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鸡 > 鸡病防治 > 正文:禽流感—鸡病大全
    

鸡病怎样治疗方法:禽流感-鸡病大全

概述

禽流行性感冒(Avian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感染后的禽可表现出临诊症状:呼吸系统疾病、产蛋量下降、致死率很高的急性出血性疾病,也可表现为亚临诊症状:轻的呼吸系统感染到无症状带毒(隐性感染)等多种流行形式。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毒株的毒力、被感染的禽种、有无并发病及其他条件而不同。1878年,首次报道在意大利鸡群暴发的一种严重疾病,当时称为鸡瘟(FowlPlague),即所谓的‘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1955年证实‘鸡瘟’的病原为A型流感病毒感染。1981年在美国马里兰州召开的首届禽流感学术会议上建议取消‘鸡瘟’这一病名,改称高致病性禽流行性感冒,并建议用标准操作程序来确定分离毒是否属于HPAI病毒。至今,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世界各地已分离出上千株的禽流感病毒。病毒广泛分布于各种家禽(火鸡、鸡、珍珠鸡、石鸡、鹌鹑、野鸡、鹧鸪、鹅及鸭)和野禽(包括鸭、鹅、矶鹬、燕、鹭、海鸥、天鹅等)。从迁徙水禽,尤其鸭中分离的病毒最多,流感在家禽中对鸡和火鸡的危害最严重。禽流感暴发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近年来国外及我国有不少禽流感感染人的报道,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因此本病倍受人们关注。


禽流感:出现明显神经症状,共济失调、震颤、偏头、扭颈

病原

(一)分类及命名
禽流感病毒为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成员,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S)抗原性的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A、B和C3个血清型。A型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种动物,包括人、禽、猪、马、海等;B型和c型则主要感染人。而且A型流感病毒的表面糖蛋白比B型和c型的变异性高。

根据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差异,可将A型流感病毒分为不同的亚型。迄今为止,A型禽流感病毒的HA已发现14(或16)种,NA有9(或10)种,分别以H1~H14、N1~N9命名。不同的H抗原或N抗原之间无交叉反应。

所有的禽流感病毒均属A型。不同毒株的致病性有差异。根据A型流感各亚型毒株对禽类的致病力的不同,将禽流感病毒分为高致病性病毒株、低致病病毒株和不致病病毒株。历史上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都是由H5和H7引起的。当然,并非所有的H5和H,都是强毒。证明为高致病的毒株还是少数。因此,须以国际公认的标准来鉴定分离毒株是否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PAIV)。


禽流感:腹腔内有新破裂的卵黄,卵泡变形,充血

OIE根据科学家的建议,推荐的鉴定标准:

1.将无菌有感染性的鸡胚尿囊液1:10稀释后,每只0.2ml静脉或肌肉注射8只4~8周龄易感鸡,接种后10天内死亡率≥75%,可认定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2.分离物符合上述标准后,其他鸡群即可依据流行病学、l临诊症状及相同亚型血凝素抗体测定来确定是否为感染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

3.如果致病力试验中致死率不足75%,或血凝素为H5及H,亚型的病毒,需要进一步的试验和验证。

4.如果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只能致死8只中的1~5只,但能在没有胰蛋白酶的存在的细胞培养物(CEF细胞)上生长,并能产生细胞病变(CPE)或形成蚀斑,则必须先测定其HA相关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后,才能宣布该分离物是否为高致病性毒株。

5.对所有低致病性的H5、H7毒株,血凝素切割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致。

毒株的命名包括: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血凝素亚型和神经氨酸酶亚型),如A/turkey/Ontario/7732/66(H5N9)。

A型流感病毒的另一特点就是病毒的遗传变异。由于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是由8个单链的RNA片断组成,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基因重排,使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发生变异。抗原性变异是A型流感病毒常见的一种自然变异。变异率最高的是HA,其次是NA。这两种抗原变异可独立发生,有时只涉及一个(HA或NA),有时两个同时发生变异。抗原变异可分为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和抗原转移(Antigenicshift)。

