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正统汉族后裔的背后-----关于小趾裂甲的狂想
    

中医讨论:正统汉族后裔的背后-----关于小趾裂甲的狂想


很多人小脚趾的趾甲是分为两片的,遗传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这是汉族独有的标志,其他民族都没有这一特点。也有的说是几百年前从山西迁到山东的人都有,原因是走的时候小脚趾被刀劈成两半了。

传说归传说,反正它就那么与生俱来地长在脚上了,只是觉得有点特别,但是也没有多想过。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小趾趾甲居然有些不同了,原来趾甲比较厚,分为连在一起的各占约1/3和2/3的两片,现在整个趾甲变得很平整,那片小的已经退到边上只剩下一点点残余,简直象49年后的台湾,哦不,那还有条海峡隔着,这个简直是统一后的台湾。

那段时间倒是没有别的变化,只是自我调理身体开始有了起色,难道这个裂趾跟健康有关系?

这个小脚趾的外侧,是太阳膀胱经的末端,而太阳经为伤寒侵袭首当其冲的门户;另外小脚趾又是肾经的起点。普通伤寒,首先表现于上焦,如头痛、流涕等等,而要伤到脚趾,要么是冬天,脚趾冻伤;要么是伤寒入里,伤及少阴并深入骨髓,而这时寒毒外发最先表现出来的,则往往是脚趾。肾主骨,这里是趾甲变形,所以无论伤寒的开始是不是脚趾冻伤,引起趾甲变形的应该是后者。

查了一下英文资料,这个小脚趾裂甲有些老外也有,为数不多,有外伤,也有遗传。看来这个遗传特征并非汉族的专利。其中外伤有的是不小心把脚趾甲劈开了,有的是小脚趾撞到硬物上以后长出来的。外伤不会遗传,但是,体质是会遗传的。

依此,我完全可以想像,当年,我们这些裂趾人的祖先,曾经受了严重的伤寒,而这个伤寒体质就一代代地伴着裂趾这个小小的标志遗传了下来。这个裂趾只是表象,伤寒体质才是这一切的根源!

这么说,很多人一定强烈反对。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小就喝热水,冷的吃多了就肚子痛,女孩子尤其被交代特殊时候不要沾凉的,产妇更是要足不出户,跟新生儿一起尽可能地杜绝一切生冷风寒。老话说中国人十人九胃,大多数人即使没有西医确诊的胃炎,也往往是中医里的脾胃虚。另外还有诸般注意事项,不一而足。也许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是吗?

跟老外多聊聊,她们的生活习惯,简直让我们大跌眼镜。从小就喝冰水、冰牛奶,生冷毫无禁忌(除了担心寄生虫和细菌),病人不清楚,对普通人从来没有任何教育说某个时候不能沾生冷,医生也不会给任何这样的嘱咐,产妇生完孩子两天就可以出去逛街,甚至医院里提供给刚下产床的产妇的第一餐就包括冰激凌。是他们不懂得保暖吗?体质不同尔。

当然,也有中国人在西人医院生孩子,遵从医生指示洗澡吃冷饮暂时没事的。我不是说我们都应该象他们那样,我们的诸多注意事项都是一辈辈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但是,这足以说明我们大多数人是伤寒体质,这也是为什么,伤寒论能成为中医的经典论著,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锤炼依然屹立不倒。

我们有上工下工之说,同时我们有那么多经方时方,效验都是以病去为标志,却很少有人考虑到体质问题。如果说到上工下工,我们应当归到哪一类呢?

这是一个疯狂的猜想,但是,也是一个严肃的猜想。
-----------这是一个下下工的猜想.多看看上工的书,这种猜想就少了.
-----------下下工是怎么得来的,您讲来听听?
-----------支持这样的猜想!
对LZ是如何调理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谢谢支持

至于调理身体,我在其它帖子提到过,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体质按摩、热敷相关经络,有些成药辅助,有时还加上耳穴。感觉上经络热敷效果最好。后来开始服四逆汤,不过发现趾甲变化是四逆汤之前的事了。而且四逆汤也不是因为纯粹想以身试药,而是感觉自己体内余寒未清,普通药物力所难及,结果效果不错。
-----------我以前也是小脚趾裂甲,后来生孩子坐完月子发现裂甲慢慢地变没有了。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