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鸡 > 养鸡问答 > 正文:鸡胚感染沙雷氏菌的诊断鸡病治疗诊断治疗预防
    

鸡病治疗:鸡胚感染沙雷氏菌的诊断

兽医兽药网繁殖系统疾病 更新时间:2016/5/9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鸡胚感染沙雷氏菌的诊断
-----
禽类胚胎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可造成禽胚的发育受阻,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等现象,导致养禽业的重大经济损失。其又可分为内源性感染(由母体直接传递病原)和外源性感染(环境中的微生物侵入蛋内)。其中最常见细菌性感染包括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波氏杆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以及一些球菌等。  最近我们在一批送检的死亡鸡胚中首次分离到一株禽源性粘质沙雷氏菌,通过鸡胚的攻毒试验成功复制出与临床症状一致的病变,证明了其对鸡胚的致病性,同时为有的放矢地开展防治工作,我们在进行药敏试验的同时还对其可能的感染来源进行了调查。  一 临诊调查  鸡胚在孵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死胎率升高现象,死亡主要为落盘后至出壳的这段时间,鸡胚常常能够啄开壳,但很多最终无力出壳;能出壳的鸡在饲养的头几天内部分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拉黄白色稀粪,同时大群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张嘴伸颈、呼吸困难并可听到呼吸罗音。  二 剖检变化  对未出壳和出壳后的鸡进行剖检发现,主要的病变集中在气囊和肺部,气囊表现为程度不一的混浊和渗出,严重病例能够见到其表面有黄绿色的干样渗出;肺脏暗红色,手压能见到大量的炎性渗出液,严重病例有黄白色坏死点。通过临床调查,发现病原来源于种公鸡的精液,通过精液至母鸡输卵管后传递至蛋内,当鸡胚进行孵化时在胚体内繁殖,但不引起鸡胚的死亡。  三 实验室诊断将发病死亡鸡胚和雏鸡的气囊病科和卵黄囊病科同时接种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营养琼脂和鸡鲜血营养琼脂,37℃培养24小时同时进行支原体的增菌和培养试验。24小时后能够在普通培养皿上看到1~2mm大小的菌落(图1),呈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能在麦康凯上生长,不发酵乳糖,菌落呈灰白色,菌落较普通营养琼脂小。在鸡鲜血琼脂培养基上没有溶血环出现。美兰染色呈球状及球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多接近球状的小杆菌(图2)。同时进行的支原体培养为阴性。 生化试验: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蔗糖、纤维二糖、半乳糖、覃糖、果糖、山梨醇、七叶苷、水杨苷,但不产气;不发酵乳糖、木糖、棉籽糖、阿拉伯糖,卫矛糖、松二糖;VP、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反应阳性;H2S、尿酶、苯丙氨酸脱氯酶反应阴性。  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分离菌为粘质沙雷氏菌。  四 药敏试验  采用常规药敏纸片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中敏,对头孢拉定、头孢噻呋钠等不敏感。  五 病因调查及防治措施  1 通过临诊调查,发现病菌来源于种公鸡的精液,通过精液至母鸡输卵管后传递至蛋内,当鸡胚进行孵化时在胚体内繁殖,但不引起鸡胚的死亡。  2 将分离菌株通过卵黄囊接种10日龄鸡胚,鸡胚未发生死亡,直至出壳,表现为能琢壳但无力出壳,同时对其剖检能够看到与临诊一致的鸡胚病变,从气囊和卵黄囊中再次分离到该菌。  3 粘质沙雷氏菌长期被认为是水和土壤中的常居菌群,近年来才发现其可致人体感染,包括泌尿道、呼吸道、脑膜和伤口感染,可引起菌血症、内毒素休克和心内膜炎。在家禽中的感染报道不是很多。有报道从土壤或水中分离到的粘质沙雷氏菌在有氧,特别是在20℃培养时会产生一种不扩散的红色色素灵菌红素,但临诊分离菌株大部分不产色素,我们从禽源分离到的该菌株也未产生色素。  4 预防措施为应对鸡群进行药物净化,注射氟苯尼考或大群用环丙沙星饮水,进行2~3个疗程,同时对种公鸡的精液进行无菌检验,淘汰带菌鸡。  5 由于该菌对头孢噻夫钠存在相当强的抗药性,所以在雏鸡出壳后改变以往注射该药的规程,改换环丙沙星或氟苯尼考,同时饮水补充电解多维,加强营养吸收,减少应激。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