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伤寒论和内经的关系
    

中医讨论:伤寒论和内经的关系

   从远古(最近发现人类用火已经79万年了)就有的中医疗法,在我国各地分布着许多部落,每个部落自然都有对疾病的治疗方法。各个部落之间虽然通过贸易会交流一些药物和治病技术,这是可能的。但仍保持着自己治病的独特性。如某个部落有能人由针灸推出经络学说。这样一直到了战国时代或汉代初年,人类对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季节时令有了认识才将经络学说写成了古代的轩辕氏黄帝与大臣岐伯的问答,即《黄帝内经》(其中只有6首药方)。又如某个部落也有能人用中药煎煮的汤液治疗疾病,将当时治病经验并结合阴阳、内外、表里等概念,写成一本最早的《伤寒论》。在上古时代,以狩猎野兽、采摘果实、扒食草根等以保持人的生命。当时扒到甘草草根因味甜大家喜欢吃。后来日子一长自然会知道这种草根能治咽痛,在那个时代人们用口传,后来又用文字记录下来,直到现在《伤寒论》中仍保留着这一条文。
桂枝汤中还有桂枝、芍药这两味。在那种原始社会里,自然会出现像后代炼丹那样的聪明人,以好奇的心理,竟把芍药和甘草一起在锅里煎煮,时间长了以后,人们知道这种熬成的汤液有缓和脚挛急(下肢肌肉抽筋)的作用。今天人们又用于平滑肌腹痛、跟骨刺等,都是百发百中的药物。同样桂枝与甘草一起煎煮,名叫桂枝甘草汤,可治自汗心悸强烈亢进。现在的《伤寒论》仍保存着这两首方剂。当还没有桂枝汤时,人们必有自汗型心悸与下肢抽筋症的患者,服用两方合在一起煎煮后所有症状全被治愈了。这时如想开开胃口和改变口味就加了生大枣,结果疗效更佳,各种痛苦皆被排出,后经多次使用,无不见效。由于对此方经验的积累,后知在自汗型的条件下,不是腹痛,而是头痛,甚至感冒都有良效,以后传留下来的就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汤了。后来出了能人把自古以来积累下来的条文,编成了第一部只有50首药方、65条的《康治本伤寒论》。上述药方就是《伤寒论》中的桂枝汤了。直到东汉末年,经过张仲景的补充,又经西晋王叔和的编次,那时缺乏印刷,经过许多传抄、战乱,自然非原文之处作伪者较多,一般认为就是现在的《宋版伤寒论》了。此外,尚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杂病论》、《古本康平伤寒论》和最古的《康治本伤寒论》。
《黄帝内经》因是托言黄帝与大臣岐伯的问答,古时人并不去考证,人们就作为中医的鼻祖了,可是知道张仲景著述《伤寒论》的出世在东汉末年,论资排辈自然就是小老弟了,实际上《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并无关联之处和出世的前后之分。后世的《内经》学家,把《伤寒论》内增加了不少《内经》概念的语言,相同的不过都是用远古时代就有的阴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概念罢了。如果说张仲景是学习《黄帝内经》而成的《伤寒论》,在《伤寒论》的阴阳六经,为什么经过他一人的学习就变成迥然不同了呢?一般我国的知识分子学习先贤的著作或向老师学习,只有在某些小观点上有些不同,万万不会只有空壳“太阳、阳明、少阳等”相同,而在实质方面却毫不相同了呢?如果张仲景只学《内经》的理论成为医圣,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另外《伤寒论》中的经方(排除后人的伪作)的疗效,陆渊雷先生赞其疗效为“古今无二”,这又说明了什么?
陈修园氏在其《长沙(仲景)方歌括·小引》中云:“《汉(书)·艺文志》云:‘《汤液经》出商(代)伊尹’,皇甫谧谓仲景(广)论伊尹汤液为十数卷。可知《伤寒论》、《金匮要略》诸方除崔氏肾气八味丸、侯氏黑散外皆伊尹之遗方也。伊尹因《内经》上(只)有十二方(实为6方),详于针灸。而略于药,遂宗神农经旨,专以汤液治病,补《内经》所未及,长沙得其真传,所谓大而化化而不可知矣!”
在这里需要说明我国现有的两大医学体系,一是以《黄帝内经》、《难经》为一体系,一是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一体系。前者简称为内经体系,后者称为伤寒体系。不论它们产生的前后,先说各自具有的特点:在内经体系成书时正是大倡阴阳、五行、季节时令、天干地支等,推出这些一定依附人类的存在,并得出生老病死的非科学理论。至于伤寒体系而不采用非科学概念,有也是后人加上的。这本是两种不同的学问,自然有许多不同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可叹我们的医中贤者,在许多不能贯通统一之处,以强通之为最有“学问”,最能受到知识分子的信仰和尊敬。使注解《伤寒论》的书中,都杂以《内经》概念,使《伤寒论》愈来愈不能与现代医学(西医)接轨。这正如章太炎先生评论成氏的《注解伤寒论》所云:“依据古经,言必有则,而不能通仲景之意,成无已是也。”太炎先生评论成氏的《注解伤寒论》为三谬之一。但现在高等学校仍以成氏的注解为最正确。笔者的看法,自然和当代学者的认识不能相提并论。如西医的用药不管药物的寒热温凉,《伤寒论》中许多寒热相配,并不像现在某些中医的看法,后者的看法大概来自启蒙读物《药性赋》或《中药学》了。维生素A、B、C、……能用我们的性味归经、五运六气来解释吗?可见想用《内经》中的非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是如何之难了。可见中医中药能治多靶点的疾病,这主要是治疗疾病的《伤寒论》或伤寒体系了。

