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名族首页  |   藏族医学  |   蒙古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学  |   苗族医学  |   傣族医学  |   瑶族医学  |   考试宝典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维吾尔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药 >> 正文:草豆蔻 -维药卡克乐药物说明书
    

草豆蔻

  
汉语拼音
Cao dou kou
维药名
卡克乐
别名
可黑里、渴褐里《回回药方三十六卷》,黑里、阿拉依其《明净词典》。
考证
《注医典》载:“草豆蔻,是一种植物果实的种子;果实圆球形,大小如小核,内有种子团,白色,其味嚼碎烧舌,气味芳香。”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草豆蔻一致。
中药材基原
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草豆蔻 Alpinia ratumadai Hayata 多年生草本,高1~2m。根状茎粗壮,棕红色。叶2列,具短柄;叶片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0~55cm,宽2~9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疏毛或光滑;叶鞘膜质,抱茎,叶舌广卵形,长3~6mm,密被绒毛。总状花序顶生,总花梗长30cm,密被黄白色长硬毛;花疏生,小苞片宽大,长2.5~3.5cm,外被粉毛,花后脱落;萼筒状,长约2cm,外被疏柔毛,一边开裂,顶端3裂;花冠白色,花冠管长约1.2cm,上部3裂,中间裂片长圆形,两侧裂片椭圆形,唇瓣阔卵形,先端有3个浅圆裂片,边缘具缺刻,白色,内面具淡紫红色斑点;侧生退化雄蕊极短或不存在,发育推蕊1,花丝扁圆形,粗大,具槽;子房下住,卵圆形,密被淡黄色绢毛,花枝细长,紧贴于花丝槽内,从药隔中穿出,基部具2棒状附属物,柱头略膨大,顶端下陷,具缘毛。蒴果圆球形,外被粗毛,萼宿存,熟时黄色。花期4~6月。果期5~8月。 我国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略变黄色时采收,来得后晒至八九成干,剥去果皮,再晒至足干。或将果实用沸水略烫后晒至半干。去其果皮,再晒至足干。宜置阴凉干燥处。
药材鉴别
干燥种子团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5~2.5cm,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间有白色隔膜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卵圆状多角形,长3~5mm,直径约3mm。表面灰棕色,被一层白色透明的假种皮,背稍隆起,合点约在中,种脐位于背侧面,种脊为一纵沟,经腹面至合点,破开后里面灰白色。气芳香,味辛辣。
化学成分
种子含山姜素(alpinetin),小豆蔻明(carda-lonin)[1]。
药理作用
10%草豆蔻浸出液对三通巴甫洛夫小胃蛋白酶活力有升高作用[1]。
炮制方法
性味
干热,味辛。 《注医典》“三级干热。”
功效
生干生热,温中补胃,燥湿止痛,止吐止泻,化痰止咳。
主治
主治湿寒性黏液质性疾病,如寒性胃虚,湿性呕吐,腹泻,关节酸痛,痰多咳嗽等。 《注医典》:“温补胃脘,降逆止吐,收敛固涩等;治胃脘寒虚,恶心呕吐等。”
用法用量
内服;1~3g。可入汤剂、糖浆、蜜膏、消食膏等制剂。
注意事项
对热性气质者有害,矫正药为葡萄醋、酸石榴汁。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草果代。
附方
制剂
朱瓦日西 卡克乐 消食膏 草豆蔻12g,丁香干姜花椒、小豆蔻、肉桂荜茇各9g,沉香6g,藏红花3g,砂糖1000g。药物研成细粉,过罗,砂糖溶化在适量水中,用温火煎成黏糖浆,将药粉用黏糖浆制成消食膏即可。生干生热,温中补胃,燥湿止痛,止吐止泻,化痰止咳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渡质性疾病,如寒性胃虚,湿性呕吐、腹泻、关节酸痛,痰多咳嗽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3g,用汗水送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582
药理
[1]李在琉,等.中医杂志.1980,21(2):148
维药名出处
《注医典》
参考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