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方案是什么?猪病症状描述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症状描述: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方案是什么?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方案是什么?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1.猪圆环病毒病的一般性防治措施:(1)购入种猪要严格检疫,隔离观察。应用ELISA与PCR技术对购入种猪进行检疫,隔离饲养1个月,健康者方可进入猪场生产区。(2)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落实生物安全各项措施。猪舍要清洁、卫生、保温,通风良好,降低氨气及有害气体的浓度;饲养密度要适中,不同日龄的猪只应分群饲养,不要混养;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3)定期消毒,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建立独立的粪尿排放系统,粪尿发酵处理。生产中应用3%的火碱溶液、0.3%的过氧乙酸溶液及0.5%的强力消毒灵和抗毒威消毒效果良好。(4)药物预防,控制并发病及继发感染。①妊娠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按1吨饲料中加入80%泰妙菌素125克、15%金霉素2.5千克、阿莫西林150克,均勻拌料,连喂15天。②哺乳仔猪:1日龄、7日龄和断奶时各肌内注射1次头孢噻呋每千克体重5毫克。③断奶仔猪:1吨饲料中加80%泰妙菌素50克、15%金霉素1500克(或强力霉素150克)、阿莫西林150克,均勻拌料,连喂15天。也可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泰妙菌素50毫克、强力霉素50毫克、阿莫西林50毫克,拌勻后喂饲,连用7天。同时在饲料中注意适当的添加电解质和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_(5)帮助仔猪过好断奶关。仔猪断奶时易产生心理应激、环境应激和营养应激,所以仔猪28日龄断奶則%母猪下床,仔猪应在原产床上停留3?5天,并给予优质全价饲料,料中拌入抗应激药物,以降低其应激反应。断奶时以原窝仔猪组群,不要与其他窝仔猪混群、合栏,以免仔猪相互咬架、打斗,造成应激。保育猪舍要保温通风,温度不能与产房舍温度相差过大,否则易造成仔猪发生死亡。(6)发生本病时应采取的措施。发生本病时要清除病猪,全群检疫,淘汰阳性猪。添加药物,控制疫情。全面消毒,改善饲养环境、空气质量和温度,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加强营养和饲养管理,防止继发其他疫病的发生。2.PMWS的控制理念和技术措施:(1)控制PMWS的有关理念。1)多病因论。PMWS是由多种病原引起,在一定饲养管理应激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疾病症候群。原凶主要是圆环病毒2型(PCV2),协同病原主要有猪嗜血杆菌(HP)、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蓝耳病(PRRS)、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猪瘟及猪附红细胞体病等。不同的猪场应根据自己猪场情况,确定主要的协同并发病原。2)从容易控制的疾病入手采取措施。PMWS是与PCV2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目前还没有商品疫苗用于特异性防制,猪场在确定主要并发病原后,主要针对并发病因素采取措施,保育期应减少疫苗多次接种应激。3)注重细菌性疾病并发或继发。细菌性并发病原在PMWS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致猪只病情加重,致残致死。值得重视的是,细菌性病原不能通过胎盘屏障由母猪传给胎儿,而是发生干仔猪出生后的护理操作,及哺乳期的创伤感染与其他接触感染,所以控制的重点是分娩舍的接产操作、卫生消毒与早期给药保健。4)改变楮场用药途径,提高用药效果。哺乳期仔猪饮水吃料少,混饮或混饲用药难以达到目的,肌内注射用药保健效果更确实;发病患猪少吃或不吃料,单靠饲料加药做预防保健是不够的,应配合饮水加药。母猪产前一周饲料加药可减少母源垂直传染,但临产前几天及产后1周内,因控制投料量而易造成母猪给药量不足,同时母猪分娩期间受应激最大,此阶段母猪的排毒排菌量也最多,所以有必要给予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控制垂直传播。(2)PMWS的控制措施。1)母猪保健措施。①母猪产前肌内注射长效抗生素如20%长效土霉素10毫升/头。②母猪产后同时应用注射用水18毫升加地塞米松2毫升,稀释阿莫西林3?4支/头或复方磺胺间甲氧20毫升/头,两侧肌内注射,1天1次,顺产母猪连用2天,人工助产母猪连用3天。③母猪产前产后各〗周(共14天),饲料中添加下列药物(选择一个处方)。10%泰乐菌素1〇〇〇克/吨I磺胺二甲基嘧啶110克/吨+阿莫西林300克/吨;10°/。氟甲砜霉素600克/吨+15%金霉素2000克/吨;10%泰妙菌素1〇〇〇克/吨+15%金霉素2000克/吨。2)仔猪保健措施。三针保健计划,可在以下4种方法中任选1种。①林可霉素+壮观霉素:仔猪出生第1天,肌内注射0.2毫升/头;仔楮出生第7天,肌内注射0.2毫升/头;仔猪出生第21天(早期断奶),肌内注射0.4毫升/头。②20%长效土霉素,仔猪出生第3、7、21天,肌内注射0.5毫升/头。③10%氟甲砜霉素针剂,仔猪出生第1天,肌内注射0.5毫升/头;仔猪出生第7天,肌内注射0.5毫升/头;仔猪出生第21天,肌内注射2毫升/头。④磺胺间甲氧仔猪出生第7、14、21天肌内注射1毫升/头。断奶前后仔猪加药方案:断奶后1~2周,10%泰妙菌素1000克/吨+15%金霉素2000克/吨+阿莫西林200克/吨;断奶后4?6周,10%泰乐菌素1000克/吨+磺胺二甲基嘧啶110克/吨+阿莫西林300克/吨。3)血清的使用。①选老龄健康母猪或超过1〇〇千克健康肉猪做抽血对象。②采用颈动脉抽血,尽量减少感染操作。③血清收集后,每500毫升加入160万单位青霉素,放2~7UC保存,使用前按需要血清量,抽取血清,每500毫升血清再加人2.5%普杀平30毫升,摇勻后马上使用。④仔猪2周龄每头腹腔注射4?5毫升,仔猪断奶当天,每头腹腔注射6毫升;另对病残猪隔天腹腔注射血清1次,连用3?4次,6毫升/头。4)管理措施。①怀孕母猪: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度,分娩前母猪的驱虫,限制交叉哺育(或限定在24小时内)。②断奶猪(到30千克体重):保持较小的猪群群体(小于13头),其间用固体隔栏;清除污物,经常性清洁和消毒,全进全出;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3头猪/平方米);每头猪增加适当的饲槽长度,防止采食时过分拥挤;改善空气质量(确保NH3<&万分之十,CO,<0.15%);改善温度控制条件,防止过冷或过热;尽量不要混群。③生长和育肥猪(到110千克体重):保持小群体,其间用固体隔栏;清除污物,经常性清洁和消毒,全进全出;不将断奶后的猪混群,不将育肥猪混群;减少猪群密度(每头猪占地面积不能小于0.75平方米),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温度。④其他:做好猪场其他疾病的免疫接种计划,建筑物内合理流动(空气、动物和人),执行严格的兽医卫生管理,及早清除病猪(隔离或处死)。总之,发生PMWS后,主要采取的对策是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环境应激因素,如温度变化、贼风和有害气体。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PCV和其他感染因子的混合感染。尽甲?发现可疑猪只进行检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淘汰等措施,尽量避免从疫区引进楮只,严格控制来访者、车辆、货物进入猪场。在预防相关疾病时,特别是疫苗的使用和研制方面,要大力提倡基因工程苗、合成肽疫苗、DNA疫苗等新型疫苗,因为这些疫苗不需要用活的病毒制作,不存在病毒灭活不彻底的危险性,而且可以诱发高效的无毒免疫。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