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期刊首页医学论文经济管理高等教育计算机期刊中小学论文建筑论文体育期刊英语论文农业论文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宁夏|内蒙古
河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辽宁|吉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黑龙江|兵团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期刊大全 > 农业论文 > 杂志见刊 > 正文:玉米科学在线投稿 玉米科学发表电话
玉米科学
玉米科学

编辑出版:玉米科学杂志编辑部
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语种:中文  ISSN:1005-0906


《玉米科学杂志》2008年06期目录
  • 玉米育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张世煌;徐伟平;李明顺;李新海;徐家舜;
  • 辽宁中熟、中晚熟与晚熟玉米品种的产量性能比较与分析

    史振声;张世煌;李凤海;王志斌;张喜华;张永亮;朱敏;
  • 塘四平头种质对吉林省玉米育种的影响

    李春辉;才卓;李凤任;卢亚文;柳迎春;
  • 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抗病基因遗传传递规律的初步研究

    赵峰;孟祥兵;李卫华;徐秀德;王斌;郭宝太;
  • 不同玉米自交系耐荫性比较

    袁刘正;李潮海;王秀萍;杨世坤;
  • 玉米穗部产量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焦仁海;刘兴贰;孙发明;徐艳荣;侯宗运;才卓;
  • 10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遗传分析

    夏远峰;于明彦;柳迎春;代秀云;刘爱华;岳尧海;许明学;
  • 二十年来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刘旭;景希强;何晶;李芳志;陈得义;赵文媛;曲江波;李媛;
  • 玉米杂交种“棒三叶”光合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唐海涛;张彪;田玉秀;陈洁;陈宛秋;古玉芬;
  • BP神经网络模型对超级玉米性状的研究

    孙志超;荆绍凌;刘文国;张志军;周小辉;任军;岳尧海;张建新;
  • 玉米自交系耐旱性与耐瘠性相关性研究

    刘志全;沈海波;路立平;鲍树忠;
  • 我国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昱;王玉民;王中伟;林秀峰;康岭生;刘志铭;
  • 非生物胁迫诱导的玉米蛋白激酶基因ZmCIPK3的cDNA克隆和表达特

    边鸣镝;李文亮;郭庆勋;王晶莹;周连霞;杨德光;黄丛林;
  • 玉米基因型磷效率与相对根系性状的最优回归模型及育种学启示

    陈俊意;蔡一林;徐军;况守峰;黄爱缨;张瑞敏;孙海燕;王久光;王国强;
  • 鲜食甜糯玉米子粒氨基酸含量的研究

    郝小琴;吴子恺;赵刚;
  •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玉米光合速率及可溶性糖的影响

    郭相平;郭枫;刘展鹏;郝树荣;
  • 低钾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夏乐;于海秋;郭焕茹;赵尚文;姚晓旭;曹敏建;
  • 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时空动态及其与植株含氮率关系的研究

    郑强;王志敏;蔡永旺;苏达;段俊杰;
  • 玉米幼胚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张慧英;张耀华;农友业;薛艳霞;
  • 玉米耐盐性研究进展

    张永峰;殷波;
  •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夏玉米LAI估算模型研究

    冯晓;郑国清;乔淑;胡峰;马中杰;
  • 作物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的构建及生长特性分析

    侯玉虹;陈传永;郭志强;侯立白;董志强;赵明;
  • 玉米行间覆膜对低土壤水分的调节利用

    吴凌波;高聚林;王志刚;任有志;张军;王永平;冯建东;李国生;
  • 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文河;宋红凯;吴春胜;孙明春;张丹;
  • 东北地区玉米丝黑穗病菌类型分化的初步研究

    刘显君;王振华;刘长华;王霞;赵英男;张林;
  • 氮饥饿对玉米大斑病菌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谷守芹;范永山;崔金旺;杨立恩;
  • 沈阳地区玉米灰斑病时间动态模型研究

    李海春;
  • 叶片DNA对玉米丝黑穗病研究的可靠性

    邢跃先;吴凤新;蔡鑫茹;王玉贞;王德勇;金明霞;檀国庆;马立娜;
  • 白僵菌亲环素蛋白基因BbCPLA的克隆与分析

    杜茜;徐文静;赵洪锟;翟凤艳;马德良;董英山;李启云;
  • 玉米五大种质对红蜘蛛抗性的鉴定与分析

    白永新;陈保国;张润生;卢桂花;
  • 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变异与动态预测

    苏前富;宋淑云;王巍巍;张伟;李红;隋晶;晋齐鸣;
  • 玉米灰斑病对玉米产量及产量特性的影响研究

    卢宗志;李艳君;李海春;傅俊范;
  • 玉米田种植诱集作物对降低二代玉米螟危害的作用

    刘宏伟;鲁新;李丽娟;张国红;丁岩;
  • 不同玉米品种对褐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孙炳剑;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

    李莉;贾立辉;朴红梅;檀国庆;王丕武;
  • 6省区玉米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军韬;王殿修;宫秀杰;高洁;
  • 磷肥不同施用方法对郑单958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朴秀吉;于小东;李长梅;周世艳;褚彦辉;
  • 钾肥对玉米子粒灌浆的影响研究

    陈建忠;肖荷霞;毛彩云;刘艳涛;
  • 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经济施氮量研究

    高玉山;窦金刚;毕业莉;王永军;刘慧涛;
  • 4YW-2型玉米收获机的研究与试验 论文QQ81995535 

    邱贵春;卢景忠;薛飞;
  • 提高玉米商业育种效率的技术途径

    杨祖荣;周广成;赵兴云;王清华;陈晓亮;
  • 不同玉米杂交种生产力比较研究

    连艳鲜;王永芬;李潮海;
  • 浅析吉林省玉米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鲁楠;张然;尹航;张雪清;杨忠群;
  • 玉米收获机剥皮环节对子粒损失率的影响

    薛飞;卢景忠;邱贵春;
  • 2007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

    李万良;刘志全;路立平;沈海波;郭晓静;李玉芝;王成昌;
  • 《玉米科学》2008年第16卷总目录

  • 《玉米科学》征稿简则

  • 东北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