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前猪瘟发病原因特点、与防空对策猪病免费问答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免费问答:前猪瘟发病原因特点、与防空对策

前猪瘟发病原因特点、与防空对策
-----
1 目前猪瘟流行和发病的新特点 1.1 猪瘟仍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2005年1~8月份李有昌博士等利用美国IDEXX公司生产的猪瘟病毒检测ELISA试剂盒,对河北、天津、北京、辽宁、内蒙古等地10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600多份种公、母猪的血液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0个猪场都存在带毒种猪,最高的阳性率达70%,最低的为3%,平均阳性率为20.5%。   卫秀余等(2005)利用上述方法对全国各地177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547份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抗原检测,检出阳性猪场37个,占20.9%;检出猪瘟病毒抗原阳性样品90份,阳性率为16.5%。   我国每年猪群中因发生猪瘟引起死亡的猪只占全部病死猪总数的30%左右,加之流产、产死胎、淘汰种猪,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 1.2 流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过去猪瘟发病表现为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呈现出流行性发生,现在很少见到。目前主要表现为发病缓和,症状不典型,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降低,流行形式转变为地区性散发流行,呈现波浪式、周期性散在发生。而且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1.3 发病年龄幼龄化   据调查发现79%的猪场发生猪瘟的猪只多在90日龄以下,最多见发病的是3月龄以下的仔猪,特别是2~10日龄的哺乳仔猪和断奶至60日龄的保育猪发病最多见,而育肥猪和种猪发病较少。 1.4 病情温和   目前猪瘟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但毒力有强弱之分。据Garbre等报道:强毒力株占45%,低毒力株占27%,无毒力株占22%,持续感染毒株占6%。  低毒力毒株感染可引起非典型,温和型和慢性猪瘟,病猪仅表现体温稍升高,鼻干、减食、消瘦、贫血、尿黄、咳嗽、下痢、四肢无力、行走摇晃、耳尖和尾尖干枯等,病程较长,无特征性病变,死亡率低,但长期带毒、排毒。 1.5 持续性感染(又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   持续性感染是繁殖母猪发生猪瘟的一种主要方式。母猪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但带毒并向外排毒,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或水平传播给健康猪只,是猪瘟发生传播的重要传染源。   妊娠母猪自然感染低毒力毒株或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可引起持续性感染(潜伏感染),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胎。据丘惠深报道:带毒母猪综合征在妊娠母猪的感染率可达43%。 1.6 胎盘感染和免疫耐受   猪瘟病毒通过妊娠母猪的胎盘传染给胎儿,可造成先天性感染。母猪妊娠早期感染猪瘟病毒多数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妊娠70日龄感染产出弱仔,发生先天性震颤(抖抖病),皮肤发绀等;妊娠90日龄感染者,产出的仔猪少数死亡,多数可成活6~11个月,但长期带毒,向外排毒。对这些猪进行疫苗注射不能产生免疫应答,出现免疫耐受,造成免疫失败。 1.7 免疫力低下   何启盖等从全国各地44个规模化猪场采样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母猪抗体水平合格率为67%,育肥猪为38%,仔猪为22%。卫秀余等(2005)对全国各地191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5453份血清样品检测猪瘟免疫抗体,结果达到免疫保护线以上的有3977份,占72.9%。由此可见,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整体抗体水平不高。   免疫低下的主要原因:疫苗质量差,免疫剂量不足,免疫程序不科学,母源抗体干扰,持续性感染和先天性感染的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药物的影响等。故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猪群在注射猪瘟疫苗后仍发生猪瘟,原因就在于处。 1.8 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增多   由于持续性感染,仔猪先天性免疫耐受,对疫苗免疫应答低下,所以常见阳性猪群与蓝耳病、伪狂犬病、猪丹毒猪肺疫、弓形虫病等混合感染,并多继发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气喘病及附红细胞体病等。导致病情复杂化,防治效果不佳,增大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2 猪瘟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2.1 引种检疫不严,带入隐性感染的种群   据涂长春研究员报道:调查发现50%的猪场发生猪瘟疫情都是由购入的后备种猪和仔猪发病而引发的。这是因为引种检疫不严,引入了隐性感染的猪只,带入了传染源所造成的。 2.2 生猪及其产品流通频繁,促进了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增多,生猪及其产品在世界及全国范围流动加快,加之检疫不严,执法不力,猪贩子与小商贩私自屠宰加工猪肉产品,甚至病死猪的产品等,造成猪瘟的流行与扩散。 2.3 疫苗质量不高,产品不稳定   用C株弱毒生产的疫苗,欧洲规定免疫剂量肌注为400RID(体反应量),而我国规定的免疫剂量为150RID。由于免疫剂量不够,不足以切断亚临感染引起的恶性循环。   猪瘟病毒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有抗原性和血清学关系,两者的同源性很高。生产厂家使用牛睾丸原代细胞生产猪瘟弱毒细胞疫苗,各批苗之间的差异悬殊;生产中使用小牛血清有时造成污染,用这样的猪瘟弱毒细胞苗给母猪免疫接种,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病毒经胎盘传染给胎儿,造成仔猪的先天性感染,加大死亡率,这就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干扰的结果。   疫苗保存与使用不当   猪瘟疫苗于零下15℃冷冻保存,有效期为1年,0~8℃冷暗干燥处保存为半年;8~25℃阴暗干燥处保存为10天。疫苗稀释后在15℃以下6小时用完,15~27℃下应在3小时内用完,否则不能使用。疫苗从出厂经运输、保存到使用单位,各个环节很难保证疫苗要求的低温条件,致使疫苗效价降低,必然会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   多联疫苗免疫效果不确实   猪用三联疫苗(猪瘟、丹毒、肺疫),其丹毒菌苗中含有吐温-80的成份,能干扰猪瘟疫苗的免疫;肺疫的血清型发生了变异,出现了温和型猪肺疫,用现在的猪肺疫菌苗免疫对目前流行的猪肺疫变异菌株保护力很低。 2.4 疫苗免疫程序不合理   血液中母源抗体的中和效价:仔猪3~15日龄时抗体滴度为1:64以上,保护率为100%;20日龄时抗体滴度降至1:32,保护率为75%,为临界线;30日龄时抗体滴度为1:16以下,无保护力。疫苗免疫一定要避免
-----

小猪进行超前免疫
-----

做好免疫工作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