A型流感病毒有8个基因组片段,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病毒粒子同时感染一个宿主细胞时,在病毒增殖过程中,不同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可随机重新组合。据知,A型流感病毒的HA已鉴定出16种,NA有10种。如果HA和NA基因随意重排,则可产生160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如果两个不同毒株的流感病毒同时感染同一个动物细胞时,通过基因片段的重排可能装配成256种遗传学不同的子代病毒。这种基因重排有可能产生高致病力的毒株,有些是无致病力的。

另外,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也易发生基因置换,病毒的这一特性,加之易感动物的复杂、多种,使本病的防制更加困难。


禽流感:肝脏肿大,出血,颜色发绿,呈古铜色

(二)病毒的理化特性

流感病毒具有多形性,典型的A型流感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100nm左右。有些毒株呈长短不一的丝状,长者可达数微米。

病毒具有囊膜,囊膜上有12~14nm的纤突,有两种不同类型即HA和NA。病毒的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核酸为单股负链RNA,可分成8个片段,总长约13.6kb,分别编码不同的病毒蛋白。

禽流感病毒的囊膜表面具有血凝素(HA),能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并能被特异的抗血清所抑制。禽流感病毒凝集的红细胞种类与鸡新城疫病毒凝集的种类有所不同,以此可鉴别两种病毒。

流感病毒有囊膜,对乙醚、氯仿、丙酮等脂溶剂敏感。20%乙醚4℃处理2h可使病毒裂解,但血凝滴度不受影响。常用消毒药容易将其灭活,如福尔马林、β-丙内酯、去氧胆酸钠、稀酸、氨离子、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重金属离子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流感病毒对热也比较敏感,56℃加热30min、60℃加热lOmin、65~70℃加热数分钟即丧失活性。

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数月或1年以上。该病毒对冻融作用较稳定,但反复冻融的次数过多,最终会使病毒灭活。

直射阳光下40~48h即可灭活该病毒。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感染。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的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大的抵抗力。据报道,在鸡淘汰105天后,仍可从鸡舍湿粪便中分离到具有传染性的病毒。粪便中病毒的传染性在4℃可保持30~35天之久,20℃可存活7天。堆积发酵的粪便中10~20天,可将HPAIV全部灭活。在羽毛中存活18天,在干骨头或组织中存活数周,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可存活很长时间,常可以从有水禽的湖泊和池塘中分离到流感病毒。据估计流感病毒可在冰冻的池塘中越冬,但在夏季或没有水禽活动的池塘水中,病毒不能长期存活。


禽流感:肝脏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

(三)已知禽类分离毒株

目前在世界各地分离到的禽类流感病毒达千种以上,至少在50种禽类中发现了流感病毒或其抗体。

流行病学

分布禽流感病毒呈世界性分布。易感动物家禽和野禽、鸟类都对禽流感病毒敏感。家禽中火鸡、鸡、鸭是自然条件下最常受感染的禽种。

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家禽流感的传染来源较多,可来自感染或发病的家禽、其他种类的家禽,来自外来捕获的鸟、野生鸟类、移徙的水禽及其他动物。

病毒通过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等污染饲料、饮水及其他物体,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发生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人工感染途径包括鼻内、气管、结膜、皮下、肌肉、静脉内、口腔、腹腔、气囊、泄殖腔、颅内及气溶胶等途径均获成功。

由于感染能从粪便中大量排出病毒,污染一切物品,如饲养管理器具、设备、授精工具、动物、饲料、饮水、衣物、运输车辆等均可成为病原的机械性传播媒介。人员的流动与消毒不严可起着非常重要的传播作用。

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既与禽的种类及易感性有关,又与毒株的毒力有关,还与年龄、性别、环境因素、饲养条件及水平以及并发疾病(常有大肠杆菌病及鸡新城疫的参与)有关。

