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脾虚肝郁----疏肝法
    

医师交流:脾虚肝郁----疏肝法

1适应症:肝郁气滞,木失条达,症见胁肋或脘腹胀痛,胸闷善太息,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痛经或经前乳房作胀,或乳房结核,不孕,或孕后胎动不安,甚则滑胎,小产,或喉中如物梗塞(俗称梅核气),或卒然胸闷气塞,昏厥不省人事,两手拘紧,须臾复醒。若肝郁日久,气滞血瘀,则见经行不畅,经水色黑,夹有血块,甚则闭经,或产后恶露不下等。舌边带紫,脉弦迟而涩。
   2常用方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加味乌药散、蒺麦散(经验方)。
   3施治注意点:《内经》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木郁达之”。逍遥散和柴胡疏肝散,即是根据《内经》之旨,从仲景四逆散演化而来,肝郁证一般多用之,惟逍遥散更宜于脾虚肝郁之证。加味乌药散为治疗气滞痛经的常用方。蒺麦散是裘氏的经验方,对经前乳胀,或乳房有块尤有良效。若肝郁化火,宜仿丹栀逍遥散;肝郁血瘀,当于疏肝理气中,兼以活血化瘀之品。
   4.病案举例:患者董某某,34岁,未婚,小学教师。闭经四月,自觉胸闷,烦躁易怒,两乳经常作痛,痛甚牵及腋下,心悸头晕,失眠多梦。脉弦细,苔薄白,舌质微紫。病由情志不遂,精神抑郁,肝失疏泄所致。治宜疏肝理气解郁,拟方:当归15克、制香附9克、薄荷4.5克、大麦芽15克、炒赤芍15克、炒枳壳12克、白蒺9克、橘核络各4.5克、柴胡9克、茯苓12克、茯神12克、王不留行9克、制远志4.5克。7剂。二诊:药后胸闷减轻,两乳胀痛好转,但月经未行,脉舌同前。治守前法:当归15克、柴胡9克、茯神12克、合欢皮12克、制香附9克、丹参15克、小青皮9克、红花6克、炒川芎4.5克。7剂。三诊:药后经转量少色淡,心悸失眠好转,两乳胀痛显减,脉舌如前。治宜疏肝养血通经:当归9克、炒枳壳15克、炒川芎4.5克、制香附9克、柴胡9克、丹参9克、红花2.4克、绿萼梅4.5克、炒白芍9克、茯苓12克、茯神12克、火麻仁9克。7剂。另配逍遥丸250克,上午服6克;归脾丸250克,下午服6克。
   按:本例闭经得之精神创伤,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故首方以逍遥散合蒺麦散疏肝解郁,药后症情减轻,续用原法增减而经水得转,三诊以疏肝理气为主,配合养血通经,并加服逍遥丸、归脾丸,既增强疏肝解郁之力,又补养心脾而助气血生化之源,以巩固疗效。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