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风寒犯肺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风寒犯肺

  
疾病名称(英文) attack of wind-cold on lung
拚音 FENGHANFANFEI
别名 西医: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为感受风寒之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邪实之证,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为多。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为感受风寒之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邪实之证,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为多。病在肺卫。因风寒袭表,外束肌表,卫阳被遏,内舍于肺,清肃失职,而出现感冒、咳嗽、喘证等疾病。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头痛身痛;或咳嗽,咳痰稀薄色白;或喘咳气急,息粗鼻煽,胸部胀闷,甚则不能平卧;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三拗汤止嗽散麻黄10克、杏仁10克、紫苏l0克、百部10克、桔梗6克、陈皮10克、白前10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风寒犯肺中偏于咳喘者。(2)荆防败寿散: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3片、柴胡10克、薄荷10克、川芎6克、桔梗G克、枳壳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本方适用于风寒犯肺中偏于寒邪在表者。上药微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日1~2剂。
2.加减变化:若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基本方(1)加法夏10克、厚朴6克、茯苓15克;若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粘稠,门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石膏3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如患者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兼有恶寒发热、无汗,加桂枝6克、法夏10克、橘红6克、苏子10克;若得汗而喘不平,去麻黄,加桂枝10克、白芍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
(二)外敷药物
1.葱白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共捣成糊状,加白酒一盅调匀,纱布包裹,涂擦的胸、后背、手心、脚心及腘窝。涂擦后,让患者平卧。半小时可见出汗,热亦渐退。
2.姜、葱、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
3.橘叶、老姜、葱头各等量,上药和酒炒热,用布包熨痛处。
4、胡椒15克、丁香9克、葱白适量,先将前二味药粉碎过筛,加入葱白,混合捣匀如膏状,取药膏适量,先贴于颈后大椎穴,胶布固定,再取药膏涂于两手内劳宫,合掌放于两大腿内侧,夹定覆被踡卧,得汗出即愈。
(三)取嚏疗法
1.鹅不食草(又名石胡荽)搓细塞鼻,或研末吸入鼻内。适用于风寒感冒后头痛,能通气得嚏而减轻症状。
2.川芎、藿香、胡荽、丹皮雄黄白芷皂角各12克、朱砂3克,共研细末,每用少许吸入鼻内或嗅鼻。
(四)饮食疗法
(1)姜糖饮:生姜片15克,葱白长3厘米3段,加水500毫升,煮沸加红糖20克,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取微汗。风寒初起无汗者宜用。
(2)当归生姜羊肉汤:精羊肉100~200克、生姜60克、葱白10克、当归15克,先将羊肉切片,素油炒过,兑汤两碗(约1000毫升),加其他味料,煮30分钟,加食盐适量,然后吃肉喝汤,取微汗。食后避风2~4小时。宜身体素虚,经常感冒的患者,妇女产后感冒风寒亦宜。
(3)葱白粥:肥大葱白5段,各长3厘米,糯米60克,同生姜5片共煮粥。粥成加米醋5毫升,趁热食用。食后覆被取微汗。(4)杏仁粥:杏仁15克,去皮尖,水研滤汁,同白米50克,煮粥食用。
施治要点:
(一)本病宜早治,退则生变,病浅者易治,病深者难治。
(二)治疗表证,总宜祛邪外出,切勿妄施补泻,以免闭门留寇以羁留邪气。此证临床常选用麻黄、细辛、桂枝、苏叶、荆芥、防风等辛温解表、宣肺散邪之药物;还常配伍宣降肺气的桔梗、杏仁;流通血脉的桂枝、川芎;止咳化痰的半夏、生姜;如外感风寒作喘应用生麻黄。
(三)本证临床上多见无汗,治疗应予发汗,但自汗出者不宜再汗。本证脉象乡浮,如脉不浮而沉,成见细弱无力,便是脉证不符,不可贸然发汗。本证初起,大多有恶风、恶寒,倘然汗出后不恶风寒,发热稽留或逐渐增高,便是表邪化热传里,当论他治。
(四)冬春风寒当今,可用贯众、紫苏、荆芥各10克、甘草3克,水煎,顿服,连服三天,在感冒流行期间可作预防服用。气虚感冒亦为常见,且易复发,可用玉屏风散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防复发,临床证明效果显著。
中药
针灸 感冒为主取穴大椎、合谷、风池、列缺,灸大椎。头痛配太阳,鼻塞流涕加迎香,中强刺激,捻针2~3分钟,留针30~60分钟。
咳嗽取入风门、列缺、天突,发热加合谷、大椎,痰多加丰隆,气促加定喘,多用泻法。
哮喘针刺天突、定喘、内关、列缺,咳嗽加孔最,痰多加丰隆、足三里,胸闷加膻中、气海。
推拿按摩 手法以推、拿、按、抹等法为主。取穴:印堂、头维、太阳、鱼腰、百会、风府、天柱、肺俞、风门、合谷。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病室要温暖,避免吹风受寒着凉,重感风寒,加重病情。如恶寒重,要做好保暖,可加盖衣被,以暖水袋保暖。如无汗,可加盖衣被以微发其汗,助邪外泄。汗出应及时擦干,可用干毛巾揩干,更换汗湿衣服。
2.病室可以苍术艾叶香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3.药物宜轻煎热服,不宜久煎。忌用物理降温,以免阻遏病邪自肌肤泄出。鼓励病人多饮姜糖水、姜苏饮等,以助辛温解表。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