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蓝耳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生物安全规程猪病预防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预防:蓝耳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生物安全规程

蓝耳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生物安全规程
-----
1 概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是一种能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疫病,据估计,美国每年要花费大约5.6亿美元来对付该病。预防蓝耳病病毒(PRRSv)在猪群内或猪群间传播是猪场疫病控制计划中的关键。为了控制这一病毒的扩散,本手册进行了一些实验数据的总结,这些研究是由我们的团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实施,专门用来确定PRRSv的传播途径,并开发生物安全规程以降低传播风险而设计的。所有规程过去(已经实施了2年)和未来都作为猪病清除中心(SDEC)生产区示范猪场的一部分研究内容进行持续研究。SDEC将继续实施这些规程,并相信这些规程将有助于防止PRRSv的传播。希望在持续的PRRS控制方面,兽医能够利用这些信息来帮助其客户实施有效的生物安全计划。  在讨论该病毒怎样在猪场间和猪群内传播之前,了解其宿主范围和生物化学特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几位研究者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发现PRRS的病原因子是PRRSv,一种单链正向RNA病毒,属于巢状病毒目,披衣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PRRSv是宿主特异性病毒,只能感染猪群。因此,没有其它哺乳动物、昆虫或鸟类能作为该病毒的生物载体。至于PRRSv在猪体外的生存能力方面,该病毒对高温、PH值变化(<6和>7.65)和长期紫外光照射敏感并会导致化学失活。然而,PRRSv可以在冷冻(20℃)的情况下存活数月到一年时间,当温度升高时,其生存能力也随着减弱。例如,该病毒能在21℃下存活6d,在37℃下存活24h以及在56℃下存活20 min。在潮湿的情况下,该病毒活性可以延长到11 d。  2 传播途径和生物安全规程  2.1 直接途径 (活体动物和精液)  如上所述,猪是唯一能被PRRSv感染的动物,一旦感染,病毒就能通过血液、唾液、初乳、奶水、尿液和粪便从持续感染的猪体内向外散播。因此,从定期进行检测的干净种源引进遗传物质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在引种之前兽医之间进行交流,以评估当前猪群的健康状况,然后对猪群进行检测和检疫。以下是在引进遗传物质过程中降低PRRSv进入猪场风险的操作规程。  2.1.1 隔离 隔离(检疫)设施是PRRSv生物安全措施中至关重要的因素。隔离设施应该与种猪场保持至少l20 m的距离,最好是在场外。引进猪和本场猪至少隔离30 d。猪场工作人员每天要检查引进猪群的临床症状。期间本场兽医要和供种场兽医保持密切的交流,以便一旦受疫病侵袭时弄清楚是在原猪群还是在检疫期间发病。  2.1.2 检测 后备猪应该在进入隔离设施24~28 h后和进入本场繁殖群5~7 d前分别进行一次抽血检测。如果感染,PRRSv的RNA就能在感染24 h后的血液中被检测到。为了提高急性感染的检测度,建议通过PCR对样品进行检测。在隔离后期收集的样品也可以用ELISA的方法检测PRRSv的抗体。 随着血液拭子技术的出现,人工授精中心可以提前对当天公猪的血液进行PCR检测,随后再通过PCR对其精液进行常规检测。随着诊断实验室能提供“1d内”的PCR结果,生产者和兽医就能收到实时的(realtime)呈PRRSv阴性的精液,并将其安全地引进猪群。
-----

通过血液,呼吸道传播
-----

接触,客气都可以传播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