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药师 > 执业西药师 > 专业知识一 > 药理学 > 正文:2013年执业药师药理学: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介绍
    

2013年度执业药师药理学考试辅导: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介绍

子泵押制剂是指具有抑制胃黏膜H+-K+-ATP转换酶作用的药物。经研究已知抑制H+-K+-ATP酶的药物,必须有三部分结构:吡啶环、SO基和苯井咪唑。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1979年首次合成的奥美拉唑和1984年研制出的与前者化擎结构有所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如下:在壁细胞处于非活动状态时,细胞浆内有大量小管泡,质子泵(即H+-K+-ATP酶)便贮存在小管泡膜内,当受到化学的、神经的、激素的刺激后,壁细胞内的小管泡迅速与分泌小管相融合,质子泵转移到小管膜上,并在有氧代谢中高能磷酸键产生的能量的参与下,将H+从pH为70.4的壁细胞浆中跨梯度转运到pH为10.0的分泌小管管腔内,最后进入胃腔。当质子泵抑制剂进入血液后,可自由通透生物膜,进入到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小管泡腔的酸性环境中,立即与H+结合,且不再能透过生物膜。与H+结合后,质子泵抑制剂立即代谢产生活性产物亚磺酰胺,后者与质子泵中的α亚单位中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二硫键结合。当质子泵受到抑制时,由于阻断了胃酸形成的最终步骤,所以,不论是基础胃酸分泌,还是各种形式引起的应激性胃酸分泌,都能受到有效的抑制。临床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卓-艾综合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信息:

2013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平台

2013执业药师考试题库免费下载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