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临床用药数据库 > 神经系统 > 正文: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

药物类别:
神经系统用药
所属类别:
解热镇痛药
药物名称:
阿司匹林
英文名称:
Aspirin
药物别名:
序号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1
醋柳酸,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
制剂/规格:
序号
制剂 规格
1
栓剂 O.1g;O.3g
2
含片 0.3g
3
泡腾片 O.3g
4
胶囊剂 O.1g;O.45g;O.5g
5
速溶片 O.3g
6
肠溶片 25mg;0.3g;O.5g
7
片剂 25mg;50mg;O.1g;O.2g;O.3g;O.5g
成份/化学结构:
序号
成份 化学结构
1
Aspirin
药理作用: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为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
1.解热作用 其解热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①直接兴奋下丘脑前区的体温散热中枢,增加散热过程。②抑制白细胞释放内致热原和阻断致热原进入脑组织。③抑制下丘脑合成与释放前列腺素。目前认为,前列腺素E是一种极强的致热物质,人体发热可能是由于在内致热原作用下,下丘脑前列腺素E的合成与释放增加,因而引起发热。阿司匹林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化酶),使体内前列腺素的前体花生四烯酸转变成前列腺素的过程受阻,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因而呈现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 其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但也有中枢镇痛机制参与其中。研究证明,阿司匹林通过对外周及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而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产生镇痛作用。
3.抗炎作用 其抗炎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实现的。目前认为,缓激肽、组胺、5-HT等既是致痛又是致炎物质,这些物质均可刺激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有扩张血管和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因而导致炎症、水肿的加重;此外,当炎症特别是早期炎症时,溶酶体释出磷酸酯酶,此酶促进细胞膜上的花生四烯酸酯水解,并释出花生四烯酸,后者通过前列腺素合成酶的催化生成各种前列腺素。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前列腺素对致炎物质的增敏作用。
4.抗风湿作用 由于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故能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局部红、肿、痛、热等症状,效果良好。
5.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血小板内的磷酸花生四烯酸受血小板聚集诱发剂磷脂酶等激活而游离出花生四烯酸,后者在环氧化酶作用下经体内过氧化物中间代谢转化为血栓烷A2(血栓素A2,TX-A2),血栓烷A2半衰期只有20秒,极不稳定,很快转化为稳定的血栓烷B2(TX-B2)。血管壁内皮细胞释放的花生四烯酸也经环氧化酶的作用而转化为前列腺环素。不稳定的血栓烷A2和前列腺环素具有强烈的生物学活性。血栓烷A2是一种新型的前列腺素,它是钙离子的载体,能将细胞内贮库中的钙离子转移到胞浆中,从而促发血小板收缩蛋白的收缩,使二磷酸腺苷(ADP)、胶原、凝血酶和血管活性物质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释放出来,故具有强大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而前列腺环素则相反,即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扩张作用。二者在机体内形成一种精巧的分子调节机制。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使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阻止血栓烷A2的生成,同时还使血小板膜蛋白乙酰化,并抑制血小板膜酶,因而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这种抑制作用十分强大,口服阿司匹林O.3~O.6g后对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可达24小时之久,可使出血时间延长2倍,此时虽然血中阿司匹林已消失,但作用持续时间仍可达2~7天,这种独特的长效抑制作用是因为阿司匹林的不可逆的乙酰化作用所致。这并不意味着只需要2~3日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即可维持其抗血小板作用,因为循环的血小板每日约有10%更新,而且它们不受前一天服用的阿司匹林的影响。所以需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不仅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而阻止血栓烷A2的合成,而且也能抑制血管壁内皮细胞中的环氧化酶而阻止前列腺环素(PGI2)的合成,这种矛盾的作用不至于影响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这是因为:①阿司匹林对血小板产生血栓烷A2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血管壁产生前列腺环素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阿司匹林主要作用在于阻断血栓烷A2的产生,如每日口服阿司匹林O.18g就能使血小板合成血栓烷凡的环氧化酶99%受到抑制,只有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才对血栓烷A2及前列腺环素的生成均产生影响。②服用阿司匹林后,前列腺环素的浓度恢复的快,而血栓烷A2却慢得很,这是因为血管内皮细胞能迅速重新合成环氧化酶,而血小板因缺乏细胞核,无再合成能力,只有出现未经阿司匹林作用的血小板才有这种酶。③严重硬化的冠状动脉几乎没有能产生前列腺环素的细胞,故阿司匹林只能抑制血栓烷A2的生成,而对前列腺环素的合成无影响。
