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中医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中医骨科学电子教材: 第二节 穿刺及造影技术
    

中医骨科学-电子教材第八章 影象学检查:

中医骨科学:电子教材第八章 影象学检查 第二节 穿刺及造影技术:作为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和因外伤所致椎管形态变化,脊髓造影是一种常用和有效的检查手段。自1919年Dandy首先应用造影对比剂作椎管造影以来,造影技术不断得以改进,造影剂的研制和选择应用日臻完善。1948年Lindblom首次报导将碘液经脊椎穿刺注入髓核,使髓核的形状和病理变化显出,借此对髓核病变的诊断和定位更提高一步。1953年Seldinger创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行选择性腹动脉造影,推动了选

作为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和因外伤所致椎管形态变化,脊髓造影是一种常用和有效的检查手段。自1919年Dandy首先应用造影对比剂作椎管造影以来,造影技术不断得以改进,造影剂的研制和选择应用日臻完善。1948年Lindblom首次报导将碘液经脊椎穿刺注入髓核,使髓核的形状和病理变化显出,借此对髓核病变的诊断和定位更提高一步。1953年Seldinger创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行选择性腹动脉造影,推动了选择性动脉造影的发展。关于对造影技术的评价,历来就有争议,但通常认为,临床和普通的X线检查在病变定位有困难时,应用造影技术具有独到的作用。目前,随着CT、MRI等非侵入技术发展和不断完善造影技术的应用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观察关节囊、关节软骨和关节内软组织的损伤状况和病理变化,将造影对比剂注入关节腔并摄片的一种检查,常用于医学考研网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等。由于应用造影剂不同,显影征象也不一样。应用气体造影称之称之阴性对比造影法,碘剂造影称阳性造影法,如果二者同时兼用则为双重对比关节造影,多用于膝关节。
一、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通常将阳性造影剂注入关节腔内,借以诊断肩关节内、关节囊和周围某些软组织损伤与病变。
(一) 应证和禁忌证
1.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者,可能系肩关节周围炎、健鞘炎、肌键脱位或半脱位,可以考虑施行关节造影。
2、肩关节外伤后,不明原因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可能系肩袖或关节囊损伤,亦适合做关节造影检查。
3.选择性研究肩关节疾患,可采用关节造影作进一步观察。
4、凡关节有炎症,新鲜关节内骨折及穿刺部位皮肤有炎症和碘过敏者不宜作造影。
( 二)造影技术
1、穿刺进路选择 通常有二种进路,即前方穿刺和后部穿刺(详见关节穿刺章)。
2、造影 穿刺针头进入关节腔后,将造影剂(泛影葡胺或其他水溶性造影剂)15~20ml注入。在透视或电视荧光屏上观察,并立即拔出穿刺针,穿刺部稍许加压,防止照影剂外溢影响造影显影图像。
3、摄片 取前后位,肩关节轴位和内、外旋位摄片4张。
4.造影征象 造影剂充盈整个关节,关节囊表现与关节腔相一致的形似袋状密度增高阴影。肩胛盂和肱骨头软骨处与该解剖结构相应的密度减低区。在轴位片上,肱骨的结节间沟显示清楚。外旋位,关节囊呈半圆形充盈;外旋位上,显示为弯曲管状阴影,中央密度减低为肱二头肌腱阴影。如果发现有异常,则为该部结构病损所致。
二、桡腕关节造影
