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名族首页  |   藏族医学  |   蒙古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学  |   苗族医学  |   傣族医学  |   瑶族医学  |   考试宝典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医药 >> 正文:开台涯 -瑶药贯众、金贝草、水骨菜药物说明书
    

开台涯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台涯
年份
yaih daic nyaaix
别名
贯众贝草、水骨菜、老虎牙
来源
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的根茎。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50~80厘米。根状茎粗壮、斜升或横生。叶二型,二回羽状分裂,幼时被绒毛;不育叶片三角状宽卵形,长30~50厘米,宽25~40厘米;小羽片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顶端钝或短尖,边有密的微钝锯齿,叶脉分叉、平行。能育的小叶片极狭,卷缩成线形,孢子囊群沿主脉两侧密生,黄色。
生态分布
生于林下或溪边强酸性土上。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江西、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省份;越南、印度、日本等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
味苦、微涩,性凉。
功效
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传统应用
感冒发热、风湿骨痛、痢疾、衄血、血崩、肿、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10~15克,水煎或研粉开水冲服;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研粉水调敷。
方例
化学成分
紫萁贯众根茎含东北贯众素及多种内酯成分:紫萁内酯[(4R,5S)-osmundalactone」,5-羟基-2-己烯酸-4-内酯[(4R,5S)-5-hydroxy-2-hexen-4-olide],5-羟基已酸-4-内酯[(4R,5S)-5-hydroxyhexan-4-olide],3-羟基己酸-5-内酯[(3S,5S)-3-hydroxyhexan-5-olide][1,2],葡萄糖基紫萁内酯,二氢异葡萄糖基紫萁内酯,2-去-2-吡喃核糖内酯[3]。还含类花楸酸甙,5-羟基-3-己酸甲酯[methyl(3S,5S)-5-hydroxy-3-(β-D-glu-copyranosyloxyy)hexanoate],麦芽酚β-D-吡埚葡萄糖甙,5-羟甲基-2-糠醛,甘油[3],琥珀酸[1],尖叶土杉甾酮A,蜕皮甾酮,蜕皮素[4]和多糖[5,6]。
药理
1.驱虫作用  紫萁贯众的根茎及叶柄基部的煎剂稀释到16%浓度时,体外对蛔虫头段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弛作用,50%~60%的煎剂对整体猪蛔虫作用2~6h后,猪蛔虫的活动呈不同程度的抑制[1]。紫萁提取物对驱除人体肠蠕虫有较好疗效[2]。
2.抗病毒作用  1g/ml的紫萁贯众水提取液稀释320倍后能抵抗腺病毒3型(Ad3)对培养的Hela单层细胞的攻击,有较强抗Ad3活性;能抵抗单纯疱疾病毒Ⅰ型对肝癌细胞(Hep-2细胞)的攻击[3]。
3.对血凝的影响  给家口服紫萁水提取液11.1g/kg,每日1次,共4次,能缩短家兔凝血酶原时间[4]。100%紫萁煎剂能明显缩短家兔的凝血时间[5]。紫萁提取物有显著抑制血凝的作用[6]。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Atsushi Numata,et al.Chem Pharm Bull,1984,32(7):2815.
[2]Atsushi Numata,et al.C A,1983,99:3028v.
[3]Atsushi Numata,et al.Chem Pharm Bull,1990,38(10):2862.
[4]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中药鉴别册》(第一册),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312。
[5]Genichiro Soma,et al.C A,1992,116:76349e.
[6]Genichiro Soma,et al.C A,1992,116:248438b.
药理参考文献
[1]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中册),第1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2。 [2]赵勋臬等:《江苏中医》,1962,(10):14。 [3]楼之岑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第二册),第1版,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01。 [4]楼之岑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第二册),第1版,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04。 [5]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730。 [6]Takashi Akiyama,et al.C A,1988,109:70438s.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