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控制保育舍内猪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养猪免费问病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免费问病:控制保育舍内猪呼吸道疾病的感染

控制保育舍内猪呼吸道疾病的感染
-----
许多猪场发生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 ,引起PMWS 的病因相当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措施,尽量减少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谈几点防治措施:  预防方法  1.1 发病期间,将口蹄疫免疫推迟到65 日龄甚至70 日龄后注射,但必须使母猪处于高免状态,在母猪产前4 周时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按计划完成猪口蹄疫、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等疫苗的注射工作,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状态。减少仔猪因应激而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尽量减少在保育期注射各种疫苗。  1.2 将保育饲料调成含一定水分的湿料喂猪,可相对降低发病率。  1.3 降低饲养密度,这比只用药物预防更有效。建议保育舍内每头仔猪有0.35-0.4 平方米的生活空间,生长猪应该有0.7 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每栏猪数量最好在10-12 头,可相对降低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1.4 尽量使每天早晚的温差不要太大,断奶后两周内仔猪环境温度应为28℃-30℃。不适宜的温度对猪呼吸道疾病影响较大。  1.5 天气较热时,将断奶后的仔猪不经保育舍直接转入生长舍。  1.6 加强猪舍通风对流,提高舍内空气质量,保育舍猪栏之间的分隔采用密闭不透风的隔栏,限制仔猪直接接触。  1.7 尽量避免在断奶前后3 天内注射各种疫苗和仔猪阉割工作。  1.8 从分娩、保育、生长到育成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尽量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必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才能转入新的猪群,能对控制本病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Ⅱ型( PVC- 2) ,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应选用新型广谱的高效消毒剂,也是国内唯一公开承诺对圆环病毒有杀灭作用的消毒剂衞康。进入分娩舍母猪必须经过彻底地清洁消毒。  1.9 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经常检查或者检测饲料质量,对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必须废弃,避免因小失大,保证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1.10 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越高。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的环境。  1.11 仔猪应尽量减少寄养,防止交叉感染。如果确实需要寄养的,必须在母猪分娩后24 小时内完成,并在10 日龄内完成仔猪阉割工作,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药物控制  据网友了解到当猪群大规模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应在仔猪未发病前加强药物预防。当疫病流行时,应在仔猪未发病前加药预防。当疫病发生时,应及早采取措施投药治疗,以减少继发感染引起的死亡。  2.1 哺乳母猪  可在分娩前一周至分娩后四周的母猪料中添加呼肠舒( 主要成分: 氟六喹酸钠) ,1 千克/吨。  2.2 仔猪  在饲料中添加支原泰妙500 克/吨+强力霉素1 千克/吨进行控制。从出生后2 周一直添加到断奶后2 周。  2.3 生长猪和育肥猪  在12-13 周龄和17-18 周龄使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如饲料添加呼肠舒1.5 千克/吨,每次一周左右。  2.4 后备猪  使用呼肠舒按1 千克/吨添加,1次/月,每次用一周,直到配上种为止。  定期驱虫  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病的病症,应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一周后,使用帝诺玢( 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阿苯哒唑及增效剂) ,按1 千克/吨添加,连续一周饲喂。以后每六周驱虫一次。  病猪及时护理  对已经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猪群要精心护理,隔离饲养。由于病猪饮水和采食减少,不能摄取足量的药物,刚发生混合感染,病情较轻的猪,可使用泰诺康( 延胡索酸等) 、德利先( 人参皂苷、氟苯尼考等) 针剂,有一定效果。对病情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应及时果断淘汰,防止疫病传播。
-----

做好通风和消毒,添加抗生素保健
-----

替米考星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