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卫生部直属 | 浙江 | 河南 | 广东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山西 | 湖南 | 安徽 | 江西 | 福建 | 湖北 | 广西
贵州 | 云南 | 四川 | 陕西 | 重庆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新疆兵团 | 辽宁 | 吉林 | 海南 | 西藏 | 黑龙江 |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国卫生人才网 > 山西卫生人才网 > 正文:山西卫生信息网:关于印发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山西省卫生厅 更新:2013-7-5 中国卫生人才网
山西卫生信息网:有关印发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的公告:晋卫办应急〔2011〕1号各市卫生局,厅直各医疗卫生单位:现将《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二〇一一年三月 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2011年全省卫生应急工作将继续围绕“一案三制”建设中心任务,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启动实施医药卫生事“十二五”规划为契机,以健全卫生应急机制为根本,以提高卫生应急能力为核心,以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为
 

晋卫办应急〔2011〕1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三月  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2011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卫生应急工作将继续围绕“一案三制”建设中心任务,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启动实施医药卫生事“十二五”规划为契机,以健全卫生应急机制为根本,以提高卫生应急能力为核心,以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为目标,重点加强基层卫生应急管理和应急队伍、装备保障、监测预警等体系建设,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卫生应急工作科学发展。重点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内涵建设

一是健全协调管理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明确一位部门或单位领导分管卫生应急,总体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卫生应急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独立的办事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二是完善卫生应急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职能,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全面履行“一案三制”建设、突发事件协调处置、卫生应急信息管理等职责。三是规范信息报送工作。分析总结近年来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有关信息报告规范和报告流程,进一步增强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掌握信息的主动性,为开展应急处置赢得时间和先机。四是完善部门间、部门内部之间联防联控机制。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交流、合作,确保突发事件联防联控体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全面梳理卫生应急相关工作预案,认真总结分析近年来实践经验,适时启动《山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两部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结合实际,编制预案操作手册,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督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完善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进一步推进全省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三、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

结合卫生应急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调整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业类别及组成专家,完善卫生应急专家库及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继续调整充实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根据医疗救援需要,组建不同类型的卫生应急专业处置小分队,每队3-5人,以适应卫生应急机动灵活、便于指挥的调派要求。积极争取本级财政支持,加快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专业处置、交通通讯、后勤保障等方面装备建设,统一服饰和标识,逐步实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专业化、规范化。加大培训演练力度,切实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重特大事件的能力。

四、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建设

以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建设为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基层卫生应急管理模式,逐步提高全省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我省《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建设工作方案》和评估标准,以自评推荐和考核评审的方式,在全省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建设工作,每个市力争建立1个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夯实卫生应急工作基础,推进基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五、积极推进市级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完善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各项功能,启动市级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组织专家指导各市做好应急指挥决策系统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方案、规范、标准、论证等前期工作,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督促各市落实好项目建设配套经费,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尽快实现国家、省、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的全面互通和对接,逐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决策水平。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省、市、县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及调用机制,逐步实现政府储备、部门储备、单位储备相结合,集中储备和分散储备相结合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模式,确保储备方式合理和调用快速便捷。在开展卫生应急资源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组织专家适时调整《山西省医药储备目录》,并积极协调落实物资储备。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做好药品、器械、设备、防护用品等必需应急物资的储备。

七、以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为重点,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

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疫情监测,完善细化防控措施和实施方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和早期预测预警能力,重点做好SARS、人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应对工作。指导和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学校、社区、农村等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项防控措施,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升群众防病意识和能力。密切关注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病毒变异及重组等重要信息,及时组织专家分析、研判疫情发展趋势,适时调整防控策略,依法科学做好应对大规模暴发疫情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卫生部的统一安排,依托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以区域内一所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或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救中心)为基础,启动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和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