桡腕关节由桡骨远端、关节盘、舟状骨、月状骨、三角骨和关节囊及周围的韧带所组成。由于近排腕骨和桡骨远端运动功能复杂,其损伤机会也较多,常形成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某些损伤借助普通X线片平片不能作出诊断,需借助造影技术。
(一)适应证
腕部外伤后,未能查出明确损伤部位,经长时间非手术治疗,仍有软组织肿胀,肌力减退并有旋转受限;时有放射疼痛和压痛者,可做关节造影。
(二)造影技术
1、穿刺 通常采用腕背部于腕月状骨和桡骨远端之关节间隙进入。宜将腕关节掌侧屈曲30度,使桡骨向后突起便于触 之(详见关节穿刺章)。
2、造影 可应用醋碘苯酸等水溶性造影剂,并适当抽1%~2%Procain l~2ml混合一起注入。一般情况,桡腕关节腔可容纳4~5ml。如果在电视下观察更有益于造影剂剂量的掌握。
3、摄片 造影剂注入后应立即摄片,常规拍摄腕关节前后位、后前位、侧位和斜位片。
4、造影征象
(1)正常桡腕关节正位片,显示近侧关节面为弧形线状致密形,至尺侧呈" Y"型,在尺侧出现球形的影为尺侧窝。
(2)三角软骨破裂。在尺侧密度减低区为三角软骨,多为梭形。三角软骨与桡骨分离即谓"断尖"现象;部分缺损等现象。
三、髋关节造影
(-)适应证
髋关节造影主要适用于先天性髋脱位。某些轻度的髋关节脱位,普通X线平片难以发现异常,但造影常可提示病理变化。造影可显示关节囊变化和髋臼与股骨头软骨状况等。
(二)造影技术
1.穿刺部位的定位 在髋关节穿刺前应作好穿刺部位的定位,选择好穿刺点。通常取髋关节前侧穿刺(详见关节穿刺章)。
2.造影 应用泛影葡胺或其他水溶性造影剂,通常4~6ml即可充盈整个髋关节。拔除穿刺针后,活动髋关节,使造影剂均匀分布并充盈。
3.摄片 拍摄前后位、侧位及外展前后位片。
4、造影征象 正常髋关节,股骨头为圆球形,其表面与髋臼弧度相对应,髋臼底部造影剂比较均匀,并无任何充盈缺损。先天性髋脱位,髋关节关节囊呈葫芦状,臼底由软组织充填,有充盈缺损。
四、膝关节造影
膝关节损伤和疾患比较多见,但对一些没有肯定症状和体征的临床诊断常遇到困难。单靠临床检查诊断也往往不够正确。采用膝关节造影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造影可用气体或碘液,但目前多用二者并用的关节双重对比造影,具有反差大、对比度强,容易显示关节内的病损变化。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1.临床检查未能明确的关节内病损,如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等。
2对已经确定膝关节内病损,其性质或确切部位不够明确者,宜施行造影作进一步研究。
凡关节感染性疾患,关节内新鲜骨折和出血者不能做造影。膝关节造影的适应证选择和术中操作应十分注意无菌技术,由造影引起膝关节感染乃至病变时有所闻。
(二)造影技术
1.术前准备 普鲁卡因、碘过敏试验,皮肤及有关器械之准备。关节穿刺过程按无菌操作要求。
2.穿刺和造影 平卧位,常现消毒,铺无菌巾,选好穿刺点(一般在髌骨中点平面的髌侧缘),皮内注射少量l%普鲁卡因后直接穿刺入关节腔内,如有积液则尽量抽尽(关节腔内可注入1%普鲁卡因lml),然后注入60%康锐(Conray)或异泛影葡胺4~5 ml,再注入氧气30~50ml(以膝关节膨胀起为度)。注射完毕拔外。消毒纱布覆盖穿刺孔。伸屈膝关节活动7~8次。
3.摄片 按照各种观察目的,采用一定体位和X线投照角摄片。如作股胫关节造影,则观察侧在上,膝伸直约170度,先于皮肤画出胫骨平台上缘关节间隙。踝部加压牵引,固定好膝部,X线从水平方切过关节间隙摄片。每侧一般取中立位,内旋45度位及外旋45度位摄片。必要时加摄其他需观察部位的相应体位特殊系列X线片。
4、造影征象 正常的膝关节造影片上,清楚地显示内、外侧半月板,关节软骨,滑液囊,髌下脂肪垫和交叉韧带等结构。半月板损伤可在损伤处表现为充盈缺损,呈线状或碎裂状。
五、椎管造影
(一)脊髓造影术的目的
脊髓造影术并非随意应用的检查方法,其目的有下列几点:
