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名族首页  |   藏族医学  |   蒙古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学  |   苗族医学  |   傣族医学  |   瑶族医学  |   考试宝典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余甘子 -藏药觉如拉药物说明书
    

余甘子

  
品名
藏名:觉如拉
汉语拼音
YUGANZI
拉丁名
Phyllanthus emblica L.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成熟果实。
动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8m。老枝灰褐色,分枝多,小枝纤细,被锈色短柔毛。单叶互生,几无柄,密生,为明显的2列,极似羽状复叶;叶片长圆状,长约1cm,顶端钝,全缘,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棕红色,极小,花单性同株,细小,黄色,3~6朵呈团伞花序簇生于叶腋,常为一朵雌花和数朵雄花;萼片5~6,倒卵状长圆形,长不及2mm;花冠缺;雄花具短柄,花盘腺体6,分离,三角形,与萼片互生,雄蕊3~5,花丝合生;雌花近无柄,花盘杯状,边缘撕裂状,包围子房一半以上,子房3室,蒴果球形或扁圆形而带6棱,初为绿色,成熟时淡黄色,有时带紫红色;干后常开裂成6片,种子6枚,外种皮稍坚硬,亮褐色,略带三棱形,具三个突起。
动植物资源分布
本种为常用藏药,但青藏高原境内不产,而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来西亚及印度也有分布。
动植物生态环境
生于向阳干旱而炎热的山坡或疏林中。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集,除净杂质,晒干。
药用部位
以成熟果实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果实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至浅灰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长约1mm。果肉(中果皮)厚1~4mm,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硬核样,3室,表面略具6棱。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维管束),干后可裂成6瓣。种子6粒,棕色。近三棱形,背面弧形,腹面有一淡棕色种脐。气微,味酸涩,回味甜。
显微鉴别:果皮横切面:外果皮由胞壁增厚的多角形细胞2~7列组成,细胞直径8~20μm。中果皮较宽厚,为薄壁细胞组成,有维管束通过,薄壁细胞直径32~65μm,细胞内常有草酸钙柱晶和方晶等。内果皮为多列较小的石细胞组成,胞腔明显,层纹不甚清楚。

中药化学成分
余甘子果实含鞣质45%,未成熟果实含30%~35%,其中分离得诃子酸(chebulinic acid C(41)H(30)O(27))、诃黎勒酸(chebulagic acid C(41)H(30)O(27))、鞣云实素(corilagin C(27)H(22)O(18))、原诃子酸(terchebin  C(41)H(30)O(26))、诃子裂酸(chebalic acid;split acid  C(14) H(14) O(11))及没食子酸、鞣花酸。又含余甘子酸(phyllemblic acid C(16)H(28)O(17)(COOH)(3))、余甘子粉(emblicol C(20)H(30)O(19)(OCH(3))(6))、粘酸(mucic acid C(6)H(10)O(8)),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1.0%~1.8%(g/g))、胡萝卜素(0.05mg%(g))、维生素B(1)(0.03mg%(g))、维生素B2(0.03mg%(g))、烟酸(0.3mg%(g))、蛋白质(0.5%(g/g))、脂肪(0.3%(g/g))、碳水化合物(17.4%(g/g))、粗纤维(2.2%(g/g))、钙(41mg%(g))、磷(11mg%(g))、(1.4mg%(g))。
种子含油量16%。油内含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叶含鞣质(嫩叶含23%~28%)、山柰素、山奈素- 3- 葡萄糖甙(kaempferol- 3-glucosi-de)、β-谷甾醇、鞣花酸及羽扇豆醇。
树皮含鞣质28~29.36%,羽扇豆醇2.25%,d- 无色翠雀花素(d-leucodelphinidin C(15)H(14)O(3).H(2)O)约3.75%。茎含羽扇豆醇、β-谷甾醇、鞣花酸。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丸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抗菌作用:干燥果实,用80%醇提取后,再用醚提取,以盐酸酸化可得良好的抗菌活性物质;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真菌无作用。
2.余甘子的醇提取物(1g/kg口服连续二天),对异丙肾上腺素(85mg/kg,皮下注射二天)引起的大心肌坏死,能有效地增加心的糖原水平,血清脂肪酸也产生明显变化。其果肉的80%醇提取物,在试管及活体组织中具若干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又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弱抑制作用和解痉作用。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大鼠。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余甘子,茜草,哇夏嘎,紫草茸,木香马兜铃石斛,甘青青兰藏紫草,芫荽,力嘎都,洪连,蒂达,渣训膏,毛诃子,诃子,降香,牛黄红花,翼首草,绿绒蒿波棱瓜子藏木香,多腺悬钩木,宽筋藤沙棘膏。 方二:余甘子,红花、绿绒蒿,甘青青兰,哇夏嘎,榜嘎,波棱瓜子。
药性
甘、酸、涩,凉、锐。
归经
功效
清血热,健消食,生津止咳。
性味分类
主治
血热血瘀,培根病,赤巴病,高血压病,消化不良,腹痛,咳嗽,喉痛,口干,热性水肿,尿频。
用法用量
多入丸散,它常与诃子、毛诃子一同出现在方剂中,称为三果;3~9g。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余甘子75g,茜草60g,哇夏嘎50g,紫草茸50g,木香马兜铃30g,石斛40g,甘青青兰50g,藏紫草75g,芫荽40g,力嘎都30g,洪连50g,蒂达40g,渣训膏35g,毛诃子50g,诃子75g,降香100g,牛黄1g,红花65g,翼首草40g,绿绒蒿40g,波棱瓜子40g,藏木香50g,多腺悬钩木25g,宽筋藤75g,沙棘膏50g。以上除牛黄外,共研细粉,再混入牛黄拌匀。能凉血、敛血,降压。治多血症、高血压病、肝胆疼痛、声哑目赤,唇部发紫、月经不调。
方二:余甘子150g,红花、绿绒蒿各75g,甘青青兰100g,哇夏嘎40g,榜嘎50g,波棱瓜子20g。共研细粉,用凉开水泛丸,绿豆粒大小。能清热消肿。治热性水肿、口渴、尿少、气喘、腹水。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历代藏本草均有记载。《四部医典》记载:“余甘子清血热,治血热旺盛及其引起的眼病、肝病”。《晶珠本草》称:“余甘子味甘、性凉。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又说:“叶如鬃散开,果实肉、核分开。”《味气铁鬘》称:“余甘子性凉、锐。治赤巴病入五腑和新发肝病。”《甘露之滴》称:“余甘子为三果之一,为滋补上品,利诸病,特别治眼病尤好。”《图鉴》说:“余甘子生于热带,干长柔软,叶大,花淡黄色。”
药物应用鉴别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