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眼科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前 言>《中药药理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是中西医学相互交流的最活跃、最前沿学科。本课程结合目前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研究较多的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通过讲授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类常用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为进一步研

※<前 言>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是中西医学相互交流的最活跃、最前沿学科。本课程结合目前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研究较多的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

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通过讲授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类常用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发展祖国医药学以及开发新(中)药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实验教学计划另订)。理论课分总论及各论。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中药药理研究思路及方法。各论按中药学传统分类,分章编排,各章均先介绍概述,讲清概念及现代研究的综合情况(共性),然后介绍常用中药。中药简介其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药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本大纲的制定,力图反映中药研究的新成就、新发展,选材慎重,注意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贯彻少而精,并注意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总学时54,课堂讲授38学时,实验16学时。

※<教学内容>

总论

第一章  中药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要求]

明确中药药理学的涵义,了解学习目的、任务、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及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思路。

[教学内容]

1、中药药理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学习目的和任务。

2、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3、中药药理研究的主要成就。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目的要求]

熟悉中药药性现代认识。

[教学内容]

介绍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的近代药理研究情况。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中药药理实验设计

[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机体和环境等方面的各种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了解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了解中药新药药理学、毒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原则及方法。了解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及中药血清药理研究的方法。

[教学内容]

1、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贮存条件、炮制、制剂、剂量、用法、配伍、配伍禁止);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体质、病理状况、精神因素);环境因素(气候、时辰、地区、社会条件等)。

2、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3、中药新药研究的基础知识(新药的定义、中药新药的分类、中药新药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

4、中药药理实验设计。

5、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思路。

6、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及中药血清药理研究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各论

第五章  解表药

[目的要求]

1、了解解表药的的涵义和分类,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麻黄桂枝柴胡葛根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3、了解细辛的主要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概述:介绍解表药的涵义、分类和主要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药物

1、麻黄:简介麻黄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

(1)发汗作用

(2)平喘作用 

(3)利尿作用 

(4)抗炎、抗过敏作用

(5)镇咳、祛痰作用

(6)解热、抗菌、抗病毒作用

(7)其他(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强心、升高血压、抑制肠肌收缩等作用)

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

(2)鼻塞

(3)防治某些低血压状态

(4)缓解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皮肤粘膜症状

不良反应

2、桂枝:简介桂枝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

(1)扩张血管、促进发汗作用

(2)解热、镇痛作用

(3)镇静、抗惊厥作用

(4)抗炎、抗过敏作用

(5)抗菌、抗病毒作用

(6)其他作用(利尿)

3、细辛:简介细辛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镇静、镇痛作用、解热作用、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平喘、祛痰作用、强心、抗心肌缺血、升高血压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局麻作用

不良反应

4、柴胡:简介柴胡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

(1)解热作用

(2)镇静、镇痛、镇咳作用

(3)抗菌、抗病毒作用

(4)抗炎作用

(5)促进免疫功能

(6)对脂代谢和肝、胆的影响

(7)其他作用(抗消化道溃疡、对消化道运动的影响、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等)

5、葛根:简介葛根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

(1)解热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血压和心率的作用、改善脑循环、扩张冠脉、改善心脏功能等)

(3)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4)其他作用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六章  清热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清热药的涵义、分类、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黄芩黄连银花知母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概述:清热药的涵义、分类及其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毒素作用、解热作用、抗炎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药物

1、黄芩:简介葛根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

(1)抗菌、抗病毒作用

(2)抗炎、抗过敏作用

(3)镇静、降血压作用

(4)降脂、保肝、利胆作用

(5)抗氧化作用

(6)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

(7)促进细胞免疫和抗肿瘤作用

(8)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胃肠刺激症状

2、黄连:简介黄连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

(1)抗病原体作用

(2)解毒作用

(3)解热作用

(4)抗炎和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抗心律失常作用、正性肌力作用、降血压作用)

(6)抑制血小板聚集

(7)降血糖作用

(8)抗肿瘤作用

(9)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3、金银花:简介金银花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抗菌、抗病毒作用

(2)抗内毒素作用

(3)抗炎、解热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5)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4、知母:简介知母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抗菌作用

(2)解热作用

(3)对β—肾上腺素受体的调节作用

(4)降血糖作用

(5)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5、青蒿:简介青蒿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抗病原体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抗寄生虫作用)

(2)解热、镇痛作用

(3)抗炎、免疫作用

(4)抗肿瘤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七章  泻下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泻下药的涵义、分类、掌握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大黄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活性成分、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3、了解芒硝番泻叶的主要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概述:泻下药的涵义、分类及其主要药理作用(泻下作用、利尿作用、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药物