1、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为明确椎管内病变,如脊髓内、外压迫,以及脊柱解剖结构的损伤和病变所形成的神经压迫(椎间盘、骨赘和骨折片等)。为确定病变节段水平和病变范围,例如椎管狭窄的部位和范围及损伤后椎管形态变化,以此作为临床治疗前后的辅助判断。
2、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采用 鉴别引起脊髓病的某些不易鉴别的病理因素,例如脊髓本身的病变,或椎管内病变等加以区别。CT扫描时,为了增强脊髓与占位性病变的相互之间对比度,将水溶性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在CT扫描的横断层面上可清晰显示硬膜囊内、外的结构。
3.探索性研究 采用高质量水溶性造影剂注入椎管内(蛛网膜下腔),研究椎管动态条件下形态或容量变化。这种研究常在腰椎或颈椎造影同时进行,也可在尸体上研究。
(二)脊髓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脊柱疾患的诊断主要借助于详尽的病史和临床检查。脊髓造影系属侵入性检查,不宜列为常规,因此病例选择宜严格。
1.适应证
(1) 其他检查手段不能明确的脊髓内或脊髓外的病变,经脑脊液动力学检查
证明蛛网膜下腔有梗阻,但病变部位和范围又不十分明确,应选择造影作出诊断。
(2) 临床检查病变性质不明确,脊髓内、外或椎管结构(椎体后绿、椎间盘、黄韧带和关节突等)的病变,选择造影有助于确诊。
(3) 多节段的神经损害。椎管内肿瘤约有4%是多节段占位;多节段的椎间盘突出也不少见。这种病变在临床上有时很难作出判断;在极少数情况下椎间盘突出和肿瘤共存。采用全脊髓造影非常有必要。
(4) 为确定某些椎板切除术后病人的症状复发原因,也宜选择造影术。这种手术后变化,是蛛网膜炎、神经根粘连、硬膜瘢痕压迫或椎间盘突出复发,造影可显示其病理的变化。
2.禁忌证
(1)全身情况差,不能负担脊髓造影检查操作的搔动和刺激。
(2)穿刺局部皮肤有炎症和碘剂过敏者应列为造影禁忌证。
(3)某些无手术指征,或不宜手术的病例不宜选择。
(三)造影对比剂及其选择
1、空气
空气是较早使用的造影对比物,迄今仍有少数病例对碘剂过敏而需要造影者所应用。以氧气为最理想。空气造影具有刺激性小在较短时间内完全吸收,又是髓内病变的一种良好的对比剂。根据造影部位多用于下腰椎和颈椎,每次注入后,由于气体不能直接与脑脊液混合,而脑脊液被气体所排挤占据并替才能显影。
气体的用量通常40~80ml,据部位不同,可作调整。但注入的速度不宜太快。气体不能自由穿过蛛网膜下腔,以免增加腔内压力而产生头痛。在X线下对比强度弱,对于神经根袖显示不清,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可能被遗漏;各种非梗阻性损害,例如粘连性蛛网膜炎、血管畸形等显示并不满意。
2.碘本脂(Myodil):碘本脂是一种含碘的油脂酸造影剂,又称为Panfopaque。 在温度20℃时,比重为1.26,其粘稠度为碘化油的1/20,含碘量30.5%。该造影剂对比性强,对硬膜囊充盈较好; X线显清楚。但副作用也较明显,停留在蛛网膜下腔时间较久,吸收缓慢。滞留在蛛网膜下腔,长期刺激可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炎;虽然该制剂粘连度低于碘油,但在蛛网膜下腔充盈分布和扩散不甚满意,尤其在神经根袖不能达到良好的充盈。在国内许多医院的脊髓造影已经废弃不用。如果临床上需要造影检查,又无条件选择高质量水溶性造影剂时应用碘本脂后,应在造影术同时或手术中将其吸取除掉。
3、Amipaque(Mefrizamide):是一种水溶性三碘造影剂,属于非离子碘复合物,在溶液中不解离,具有比离于碘水溶性造影剂较低的渗透压。含碘量48.2%。目前,通常所用的 Amipaque是一种子粉状,其包装规格为3.75g和6.75g两种,以碳酸氢盐缓冲剂来溶解。配制后每毫升Amipaque应含有碘166mg才可能与脑脊液和血液形成等渗。使用时,用无菌空针在每安瓶20ml的缓冲溶液中抽取 8.9~9.0ml(每100ml内含碳酸氢钠5mg),注入含有3.75g的干粉状Amipaque的安瓶内,并摇匀成透明状液体,约为 10ml。如剂量不足,可用6.75g的干粉Amipaque,抽取16ml缓冲溶液。此种造影液碘的浓度为168~170mg/ml。