还应了解,流感病毒的变异率很高,即使同一毒株也会在短时内发生变异。


禽流感:病鸡精神沉郁,鸡冠发紫,出血,坏死。左为对照

临床症状

禽流感(AI)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高低、感染强度、传播途径和易感禽的种类有关。

由A型AIV所引起的禽流感,因感染禽的种类、年龄、性别、并发感染情况及所感染毒株的毒力和www.med126.com/shouyi/niu/jibing/其他环境因素等不同而表现出的症状很不一致。

病禽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神经系统的症状。一般说来,没有特征性的症状。病禽呈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喜卧不动,饮食欲减少。母鸡产卵量下降,下降幅度不等,毕英佐等1994年报道,下降15%~35%;张泽纪等报道,产蛋下降14%~75%。呼吸道症状表现明显,如咳嗽、喷嚏、罗音,呼吸困难,重者张口呼吸或有尖叫声。病禽流泪,羽毛松乱,身体蜷缩。头和颜面部水肿、冠和肉垂发绀。有神经症状,共济失调,不能走动和站立。有的见下痢。以上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或几种同时出现。
当出现急性暴发时,没有明显症状即可见到鸡只死亡。因毒株的致病力不同,死亡率从0%~100%不等。同时,不同种类的禽种易感性也不同,如H5N8亚型对火鸡致病,对鸭则不致病。野生鸟类的流感病毒感染,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燕鸥感染A/tern/SouthAfrica/1/61(H5N3)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禽流感:病鸡输卵管水肿,有白色粘稠分泌物

病理变化

禽流感的病理变化因感染病毒株毒力的强弱、病程长短和禽种的不同而变化不一。

高致病性AIV的主要特征是暴发时的突然死亡和高死亡率。其组织病变主要是坏死,而且严重并涉及到脑、皮肤及多个内脏器官。

与此相反,由低毒力毒株引起的蛋鸡及火鸡的AIV流行主要临诊特征是:死亡率无明显升高,而产蛋率、受精率及孵化率下降。最常见的大体病变是卵巢退化、出血和卵子破裂,内脏的尿酸盐沉积(内脏型痛风),肾脏肿大,肺充血和水肿,气管炎,肠炎及气囊炎。其他常见的变化是输卵管发炎,‘蛋性腹膜炎’(Eggperitonitis),肾小管坏死,肝脏坏死及肺炎,说明低毒力株主要侵害泌尿生殖道。


禽流感:病鸡腿部出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一)肉眼病变

在很多病情较轻的病例中,大体病变往往不太明显。可能有轻微的窦炎,表现为卡他性、纤维素性、浆液性/纤维素性、脓性或干性炎症。气管粘膜有轻度水肿,并有数量不等的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气囊炎,表现囊壁增厚,或有纤维素性及干酪样渗出物。病禽还可见纤维素性腹膜炎及‘蛋性腹膜炎’。火鸡还能见到卡他性或纤维素性肠炎和肠炎。蛋鸡的卵泡变形、萎缩,输卵管也可见到渗出物。

如果感染高致病性毒株,因死亡很快,可能见不到明显的病变。但有些毒株也可引起某些非特征性的充血、出血及局部坏死等病变,如A/turkey/Ontario/7732/66(H5N9)、A/tem/SouthAfrica/61(H5N3)及A/chicken/Pennsylvania/83(H5N2)等毒株。病变还可包括头面部水肿,窦炎和肉垂、冠发绀、充血。内脏的变化差异较大。人工感染禽流感病毒(H7N7)可见到肝、脾、肾的坏死灶,有些毒株(H5N3)则没有前述变化。

部分毒株除产生头部水肿、发绀外,内脏还可见到较明显的出血,包括浆膜及粘膜面的小点出血;十二指肠和心外膜出血;肌胃与腺胃交接处的乳头及粘膜严重出血;扁体肿大及出血。