药动学:
阿司匹林口服易吸收,吸收率达80%~100%,其中小部分在胃吸收,大部分在小肠上部吸收。起效快,口服Tmax为2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0%~80%。半衰期:小剂量为3~6小时,大剂量时15~30小时。阿司匹林吸收后很快被水解为水杨酸,水杨酸的半衰期为2~3小时,生物利用度为68%,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0%。阿司匹林一次口服0.6g,Cmax可达40μg/ml,足以达到解热和镇痛作用,但对急性风湿热,血浓度需维持在100~300μg/ml的水平,因此需增加每日剂量,分多次服用才能见效。药物吸收后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并能透入关节腔、脑脊液、胎盘和乳汁中,表观分布容积为0.15~O.2L/kg。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物主要为水杨尿酸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小部分氧化为龙胆酸。药物主要经肾排泄,大部分以代谢产物的形式从尿排出,小部分以水杨酸的形式排出。
适应症:
(1)用于解热镇痛: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作用温和、迅速而确实,一般口服0.3~0.6g即可达到解热镇痛作用;剂量加大可延长作用时间,但其效能不一定增加,且可增加不良反应。常用于发热、感冒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月经痛等,疗效可靠。
(2)治疗偏头痛:有学者提出,前列腺素对偏头痛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偏头痛可能是由于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出一种神经递质——血清素所致,这种递质使大脑动脉血管收缩和扩张,而引起偏头痛症状。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而广泛用于防治偏头痛。阿司匹林与普萘洛尔合用对偏头痛有良效。阿司匹林能干扰前列腺素的合成,普萘洛尔可使颅外动脉收缩,两药合用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而发挥增效作用,尤适用于心血管疾患的病人。
(3)抗风湿: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为目前治疗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药物。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可迅速缓解症状,表现为体温下降、血沉减慢,关节剧痛、僵硬和肿胀等缓解。阿司匹林用于治疗风湿病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去除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也不能防止心脏并发症如心瓣膜病变等。
(4)治疗痛风
(5)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多由脑缺血发展而来,据临床统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第一个5年内,每年约有5%~6%发展为完全型中风。阿司匹林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有效,系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阿司匹林预防中风的效果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女性的血小板环氧化酶对阿司匹林的耐受性较高有关。
(6)治疗脑血栓形成:在病理状态下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使前列腺环素形成受阻,破坏了血栓烷A2和前列腺环素的平衡,容易促发血栓形成,现已证实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栓烷A2显著增加和前列腺环素减少。(7)防治心绞痛心肌梗死:当冠状动脉血流受阻时,血浆中血小板凝血因子Ⅳ及血浆球蛋白升高,冠状窦内血栓烷B2升高,均促进血栓烷A2的生成,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对血管壁的粘附作用和抑制凝血酶原在肝内的形成,因而可用于防治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用法用量:
(1)用于解热镇痛:阿司匹林常与其他药物配伍制成多种复方片剂供临床应用,如复方阿司匹林(每片含阿司匹林0.2268g、非那西丁O.16g、咖啡因O.035g),饭后服1~2片,每日3次;阿司匹林钙片(新阿司匹林片,每片含阿司匹林0.324g,枸橼酸32.4mg、碳酸钙97.2mg、糖精钠3.3mg),每次1~3片,每日3次,该片对胃刺激小,适于长期较大剂量服用;复方氯苯那敏片(每片含氯苯那敏2mg、阿司匹林O.2268g、非那西丁0.162g、咖啡因32.4mg),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O.1265g、阿司匹林O.23g、咖啡因30mg),口服每次1~2片,每日2~3次等。