此种造影剂具有易吸收,对比度清晰及充盈良好等优点,这些是离子碘造影剂无法可比拟的。
造影后,易出现兴奋、失眠;神经根刺激症状,如感觉过敏、腰腿痛一过性加重;有时会出现脑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及体温上升等。多在1~2天内消失。
造影剂用量:腰骶部为 10~14ml(170m碘/ml),胸脊髓 10ml(200~250mg碘/ml),但含碘总剂量不得超过300mg,在配制时必须加以注意。
4、Omnipaque Omnipaque是继Amipaque之后,挪威Nyegaard公司研制的新型低毒低渗非离于碘水溶性造影剂。迄今为止这种制剂为最理想的造影剂。Omnipaque是一种新型极高水溶性造影剂。含碘46.36%。
这种制剂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比普通的离子碘造影剂低,并具有低化学毒性,人体对其耐受性比Amipaque要强。比重略大干脑脊液,溶液经热压处理和超滤过灭菌使用时很方便,不必在注入之前现行配制。
Omnipaque的粘稠度与人体血液基本相似,注入蛛网膜下腔,很快与脑脊液混匀,分布均匀,硬膜囊和神经根袖都可获得良好的充盈,X线显示清楚,细微变化也能显示出来。该剂在蛛网膜下腔被吸收,并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注入后2小时排出83%,1周后排出96%,体内不存留。副作用极少而且轻微。
(四)颈椎椎管造影
颈椎椎管造影有两个途径:腰椎穿刺椎管造影和小脑延髓池穿刺椎管造影。前者为上行性造影,后者为下行性造影。腰椎穿刺容易操作,且安全,但造影剂在蛛网膜下腔行程长,容易弥散,集中于颈椎显影有时不理想;小脑延髓池穿刺难度稍大,有一定危险性,但造影显影比较好。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腰椎穿刺颈椎管造影
通过腰椎穿刺并注入造影对比剂,上行至颈椎,以显示颈椎部位病变。术前准备:造影前禁餐。检查穿刺部位皮肤,必要时剃毛。术前30~60min注入安定5mg。
操作技术:患者侧卧于略呈倾斜的X线摄片床上。选择腰3~4;或腰4~5。棘突间隙作为穿刺点。消毒及局部浸润麻醉后,选用20号或22号腰椎穿刺针作穿刺,证实针头完全进入蛛网膜下腔(抽出针芯后脑脊液流畅),留取脑脊液2份各3~4ml,备作常现和生化检查。将备用的Omnipaque抽取10ml(每毫升含碘量350mg或300mg)注入蛛网膜下腔(针头斜面向头侧),并要求10s内注射完毕。立即在X线电视荧光屏上观察造影剂分布状况,然后将摄片床迅速倾斜,使造影剂流向颈段,并准备摄片。造影剂先头抵上颈椎时即施摄片,更换体位摄取各种位置X线片。如果电视屏幕上显示不清晰时,待造影剂集中延髓池和上颈椎后,调整床位使造影剂自上而下再通过一次摄片。球管片距80~100cm,以75~85kV(千伏)和 80~85mA(毫安)的
条件进行摄片。
造影术后,肌肉注射安定5mg,病人取半卧位和(或)头高卧位4~6小时。
2.小脑延髓池穿刺造影术
属于下行性造影。通常适用于蛛网膜下腔完全梗阻,腰椎退变或畸形严重、腰椎穿刺失败者以及腰椎穿刺部位皮肤感染者须另辟造影途径。
术前准备:同腰椎。尚须剃去枕颈部头发和汗毛,至少头部后侧半部。
操作技术:患者侧卧位,颈椎略弯曲,头和侧面部下方垫以小枕头,使小脑延髓池与脊髓位于同一水平面。常规消毒皮肤,局部浸润麻醉。助手固定患者头部。术者以左手拇指触摸确定枕外粗隆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凹陷;右手持针,于其间连线之下 2/5上界刺入,沿眉弓与外耳门连线平行之正中方向缓缓刺入。通常在针尖刺入3.5cm之后,再每刺入0.5cm时,将针芯取出一次,看有无脑脊液流出,防止穿刺过深,避免伤及延髓。自皮肤至小脑延髓池距离,成年人为3.5~5.0cm,小儿为2.5~3.0cm。小脑延髓池深1.0cm。如果穿刺相当深而无脑脊液流出,则应拔针矫正方向,重新穿刺。
