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直肠阴道瘘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直肠阴道瘘

  
疾病名称(英文) recto-vaginal fistula
拚音 ZHICHANGYINDAOLOU
别名 粪瘘,中医:阴吹,交肠,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肛肠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直肠阴道瘘又称粪瘘,是指阴道与肠道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根据发病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直肠阴道瘘和后天性直肠阴道瘘。根据发病的部位可分为高位直肠阴道瘘和低位直肠阴道瘘。先天性直肠阴道瘘有一部份患者在新生儿时期即能被发现,有一部分是常规体检时被发现,而后天性直肠阴道瘘则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之妇女。
中医释名 以直肠与阴道间有瘘道相通,出现粪便从阴道排出为主要表现的疹病类疾病。
西医病因 产伤是造成直肠阴道瘘的主要原因。如因头盆不称、中骨盆及出口狭窄而致第二产程延长,胎头压迫阴道壁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则形成瘘孔,致阴道直肠间形成通道。此外,会阴Ⅲ度裂伤缝合手术失败;行会阴切开术缝合深层组织时,缝线误穿透直肠壁而未及时发现拆除;晚期外阴或阴道癌肿的侵蚀;妇科放射治疗损伤外阴、阴道;骑跨伤等均可造成直肠阴道瘘。滞产引起的粪瘘有时可并发尿瘘
中医病因 粪瘘多因产伤、妇科手术、疮疡等所致。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病的形成,多由于湿热下注所引起。初期多为实证,若迁延日久,损伤正气,则以虚证表现为主。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直肠阴道瘘临床上分为二型。由于身体强健,湿热偏盛,下注大肠、阴道而引起的,属于实证。而迁延年久,损伤正气者,则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1.湿热下注:
证候:大便从阴道内流出,或阴道内经常出气,犹如矢气。或阴道内流分泌物,伴口干,发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阴虚内热:
证候:大便从阴道内流出,或阴道内经常出气,犹如矢气,伴见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西医诊断标准 以下几项,只要其中一项成立,即可确诊。
1.症状:粪便从阴道内流出。
2.检查:在阴道窥器下可看到瘘孔,或见到一处小的鲜红的肉芽组织,用子宫探子检查瘘口,另一手指伸入肛门时,指端可触及探子头。
3.造影剂X片检查:或美兰检查可显示瘘管,明确诊断,并提示瘘管的位置。
西医诊断依据 直肠阴道瘘症状较单纯而典型,故一般诊断较容易。大的瘘孔可在阴道窥器暴露下直视或经阴道直肠指检时触及,从而明确瘘孔的部位及大小。瘘孔较小时不易清晰看到或仅见阴道后壁处有鲜红肉芽组织,经该处用探针探查,同时另一手手指伸入肛门,若手指与探针相遇,即可明确诊断。或用一块无菌纱布填入阴道内,用导尿管自肛门内注入亚甲蓝溶液,若纱布及瘘孔部位被蓝色所染,便可确诊。
发病
病史 1.先天性直肠阴道瘘:父母有近亲结婚史或妊娠期有致畸物质接触史,如过量放射线、农药、化肥、大量吸烟、酗酒等。 2.后天性直肠阴道瘘:有分娩伤史,妇科手术损伤史,炎症性肠炎病史,局部药物腐蚀史,直肠癌病史等。
症状
体征 (一)症状
1.先天性直肠阴道瘘:大便从阴道内流出,或平素无任何不适,直到2、3岁或成人后体检时发现。
2.后天性直肠阴道瘘:由于局部分泌物的刺激,可发生慢性外阴炎,有瘙痒渗液和皮疹。有的病人从阴道内流出粪便。
(二)体征
