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小肠良性肿瘤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小肠良性肿瘤

  
疾病名称(英文) benign tumor of small intestine
拚音 XIAOCHANGLIANGXINGZHONGLIU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消化系肿瘤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小肠良性肿瘤是指从十二指肠至回瓣的肠管所发生的原发性良性肿瘤。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小肠良性肿瘤的病因多不明。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发病年龄多在30一60岁(平均40岁);中国资料男性为女性的3倍,半数在40岁以下。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占消化道良性肿瘤的4.4%,占小肠肿瘤的1/4左右。 小肠良性肿瘤发病率分类发病率(%) 腺瘤性息肉 28 平滑肌瘤 19 脂肪瘤 15 血管瘤 10 纤维瘤 9 神经源性肿瘤 6 淋巴血管瘤 8 其他 5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小肠良性肿瘤较小时常无特殊症状,不易诊断,常在因其他疾病作X线检查或剖腹探查时发现。肿瘤较大或有腹痛、肠出血(黑粪)、贫血、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伴腹块者,须提高警惕。X线钡剂低张造影有助于诊断。最后确诊需手术病理检查。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肿瘤部位以回肠及空肠多见,十二指肠少见。
本组肿瘤多无明显症状,常因出现并发症而被发现;腹痛最为多见,可由于肠道蠕动失调,或肿瘤中心坏死引起炎症等原因产生。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可阻塞肠腔,或因引起肠套叠肠扭转而发生肠梗阻。向肠腔外生长,容易扪及腹块。腹块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活动度较大,触诊时隐时现。肿瘤破溃后,可有黑粪或血使,多见于平滑肌瘤、血管瘤及腺瘤,也可因持续小量出血而表现为原因不明的贫血。
各种小肠良性肿瘤的特点分述如下:
(1)腺瘤性息肉:主要发生于肠粘膜,单发或多发,瘤体一般很小,不超过2—3cm,大都有蒂,有恶性倾向。
(2)平滑肌瘤:常为单发,瘤体自1 cm至>10cm。肠腔外型多见瘤体也大,常可扪及腹块;腔内型者突起于肠腔,呈半球型或球形,表面粘膜常有溃疡;腔内—腔外型者呈哑铃状。15%可发生恶变,男女发病率无区别,40一60岁多见。可有腹痛、肠出血(常为黑粪,十二指肠平滑肌瘤可呕血)、恶心、呕吐、腹块、肠梗阻及肠套叠等症状。
(3)脂肪瘤:多为单发,约2—3cm大小。腔内型粘膜下层多见呈球形或卵形结节,表面可形成溃疡。腔外型浆膜下少见,可形成巨大肿瘤。组织学上为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恶性变少见。30岁以上多见,常无症状,有时出现肠套叠与肠梗阻,少数有间歇性肠出血。
(4)血管瘤:起源于粘膜下或浆膜血管丛,常为多发性,有时可弥散分布于小肠及全身其他部位,形成血管瘤病。瘤体一般不大,但可引起肠道出血。根据病理形态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及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5)纤维瘤:常单发,偶有多发,多见于回肠末段,起源于粘膜下或粘膜下结缔组织中的纤维细胞,呈球形或卵形,有蒂或无蒂。临床上较少见,常发生在45岁以上,可无症状。生长活跃者,体积可很大。较常见的症状为腹部不适、压痛、腹块、肠出血及贫血等。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小肠良性肿痛切除后预后良好。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小肠良性肿瘤一经确诊,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作肿瘤切除。肿瘤过大或难与恶性肿瘤区别者应同时切除病变肠段并行肠肠吻合术。在多发性息肉,因小肠广泛切除可引起营养障碍,故仅在出血、梗阻或有恶性倾向等情况下方考虑手术切除。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