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考研院校 > 华东地区1 > 扬州大学医学院 > 院系导师 > 正文:扬州大学医学考研医学院考研外科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方案
    

扬州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07/5/16 医学考研论坛 在线题库 评论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立志献身我国医学事业的外科学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八、科学研究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1.论文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一方面要考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要力求和国家级或省部级基金项目、攻关项目等接轨。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开始,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立题意义、文献综述初步、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技术)难题及拟解决方案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泛征求意见。

2.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论文书写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以省、校两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目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3.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双”送审和公开答辩制度。

 

九、制定说明

1、本培养方案的制定,立足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着眼于造就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2、外科学为二级学科,研究领域的覆盖面广泛,涵盖肝胆胰外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创伤外科、烧伤整形外科、骨科等。因此,本培养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7个研究方向,并且多为三级学科。

3、设置的7个研究方向,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并且着眼于研究解决外科学临床中的关键问题,具有鲜明的特色。

4、按二级学科设置学位课和第一类必修课程,第二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才考虑研究方向的需要,这样打破了三级学科的界限,扩展了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

十、课程简介

1.医学分子生物学 3学分,54课时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基因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免疫学 2学分,54课时  讲授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原理,重点掌握免疫调节和免疫诊断。

3.肿瘤病理学基础 3学分,54课时  主要介绍肿瘤的类型、病因、发病机制、肿瘤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表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了解肿瘤的免疫病理、分子病理,熟悉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方法。

4.外科学前沿与讨论 4学分,72课时  了解外科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前沿状况、争论所在,发掘可能的创新。

5.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2学分,36课时  学习并掌握常见疾病动物模型选择方法。

6.医学影像学 3学分,54课时  了解现代医学影像基本技术原理和方法,熟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用范围。熟悉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要点。

7.临床应用解剖学 3学分,54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局部解剖学知识,获得运用解剖学知识思考和解决外科手术、影像诊断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