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寒痰阻肺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寒痰阻肺

  
疾病名称(英文) cold phlegm stagnation in lung
拚音 HANTANZUFEI
别名 西医: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属寒属实,多由外感风寒失治,或肥人痰盛之体,罹感寒邪;或中阳不足,气不化津,寒痰内生所致,使寒邪与痰交并壅阻气道,而出现寒痰扰肺,肺失宣降;或寒痰结聚,肺气交阻,胸阳不振。可表现咳嗽、哮证、喘证、肺胀、胸痹等疾病。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属寒属实,多由外感风寒失治,或肥人痰盛之体,罹感寒邪;或中阳不足,气不化津,寒痰内生所致,使寒邪与痰交并壅阻气道,而出现寒痰扰肺,肺失宣降;或寒痰结聚,肺气交阻,胸阳不振。可表现咳嗽、哮证、喘证、肺胀、胸痹等疾病。病位在肺,亦与脾有密切关系。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咳嗽,喘促,咳声重浊,痰多,咳痰色白而清稀,遇天冷、受寒易发;或喉间哮鸣有声,胸脂满闷如塞;或胸闷如窒而痛,可痛引肩背。伴呕恶,食少,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体倦,形寒肢冷,形体肥胖,大便溏,舌苔白滑,或厚腻,脉象沉迟或濡滑。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温肺散寒,燥湿化痰,止咳平喘。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0克、麻黄10克、细辛3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法夏10克、干6克、大枣5枚、五味子6克、茯苓24克、陈皮10克。本方适用于寒痰阻肺之哮证、喘证、咳嗽、肺胀诸病。上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日1剂。
2.加减变化:如痰涌喘逆不得卧,加葶苈子10克;如哮证剧甚者,可服用紫金丹,每服米粒大5~10丸(不超过150毫克),临卧冷茶下,忌饮酒,连服5~7日,服药期间应该加密切观察有无反应,如需续服,宜停药数日后再用;着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喘而胸满,以痰湿蕴肺为主,去五味子、大枣,加苍术6克、厚朴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若久病脾虚,神倦加党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若痰浊壅塞,胸阳不展,表现胸闷如室而痛,气短喘促,痰多,去麻黄、细辛、射干,加薤白10克、栝篓10克、枳实10克。
(二)外敷药物:本证患者如出现长期反复哮喘发作者,可在哮喘的缓解期间采用药物外敷,亦可在哮喘发作状态下,配合其他治法运用外敷。
1.用白芥子玄胡索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共为末,加麝香0.6克和匀,在夏季三伏中,分3次用姜汁调敷肺俞、膏、百劳等穴,约1~2小时去之。每10日敷1次。
2.鲜荆芥1斤、鲜曼陀罗花20克、蚯蚓20条,共捣烂,平摊于第1~第7胸椎,以热水袋熨30分钟。
3.白芥子60克、白芷轻粉各9克,共研为末,先用白凤仙花根熬浓汁擦背上至极热,再取上药末密调作饼,贴于背部第三胸椎下身柱穴。贴后一般局部皮肤起水泡,但须连续贴用,以巩固疗效。可采取身柱与大椎穴轮流贴用,这样不致因皮肤起泡而擦破。如轮贴后均起水泡,则停止贴药2~3天,局部涂紫药水,盖以消毒纱布固定。在停药期间,辅以针灸治疗,可取肺俞、风门、太渊、天突、喘息等穴,等水泡愈后,再敷饼。
4.轻粉20克、蝉蜕30克、马兜铃30克、生灵脂15克、生雌黄15克、杏仁15克、生白砒15克、淡豆豉30克、葶苈子20克、生姜自然汁适量。先将轻粉、生白砒分别研细,再将余药粉碎为末过筛,然后共同混合研匀,以生姜自然汁适量和药末调如膏状,取药膏如蚕豆大一粒,捏成圆饼形.每穴贴一个,盖以纱布,胶布固定,两天换药一次。
5.草乌南星白果各等量,姜调敷肺俞穴、膻中穴。
(三)药物卷烟吸入:白花曼陀罗干花0.3~1.5克,将花切丝,卷烟点燃吸入,喘止即停吸以防中毒。
(四)饮食疗法
(1)茯苓苡米粥;苡米60克、茯苓粉15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老年脾虚湿盛者最宜。
(2)苏子粥:苏子20克,捣碎如泥,加水煎成浓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为稀粥,趁热服用,早晚各1次。
(3)紫苏粥:先以粳米500克,煮稀粥,粥成入苏叶10~15克,稍煮即可,每日服2次。
(4)生姜粥:鲜生姜9克,切为姜米,大枣2枚,糯米150克,同煮为粥食用。
施治要点:
(一)治咳喘病以“痰”为主证。白痰质稀量多,咳爽者,以小青龙加石膏汤化裁;咳甚加杏仁、炒苏子;喘甚加地龙僵蚕;胸膈满闷加三子养亲汤;黄白相兼痰用定喘汤。哮病是“伏痰”为患,治哮必先祛痰,祛痰首先宣肺达邪,使邪去痰消,哮症自平。常用麻黄止咳平喘,配用桂枝、射干温肺化痰定喘,理气用厚朴。无论急性、慢性之喘,寒性、热性之哮,麻黄皆可用。
(二)若痰饮伏藏于肺,可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并出现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治疗当根据“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发时攻邪治标,去痰利气;平时应扶正治本,分别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反复发作,发时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攻邪;如寒热虚实错杂者,当兼以治之。
(三)用冬病夏治之法,可预防发作或使发作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药用炙麻黄、姜半夏、桂枝、炒白芍干姜、细辛、五昧于、枯梗各10克,炒白芥子20克,研末,姜汁调药末推在直径3厘米的塑料落膜上或麝香虎骨膏的中心,用胶布固定在背俞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贴肺俞、膏盲俞、脾俞;肺气肿贴肺俞、心俞、脾俞,均双穴。男性贴6小时,女性贴4小时,每隔10天日贴1次,即初伏、二伏、三伏各1次,共贴3次。
中药
针灸 哮喘针刺天突、定喘、内关、列缺,咳嗽加孔最,痰多加丰隆,足三里,胸闷加膻中、气海,多用泻法。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病室要整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不宜设置花草盆景,不宜使用毛毯,避免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刺激,吸烟者戒烟。病室温度要略高,阳光充足,以助温化寒痰。
2.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背部的保暖,以免寒邪从肺俞而入,加重病情。
3.积极找出哮证患者的发病诱因,要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环境、职业、发病前接触史,以寻求发病诱因。
4.哮喘发作期,宜采取坐位或高枕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者,应即吸氧。
5,对哮喘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时的症状、体征要特别注意,对体温、脉搏、呼吸、痰液的状况也要认真观察。要注意哮喘发作先兆,如鼻喉作痒,喷嚏,胸中不适,继则咽梗胸闷,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唇甲青紫,额出冷汗,为哮喘发作先兆。要做到早发现,及时处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