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
-----
1 加强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培育高品质的青年母鸡是实现高产的第一步。 1.1 控制好鸡的体重 育成期的体重是评价其品质的最适指标。雏鸡开食后7~10天间,随机抽测100只鸡,每天进行个体体重测定,其结果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与研究,若所测体重的平均值在标准体重的中间值和上限值之间,其后的产蛋成绩就是良好的。若测定的体重常常在标准体重以下时,就必须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饲料摄取量、饲料品质、给料次数、水槽位置、疾病、舍内环境等):相反,常常在标准体重上限值时,就要限制饲料的喂量来维持与控制适宜的体重。鸡群发育是否整齐的判定标准为:有70%以上的个体,其体重在鸡群平均体重±10%以内。体重过大或过小,都将对产蛋产生恶劣影响。大量资料报道显示,若鸡初产时的体重不达标,产蛋个数和平均蛋重就会降低,死亡率就会增高。 1.2 正确断喙 育成期必须对鸡实施正确的断喙。断喙较容易失败,有时过分切割嘴喙,有时则断喙不足。甚至会烧坏舌头。在断喙时必须注意。下喙切除1/3,上喙切除1/2,达到既能吃料又不会将饲料啄到槽外。 1.3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对青年母鸡品质的影响很大。在高密集饲养的环境条件下,易出现通风换气不良、采食困难、发生呼吸道病、舍内噪音过大、氨气超标等问题。每只鸡占有的饲养面积狭小,鸡群的整齐度会受到影响。通常,鸡群饲养密度夏季要小,冬季可以稍大,春秋季则介于两者之间。 1.4 加强光照管理 加强育成鸡的光照管理,其目的是使鸡在适宜日龄达到性成熟。鸡的性成熟若过早,则初产蛋重就轻,因为在达到适宜体重之前开始产蛋,产蛋后半期,则容易导致部分换羽和停产。 要根据鸡舍是开放式的,还是密闭式的,是春雏还是秋雏而采用不同的光照方法,即由各鸡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关键的一点是育成鸡舍的光照时间与产蛋鸡舍的光照要协调。若在育成期采用相当长的光照时间,而转入产蛋鸡舍时光照时间变短,就会使产蛋高峰受到影响,或不能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1.5 严格控制鸡病的发生 控制育成鸡疾病的发生对延长产蛋高峰是很重要的。携带有鸡毒支原体、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原的青年母鸡,在转移到产蛋鸡舍时,这些潜在病原体就会污染鸡舍及环境,引起产蛋下降。要根据本地区鸡病的流行情况,来制定各鸡场的疫苗接种程序。 1.6 实行科学的饲喂方法 给料方法对青年母鸡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幼雏、中雏、大雏都必须给以优质而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喂料时,育雏前期在床面上铺上报纸或是活动的纸板,将饲料加水浸湿(用手握成团、手松后即散开为准)后撒在上面。前 3天用此法喂料,从第4天起结合料槽饲喂,第6~7天过渡到全部用料槽饲喂。开产前2周,要增补足够的钙,对开产早的青年母鸡也要设法补充钙。 1.7 适时转群 青年母鸡应在开产前转入成鸡舍。因为开产后转移鸡群时,母鸡容易受各类应激的影响,再加上转群后用其他类型的器具给料、饮水,鸡群要在数天后才能适应。这样会导致体重下降、性成熟推迟,进而产蛋量也将会下降。 2 加强预产期到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期,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是否符合鸡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2.1 适时转群,按时预防接种、驱虫 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容易使部分已开产的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预防接种新城疫油苗或Ⅰ系苗、减蛋综合症疫苗及其他疫苗(CYONE.COM.CN)。入笼后最好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驱虫,对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20~30毫克/千克体重,或用阿福丁(虫克星)拌料服用。转群、接种前后应在饲料中加入
多种维生素、抗菌素以减轻应激反应。 2.2 适时更换产蛋料 为了适应鸡体重的增加,满足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对钙的需求,可以在18周龄开始喂产蛋鸡料,20周龄起喂产蛋高峰期饲料。同时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一定量的复合维生素。这个时期应当取消限制饲喂的措施,让蛋鸡自由采食,保持在开灯期间槽中始终有料。 2.3 增加光照时间 农村养鸡专业户在育成期多采用自然光照法。在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2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最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5~16小时为止。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产蛋期间的光照原则是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