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国医论坛1991,(2):35 |
剂型 | 散剂 |
药物组成 | 白矾、冰片。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附骨疽。 |
制备方法 | 诸药制成粉末,混合备用。 |
用法用量 | 用时与蜂蜜加开水调成糊状,外敷,外用纱布包裹3层。24小时更换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3日。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附骨疽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60岁。治疗时以外敷消疽散为主,偶尔内服“消疽汤”。疗效标准:全身症状消失,疮口愈合,血象正常,拍片无死骨,肢体恢复正常功能为治愈;疮口缩小,且已结痂,停止渗液及排出分泌物,血沉时有加快,拍片有小块死骨,肢体功能轻度受限者为显效;治疗半年后,局部窦道仍未封闭,经常有少许渗液或脓性分泌物,拍片有死骨残留,肢体功能无改善者为无效。结果:治愈28例,好转2例,治愈率达93.3%。 |
药理作用 | 采用经典的毛细管一步法:观察消疽散对小鼠巨噬细胞(Mφ)的移动抑制作用。结果:Mφ的移动面积:消疽散组为0.5529±0.0504;对照组为1.5439±0.0644;两组比较P<0.01,移动指数0.3581。表明:消疽散对Mφ移动有一定影响,其抗感染可能在于使Mφ停留在炎症部位,以发挥吞噬作用。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