留取脑脊液,并注入造影剂(同腰椎穿刺 造影)。
目前,多采用电视荧光屏监视穿刺,有很大方便,同时也便于观察造影剂在蛛网膜下腔流动,对掌握摄片时机极为有利。
3.颈椎管造影的征象
颈椎管造影应在造影剂注入后,立即进行观察,在电视荧光屏上了解碘柱在蛛网膜下腔运动和流速,并能看到在正常和病变条件下造影剂通过或梗阻状况。在透视观察的同时作摄片。颈椎与腰椎管造影不一样,在造影剂注入后,很难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随体位变化流动速度也会改变,摄片的瞬间至关重要,往往影响影像的质量。
(1)颈椎椎管造影的正常表现 脊髓蛛网膜下腔上起于枕骨大孔区的小脑延髓池,下达骶2~5水平,形成端。在上端即枕骨大孔区呈漏斗状,下颈段和上胸段略宽些,中胸段最狭窄,下胸
段又开始变宽,以腰段最宽。
正位征象:正常正位造影X线与椎管结构相一致出现节段性变化,在推弓根水平椎管腔横径最窄,在椎间隙水平管腔横径最宽,并向两侧突出,形若"峰状",这是由于脊神经根袖形成的突起,在颈椎接近水平横向,而腰椎则呈30~60度角。因此,在颈椎椎间盘水平碘柱显示较宽,呈现双峰状突起。
侧位征象:造影对比剂在颈椎侧位蛛网膜下腔呈柱状影像,在椎体水平面略向前凸,而在椎间盘水平略向谁管内凹陷,但没有像正位那样的节段性增大或狭窄征象。
如果在电视荧光屏观察和X线摄片并非标准侧位,则造影的影像就会歪曲,甚至出现假象。因此,拍摄标准侧位(造影剂显示硬膜囊前缘与椎体后不相重叠)十分重要。
(2)颈椎病的造影征象 颈椎病的造影征象与病变部位、严重程度有关,但多在病变节段表面充盈缺损或不全梗阻(在动力性摄片时也有完全梗阻征象)。
正位征象: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性增生并因此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又称颈椎综合征。椎体后方突出物,多在椎体后部的上下缘,即相当于椎间盘水平,造影对比剂流至此处可形成短暂停留。造影剂滞留此处较多,影像较浓,椎体后面无或少有造影剂滞留,影像较淡,因而构成梯形征象或援板状;有时椎管边缘的一侧增生突起比另一侧明显,可呈现"L"形;有时出现"U"形阴影。
侧位征象:由于推体后方突出物(骨赘和退变膨出的椎间盘)突向椎管,对脊髓腹侧硬膜囊构成不同程度的压迫,造影对比剂形成小的充盈缺损。实际上,这种突出物与造影剂之间有一定距离,这段距离远比硬膜囊的囊壁要厚得多,系其间有软组织相隔所致。
(3)颈椎椎间盘突出的造影征象 颈椎椎间盘突出在清晰的造影X线片上,可以提供相当肯定的证据。典型表现是椎管前壁椎间盘突出物突问椎管并形成压迹,是单峰状形态。正位可见压迹居中央,但多数还是偏离中央旁侧并伴有该侧神经根袖消失。
(4)蛛网膜粘连 仅次于胸段。典型表现是造影对比剂流入此区后呈分散或片状影,但这种分布无规律可循。造影剂通过速度缓慢,也不易集中,粘连严重之处造影剂比较多;有时表现蛛网膜下腔狭窄。
(5)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骨折脱位 通常不需要造影检查。根据普通X线检查就可以判断损伤部位和类型。普通X线无明显骨折脱位的脊髓伤病人,需要作颈椎管造影,以显示脊髓压迫部位和隐匿的骨折损伤。研究颈椎骨折脱位,进行颈椎造影,以观察在这种损伤状态下,椎管的形态变化及其与脊髓关系。
(6)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是属于神经外科范畴,并不常现收入骨科。由于某些病例与颈椎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相似,混淆而收骨科。经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发现疑问而作造影检查。
