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烂书榜”向畅销书开炮 |
2009年1月9日 09:54 |
《不生病的智慧》系“剪报” 《粮食战争》跟风《货币战争》 榜单自身的权威性亦引发读者质疑 《明朝那些事儿》、《听杨绛谈往事》、《粮食战争》入选“2008年烂书榜” 昨天(1月7日),“2008年烂书榜”出炉,继2006年和2007年两次年度十大最烂书籍榜之后,如今已是梅开三度。这次入选“最烂书”的有《不生病的智慧》系列、《藏地密码》、《非诚勿扰》、《明朝那些事儿》、《听杨绛谈往事》、《千里之行:我的故事》、《粮食战争》等,基本上都是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不错销量的畅销书。据悉,此次评选经过了提名和终选两个环节,主办人为业内人士袁复生、提名评委为著名时评人长平、《凤凰周刊》主编师永刚等23人。终评评委为书评人潘采夫等。 向畅销书开炮的“2008年烂书榜”是特立独行还是故作“标签”,榜单引发业内及书市的全面思考。 被评最烂盖因原创不够 根据榜单对于这些 “烂书”的评语,这次的评委们对创作上缺乏原创性的情况持有比较严厉的批评态度。如给《不生病的智慧》系列的奖项名为“年度最烂剪报”奖,理由是“自我复制太过”、“很多书上的小方子都是作者平时剪报的结果”;又如《粮食战争》一书,得到“年度最烂跟风”的称号不说,还被戴上了“标题跟风《货币战争》”、“剪刀浆糊加阴谋论,并无任何学理上的新见”的帽子。 业内人士分析,原创本就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要求,但也是现在很多作者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书籍出版的商业气味越来越重,作者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没有时间积累生活经验。而读者有期待,出版社有要求,再考虑到市场的倾向,寻找那些受欢迎的题材,然后“换汤不换药”,就成为某些出版社的“法宝”。况且,现代社会的兴趣是容易变化的,一旦某个事物受到追捧,若不及时追加投入,那么不久以后就要过时,这也是很多原创性缺乏的书籍匆匆“上马”的原因之一。 评审自身亟待完善 这次公布的“烂书榜”中一共提到8个书目(系列),大致可以分为实用类和文化类两种。 《明朝那些事儿》、《听杨绛谈往事》等几部都属文化类书籍。实用类书籍解决问题需要依靠理论依据、科学证明或者生活经验这些比较客观的素材,所以存在重复的可能,然而文化作品则更多地偏向精神生活,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个性化也就强了。资深编辑张先生就认为:“《明朝那些事儿》这类 ‘新历史性著作’是对历史的个人原创性解读,在原来的出版界没有出现过,如果真的要对它进行评判的话,还应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量,也应该和《品三国》这类相似作品相互比较一下。 ” 除了在具体评论这几部书的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网民对于“2008年烂书榜”的普遍质疑在于对评委自身的权威性的质疑——它不是全民性的投票,只是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自发的评价而已,通过什么来断定可以入选,入围作品的数量是多少,还有这次评审的时间有多长,都不是很清晰。 读者购书不受榜单影响 在“2008年烂书榜”榜上有名,会不会影响它们在书市的销售表现?上海书城工作人员解释:“这些书的销售势头一直非常拔尖,读者没必要被‘烂书榜’干涉自己的阅读。”对于一本书,每个人出于各自的情况给出的评语都会不同。制作这样一个榜单是否有必要呢?反对“烂书榜”的网友指出,《藏地密码》本身如果不通过广告炒作的话,不可能那么畅销,如果想通过差不多的手段成名获利,可以学习《藏》的方法;若对于人物传记感兴趣,而又对之前的作品不了解,读 《听杨绛谈往事》又是上好的选择。它们怎么谈得上是“最烂”? “最烂”、“最佳”这些标签性的词语本来应该是帮助人们选择的,但往往经过事实的变形,人们却必须先“标签”然后再选择了。“烂书榜”的评选活动已然结束,它是阻碍了读者阅读的渴望呢,还是让喜欢它们的读者站出来反驳,达到第二轮宣传的作用?思考,一直在继续。(新闻晚报 2009.01.08) |
选稿:芦村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谢正宜 施天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