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鱼 > 养鱼问答 > 正文:请介绍鲫鱼黏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预防方法?养鱼发病回答诊断治疗预防
    

养鱼发病回答:请介绍鲫鱼黏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预防方法?

兽医兽药网寄生虫病 更新时间:2016/5/9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请介绍鲫鱼黏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预防方法?
-----
尽管鱼病的防重于治的理念早已有之,但由于很多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对于黏孢子虫生活史认识的不足,鲫鱼黏孢子虫病的治疗往往始于肉眼可见包囊的出现,包囊出现即意味着含几丁质成分的成熟孢子的出现,为感染晚期。目前鲫鱼黏孢子虫病的早期诊断一般有三个方法:①形态鉴定。对某些需经历血液发育的种类,通过早期查血是可以做到早期诊断的,但这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且在尚无理想药物杀灭血液期黏孢子虫的情况下,即便诊断出,也无好的方法阻断血液期的黏孢子虫向成熟孢子(包囊)发育。②免疫诊断。利用某些孢子虫的特异性多抗或单抗识别其特定的抗原位点可快速鉴定鱼体是否感染。免疫诊断的优点是快速、方便、便于推广(如胶体金技术),但由于不同黏孢子虫、同种黏孢子虫不同发育阶段表面抗原变异很大,免疫学方法诊断鲫鱼黏孢子虫病的准确性有待提高。③分子诊断。利用PCR、LAMP 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各黏孢子虫的特异基因或片段,可在整个养殖周期监控黏孢子虫的生活史各阶段,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缺点是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不利于临床应用,我们正在开发用于一线塘口可应用的鲫鱼黏孢子虫快速分子诊断试剂盒。鲫鱼黏孢子虫病的预防基础在于对其病原生活史的了解,一般可分为针对水体中感染源(放射孢子虫)的杀灭与对鱼体内感染早期阶段的驱除与杀死,但现在对这两个阶段的药物、生态策略等研究都不足。但清塘、轮养、套养非感染宿主鱼的方法可确定有较好的效果。
畜牧导航: 养鱼资讯   养鱼技术   鱼价格行情   鱼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鱼问答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