1,先天性直肠阴道瘘:可见患儿粪便从阴道内排出,用阴道窥器检查可发现瘘孔,也可在指诊时触及,用子宫探子检查瘘口,另一手指伸入肛门内,指端可触及探子头。
2.后天性直肠阴道瘘:瘘孔较大而低位,可见大便从阴道排出,检查时,大瘘孔可在阴道窥器暴露下看到,或指诊触及;瘘孔较小,或可见到一处小的鲜红的肉芽组织。用子宫探子探查瘘口,另一手指伸入肛门时,指端可触及探子头。
体检 在阴道窥器下可看到瘘孔,或见到一处小的鲜红的肉芽组织,用子宫探子检查瘘口,另一手指伸入肛门时,指端可触及探子头。
电诊断
影像诊断 造影剂X片检查:从阴道内注入造影剂,然后摄正、侧位片,以显示瘘管,并提示瘘管的位置。
实验室诊断 在阴道窥器下检查,如可疑有直肠阴道瘘,则先在直肠内相应部位放一干净纱条,在可疑部位涂上美兰,如纱条上有美兰可确诊。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与直肠前壁癌坏死穿通直肠阴道隔膜相鉴别:直肠癌有便血,体重减轻及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症状,肛门指诊可触及包块,病理检查可确诊。
2.与克隆氏病的穿孔期相鉴别:克隆氏病有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病史,内窥镜检查可见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 肠腔狭窄,假性息肉形成以及卵石状的粘膜相。病理检查可确诊。
3.与慢性阴道炎相鉴别:瘘口较小之后天性直肠阴道瘘和慢性阴道炎,均可表现为从阴道内流出分泌物。可通过阴道窥器检查,如发现小孔,用探针能探到直肠内,可以鉴别。或通过美兰染色检查、造影剂摄片检查来鉴别。
4.与子宫颈癌穿孔期相鉴别:两者均表现为直肠阴道隔膜上瘘道,和阴道内流出脓性分泌物。但子宫颈癌通过妇检,可发现有包块,做病检可明确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肛瘘:瘘管外口在肛周而不在阴道内。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一、保守治疗:
1.初期直肠阴道瘘的治疗。
(1)排空大便,坐浴,将肛周洗干净。
(2)用1‰新洁尔灭消毒阴部,肛周及直肠、肛管和阴道。
(3)将新鲜创面进行修整,切除多余组织,使引流通畅,以利创面的愈合。
(4)将阴道和直肠内两侧瘘道上均敷上0.1%雷夫诺尔沙条即可。
(5)每日早晚各换药一次,如大便则坐浴后加换一次。
(6)注意局部清洁卫生,以防感染。
(7)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8)抗菌治疗可选用:黄连素2片,每日三次,或口服氟哌酸胶囊2粒,每日3次,或者给予静点5%葡萄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入庆大霉素16万单位,或者加入氨苄青霉素注射液6g。也可采用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日两次。
(9)待创面分泌物减少后,停止用0.1%雷夫诺尔纱条换药,而改用凡士林纱条,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2.陈旧性直肠阴道瘘的治疗。除清创方法不同外。其余均可沿用上法。
3.清创法:将陈旧性瘘道管壁用特制的挫型探针挫去肉芽组织,暴露新鲜创面,以利愈合。锉形探针制作:选用1.5mm直径的银质探针拉直后放于铺有厚布的平板上。用剃须刀片在银探针上斜切出片刺,消毒备用。
二、手术治疗:术前宜积极控制外阴、阴道炎症;瘘孔周围疤痕多而硬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促使瘢痕软化;术前应作肠道准备,手术宜在月经净后3-5d进行。术后可给予无渣半流饮食,但无需用药物控制大便。如术后4-5d仍未解大便,可服缓泻剂使粪便软化易于排出。术后应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感染。
(一)直肠阴道瘘经阴道修补术:
1.适应证:瘘孔直径在1cm以内又属于低位者。
