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的诊治要点养猪发病用药情况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发病用药情况: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的诊治要点

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的诊治要点
-----
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由于都有高热、便秘、贫血及皮肤颜色变化等特征,因而在发病初期很难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在没有化验的情况下,只有到病的中后期及通过剖检变化才能对两者进行鉴别,现从以下诊治要点进行区别。  一、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从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的区别  1:以育肥猪为例,从皮肤颜色变化上,两者都有暗紫色淤血,但仔细观察,如果发现在腹下、会阴部、两后腿内侧有出血斑点的多为猪瘟,从贫血及粘膜黄染上目前的慢性猪瘟不是很明显,而一些附红细胞体病例的黄染有时一眼就能看出来。从粪便上区分,猪瘟除便秘外,一般都排暗绿色的稀便,而附红细胞体病多表现为便秘,粪便带有粘液或鲜红色的血液。从体温变化上,慢性附红细胞体病后期体温可能在39.5℃左右不是很高,而猪瘟一般高热不退。  2:从剖检上的鉴别似乎更容易些。淋巴结、肾脏、膀胱及喉头粘膜的出血,以及脾脏的梗死灶和回瓣的扣状肿,再结合临床症状,基本上就可诊断为猪瘟。而附红细胞体病在见到的一例中,肾脏也有出血变化,但不是出血点,而是边缘呈锯齿状的出血斑,而且颜色也不是土黄色,一侧肾脏为暗紫色,另一侧肾脏为浅的桔黄色,而内脏出血的变化一般没有。  任何病如果不通过询问防疫史、饲喂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观察剖检变化并结合化验室诊断结果就能做出正确诊断是很难的。此外,即使检测到附红细胞体也要结合其它情况进行定论。  二、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及其它因素的关系  1995年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尽管附红细胞体病在夏、秋季多发,但冬、春季也有发生的报道。因此,过去认为由吸血昆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说法似乎没有科学依据。此外,他们还发现,猪场中繁殖呼吸综合症(兰耳病)以及流感暴发后常能诊断出附红细胞体病。该文还表达了这样一则信息,据悉美国在净化猪瘟之前,当有猪瘟病毒感染以及使用猪瘟弱毒疫苗以后;德国则是在猪瘟暴发之后便有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些学者也发现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与猪受到应激有直接关系。  《猪病学》第八版中译版本也指出,“仅仅通过感染不可能使在清洁和正常条件下饲养的健康猪发生急性病症。如果宿主有功能健全的防御系统,那么宿主和附红细胞体之间能保持一种平衡,附红细胞体在血液中的数量保持相当低的水平。在一个猪群中,只有那些受到强烈应激的猪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三、猪附红细胞体及其它疾病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应激及病毒的感染是使附红细胞体病暴发的主要诱因。建议在生产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或准备再装猪的猪场一定要把圈舍彻底清扫,反复消毒,最好是熏蒸后空3-5d再进猪。  2、防止从有严重疫情的地区进猪,并且不要从许多地方进猪。运猪的车辆要经过清洗、消毒、干燥后再使用,同时要检查车铺板有无破损、外露的钉子等以免损伤猪的蹄部。  3、冬季,运输车辆要有保温设施,猪的密度不要太大,以防拥挤过热造成感冒。最好不要找猪贩子进猪,到养猪户买猪可保持原窝原育。  4、在冬季打算买仔猪育肥的猪场,在猪到来之前最好先把圈舍升一下温,防止仔猪过冷的应激,此外猪的体重不要相差很大,以免争斗造成损伤和应激。  5、了解当地猪的饲喂状况,逐渐更换成自己认为好的饲料,突然换料也是一种应激。  6、为预防附红细胞体病,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2kg的土霉素连喂5-7d,停3-5d后减至每吨料中加1kg的量再喂一周。  7、新买入的种猪与场中原有的猪隔离45-60d,做好防疫后再与其它猪相混合。新买入的猪经5- 7d饮食正常后再防疫猪瘟、五号病,其间可用含有土霉素的饲料,过20-25d后再加强免疫一次。而防疫仔猪副伤寒、猪丹毒猪肺疫等细菌性疾病,并且使用的是弱毒疫苗时严禁使用添加抗生素的饲料,以免造成免疫失败。  8、防疫时要做到一猪一针,将一个针头固定在瓶塞上供吸药用,以免污染整瓶疫苗。用过的疫苗瓶,特别是盛弱毒疫苗的瓶一定要深埋或煮沸、焚烧后妥善处理,防止疫苗毒株毒力返强再感染猪群。  9、一旦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可使用贝尼尔、长效抗菌剂(特效米先)、黄色素等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辅以强心剂,人工盐缓泄剂,结合电解多维饮水等综合治疗措施。
-----

做好疫苗预防
-----

做好防疫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