-----------支持的顶一下
-----------可悲,可叹,竟无一知音?太炎、渊雷老先生具已仙逝,吾与谁说,吾与谁归?
-----------胡希恕馮世綸等寫過中國湯液經方ㄧ書, 也是持此觀點! 只是他們對六經的詮釋個人不是很贊同!
-----------受教,先谢了。

“不论它们产生的前后,先说各自具有的特点:在内经体系成书时正是大倡阴阳、五行、季节时令、天干地支等,推出这些一定依附人类的存在,并得出生老病死的非科学理论。至于伤寒体系而不采用非科学概念,有也是后人加上的。”

“非科学理论”、“非科学概念”,是什么意思?据我所知,目前仅“心”、“fo”、“上帝”之类的自包含或全包含概念不能用于目前的科学论述。换言之,“阴阳、五行、季节时令、天干地支”都是所谓的科学概念。事实上,除了政治棍子,严谨的科学家是不会使用“科学”这个概念来甄别“非本专业的理论”的。

[ 本帖最后由 康皮 于 2007/4/20 22:37 编辑 www.med126.com/hushi/]
-----------,“阴阳、五行、季节时令、天干地支”都是所谓的科学概念。但愿你能从中建立起能推动医学乃至人类发展的科学成果。如果已经有啦,不妨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事实上,除了政治棍子,严谨的科学家是不会使用“科学”这个概念来甄别“非本专业的理论”的。这一句是对的,而我恰恰讨论的是本专业的问题,而你的专业是什么?
-----------虽然不明就里,但感觉得出来,楼主满腔悲愤,和歌白尼时期“日心撞地心说”的心理相似。。。是

真理,总有一天会为世人接受的。
-----------热情可嘉,观点先不苟同。
内经其实在当时来说,是非常科学的,至于后来补订的一些东西,
其实不必理他科不科学。本来就是补丁,未必是原著。这些多有
共识。
-----------对于中医的经典著作,用科学不科学来评说,是极不妥当的,这一点,学过医学史的人可以理解这一点。但不幸的是,此提法恰恰来自中医人本身说出来的。(中基喜爱此说)才至于当今反中医人士借此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而又恰好,中医的理论研究和哲学的理论研究近年来一塌糊涂的大好形势下,以至研究哲学的张功耀无事生非反起中医来。而整个中医界让一个中学都没上完整的教授胡乱一棒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整个中医界让一个中学都没上完整的教授胡乱一棒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就是大家都用内经,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来解释中医造成的。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