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医院科室考核制度致使过度医疗现象泛滥
    

转贴专栏:医院科室考核制度致使过度医疗现象泛滥

近日,济南某公司一名副总经理因心梗住院,花费十几万元,心脏先后被放进7个支架的“奇观”被曝光,“过度诊疗”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近一周时间,记者探访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多家驻济医院发现,在济南“花1000元看感冒咳嗽”、“一盒药一二百元”、“抗生素一开一个月”等现象较为普遍。在等待看病的患者中,记者随机采访,大部分人表示“不敢生病”、“医药费偏高”、“不喜欢去医院的感觉”。

    中国医药管理协会副会长王杰礼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药品定价混乱、检查费用逐年增加等不利于普通老百姓看病的现象非常严重,因为受到利益驱使,可谓久治难禁。要彻底解决“过度医疗”问题,医药分离、强制性定价和建立惩罚性规程都是极为迫切的举措。

    “吃不消”的医疗费

    在山东省立医院挂号处,记者认识了前来看眼病的李红梅老人。她对导报记者抱怨道,“老百姓挣钱不容易,作为普通的企业职工,我每月医保卡上只有130元。平时身体好还算轻松,如果发烧要打针吃药,则完全不敢上大医院。要是难受,就自己吃点感冒药或者去社区医院开点中药。”李红梅此次因为青光眼而不得不来省立医院进行治疗,她的眼疾已经发病有一个多月,最后经过儿子再三劝阻才来就诊。

    李红梅为记者展示一上午的所有划价收据,导报记者看到,从降低眼压的药物到常规检查,她只是进行了初步诊疗,却已经花去了385.2元。李红梅表示,如果眼睛需要进一步治疗,单纯靠药物而不动手术,可能2000元都不够花。说完这话,李红梅长叹了一口气。

    记者随后来到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来看病的张一鸣表示,自己有妇科疾病,来挂名老中医的内科号。她一早来挂号,前面已经排了10个病号,一个半小时后才轮到自己。“号脉不到一分钟,就让去做妇科检查。之后又分别开了10副中药和外用、内服的西药,加起来有756元了。”张一鸣表示,这样的价格已经和儿子的幼儿园学费差不多了。之前去了多家妇科医院,都是让打抗生素或者吃消炎药。她希望用中药的方式调理,虽然贵一点但能买个心理安慰。

    从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退休的一名老医生对记者表示,他非常看不惯现在一些年轻大夫的“创收”行为。离谱的医药费原本可以从医生手中就把控住,但是因为利益驱使,他们好多人选择开进口药而非国产药,或者强行让不懂的患者做一些根本不需要的检查。据悉,药商给医生提供的10%到20%的提成只需要开一盒药就能得到,与微薄的工资相比,这样的收入会让医生手头富余很多。

    “医备竞赛”患者买单

    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编的《2010中国CT市场发展趋势报告》中,导报记者看到,2011年到2015年,全国CT机的销售增长率预计在9%到13%之间。“因产量所限,CT设备的总成本难以大幅降低,低端产品的价格也在20万美元以上,高端的大型CT设备都要一两千万元。由于新医改的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得到了加强,目前山东市场销售最多的是中低档CT机,其中以单、双排CT机为主。”济南慧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方辉对导报记者透露。

王方辉坦言,现在过度诊疗并不罕见,小到抽血化验,大到拍CT、核磁共振等。过度诊疗能带给医院和医生的额外收入甚至比卖药还高。特别是最近几年,很多医院的发展势头迅猛,医院之间搞起了“医备竞赛”,购买高额检测器械所需要的花销,最终都要由患者埋单。

    “CT等医疗器械其实辐射很高,经常能看到一些反映头痛的患者来做脑部CT,结果花了260元做完了检查,却什么病也没有,花了冤枉钱。”省城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对导报记者表示,“当然,大夫可以通过这些大规模检查掩盖误诊或者诊不出的问题,万一遭遇官司,也可以以此来推卸责任。其实做这些检查大夫也是有提成的,每个科室都有不同比例的提成。很多医生误导患者说无法确诊是什么原因,必须要做某些检查,其实是他们在搞潜规则。”

    据了解,一项由卫生部门参与的贵重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现状调查显示,无论哪级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平均台数之比相差悬殊。其中市级医院为4∶1,区级医院为13∶1,县级医院为12∶1。结果发现,目前各级医院包括心电图、B超、核磁共振等在内的诊断设备数量,远远高于内外科手术、激光治疗等治疗设备数量。王杰礼表示,虽然目前我国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诊断与治疗设备比例没有明确限定,但此调查显示出两类设备配置比例失调,这是今后医院投资决策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室考核制度遭诟病

    今年正值龙年,“龙宝宝”扎堆。在山东省立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候采访的10分钟内,挂号处已经有十几名孕妇在等待挂号,在收费处也有6名家属在交费。导报记者看到,点钞机里红色的几十张钞票快速地验过后被放入抽屉,整个过程像是在超市或者商场结账。

    山东省立医院妇幼保健院某科室主任对记者表示,他们每天接待的孕妇中,有一些是自愿做剖腹产的,而另外一些则是受到了医生的“劝告”。“自然分娩对女性来说是最自然最健康的生产方式,如果不是产妇高龄、脐带绕颈、胎位不正等危险情况下,没必要进行剖腹产。作为医院,一是怕承担相关责任,二是孕妇生孩子从各项检查到最后生产,所有费用加起来至少在8000元到1万元,其中剖腹产的费用占了多半。现行医院的评估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生的价值取向和选择。”

    记者采访发现,多年来“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鼓励了公立医院的创收冲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公立医院实行以科室为单位的财务核算机制,科室人员的奖金全部从科室收入账上支出。只有多创收,才能多发钱。在这种科室考核制度下,“小打小闹”的管理创新根本没用。

    从“收入为本”到“病人为本”

    在今年1月初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取消以药补医。“2012年在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陈竺称,“以药养医”机制推动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造成药品滥用,扭曲了医务人员的行为,必须彻底根除。

    王杰礼表示,以日本为例,日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医院收入是以药费为主,这一点与中国类似,但是日本一直在实施渐进式改革,令医院售药的比例由20世纪80年代的90%左右,下降到了现在的45%。


具体方法是给医生“处方费”,医生只负责开药方,而不直接给病人配药;对药物的零售价设置一个动态的定价规则,从而逐渐减少一直以来医生配药的毛利。“这一点我国可以借鉴,在实施‘医药分离’的同时,应适度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是对医院、医生的合理补偿。这样,医生的收入相对提高,‘以病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也将逐步回归。”


记者:戚晨

来源:经济导报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