脊髓肿瘤:①在正位和侧位都可以明显显示脊髓的柱状阴影,呈局限性梭形增粗。这种脊髓增粗呈对称性膨胀,也可能向一侧突出明显,有时突向脊髓外方。②脊髓内肿瘤可能占据并非一个节段并呈梭形膨大,因此造影征象不明显。蛛网膜下腔不完全梗阻,造影剂在肿瘤部位呈"分流"状态。③肿瘤较大者呈完全性梗阻,即不规则的阻塞,或非典型的杯口状充盈缺损。
硬膜下脊髓外肿瘤:这种肿瘤多为神经纤维瘤、脊膜瘤及神经鞘瘤,其造影表现:① 病变节段呈现充盈缺损,造影对比剂环绕肿物边缘,脊髓受压可被推向另一侧。充盈缺损呈圆形或卵圆形--杯口状,压迹常在一侧。②造影阴性者并不能除外本病,在颈椎,尤其上颈椎,由于缓冲间隙大,时有因造影技术问题,造影剂充盈不良而疏漏。(3)硬膜外肿瘤:这种肿瘤多见于原发恶性和转移性肿瘤。从造影结果来看,早期不易与结核相区别,必须结合临床和病史。造影剂在病变节段呈不规则的斜坡状或笔尖状。
4.关于造影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病变的部位,造影剂的选择,剂量和造影技术,都可能导致颈椎椎管造影的失败,以致出现造影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对颈椎解剖特点和造影认识水平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1)假阴性结果 颈椎椎管造影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比较少见,相反,在腰椎椎管造影的假阴性结果相对多些。其原因是后者蛛网膜下腔间隙大,造影剂少则使其充盈不足。此外,造影剂注入时,比较分散,不能在病变处形成一种典型征象。对于比较模糊或不太清晰的X线造影片,缺乏辨别能力的医生,可误把有阳性意义的征象看成为阴性造影结果。
(2)假阳性结果 正常颈椎椎体后缘(椎管的前壁)有轻度后凹,而椎间隙(椎间盘)后方则向谁管方向轻度凸出,尤其在中年以后
退变加速,这些病变更为明显。造影剂可在此处呈现圆滑的压迹和充盈不全征象。如果经验不足,常把这种征象误认为阳性征象。
造影剂注入时太慢或断断续续,致蛛网膜下腔充盈不全,造影剂可出现节段性,酷似缺损,也有可能被误作占位性病变。
为防止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必须在技术上和认识水平上加以提高,重要一点还必须密切联系病史和体征;加强放射科和临床两个环节的联系,往往可以排除造影错误判断。
六、腰椎椎管造影
(一)操作技术
患者侧卧于倾斜15~20度的X线摄片床上,头高位。选择腰4~5;或腰3~4。棘突间隙作为穿刺点。消毒及局部浸润麻醉后,选用20号或22号腰椎穿刺针作穿刺,证实针头完全进入蛛网膜下腔(抽出针芯后脑脊液流畅),留取脑脊液2份各3~4nl,备作常规和生化检验。将备用Omnipaque抽取10ml(每毫升含碘量300mg或350mg),Amipaque3.75g+9.5ml溶液,溶解后注入蛛网膜下腔(针头斜面向尾侧),并要求10s内注射完毕。立即在X线电视屏上观察造影剂分布情况。如果造影剂超过腰1~2水平,应再调高摄影床,使之倾斜30度或45度,便于造影剂集中于下腰椎及骰椎椎管内,并使其获得良好充盈。将病人仰卧和俯卧位分别拍摄前后位,执业医师仰卧和俯卧水平测位,以及左右45度斜位片。球管距体表80~100cm;以 75~85kV和 80一85mA的条件进行摄片。在后期的病例中,在拍摄上述X线片后,使人体完全直立再拍摄正侧位片,以避免倾斜时碘液充盈不良而疏漏。
造影术后,肌肉注射安定5mg,病人须取半卧位或头高卧位4~6小时。
(二)腰椎椎管造影征象
1. 腰椎椎管狭窄症 腰椎椎管狭窄症主要病变来自后侧结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
下陷和增厚的椎板等,可自椎管后方向前突入形成压迫。因此:①在正位造影片可观察到造影剂呈节段性中断或狭窄;②有的表现为"宝葫芦"状或"蜂腰"状变化;③仰卧水平侧位片可清楚显示病变部位的硬膜囊背侧充盈缺损或凹陷,其变化程度与病变相一致。
