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针针救命         “神针杨”独步江湖
    

患者交流:针针救命 “神针杨”独步江湖

http://www。cdsb。com/2006/20060922/news/detail_20060922_53146.htm2006年9月20日上午9点半,一环路南三段19号的“中大九如村中医诊所”里挤满了前来求医的人。一位白眉老者伸出右手,轻轻扣在一年轻女子的左手腕上。“我老是咳嗽”,话音刚落,老者目光如炬:“你咳了半个月了吧?”,“是啊,真神了”,女子的声音透着惊奇。     这位白眉老者就是全国中医界的针灸泰斗,名扬四海的“神针杨”。记者发现,杨介宾面前没有坐诊医生都有的座牌。“我有呀”,杨介宾起身从角落的一堆座牌里找到了他的那块,顺手摆在桌上。只见陈旧的座牌上扑了厚厚一层灰,“博士生导师、著名专家”几个字不再光鲜。杨介宾似乎没看见,他转过头继续看病。一上午,年过七旬的杨介宾看了46个病人,中午12时30分才站起来伸伸腰。   杨介宾,男,生于1927年11月,四川金堂县人。曾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中医针灸医学国家级专家。著有《经络学》等专著3部,先后发表的《子午流注概述》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15篇获省市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与人合研的“子午流注保健钟”获省科技三等奖。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8时30分到12时 地点:一环路南三段19号他的传奇银针闪过 瘫软的男孩站起来了   9月19日上午,一通越洋电话打到了杨介宾位于十二桥路的家中。“老师,来洛杉矶嘛。就凭你的名气,在诊所里坐一下,动动嘴皮子就行了!保证比在国内挣得多得多!”,杨介宾笑着回答:“算了,老骨头了!我离不开这个地方,住惯了。”打电话的是杨介宾的学生,几年前来到洛杉矶,专门从事针灸,“挣大钱了”。像这样请杨介宾出国的电话很多,但都被他一一回了。   杨介宾出生在金堂县又新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杨术全是闻名附近四县八乡镇的杏林(即医生)。杨介宾耳濡目染,从小熟读《医学五则》等入门医书,长大后跟着父亲行医。     1958年,已在县医院当医生的杨介宾被选到成都中医学院深造。毕业后留下教书,被分到针灸教研组。1978年,杨介宾带领援外医疗队前往非洲的莫桑比克,在缺医少药的日子里,一根小小的银针显示出神奇的魔力。一位52岁的女患者四肢麻木6年,西医诊断为末梢神经炎。杨介宾拿出三棱针,扎在对方的十宣穴、十二井穴上。六滴豌豆大小的鲜血冒了出来,“这是刺血疗法。”杨介宾的解释虽令患者将信将疑。但奇迹就是奇迹,十次扎针后,女患者活动自如!     1990年2月,10岁新津男孩刘某在寒风中突然仆倒,四肢顿如软泥。在成都大医院输液花费几千元后,脱险的刘某仍立不起来。哭成泪人的妈妈把儿子背到杨介宾面前,“死马当活马医吧”。银针闪过,奇迹发生:孩子手脚能动了,3个月后竟行走自如了!     1991年,两位副教授级的中医精英拜杨介宾为师,受其“点拨”后,可在评职称上优先考虑!这一年,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前身)四位名老中医被国家有关部门任命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其江湖地位犹如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其中一位就是杨介宾。他的心境 “能用针灸给人治病,我很快乐”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在,杨介宾非常理解病人的苦。他坚持挂号费只收15元钱(不少中医收50元钱),对开密码处方的个别同行非常鄙视。“比如说‘葛梗’是解表的,处方上却写成‘金钢’,价格不菲。你到别的药店是绝对买不到什么‘金钢’的,只有开处方的店子才能买到,这就是密码处方!”“病人来看病,是弱势群体,是信任你,你怎么能变着法加重对方的负担呢?”每服药平均七八元钱,杨介宾的药确实便宜,关键的是药到病除!   说到针灸的后继乏人,培养了30多位博士、硕士生的杨介宾不无担忧。他说,学针灸很难,而且在同行里地位不高。练习运针费时费力,“子午流注”等知识又需耐心钻研,“一些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另外,搞内科和搞针灸的人往往不能平起平坐。“学针灸的人有30%左右的流失了,非常可惜”。   杨介宾在采访中主动提到了这次评十大名中医网上投票的情况,“我儿子说,网上投票我的票数比较少,这也不奇怪。现在病人是先看西医再看中医,都不行了再来扎针灸”。对此,本该感到落寞伤感的杨介宾很坦然,“针灸这门学问5000年前就有了,能用它给人治病,我很快乐”。同时,他也有点自责,“宣传得不够呀,我本人性格内敛、低调,媒体上宣传得也少”。不过,针灸可是墙内不香墙外香,世界各地要跟杨介宾学针灸的人排着长队,全国针灸界第一个外籍针灸博士迪亚拉就出自杨介宾门下!   快乐行医、坦然做人,几十年的磨练,令杨介宾心纯如水。 本报记者 梁效兰
-----------多年如一日崇拜的明师。
-----------杨老师你能教我吗?我是又会针灸又会下中药的一个民称医生.一般的病能针灸好的我不给药吃.能吃药好的我不给针灸.我对针灸有特殊的感情.我是很肯学的人.我就想学你的特殊针灸法.我治疗腰间盘病和颈椎病为主啊.我想拜您为师啊.你能教我吗?我的电话13704158709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