(二)病理组织学变化

禽流感的特征性病理组织学变化为水肿、充血、出血和‘血管套’(血管周围淋巴细胞聚积)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心肌、肺、脑、脾等。肝、脾及肾有实质性变化和坏死。脑的变化包括:坏死灶、血管套、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从轻微到严重的非化脓性脑炎。此外.还有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和心肌炎


禽流感:病鸡腺胃乳头出血溃疡,粘膜上附有脓性分泌物。腺胃肌层出血,肌胃内膜易剥离,皱褶处有出血斑

诊断鉴别

对禽流感及时而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以能采取果断的控制措施。本病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尤以实验室诊断最为重要。

(一)现场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及剖检变化只能作出可疑诊断。由于禽流感的现场表现(发病特点、症状及剖检变化)差异较大且无典型性,所以要确诊必须依靠病原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试验。


禽流感:产薄皮、软皮和畸形及白皮

(二)病原分离、鉴定

A型流感病毒常在呼吸道或/和消化道中复制增殖,所以,活禽采集病料多从喉头、气管或泄殖腔中采集。死禽采集气管、肺、肝、脾、肾等组织样品。

棉花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拭子、器具采集病料样品,放入加抗生素的无菌肉汤或20%~50%甘油生理盐水中。最好低温(4℃)或-70℃下保存,以液态氮或干冰较好。病料样品在保存或运送前可先行处理,制成10%的悬液,并进行低速离心澄清。

经离心的病料上清液接种SPF鸡胚,取0.1ml,经尿囊腔途径接种(或同时羊膜腔接种)9~11日龄的鸡胚,置37℃孵育3~7天,弃去24h内死亡的胚,收集48h至96h的胚液和绒毛尿囊膜作无菌检查,检查鸡胚尿囊液对红细胞的凝集活性,血凝阴性者,用尿囊液盲传2~5代,如仍未出现血凝时,判为阴性,弃去。如出现血凝活性则进一步检查。

一般说来,如果样品中有病毒存在,初次传代后就足以产生红细胞凝集作用。出现血凝活性的病毒量一般为10-5~10-6EID50/ml。

用于病毒鉴定的标准方法是以鸡红细胞来检测胚液的血凝活性,常量法和微量法都可便用。

确定尿囊液或其他胚液的血凝活性后,还要鉴别是否由副粘病毒鸡新城疫病毒(NDV)所致。因此,首先要用ND抗血清作HI试验,以排除NDV的可能性。如果NDVHI阴性,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即确定A型流感病毒NP抗原的存在。可用血清学方法,如双向双扩散、免疫电泳、或单辐射溶血试验等方法来检测型特异性的核心抗原NP或MP。A型流感病毒都具有相同的型特异性抗原。

鉴定程序下一部工作是确定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这两种表面抗原的亚型。用一系列制备好的抗不同血凝素的抗血清以HI试验来测定其HA的型别。

NA亚型通常用制备的抗9种(或10种)已知神经氨酸酶的抗血清鉴定。微量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操作更简便。已知目前的HA亚型达16种,NA也达了10种亚型。

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实验室具备鉴定的条件,可将待检材料送往有条件的专业实验室去进行病毒分型鉴定。


禽流感:呈明显的心包炎病理表现

(三)血清学试验

1.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HI)可证实流感病毒的血凝活性及排除NDV。简单的方法是:取1滴1:10稀释的正常鸡血清(最好是SPF鸡)和1滴ND抗血清,分别滴于瓷板上,再各加1滴有血凝活性的鸡胚尿囊液,混匀后各加1滴5%的鸡红细胞悬液,若两份血清均出现血凝现象,则表明尿囊液中不含有新城疫病毒(NDV);如果ND抗血清出现HI现象,表明尿囊液中含NDV。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操作相对繁杂一些,加上需制备抗血清,所以也较费时间。但特异性较好,是亚型鉴定中必须进行的项目。用于型的鉴定就不如琼脂扩散试验那样简便和快捷。