2.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椎间盘突出造影显示的特征性表现是相应节段水平的硬膜囊充盈缺损,神经根袖消失或变形,有少数患者呈不全梗阻状态。表现图像:①侧位造影片硬膜囊腹侧有充盈缺损,一种是不整齐的缺损边缘,一种是缺损的边缘较圆滑;②正位或斜位片显示神经根袖消失,并于根袖下方硬膜囊充盈缺损。
4.肿瘤 位于腰椎肿瘤多属于硬膜内的神经鞘瘤.造影剂多呈偏偏心性部分梗阻,表现为怀口状充盈缺损。
七、胸椎椎管造影
操作技术和方法同腰椎。由于从下腰椎穿刺并注入造影剂,并以调整体位使造影剂上流,行程较长,分布较广泛,故造影剂用量可略增加。如在电视荧光屏上观察碘柱流动和形态变化,并随摄片更为有利。 造影征象与颈椎和腰椎征象基本相似。
八、椎动脉造影术
椎动脉在其穿行过程中可能遭致退变的 钩椎关节压迫,导致推动脉供血不全并引起相关的临床表现。
(一)适应证
1.临床检查难以确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了与头或耳科疾病、血管疾患相鉴别,宜采用椎动脉造影。
2.为手术减压提供正确的病变部位和范围,应做椎动脉造影。
(二)造影途径和方法
动脉造影途径有动脉穿刺法和动脉插管法两种。动脉穿刺法即从肱动脉、腋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直接穿刺,并快速注入造影剂以显示椎动脉;动脉插管法,即在无菌条件下,切开肱动脉或股动脉进行插管注入造影剂。以肱动脉逆行插管造影方法为优越。其优点在于肱动脉较表浅,容易暴露和插管;在插管时,由于临近椎动脉,其长度容易掌握。其缺点在双侧性病变仅能显示一侧。
现以切开防动脉插管造影法为例加以介绍。
1.术前器材准备
(1)动脉切开缝合包,内含蚊式钳4把和小血管缝合针线等。
(2)医用塑料管,外径3mm和2mm各一根,其长度为60~70cm。
(3)血管造影剂40ml。
(4)无菌注射器10ml 、20ml和50ml各一副。
(5)0.5%~10% procain 100ml,注射用生理盐水 500ml和必备的急救药品。
2.术前病人准备 常规碘过敏试验和procain过敏试验。术前备皮。造影前禁餐,术前半小时注射或口服鲁米那0.1g。
3.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在 X线检查台,
造影侧的上肢外展位。局部麻醉后于肱二头肌内侧缘做纵行切口,长5~6cm。止血并向深侧分离。牵开肱二头肌,即可暴露肱动脉,并仔细将动脉游离2~3cm,用两条橡皮片将提起,防止损伤伴行的正中神经和静脉。收紧橡皮片两端,阻断血流后用尖刀将肱动脉壁全层作纵行切开。选择较动脉直径略细的塑料管或心导管,充盈生理盐水,从动脉的切口插入至预定部位并作固定。通常从体外测量,动脉切开口至胸锁关节的长度为32~36cm。先以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注入造影剂2ml,立即摄片,观察插入的导管口部位并可调整。
连续摄片。由于血流速度快,造影剂注射后瞬间即逝,故必须应用快速的连续摄片。将预部置于快速摄片机的中央,做好摄片准备。
加压持续推入造影剂,至10ml时开始连续摄片,每张间隔O.5~O.7分钟,共4~6张。然后将头转向同侧45度,同法摄片一次,以观察在转颈条件下椎动脉形态变化。
摄片结束后,再以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并缓慢拔出。收紧两条橡皮片,在无出血条件下缝合动脉切口,放松橡皮片,检查有无出血。依次关闭切口。
4.术后处理造影术后需卧床休息1~2天,患肢抬高。注意观察血运,如有缺血性表现宜对症处理。
(三)并发症
经肱动脉插管椎动脉造影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由于血管茎挛或血栓形成所致。
(2)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系由术中误或缝合不佳所引起。
(3)出血、感染及正中神经根损伤。
(4)暂时性脑缺氧和运动障碍。
(四)椎动脉造影的征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