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怎样实现和谐
    

养正私塾:怎样实现和谐

本帖最后由 zsy_000 于 2011/1/2 00:01 编辑 www.med126.com/kuaiji/

                           怎 样 实 现 和 谐

                              周 述 炎

    和谐要通过“中和”的法则去实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喜怒哀乐还没有表现出来时的精神状态,叫做中;表现得恰如其分,叫做和。实现了中和,天地才有正常的位置,万物才能生长繁育。”从这句话可知“中和是宇宙的普遍法则”。大自然的喜怒哀乐可以表现为春夏秋冬,也可以表现为风雨寒暑。喜怒哀乐是人生的态度,表现在管理手段上就是褒贬赏罚;用得恰如其分,就实现和谐。发而皆中节的“节”,原义指竹子的节突,有限制竹子节段长度的含义。引伸义有节制、限度、规则的意思。中节即合度。但这个“度”并不是一个刻板的标准。春要温,夏要热,秋要凉,冬要寒,寒热温凉各得其所都是度,不能以一个恒温作标准;若夏酷热,冬不寒,也是失度。度的标准要根据具体的时间、空间来订,称为“时中”,即正好、中正,以中(合度)为正,并不是离开了具体的事物而有个标准叫“正”,确定“正”的标准是人的“良知”。从“中和是宇宙的普遍法则”可知:喜怒哀乐未发的“中”,是一种包容万有的态度(要各种态度共存)。要领会了包容万有的精神,才能恰如其分地用喜怒哀乐的态度去处理现实问题,实现公平、公正而达到和谐。这是一种从自然的喜怒哀乐到自觉地喜怒哀乐的过程,不然就做不到“发而皆中节”。中和的法则要求:该喜的时候就要喜,对正义的事物,哪怕对个人利益有损也要支持。该怒的时候要怒,对邪恶的行为要反对、谴责或抵制。该哀的时候要哀,对困难弱小的生命及犯错误的人要同情、帮助;对错误的行为的劝告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如王阳明说:“直(正面指出缺点)而不至于犯(损伤别人的自尊心),(委)婉而不至于隐(回避问题)”(《教示龙场诸生·责善》)。该乐的时候也要乐,合理享乐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要求人们要具有从良知出发的自觉的责任心。如果过度地喜怒,对社会和个人也是有害的,就是“过犹不及”。所以公正、合理、恰如其分的行为才叫中和,才能实现和谐。程颢、程颐解“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偏是不用一种呆板偏执的心态认识社会,并不是象一些人理解的那样让人当不分是非对错的和事老,而是要让人准确地认识社会,才能正确地处理社会问题。不易是永恒不变。“中庸”是说“中是永恒的原则”,具体的内容就是中和。中庸和谐的社会就是人们(尤其是当政者)要以公正、合情、合理的态度和方法恰当地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没有公正、合情、合理的社会,不可能会和谐。

    绝对的中庸是理想状态,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不容易。孔子说:“人皆曰余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译:“人们都说我有智慧,可我选择了中庸的原则还坚持不到一个月就会偏离。”“天下国家的财富可以均分,高官厚禄可以拒绝,雪亮的刀刃可以踩上去,绝对的中庸不可能做到。”从“天下国家可均也……中庸不可能”可以理解,孔子的公正决不是简单的绝对平均主义。财富的分配既要体现能力的大小,又要兼顾弱势群体;既要考虑发展积累,还不得不照顾一些特殊利益人群。要根据国家时势做得绝对恰如其分,不容易。

    喜怒哀乐表现在中医治法上,就是温清补泻的恰当应用;表现在按摩、针灸手法上,就是用力的轻重缓急。要随时、随地、随人把治法、力量用得绝对恰如其分,不容易。


-----------回复 zsy_000 的帖子

各种成分协调相处的状态叫和谐。就象中医的阴阳五行模式:各具独立个性特色的成分之间“相生”,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克”,是相互抑制片面失调。各种成分间既相互抑制片面失调,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这才叫和谐。


-----------和谐会是一个常态么?
-----------绝对的中庸是理想态,绝对的和谐也是理想态.中庸的标准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定,和谐的状态也是随时机呈动态平衡.
-----------                                                               君子素其位而行
    现在的人都追求成功。要么高官,要么巨富,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那么多不成功的人就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了吗?《中庸•十三章》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译:“君子依其素有的地位而实践应用中庸之道,不留意于人生一时的外在得失。素有富贵地位,就在富贵中推行中庸之道;素有贫贱地位,就在贫贱中推行中庸之道;素有夷狄地位,就在夷狄中推行中庸之道;素有患难地位,就在患难中推行中庸之道。君子没有因落入某种境遇而不自得其乐的状况呢。”只要能认真实践中庸之道,拥有了真理,在任何情况下,你都是一个活得有意义的人。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