(2)治疗偏头痛:据报道,每次口服1~2mg/k,每日1次,即可达到预防偏头痛发作;也有学者认为,每周口服O.1g,就能明显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阿司匹林与普萘洛尔合用用法:每次口服阿司匹林0.5~1g、普萘洛尔20~30mg,每日3次。
(3)抗风湿:阿司匹林治疗风湿病需给予大剂量才能生效,通常成人每次O.5~1g,每日3~5次;小儿每日O.1g/妇,分3次服。服时嚼碎,并宜与碳酸氢钙或氢氧化铝合用,以减轻对胃的刺激。症状控制后,可减量维持治疗,疗程6~8周。注意个体间有较大差异,故剂量与疗程须随病人而异。对于急性风湿热伴有心肌炎患者,宜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也可先用糖皮质激素,待风湿症状控制后,在停用糖皮质激素之前,合并应用少量阿司匹林,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停用时的反跳现象。由于阿司匹林钙对胃刺激性小,适于长期大剂量服用,故用于治疗风湿病较为适宜,每次口服3~5片,每日4~6次。
(4)治疗痛风:每日口服1~2g阿司匹林可通过镇痛抗炎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痛风,但疗效有限。因通常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使尿酸排泄减少,血浆中尿酸含量上升;稍大剂量(每日2~3g)时,则对尿酸的排泄无影响。只有当每日口服阿司匹林5g以上时,则既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又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由于平常肾小管重吸收量大于分泌量,因此尿酸的排泄增加,血浆中含量下降,长期大剂量口服阿司匹林时可能使痛风消失,然而病人多不能耐受。碱化尿液能增强排尿酸作用,并可增加尿酸的溶解性,阻止尿酸结晶在肾小管中沉积。
(5)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0mg的阿司匹林几无副作用,对前列腺环素的生成无影响。
(6)治疗脑血栓形成:对脑血栓形成患者可采用以阿司匹林为主的旨在扩张脑血管的复方制剂进行治疗,常用者有:①阿司匹林O.1g、罂粟碱30mg、烟酸50mg、地西泮2.5mg、维生素B6 10mg,此为一次量,每日2~3次。②阿司匹林O.1~O.2g、芦丁20mg~40mg、维生素B6 10mg、维生素c O.1g,此为一次量,每日2~3次。上述复方制剂对已有脑血栓形成者有治疗效果,对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者有防止发生中风的效果。也有学者认为对已经发生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应采用较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并合用双嘧达莫(潘生丁)进行治疗。阿司匹林每次1g,每日2~3次,进餐时服用;双嘧达莫每次50mg,每日3次,餐前服,7~10天后逐渐减量。
(7)防治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通常采用每日O.04~O.3g的小剂量口服即可。用大剂量时可增强对前列腺素的抑制作用,使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减弱,反不利于治疗。
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在一般治疗剂量时,不良反应较少;大剂量(如抗风湿治疗)或长期服用时,则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中,阿司匹林是较易出现过敏反应的一种。该药的抗原性很强,即是小剂量对少数过敏质者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黏膜充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和哮喘等,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其中以哮喘最多见,约占2/3,30~50岁的中年人较易发生,女性多于男性,有鼻息肉的患者更易发生。这种哮喘近年来称为阿司匹林哮喘,一般在服药后20分钟即可出现症状,患者大汗淋漓、端坐呼吸、口唇青紫、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可持续1~24小时,重者可因窒息而死亡。
2.胃肠道反应 口服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引起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厌食、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便秘。大剂量时可引起糜烂性胃炎、溃疡及出血和潜血。据报道,每日服用4~6g阿司匹林,约有70%服药者每日出血3~10ml。对于健康人,大量出血可能发生于偶服阿司匹林的第1、2天内。此外,阿司匹林还可引起胃一食管反流性食管狭窄。
3.肝损害(阿司匹林肝炎) 少数病人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后引起肝损害,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肝肿大、肝细胞坏死等。通常在服药后2~3周发生,多见于阿司匹林治疗风湿病和全身性红斑狼疮的青少年。肝损害一般为可逆性,停药后可恢复,转氨酶多在停药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
4.。肾损害(镇痛药性肾炎) 长期大剂量应用阿司匹林,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尿中可出现蛋白、上皮细胞、管型、重者可见肾小管坏死和肾功能不全。据称复方阿司匹林更易引起肾损害。阿司匹林引起的肾损害通常是可逆的,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5.水杨酸反应 此系慢性水杨酸盐中毒,多见于风湿病的治疗。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视听觉减退、嗳气、恶心、呕吐、精神紊乱、呼吸加快、酸碱平衡障碍、皮疹和出血等。
