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控制猪舍内部环境的3种方法养猪疾病预防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疾病预防:控制猪舍内部环境的3种方法

控制猪舍内部环境的3种方法
-----
1、 温度  温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猪对环境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仔猪怕冷,低温对新生仔猪的危害最大,若裸露在1℃环境中2h,便可冻僵、冻昏、甚至冻死,即使成年猪长时间在-8℃的环境下,可冻得不吃不喝,浑身发抖,瘦弱的猪在-5℃时就冻得站立不稳。同时,寒冷是仔猪黄、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同时还能诱发呼吸道疾病。试验表明,保育猪若生活在1℃以下的环境中,其增重比对照减缓4.3%,饲料报酬降低5%左右。在寒冷季节,成年猪的舍温要求不低于10℃,保育舍应保持在18℃为宜。2~3周龄的仔猪需26℃左右,而1周龄以内的仔猪则需30℃的环境,至于保育箱内的温度还要更高一些春、秋季节昼夜的温差可达10℃以上,易诱发猪的各种疾病,因此,在这期间要求适时的关、启门窗,缩小昼夜的温差。成年猪耐热性能较差,当气温高于28℃时,体重在75kg以上的大猪可能出现气喘现象。若超过30℃,猪的采食量明显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生长速度缓慢。当气温高于35℃、又不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个别育肥猪可能发生中暑、妊娠母猪可能引起流产,公猪性欲下降,精液质量差,且在2~3个月内都难以恢复。猪舍内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猪舍内热量的来源和散失的程度。在无取暖设备条件下,热的来源主要靠猪体散发和日光照射的热量,热量散失的多少与猪舍的结构、建材、通风设备和管理等因素有关,在寒冷季节对哺乳仔猪和保育猪舍应添加增温或保温设施。在炎热的夏季,对成年猪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加大通风,给以淋浴,加快热的散失,减小猪只密度,以减少舍内的热源,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肥育猪、妊娠母猪和种公猪的生产性能。  2、湿度  湿度是指猪舍内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0%,试验表明,温度在14~23℃,相对湿度50%~80%的环境下最适合猪只生存。生长速度快,肥育效果好。猪舍内的湿度过高影响猪的新陈代谢,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的疾病。为了防止湿度过高,首先要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少用大量水冲刷猪圈,保持地面平整,避免积水,设置通风设备,经常开启门窗,以降低室内的湿度。  3、空气  规模化猪场由于猪只的密度大,猪舍的容积相对较小而密闭,猪舍内蓄积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氢和尘埃,猪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大允许值,CO为1500mg/m3 ,氨25mg/m3,硫化氢l0mg/m3 ,空气污染超标往往发生在门窗紧闭的寒冷季节。猪若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首先刺激上呼吸道黏膜,猪只极易感染或激发呼吸道疾病。如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等,污浊的空气还可引起猪的应激综合征,表现在食欲下降、泌乳减少、狂燥不安或昏昏欲睡、咬尾嚼耳等现象。规模化猪场的猪舍在任何季节都需要通风换气。全封闭式猪舍全依靠排风扇换气。
-----

减少饲养密度,做好通风
-----

减少饲养密度,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