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的育种原理与选择技术(2)养猪症状描述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症状描述:猪的育种原理与选择技术(2)

猪的育种原理与选择技术(2)
-----
显性效应对产仔数这一低遗传力性状具有重要影响,而对于高遗传力性状(如胴体组成性状)影响甚微。研究表明,显性效应是构成杂种优势的主要因素。上位效应也与杂种优势的大小有密切关系,但其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要比显性效应差。繁殖性状的非加性效应显着,可以获得明显的杂种优势。因此,通过杂交生产商品猪已成为现代育种的基本方法。  猪的育种工作应当一方面提高纯种的生产性能(加性效应),另一方面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杂种优势,即非加性效应。提高非加性效应的方法有两个:①配合力测定,常见方法,即在纯种选择的基础上,通过配合力测定来筛选生产性能最好的杂交配套组合,育种及生产实践证实,在现代瘦肉型猪种中,长大(长白猪♂大白猪♀) 以及杜长大(杜洛克♂长大♀)是最佳的杂交配套组合。  ②通过正反交重复选择(MRRS),在纯种内同时提高纯种的育种值和杂种传势。该方法将在以后章节详细介绍。  (三)平衡育种 猪的生产性状众多,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的表型和遗传相关,  当通过选择使某一性状发生变化时,其它一些性状可能发生相关反应,其变化量的大小取决于性状的遗传力和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等。  在育种实践中,必须考虑到性状间的相关,保持性状间的合理平衡,即平衡育种,一方面要注意性状间遗传颉抗作用(负遗传相关),如选择瘦肉率, 该性状改良到一定程度,肉质下降;另一方面克服自然选择的干扰,如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猪种,产仔数少、体躯长而高的猪种,体质变弱,以及个别猪种出现遗传缺陷—— 猪应激综合征,都可以认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实现这样一个性状的合理平衡,即增重快、瘦肉多和肉质好的目标。  二、选种方法  良种猪是长期选择与培育的结果,种猪的性能只有通过不断选择才能巩固和提高。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提高选择的准确性是关键。运用各种选择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尽可能充分利用所有信息,最准确地选择种猪, 实现最大的遗传改进量。  (一)单性状的基本选择方法 在单性状选择中,除个体本身表型值外, 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就是个体所在家系的遗传基础,即家系均值。因此,单性状的选择方法就建立在个体表型值和家系均值之上。  1.个体选择 也称为大群选择(mass se1ection),  根据个体本身性能测定结果进行选择。这种方法适用于遗传力高的性状。在育种实践中,选择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以及瘦肉率(活体膘厚)时常用此法。  个体选择方法简单易行,可加大选择强度,缩短世代间隔。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