2.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在琼脂凝胶中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比较简便、快捷,既可以定性(如免疫双扩散及免疫电泳中以沉淀线判定),又可以定量(如单辐射扩散)。

琼脂扩散(AGP)试验最常用的是双向双扩散(或称免疫双扩散)。即用已知的阳性和阴性血清与待检抗原及已知抗原,在琼脂凝胶中进行免疫双扩散。室温下作用24h,已知抗原和阳性血清之间应出现明显的沉淀线,48h内都应很清晰。当待检抗原与阳性血清间出现沉淀线,并且沉淀线与邻近的阳性抗原和抗血清的沉淀线相连,即可判定为阳性反应,待检抗原即为A型禽流感病毒。这是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除了双向双扩散试验(IDD)外,在凝胶中进行的免疫沉淀试验还有:免疫单辐射扩散试验(SRD),即制胶时先加入抗原或抗体的一种,而让另一种在凝胶中进行扩散。这种方法还可以定量测定抗原或抗体的量。这种方法还可以称作被动溶血试验,即单辐射溶血试验(SRH),此时凝胶中要加入红细胞,在补体存在下抗原抗体复合物使沉淀环出现溶血现象,也可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

免疫电泳试验也可用于AIV及其抗体的检测,使用较多的是对流免疫电泳(CIE)。

几种方法相比较,免疫双扩散(IDD)要比SRD更简便一些,但其敏感性不如SRD好。但SRD需对抗原进行裂解处理,操作较为复杂。SRH的敏感性类似SRD,比IDD要高,但操作更复杂,其优点在于可定量分析。

对流免疫电泳(CIE)是这几种方法中最为敏感的一种,而且操作简单,时间最快,1h即可出结果。

3.中和试验以中和试验(NT)来鉴定或滴定流感病毒时。常用鸡胚或组织培养细胞,操作方法与其他病毒(如NDV)的中和试验相同。

中和试验作为经典的方法在病毒鉴定中是相当重要的,很多新的检测方法都要以之为标准来进行比较。但其操作相当繁琐,所费时间也较长,试验材料耗费也多,故不常进行。
4.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即荧光抗体技术,最早用于流感病毒是鉴定和定位病毒感染细胞中特异性的抗原,主要是流感病毒的NP或MP抗原。用NP抗原的荧光抗体染色,主要出现核内荧光;用抗原的荧光抗体主要出现胞质荧光,核内也有部分荧光。

用于禽流感病毒的诊断,常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即在组织触(印)片上直接染色,以荧光显微镜检查荧光,一种AIV的荧光抗体可以用来检测同亚型的其他病毒。荧光抗体技术用干诊断,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等特点,而且费用较低。需要注意的是,如何避免或降低标本中出现的假阳性问题(非特异性荧光)。

5.酶免测定技术酶免测定技术(EnzymeImmunoAssays),也称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是用酶来标记抗原或抗体,通过显色反应来检测相应抗体或抗原的一种方法。

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既可以检测抗体,又可以检测抗原。尤其适合于大批样品的血清学调查。可以标准化而且结果易于分析。在流感的控制、扑灭、检疫中很有用途。

试验表明,直接ELISA可于感染后6天检出AIV的抗体,敏感性也高于AGP及HI试验。

简单程序(直接ELISA)为;从感染尿囊液中超速离心制备抗原,以抗原包被酶标反应板,加人待检血清后,再加入抗抗体(酶标),最后以酶标仪检测结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已开发出ELISA和Dot-ELISA诊断试剂盒可供诊断用。

6.聚合酶链反应(PCR)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吴时友等建立了从病料中核测AIV的PCR方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康震等也建立了PCR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诊断法。PCR方法敏感性较高,为AIV从病料中快速检出提供了方法。



