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预防猪口蹄疫的几点关键性措施的小技巧猪病咨询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咨询:预防猪口蹄疫的几点关键性措施的小技巧

预防猪口蹄疫的几点关键性措施的小技巧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在国内,防治猪口蹄疫主要采用注射灭活疫苗和消毒等综合性防制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但各猪场效果差异很大,有些猪场即使完成二次疫苗接种仍不能阻止疫情的发生。  病猪表现为:口腔黏膜及鼻镜周围形成水泡,蹄冠部位出现水泡及糜烂(图一),严重的蹄匣呈脱落状(图二),病猪喜卧废食,强行赶起走动时,则行动缓慢,卧侧皮肤淤血潮红(图三)非卧侧皮肤未见异常(图四)。部分病猪容易出现突然死亡,剖检时发现心外膜出血,心肌松软,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虎斑心”,部分病猪可观察到因心肌炎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症状,笔者调查发现,各养猪场免疫效果参差不齐的原因大致有如下方面:  1、免疫程序不合理。  部分养户只进行一次免疫,疫苗的抗体滴度不及格和均匀度差。  2009年本人专门做过国内两种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政府免费浓缩苗)与进口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并撰写了题为《3种猪口蹄疫O型油乳灭活疫苗体液免疫效果比较》的论文,发表于《中国畜牧兽医》杂志2009年第36卷第12期,试验结果显示,尽管3种疫苗接种2次与接种3次的免疫效果比较存在差异,且在多数时间的差异不显著,但进行3次免疫组较2次免疫组抗体下降明显平缓。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若使猪群对抗野毒的感染,采用猪口蹄疫O型油乳灭活疫苗3次免疫具有更为确切的效果。结果还显示,无论采用猪口蹄疫O型灭活油乳苗的普通苗或浓缩苗,均可在免疫后15天,检测到间接血凝抗体效价,获得有效保护。因此,每年内根据不同季节,选择2次或3次的免疫是可以的。  由于灭活疫苗注射入体内后不能繁殖,产生有效抗体时间需要约2周,总体效果也差于活疫苗。由此可知,每次注射疫苗抗原量是否足够,基体免疫功能是否够强,都直接影响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数量,从而决定了免疫的成败。  疫苗生产商建议在冬春季节(每年10月—4月)肉仔猪最早可在28—35日初免,间隔一个月进行二次加强免疫,30天后再进行三免。实际上,首免日龄可根据本场实际适当推迟。一般来说,推迟至70—80天龄进行首免,待机体的免疫系统发育较为成熟,产生的中和抗体较高,免疫效果也更好。后备种公母猪70天龄首免,100天龄二免,170天龄三免,200天龄四免。妊娠母猪配种前14天免疫一次,怀孕期84天免疫一次(该次免疫建议用注射剂量和副作用都较少的高端苗或多肽苗)。公猪每年免疫三次,可将全场公猪群分为两个批次分别免疫。夏季(每年5—9月)可进行二次免疫。从现场生产调查的数据表明,很多养猪场只要选对匹配毒株的疫苗,按免疫程序规定做够免疫次数及剂量,即使是使用政府免费派发的浓缩苗,效果也很好。相反,不按免疫程序加强免疫,只是在受疫情威胁时才用高端苗紧急接种,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2、疫苗注射方法及剂量掌握不准确。  注射疫苗时,必须注入耳根后肌肉,只有注入肌肉层的疫苗才有较好的吸收效果。相反,选用针头过短,拨出时疫苗会流出,造成剂量不足,若疫苗只注入脂肪层,更会因疫苗吸收不良影响效果, 建议根据猪只的大少选择不同口径及长度的针头。一般来说, 用较小直径的针头或注射得较深层,采用与猪皮肤60度夹角进针的方法,都能避免拔针时疫苗的流出。疫苗从冰箱拿出来后要升温至接近猪只体温的温度才可进行肌注,低温状态的油乳苗除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反应外,还会引起注射部位血管收缩,炎症反应加剧,影响疫苗的吸收和免疫效果。此外,注射疫苗前应先准备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药物,特别是前者,作为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的施救,很有必要。  3、正确选择与本场流行毒株相匹配的疫苗毒株。  由于口蹄疫病毒易发生变异,血清型多,目前共存在O、A、C亚洲I型、南非1、2、3型,共7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间没有交叉保护,同一血清型又存在不同拓朴型,(如O型共有9个拓朴型),拓朴型之间交叉保护也有较大差异。  在我国,口蹄疫病属于国家实行强制免疫的病种,疫苗指定由经国家严格审批的几个厂家生产,猪口蹄疫灭活苗按血清型可分为O型,A型,亚洲I型三种,其中广泛用于猪的O型口蹄疫苗按拓朴型不同,又分为O/MYA98/BY2010株,OZK/93株,OR/80株,O/G/09—7株,合成肽2570+7309等。按单位抗原含量,纯化度,免疫副反应等指标高低,又分为高端苗、浓缩苗、普通苗,后二者一般为政府采购,养殖户可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免费领取。高端苗单位抗原含量高,外源性杂蛋白含量低,具有每次注射用量少,免疫副作用少,注射后抗体产生较快、较高的优势,适用于小猪,妊娠母猪,及疫情高威胁情况下使用,至于应选择哪个毒株产品作为本场预防之用,养殖户如要对威胁本场的毒株进行鉴定,则需要在指定国家实验室才能检测,手续繁琐,可操作性低。较为务实的办法是每年疫苗接种时做好所用疫苗毒株记录,总结经验。  一般情况下,国内猪O型口蹄疫流行以东南亚拓朴型缅甸98谱系和Cathay拓朴型新猪毒谱系为主,对无法测定本地区流行毒株的猪场,可首先选用含以上两个毒株的疫苗接种,然后根据实际效果再作调整。国内兽医专家对2013年口蹄疫控制效果做过调查,选用O型口蹄疫疫苗能为国内80%以上猪场提供到有效保护。2014年底,有养猪户称局部地区有A型流行,建议咨询当地权威兽医研究部门,再作出接种疫苗种类的选择。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