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群呼吸道疾病多发猪病发病数量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发病数量:猪群呼吸道疾病多发

猪群呼吸道疾病多发
-----
猪呼吸道疾病的诱因很多,包括环境及饲养管理、病毒、细菌、支原体和寄生虫等。一般情况下,猪呼吸道病大多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多种病因协同作用所致,故又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  PRDC的发生通常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肺炎支原体(MH)、猪瘟病毒(CSFV)、猪流感病毒(SIV)以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原发感染,加之副猪嗜血杆菌(HPS)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和巴氏杆菌(Pm)等细菌的继发感染为主。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多发  持续肆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为蓝耳病,是当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也是PRDC的原发病原之一。  目前,PRRSV分离株有6000-8000个亚型,虽然同毒株的保护良好,但不同亚型间交叉保护有限,甚至几个基因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原来旧毒株产生的抗体对新毒株没有保护力。  据称2006年夏天我国发生的“高致病性蓝耳病”主要是由Nsp2基因上缺失了部分氨基酸导致致病性增强的PRRSV病毒引起的,其对我国的养殖业造成的打击是史无前例,至今该变异株仍呈现活跃的流行态势。与PRRS经典株相比,变异株具有广泛的组织侵害性,可损伤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乃至神经系统。  生产中通常出现持续感染或反复感染,母猪发生乏情、返情、流产、屡配不孕及淘汰率增高等问题;保育和育肥猪则以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呼吸道病为主,死亡率高达40%-50%。另外,变异株具有更高的免疫抑制力,感染后常带来严重、复杂的细菌性继发感染,如HPS、APP和Pm等。  2.对猪圆环病毒病的危害尚未完全认识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PCV2引起的猪传染性疾病,是继PRRS之后新发现的又一重要疫病。  目前,该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我们在对我国2002-2007年PCV2流行病学的调查(包括病原学和血清学)中发现,PCV2感染在我国各地已广泛存在,规模化猪场感染阳性率为58.75%(779/1326),猪群感染阳性率为38.4%(14487/37657)。  虽然蓝耳病在2006年以来的疫情中占据主导,但PCV2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却不容忽视。PRRSV和PCV2的双重感染已被列为危害繁殖猪、保育猪和育肥猪的主要危害疾病。二者协同感染可导致的双重免疫抑制,引起一系列的免疫系统损伤问题,也是继发HPS、APP和Pm等的主要原因。  3.对猪支原体肺炎的重视欠缺  猪支原体肺炎(MH)又称为气喘病、地方流行性肺炎,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破坏呼吸道纤毛,引发肺炎,还可导致猪体的体流免疫抑制,使其他病原更为易感。目前,虽然我国尚未有完整的调查数据来证明MH的流行状况、生产损失及危害程序,但近几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广泛流行及监测均证明了MH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有关MH与其它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已引起了兽医学家的高度重视,据报道,MH与PRRSV、PCV2、Pm和APP等病原均有较强的协同作用,而与SIV则有一定的叠加作用。我们知道发生蓝耳病后最重要的是防止继发感染,如HPS、APP和链球菌等,但前提是MH和PCV2的免疫确实。可见,对于呼吸道疾病的原发病原——MH,人们应认清MH与其他病原的相互作用关系,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本文来自福建畜牧兽医网,转载请注明。
-----

用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
-----

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