1、大黄:简介大黄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泻下作用、利胆、保肝作用、促进胰液分泌及抑制胰酶活性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作用)

(2)对血液和物质代谢的影响(止血作用、降血脂作用)

(3)改善肾功能作用

(4)抗感染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炎、解热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5)抗肿瘤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2、芒硝:简介芒硝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泻下作用、利胆作用

不良反应

3、番泻叶:简介番泻叶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泻下作用、抗菌作用、止血作用

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八章  祛风湿药

[目的要求]

1、了解祛风湿药的涵义、分类、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秦艽的药理作用和应用。

3、熟悉加皮的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概述:祛风湿药的涵义、分类及其主要药理作用(抗炎、镇痛、免疫抑制作用)。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药物

1、秦艽:简介秦艽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抗炎作用

(2)镇静、镇痛、解热作用

(3)抗过敏作用

(4)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2、五加皮:简介五加皮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抗炎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镇静、镇痛作用等。

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十章  利水渗湿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利水渗湿药的涵义,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茯苓泽泻茵陈的主要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概述:利水渗湿药的涵义、分类及其主要药理作用(利尿作用、利胆保肝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抗肿瘤作用等)。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药物

1、茯苓:简介茯苓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利尿作用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镇压静作用

(4)抗肿瘤作用

(5)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2、泽泻:简介泽泻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利尿作用

(2)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3)保肝作用

(4)降血糖作用

(5)对心血管的作用

(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临床应用

3、茵陈:简介茵陈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利胆作用

(2)保肝作用

(3)抗肿瘤作用

(4)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十一章  温里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温里药的涵义,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附子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3、了解肉桂、干的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概述:温里药的涵义及其主要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正性肌力作用、正性频率和正性传导作用、扩张血管、改善循环作用、抗休克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作用、抗炎、免疫作用)。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药物

1、附子:简介附子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强心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提高耐缺氧能力和保护心肌缺血、抗休克)

(2)对神经系统作用(抗寒冷、镇痛、镇静作用、局麻作用)

(3)抗炎、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2、肉桂:简介肉桂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扩血管、对血液动力学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作用)、镇静、镇痛、解热作用、其他作用。

3、干姜:简介干姜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血管、强心、升压等)、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促进消化、保护胃粘膜、对肠道运动作用、利胆作用、止吐作用)、镇静、镇痛、解热作用、其他作用等。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十二章  理气药

[目的要求]

1、了解理气药的涵义,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枳实青皮的主要药理作用。

3、了解陈皮香附的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概述:理气药的涵义及其主要药理作用(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对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利胆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药物

1、枳实:简介枳实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2)对子宫的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收缩血管和升高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

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2、青皮:简介青皮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2)利胆作用

(3)祛痰、平喘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临床应用

3、陈皮:简介陈皮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胃肠平滑肌作用、对消化液分泌作用、抗胃溃疡作用、利胆作用)、祛痰平喘作用、对心血系统的作用(对心脏的作用、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其他作用(抗炎作用、对子宫的作用)等。

4、香附:简介香附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对子宫的作用、雌激素样作用、对肠道和气管平浮雕肌的作用、其他作用等。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十四章  止血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止血药的涵义,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三七的药理作用、作用机机制与应用。

[教学内容]

概述:止血药的涵义及其主要药理作用(收缩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凝固,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壁功能,降低血管脆性,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药物

1、三七:简介三七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止血、抗血栓)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扩血管和降压、抗心律失常)

(3)抗炎、镇痛作用(抗炎、镇痛)

(4)对糖代稿的影响

(5)抗肿瘤及抗辅射作用

(6)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活血化瘀药的涵义、分类,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丹参川芎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延胡索、益母草仁、红花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概述:活血化瘀药的涵义、分类及其主要药理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其他作用)。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及血瘀证动物模型。

常用药物

1、丹参:简介丹参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心和扩血管作用、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

(2)调节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的作用

(3)保肝作用

(4)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2、川芎:简介川芎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扩血管作用

(2)抗血栓形执业护士网成作用

(3)解痉作用

临床应用

3、益母草:简介益母草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对子宫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心肌缺血和抗心绞痛、抗实验性心肌梗死、抗血栓形成)

4、延胡索:简介延胡索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镇痛作用、镇静催眠作用、抗冠心病作用、抗溃疡病作用

不良反应

5、红花:简介红花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扩血管作用、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兴奋子宫、降血脂作用等。

6、桃仁:简介桃仁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扩血管作用、抗血栓形成)、润肠通便作用、镇痛作用、抗炎作用、镇咳作用等

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涵义,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桔梗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半夏杏仁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概述: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涵义及其主要药理作用(祛痰作用、镇咳作用、平喘作用等)。