2.术前准备。(1)肠道准备:术前口服甲硝唑及氟哌酸2天。(2)饮食:术前2天进流质。(3)冲洗阴道:术前2天,每日用5%甲硝唑液冲洗阴道1~2次。(4)术前日晚及手术当日晨清洁灌肠各一次。(5)术区备皮。(6)普鲁卡因皮试。(7)术前1小时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或给其它镇静剂。
3.麻醉:骶麻或鞍麻。小儿用氯胺酮复合麻醉。
4.体位:截石位辅以头低臀高位。
5.手术操作步骤:①用0.5%碘伏消毒肛周及会阴部皮肤,常规手术野铺无菌巾,用丝线将小阴唇分别缝合固定于大阴唇皮肤上,以暴露手术视野。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阴道、直肠下段及肛管。②用探针探查阴道外口,瘘管及直肠内口,用消毒敷料置于瘘口上方的直肠内,以防直肠上段的有菌物下流污染手术区。③将瘘孔周围之阴道粘膜层环状切开。④钝性游离切口周缘之阴道粘膜层1~2.5cm。⑤将瘘管提起,锐性剥离至直肠壁肌层。⑥用000铬制肠线做荷包缝合,紧线时将瘘管拉向肠腔,使阴道这一面完全封闭,缝线时注意不要穿透直肠粘膜层。⑦用0号丝线在上一荷包外围再做一荷包缝合。⑧00铬制肠线间断缝合阴道粘膜组织。⑨1‰新洁尔灭敷料外盖创面,插入导尿管并予以保留,取出直肠内纱布。
6.术后处理(1)饮食:禁食1天,流质2天,半流质1天,少渣软食2天,以后改普食。(2)大便:口服鸦片酊4天,控制5~6天不排便。排便前一晚可口服润肠剂,或沿肛门后缘插入粗导尿管并注入油剂,使粪便软化易于排出。(3)保持导尿管通畅:使用无色贮尿瓶,便于观察尿量及性状,4~6日拔除。保持外阴部干燥清洁。同时肛门内留置排气管。(4)每日用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外阴部,1‰新洁尔灭敷料外盖创面。(5)抗生素应用,口服或注射抗生素,以防局部感染。(6)术后二个月禁止性生活。
(二)直肠阴道瘘经直肠修补术:
1.适应证:先天性直肠阴道瘘及感染性直肠阴道瘘。
2.术前准备及麻醉:与经阴道修补术相同。
3.体位:倒置位。
4.手术操作步骤:①用0.5%碘伏消毒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手术野铺无菌巾,用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阴道、直肠下段及肛管。②在直肠前壁、瘘口周围的粘膜下浸润注射含肾上肾素0.2~0.5mg的生理盐水4~8ml,以减少术中出血。③在内口上缘作一弧弓向上的弧形切线,仅切开粘膜,切口两端下弯至齿线上,两端点之间的距离约占肛管周径的三分之一。在内口下缘再作一弧弓向上的弧形切口,两端点与上一弧形切口端点相连,将两弧形切口之间的粘膜剥离,并将内瘘口切除,从而形成一半月形切口。④钝性游离切口上方粘膜层2~3cm。⑤用000铬制肠线双层缝合内口上下缘内括约肌,缝线要错开位置。⑥将上下方切缘用00铬制肠线对位间断缝合粘膜组织。⑦油纱布填塞肛门,压迫止血,外用敷料包扎固定。
5.术后处理(1)饮食:禁食1天,流质2天,半流质1天,少渣软食2天,以后改普食。(2)大便:口服鸦片酊4天,控制5~6天不排便。排便前一晚可口服润肠剂,或沿肛门后缘插入粗导尿管并注入油剂,使粪便软化易于排出。(3)保持外阴部干燥清洁。肛门内留置排气管。(4)每日用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肛管,1‰新洁尔灭敷料外盖创面,并纳入洗必泰栓一枚。(5)抗生素:口服或注射抗生素,以防止局部感染。(6)术后二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中医治疗 直肠阴道瘘的治疗,必须兼顾整体与局部,方能奏效。湿热下注者,可清热利湿;而阴虚内热者,治以养阴清热利湿方能起效,必要时可结合外治法。
一、内治拟辨证选方:
1.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组成:龙胆草6克,柴胡6克,泽泻12克,车前子9克,木通9克,生地黄9克,当归尾3克,栀子9克,黄芩9克,甘草6克,仁8克。
2.阴虚内热:
