝湯主之。此處的骨節疼煩,身熱及嘔(桂枝湯也有鼻鳴乾嘔之症)確實似太陽中風傷寒之症,只是此處脈如平較不同於脈浮滑,所以我認為第176條必有遺漏,白虎加桂枝湯的湯方也可提供我們另一思維。

-------------------
这个就是对应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为伤寒热厥

-------------------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于176条可对应看,脉滑主实热,厥为四肢厥冷,发凉的感觉,这里厥是症状,里有热同样也是症状,热为阳明实热,里热壅盛,阳气闭阻而现四肢厥,里有热的症状,仲景告诫后人出现此种症状当凭脉断,于176条一样,只是症状不一样,但证是一样的,176 条是外现发热,内有发凉的感觉,而350条是四肢发凉,内有热的感觉,所相同的是内有实热,热邪壅盛,阻塞气机的病机一样,都是滑脉,这就告诉我们当舍症从脉。

-------------------
随文演义,不明伤寒厥的机理,更不明温病是怎样从伤寒衍生出来的

-------------------
luoxiu:随文演义,不明伤寒厥的机理,更不明温病是怎样从伤寒衍生出来的?(2013-11-06 13:55)?700)this.width=700;" >

337条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
337条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或虚或阻滞不通皆可致阴阳气不相顺接而为厥

-------------------
大论提出表里同病时的治疗原则是与顺序是:里有寒先救里>里有实攻里>有表证攻表。故176条所述里寒而外热者用白虎汤,似与该原则相违背。胡老观点,此处疑为白通汤之误,传抄时搞错了。里有寒,外有热,以附子温之,再以葱白通内外,似是十分对证。

-------------------
仲景故乡人:大论提出表里同病时的治疗原则是与顺序是:里有寒先救里>里有实攻里>有表证攻表。故176条所述里寒而外热者用白虎汤,似与该原则相违背。胡老观点,此处疑为白通汤之误,传抄时搞错了 ..?(2013-11-06 16:46)?700)this.width=700;" >

白通汤脉象为脉微,此为脉浮滑,滑为本病字眼。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