禽流感:鸡冠发红或紫绀

(四)病理组织学见病理变化部分。

(五)鉴别诊断

由于禽流感感染引起的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与某些禽病相似,必须作出区别诊断,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病、衣原体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特别是某些疾病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病情更为复杂,给诊断带来困难或容易发生误诊,因此,类症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首先是与新城疫的区别诊断,由于禽流感与鸡新城疫的症状、病变很相似。一般来说,禽流感的潜伏期和病程比国内目前发生的新城疫为短,新城疫病鸡的呼吸困难、嗉囔和口中的积液、呼吸困难时的咕咕叫声、典型神经症状等各种表现、常规的典型病变都较禽流感明显和具有特征性,加之,现场新城疫的紧急免疫效果等,都与禽流感不同。但两病的准确区别诊断,只能依靠实验室的诊断,最简便、实用的方法是病毒分离和血凝抑制试验(HI),ND抗血清抑制不了AIV的血凝作用,反之亦然。

禽流感与其他几种疫病的鉴别,作者认为根据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病原学、血清学)等综合分析,是可以区别开的。同样,继发或并发细菌病时,通过病原分离工作便可确定。

总之,对禽流感的诊断,实验室病毒的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试验都耗时较长,化费也较高,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能进行此项检查,在收到检查样品后不能在较短时间(48h)内作出确诊,确诊滞后于现场采取措施的要求。禽流感这类疫病的确诊越快、越早,损失就越小。如果,分离物鉴定为高致病的禽流感强毒,则要求发病现场采取及时、果断的扑灭措施;如分离物鉴定为中等毒力或低致病的禽流感病毒,则要求发病现场采取可行的控制措施;如分离物鉴定为无毒力的禽流感病毒,则需观察其流行动态。A型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的变异监测也是应该重视的内容。


禽流感:鸡腿鳞片发红

防治措施

禽流感是世界性分布的疫病,对该病的防制各个国家都很重视,我国应该从多方面采取严加防范的措施,否则,该病一旦爆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无法估计,对养禽业可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1.防止AI从国外传入我国。

预防和控制禽流感,一定要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从国外传入。海关应对进口的禽类,包括家禽、野禽、观赏鸟类及其产品进行严格检疫,把好国门关。

2.一旦发生可疑禽流感时,要组织专家及早确诊,鉴定所分离的禽流感病毒的血清亚型、毒力和致病性。划定疫区,严格封锁,扑杀所有感染HPAIV的禽类并进行彻底的消毒,按照我国动物卫生法和农业部的要求,严格执行防疫措施。

3.各地在引进禽类及其产品时一定要来自无禽流感的养禽场。

4.对查出血清学阳性的养禽场,一定要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强监测,密切注视流行动向,防止疫源扩散。

5.未有本病发生的地区和养禽场,应加强兽医卫生和检疫工作,定期检测禽群,防止禽流感的传人和发生。

6.对禽流感目前没有切实的特异治疗方法。流行过程中不主张治疗,以免使疫情扩盐酸金刚烷胺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确定。应用抗生素主要是防止和减轻细菌性并发和感染。其他也多是对症疗法。

7.疫苗的应用并不广泛,因为AIV的血清亚型较多,缺乏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而异性很大,况且免疫会干扰、影响检疫和扑灭工作,也可能会诱发病毒的突变。据于介绍,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根据各国暴发的高致病力禽流感均是由Hs和H7亚型病毒,以及我国1-19亚型的存在,现已开展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研究。


禽流感:拉黄色稀粪便


禽流感:卵巢变形,呈束带样表现


禽流感:气管粘膜出血


禽流感:肾脏可见点状坏死灶及出血


禽流感:肾肿大有尿酸盐,出血、肺出血


禽流感:输卵管内有白色脓性分泌物或块状物


禽流感:腺胃乳头出血


禽流感:禽流感:腺胃乳头出血


禽流感:肿头、鸡冠萎缩发青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   鸡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