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卫生部直属 | 浙江 | 河南 | 广东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山西 | 湖南 | 安徽 | 江西 | 福建 | 湖北 | 广西
贵州 | 云南 | 四川 | 陕西 | 重庆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新疆兵团 | 辽宁 | 吉林 | 海南 | 西藏 | 黑龙江 |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国卫生人才网 > 河北卫生人才网 > 正文:河北人民卫生人才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来源:河北卫生厅 更新:2013-7-5 中国卫生人才网
河北人民卫生人才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有关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2013年第一季度,我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24起,中毒755人,其中死亡18人。与2012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增加41.2%,中毒人数增加72.4%,死亡人数增加50.0%。与前四年同期平均的报告起数(23.5)、中毒人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2013年第一季度,我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24起,中毒755人,其中死亡18人。与2012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增加41.2%,中毒人数增加72.4%,死亡人数增加50.0%。与前四年同期平均的报告起数(23.5)、中毒人数(726.5)、死亡人数(20.5)相比,基本持平。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第一季度,1月份报告的事件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第一季度总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45.8%、52.5%和38.9%。

  第一季度,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39.5%;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50.0%。

  与2012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3起,中毒人数增加3.5倍,死亡人数减少2人;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持平,中毒人数增加2.9倍,死亡人数增加2人;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3起,中毒人数减少4.4%,死亡人数增加6人。

  第一季度,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54.2%、39.3%和77.8%。

  与2012年同期相比,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增加1起,中毒人数增加10.4%,均无死亡;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4起,中毒人数增加1.8倍,死亡人数增加5人;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2起,中毒人数增加69.0%,死亡人数增加1人;发生在其他场所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去年持平,中毒人数增加2.7倍。

  (四)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第一季度,报告学生食物中毒事件1起,中毒48人,无死亡,发生在乡小学的集体食堂,是由生豆浆引起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与2012年同期相比,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减少3起,中毒人数减少76.6%,死亡人数减少1人。

  (五)剧毒鼠药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第一季度,报告剧毒鼠药中毒事件1起,中毒8人,死亡1人。剧毒鼠药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总数的20.0%、10.7%和14.3%。

  二、中毒原因分析

  (一)根据食物中毒原因分析,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最多,主要由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肠毒素及旋毛虫引起。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中毒因素主要为乌头碱、未煮熟四季豆、生豆浆、钩吻。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因素主要为亚硝酸盐、有机磷农药、毒鼠强。

  (二)根据食物中毒发生场所分析,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均最多。其中,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4起,死亡5人;化学性食物中毒中毒事件4起,死亡7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1起,死亡1人;不明原因或尚未查明原因的食物中毒事件4起,死亡1人。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食物污染和变质导致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容易发生。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学校等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方法。

  (二)各种野生植物和蘑菇将陆续进入采食期。各地要根据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告知公众不要随意采食不能确认的野菜、野果、草药等野生植物和蘑菇,并向公众提供可食用野生植物、蘑菇和有毒野生植物、蘑菇的鉴别知识与方法。

  (三)春夏季农药使用频率高,农药类食物中毒事件容易发生。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其掌握农药类食物中毒的诊断和救治方法,能够及时、有效救治中毒人员,降低中毒人员的死亡率。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2013年4月19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