常用药物

1、桔梗:简介桔梗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祛痰镇咳作用

(2)抗炎作用

(3)镇静、镇痛、解热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2、半夏:简介半夏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镇咳作用、催吐和镇吐作用、抗癌作用、其他作用等

不良反应

3、苦杏仁:简介苦杏仁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止咳平喘作用、润肠通便、其他作用

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十七章  安神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安神药的涵义,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枣仁的药理作用。

3、了解远志的主要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概述:安神药的涵义、分类及其主要药理作用(镇静催眠作用、抗惊厥作用)。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药物

1、酸枣仁:简介钩藤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镇静催眠作用、抗惊厥作用、镇痛、降温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改善心肌缺血、提高耐缺氧能力、降血压、降血脂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2、远志:简介远志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镇静抗惊厥作用、祛痰作用等。

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十八章  平肝息风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平肝息风药的涵义及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天麻、钩藤的药理作用,熟悉羊角地龙牛黄的主要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概述:平肝息风药的涵义及其主要药理作用(镇静抗惊厥作用、降压作用)。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药物

1、天麻:简介天麻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镇静、抗惊厥作用

(2)镇痛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心肌缺血、心律不齐、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

(4)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

2、钩藤:简介钩藤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

(1)降压作用

(2)镇静作用

(3)解痉作用

临床应用

3、羚羊角:简介钩藤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解热作用、降压作用等

4、地龙:简介地龙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解热作用、镇静、抗惊厥作用、平喘作用、抗血栓作用等

5、牛黄:简介牛黄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要成分。

药理:镇静、抗惊厥作用、解毒、镇痛作用、抗病毒作用、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等。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二十章  补虚药

[目的要求]

1、了解补虚药的涵义、分类、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人参黄芪的主要药理作用。

3、熟悉党参、yin羊藿、冬虫夏草当归枸杞白芍甘草的主要药理作用。

4、了解刺五加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概述:补虚药的涵义、分类及其主要药理作用(对机体免疫机能、神经系统、物质代谢、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的影响及延缓衰老作用)。补充介绍常用研究方法及虚证动物模型。

常用药物

1、人参:简介人参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心作用、抗心肌缺血、对血管、血压的影响)

(4)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

(5)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作用、对甲状腺的作用)

(6)对物质代谢的作用(对糖代谢的作用、对蛋白质及核酸代谢的作用、对脂质代谢的作用)

(7)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8)抗休克作用

(9)延缓衰老作用

(10)抗肿瘤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2、党参:简介党参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心、抗心肌缺血、调节血压)、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益智作用等。

临床应用

3、黄芪|:简介黄芪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

(1)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2)延缓衰老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心脏、血管、血压的影响)

(4)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5)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临床应用

4、甘草:简介甘草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盐皮质激素样作用、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抗消化性溃疡作用、解痉作用、保肝作用)、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解毒作用、镇咳祛痰作用等。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5、当归:简介当归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影响(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造血和抗贫血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抗心肌缺血、缺糖、缺氧作用;扩张血管、降压作用)、促进免疫功能(增强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平滑肌的影响(对子宫平www.med126.com/yaoshi/滑肌的作用、对其他平滑肌的作用)等。

临床应用

6、冬虫夏草:简介冬虫夏草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肾功能的影响、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7、yin羊藿:简介yin羊藿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性腺功能、对核酸代谢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抗心肌缺血、降压)、延缓衰老作用

临床应用

8、枸杞子:简介枸杞子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抗肿瘤作用、延缓衰老作用、降脂护肝作用等。

临床应用

9、白芍:简介白芍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解痉作用、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等

临床应用

10、刺五加:简介刺五加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抗应激作用、调节内分泌功能、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等。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二十一章  收涩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收涩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

2、掌握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与应用。

[教学内容]

概述:收涩药的定义及其主要药理作用(收敛、抑制腺体分泌、抗菌、止泻等作用)。

常用药物

 1、五味子:简介五味子的来源、主要成分、性味、归经、功效。

药理:

(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2)保肝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4)延缓衰老作用

(5)对呼吸系统作用

(6)对代谢及免疫功能的作用

(7)抗溃疡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

※<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授时数

实验时数

中药药理研究进展

3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

3

中药药理实验设计

8

解表药

3

2

清热药

3

泻下药

3

祛风湿药

1

2

利水渗湿药

2

2

温里药

1

理气药

1

2

止血药

2

1

活血化瘀药

3

4

化痰止咳平喘药

1

2

安神药

0.5

平肝息风药

0.5

补虚药

3

1

收涩药

自学

小计

38

16

合计

5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