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浅析猪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养猪咨询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咨询:浅析猪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猪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猪病的发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部分老疫病呈非典型化,临床症状日渐复杂,新的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不时出现,个别传染病的免疫失败也时有发生。猪病的流行使养猪生产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养猪业每年因各种疾病直接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疾病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饲养和人工的浪费,含有治疗性药物的病猪及产品对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目前影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已经由原来的品种、饲料和市场转变为各种疫病的威胁,疫病的流行成为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猪病发生的原因分析1 养殖方式落后传统的散养方式在我国仍占有很高的比例,大部分散养户观念陈旧,技术力量不到位,管理手段跟不上,圈舍简陋,管理粗放,免疫不到位,消毒不彻底,达不到法律规定的防疫条件。2 防疫不当2.1 免疫操作不规范养猪户中大部分没有受过兽医基础培训,免疫操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疫苗用量不准确、免疫时间间隔不当、免疫程序使用不当和消毒不合理(如在免疫期间消毒)等,从而大大影响了免疫效果。2.2 疫苗运输和保管不善经营生物制品国家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取得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后才能经销疫苗,但一些经销兽药、饲料的门市大都经销疫苗,有些根本不懂疫苗运输、保管常识,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3 免疫抑制3.1 疾病免疫抑制猪在疾病的潜伏期或亚健康的状态下(携带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血液虫病、寄生虫病等),注射疫苗后,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虽然注射过疫苗,但抗体高度维持的时间较短,如遇强毒攻击,极易发病。 3.2 药物免疫抑制有些养猪户为了防病,三天两头用抗生素药物预防。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动物免疫功能下降。因为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有益菌,引起二重感染和内源性感染。3.3 饲料免疫抑制饲料中微量元素过量超标,猪食后全身发红,拉黑粪,是因为铜、砷过量超标。在临诊解剖猪时,发现许多猪胃底部充血、出血,怀疑是微量元素过多或者抗生素长期使用造成的。这样的猪抗病力非常低,发病的可能性就大。4 药物滥用导致耐药菌株产生4.1 滥用抗菌药物和激素药物滥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造成“药物越用越多、病越来越难治”的现象。一方面,造成抗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有时甚至达到无药可治的地步;另一方面,由于不按剂量添加或估抓药物而导致中毒,临床上常见的有喹乙醇、磺胺类药物、马杜拉霉素中毒等。4.2 治疗不彻底一些养殖户因为资金紧张,怕花钱,猪刚开食就停止治疗,任何一种药物在体内维持疗效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当药物降到一定浓度时就必须及时补充药物,否则,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在含有较低浓度的机体内顽强生长繁殖,逐步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变异,给今后的治疗造成较大难度。5 随意引种,产品流通领域疏于管理5.1 现在的猪产品市场是开放的,这有利于商品的合理流通和价格稳定,但市场管理难度加大,有的养殖户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当发生疫病时,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患病的猪私自出售,造成了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5.2 随意引种,造成疫病传播由于一些养配种公猪的畜户不重视环境消毒和淘汰老配种猪,种公猪猪体不洁,往往带病配种,给母猪、仔猪健康生长带来隐患。6 饲养管理不当重保温、轻通风,这种现象在冬季比较突出,导致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引发疾病;饲养密度过大,光照不合理等因素引发疾病,如猪咬尾等。综合防治措施1 政府要加强投入和管理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落实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加强疫苗的监管及冷链建设,使养殖户用上安全、放心的疫苗,整顿兽药市场,严厉打击经营假劣兽药的行为。2 发展规模养猪落后粗放的社会散养方式不利防病控病。为保障人畜健康,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农村散养习惯,建规模化猪场,走规模化养殖之路。3 布局合理,科学饲养3.1 猪场建设要符合防疫条件饲养场建设是养猪的基础,要从选址、布局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防疫条件。否则对猪的生长、猪的健康、猪场的经济效益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3.2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制定合理生产计划。饲喂配合饲料,保证营养,提高猪体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猪栏要干净,猪要吃饱,饮清洁水。冬天要保暖通风,夏天要防暑降温,并搞好环境卫生,防止蚊虫。定期对猪舍、用具及环境进行消毒,杀灭有害病原体。禁止养狗、养,消灭老鼠,切断疾病传播途径。3.3 重视免疫注射免疫注射是使易感机体变为非易感机体的唯一手段,也是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免疫操作要规范,免疫注射前要掌握机体的健康状况,有寄生虫病或染有其他疾病的不予防疫注射,一定要使免疫注射达到预期效果。3.4 抓好抗体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定期监测猪体内的抗体水平,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科学免疫,提高免疫质量。3.5 合理用药要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变及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等,有目的、有针对性用药,严禁滥用抗生素,杜绝长期的大量使用退热药和皮质激素,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避免机体免疫力下降。做到科学诊断,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4 加强检疫工作,杜绝疫病传播主要搞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督查和车辆消毒,使病猪及产品不能进入流通环节,从而在最小范围内将其控制和扑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疾病的预防控制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希望广大养猪户要正确认识疫病发生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