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32.太阴病宜四逆辈诸寒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32.太阴病宜四逆辈诸寒证

太阴自少阳传来原无寒证,乃有其脏本素有寒积,经外感传入而触发之,致太阴外感之证不显,而惟显其内www.med126.com/sanji/蓄之寒凉以为病者,是则不当治外感,惟宜治内伤矣。《伤寒沦》原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陈修园曰∶自利者,…

太阴自少阳传来原无寒证,乃有其脏本素有寒积,经外感传入而触发之,致太阴外感之证不显,而惟显其内www.med126.com/sanji/蓄之寒凉以为病者,是则不当治外感,惟宜治内伤矣。

伤寒沦》原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陈修园曰∶自利者,不因下而利也。凡利则津液下注,多见口渴,惟太阴湿土之为病不渴,至于下利者当温之,而浑言四逆辈,所包括之方原甚广。

王和安谓∶温其中兼温其下宜四逆,但温其中宜理中、吴茱萸,寒结宜大建中汤。湿宜真武汤,渴者宜五苓散,不渴而滑宜赤石脂禹余粮汤。而愚则谓甘草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诸方,皆可因证选用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