治法:养阴清热利湿。方剂:青蒿鳖甲汤加减。药物组成: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黄连4克,苡仁20克。
二、外治法:
1.1%芒硝水棉球消毒会阴部,肛周皮肤,冲洗阴道粘膜。
2.在瘘道两侧均敷上三黄膏纱条,以清热解毒。每日2次,大便后坐浴加换1次。如被小便污染,也应换药。
3.瘘道分泌物减少后,改用生肌散换药,直至痊愈。
三、手术治疗(直肠阴道瘘挂线法):
1.适应证:低位直肠阴道瘘,不能配合手术及换药者。
2.术前准备(1)普鲁卡因皮试。(2)术前日晚及手术日晨,清洁灌肠和阴道冲洗各一次。(3)局麻无需禁食,手术日晨食流食。行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术晨禁食禁水。
3.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或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
4.体位:截石位。
5.手术操作步骤:①用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手术野,铺巾,用l‰新洁尔灭棉球消毒会阴部及直肠下端、肛管部。②用探针探查阴道外口,瘘管及直肠内口。③指扩肛门,使肛门扩约肌松驰,用拉钩扩肛以暴露内口。用锉型探针在瘘管中来回抽动,使脓腐组织被带出瘘管外,使管壁四周均被锉成新鲜创面。双氧水冲洗瘘管。④探针尾端系丝线,丝线系细橡筋线,从阴道外口探入,从肛门内口探出,抽出探针,将橡筋线带入瘘管。切开将被橡筋线勒割的内外口之间的皮肤。⑤收紧橡筋线两端并用丝线结扎。
6.术后处理:(1)饮食;流食一天后改普食。(2)大便:24小时后可大便,平素保持大便正常。(3)换药:大便后用清热解毒中药坐浴,每日1次,用1‰新洁尔灭棉球清洁肛门及会阴部,外盖敷料。(4)紧线:一般需要第二次紧线,每次紧线间隔5天,橡筋圈多在14~18天脱落。如橡筋圈松动则可紧线。(5)口服穿心莲片:每次5片,一日3~4次。或选用银黄片,每次2片,每日3~4次。以清热解毒,防止伤口感染。
四、专方验方:
1.膏发煎:猪膏半斤,乱发鸡子大三枚。前二味,和膏中煎之,发膏煎成,分再服。(《金匮要略方论》)
2.若气血大虚,中气下陷者,宜十全大补汤加升麻、柴胡以升提之。(《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前阴诸证门》)
3.橘半桂苓枳汤:法半夏15克、小枳实10克、橘皮18克、桂枝10克、茯苓块18克、生姜3片。(《温病条辨·卷三》)
4.五苓散牛膝海金砂、木通、通草。(《寿世保元·卷七·妇人杂病》)
中药 1.银黄片:每次2片,每日3~4次。本方清热解毒,用于湿热下注型。
2.千里光片:每次3~5片,一日3次。本方清热解毒,用于湿热下注型。
3.穿心莲片:每次5片,一日3~4次。本方清热解毒,用于湿热下注型。
4.连翘败毒丸:一次9克,一日2次。本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用于湿热下注型。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本病重在预防。正确处理异常分娩,正确助产,避免会阴重度裂伤;缝合会阴切开伤口或会阴深撕裂伤口时,注意缝线勿穿透直肠粘膜,一旦发现缝线穿透直肠壁应立即拆除,重新缝合;行妇科手术缝合盆底腹膜时亦应注意勿穿透肠壁;妇科放射治疗时注意保护阴道直肠壁,积极处理直肠反应等,均是预防阴道直肠瘘的重要措施。
历史考证 《陈素庵妇科补解》所说:"妊娠阴吹之病,子宫内聒聒有声,如矢气忧。或赤白带下,或先有浊气臭液出流阴户,然后有声,此系足少阴,原阴二经血虚所致。"又如《杂病广要·交肠》所论:"交肠一证,乃屎出前阴,溺出后孔之候。……若屎出前阴者,乃肠膀并破之候,非肠寄则屎从何窦而出,膀胱不破则屎从何窦而入,要必肠穿膀破,而后尿溺得以易位出也。亦必其肠膀损处,其窦粘连,而后得出入之不爽也。若非贴连,则肠虽破穿而屎出,亦不过流于肠外幕原夹层之中,纵使膀胱亦损,而其窦不相连接,亦不得出于前阴也。"这些论述均极似现代医学的直肠阴道瘘,或并发膀胱阴道瘘。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