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乌梅丸体质
    

经方体质研究:乌梅丸体质

笔者观察,乌梅丸体质属于阴寒性体质。常以“寒”为主诉。患者面色暗黄,两目无神,神情抑郁,精神萎靡。体型偏瘦,或中等。患者自觉症状较明显,可以这么说,乌梅丸证是比柴胡证更加深入了的证候,二者相对而言,柴胡证候在外,乌梅丸证候在里。

-------------------
楼主是怎么观察总结出来的,请详谈。

-------------------

这是我以前的帖子:
乌梅丸的应用

1.失眠
周XX,女,54岁.失眠5年.头晕心悸.面色无华.懒言少语.四肢发凉,大便稀.脉沉细,尺脉甚沉,舌淡苔白. 乌梅30 干20 附子40(先煎) 细辛6 桂枝15 
川椒10 人参15 黄连12 黄柏12 当归12 枣仁20 远志12  7剂愈.
2.口腔溃疡
付XX,男,35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3年.近来因感冒,又复发,舌尖红,苔白微厚.脉极沉.乌梅20 桂枝15 细辛6 干姜15 人参12 当归12 黄连12 黄柏12 麻黄15 7剂愈.
3.便秘
曲XX,女,15岁,大便3-5天1行,不干燥.少腹胀满,月经来时少腹冷痛,得热则减.四肢发凉.脉沉细,苔白.乌梅20 附子20 干姜15 川椒10 桂枝15 细辛6  当归12 仁12 红花12 熟地15 黄连10 黄柏10 7剂愈

-------------------
由表入里吗?

-------------------
柴胡证偏外,乌梅证偏里证,柴胡证为阳证,乌梅证为阴证,柴胡证脉弦,乌梅证脉沉,以六经分,柴胡证为少阳经病,乌梅证则为厥阴经病。

-------------------
有一定代表性,但临床上实际情况远不止此。

-------------------
实际情况远不止此

-------------------
柴胡证候在外,乌梅丸证候在里.
战兄依然是辩证精到、简单哈!

能够知道少阳与厥阴,是真正的大医!

-------------------
谢谢分享

-------------------
实者少阳,虚者厥阴。同意5楼的观点。

-------------------
学习了,谢谢

-------------------
学习了

-------------------
学习了,谢谢您

-------------------
学习了

-------------------
经方学习了

-------------------
乌梅丸临床上一般治疗虚实寒热错杂之证较多,楼主有这方面的医案吗

-------------------
学习乌梅丸--虚实寒热错杂

-------------------
学习了

-------------------
谢分享

-------------------
适合乌梅丸的患者大多属于寒性体质,这点我也有同感。最近在做方证的整理,读到一些医案,统计了一下,确实如楼主所说。从方药构成上来分析也是如此

-------------------
  有眼力!

-------------------
上述3個病案比較難理解 可略作解釋嗎

-------------------
ZHANWEIPING:这是我以前的帖子:
乌梅丸的应用
1.失眠
.......?(2012-01-08 10:43)?700)this.width=700;" >

柴胡证偏外,乌梅证偏里证,柴胡证为阳证,乌梅证为阴证,柴胡证脉弦,乌梅证脉沉,以六经分,柴胡证为少阳经病,乌梅证则为厥阴经病。
均有寒热!前者实后者虚!

-------------------
实者少阳,虚者厥阴

-------------------
学习

-------------------
ZHANWEIPING:这是我以前的帖子:
乌梅丸的应用
1.失眠
.......?(2012-01-08 10:43)?700)this.width=700;" >

你的总结比楼主有价值

-------------------
乌梅丸是张很好的方子,病在厥阴,寒热虚实错杂。哪位同道,能仔细解析一下次方剂,和小柴胡汤和诸如三泻心汤等寒热错杂的客观的区分。

-------------------
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请多分享别的方证呗,期待中~~~

-------------------
虚实寒热错杂

-------------------
学习了

-------------------
據吾所見,肝腎陽虛兼心肝火旺者,服之效可。

-------------------
才疏学浅,不敢乱发言。学习了,谢谢

-------------------
感谢分享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