6.血液系统的毒性 阿司匹林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各种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病人可出现全身瘙痒、鼻出血牙龈出血或全身紫癜,但其发生率不高。①出血时间延长:口服阿司匹林O.6g,出血时间即可显著延长,可持续4~7天。大剂量(每日6g)也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可服用维生素K防治。②缺铁性贫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因胃肠潜血损失可引起缺铁性贫血,通常剂量的发生率约1%,大剂量治疗风湿病时,其发生率可达10%~15%,女性多于男性。③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致体内叶酸缺乏,而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④溶血性贫血:阿司匹林可能属于能引起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病人溶血性贫血的药物,它能加剧变异性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病人的溶血。
7.心血管系统损害 大剂量阿司匹林可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偶可引起心力衰竭
8.肺损害 阿司匹林偶可引起急性肺水肿,患者在用药数分钟至数日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或咯泡沫痰等。肺细胞检查可见弥漫性肺泡出血和水肿。
9.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 又称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或脑病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为一种小儿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它通常发生在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疱疹等病毒性疾病的恢复期,常以乏力、呕吐、严重精神和意识障碍为典型症状。线粒体急性损伤在该病发病机制中起主导作用。长期或频繁服用阿司匹林,全身器官特别是脑和肝的线粒体急性损害,并可抑制干扰素的形成,加强病毒及毒素因子对酶系统的毒性作用,导致毒性代谢产物积聚,改变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而致病。由于阿司匹林能诱发瑞氏综合征,故在流感或疑为流感流行期间,以及水痘患儿和对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应慎用。
10.对血糖的影响 阿司匹林能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也能使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产生低血糖,但高剂量时可使肝脏和肌肉的糖原减少,偶可引起高血糖及糖尿。
11.延缓创伤的愈合 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能抑制胶原酶和引起氨基酸尿,故可延缓正常创伤的愈合。
12.耳毒性 耳鸣、耳聋眩晕是水杨酸中毒的典型症状,然而一般剂量的阿司匹林也能影响耳听觉神经,而使听力减退(主要对声音频率较高的部分),其发生率每日口服阿司匹林0.9~1.2g者为4.5%,每日口服1.2g以上者15%,引起的听力减退一般是可逆的,停药后即可恢复。
13.眼损害 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结膜下出血、眼压升高、眼球震颤、视网膜水肿、白内障、视力障碍,并能诱发复发性前房积血。
14.味觉改变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味觉改变或丧失。
15.致畸作用 妊娠3个月的孕妇服用中剂量及大剂量阿司匹林可致胎儿多处畸形。临产期妇女服用阿司匹林,可致新生儿头部血肿、大脑出血、溶血性贫血、黄疸、紫癜、便血、血小板功能异常、死胎和难产。妊娠后期超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造成肾缺陷、骨髓异常、心脏畸形、唇裂腭裂尿道下裂、独眼等,偶也有引起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甚至死亡,这可能与妊娠期药物吸收率高有关。水杨酸可抑制母体雌激素的排出,故孕妇服用阿司匹林,可使产程延长或拖期。由于新生儿肝内药物代谢酶缺乏,故临产期孕妇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时,易造成新生儿水杨酸中毒。
16.长期服用或误服大量阿司匹林,可出现急性中毒,此时血药浓度可达40~800μg/ml以上。其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痛、大量出汗、血管扩张、脱水、心动过速及换气过度等。严重者还可引起精神错乱、谵妄、发狂、高热、惊厥、肺水肿、脑水肿、酸碱平衡失调、虚脱、昏迷而危及生命。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口服大量碳酸氢钠及静滴5%葡萄糖生理盐水,这样既能纠正酸血症,又能加速水杨酸盐从尿中排出。如无明显的过度换气(深大呼吸),可输入碳酸氢钠(O.2g/k),但须注意防止过量而引起碱中毒。高热时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注意使用维生素K以防止出血。
相互作用: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