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麻醉(Anesthesia)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医学全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16 12:29:27  文章录入:凌林  责任编辑:凌云

[目的要求]

1.了解局部麻醉的种类、方法及应用原则,注意事项

2.熟悉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掌握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术、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全身麻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局部麻醉种类与方法

2.椎管内麻醉的种类、方法与注意事项

3.全身麻醉的种类、方法与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麻醉的最基本的任务在于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问题。尽管临床上的麻醉方法较多,但麻醉作用的产生,主要是利用麻醉药物使神经系统中某些部位受到抑制,以解除手术所致的疼痛。通过实验,正确认识和合理应用麻醉药物,改善麻醉技术和提高麻醉管理水平,以提高麻醉质量和安全性。

[实验材料和用品]

22号或20号脊椎穿刺针一根、18号硬膜外穿刺针1个。7号肌肉注射针头1个、5ml2ml20ml注射器各一个,药杯2个,无菌孔巾1条,小纱布78块,消毒钳1把。喉镜片、气管导管、压垫、管芯等。

局部麻醉 (Local anesthesia)

一.目的要求:了接局部麻醉的种类、方法及应用原则,注意事项。

二.用具:注射器、局麻针头。

三.操作方法

() 应用原则:

1.麻醉前病人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局麻几对医生的信心十分重要。

2.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减弱局部麻醉药的毒性作用。

3.麻药的名称、浓度,使用前核对无误。必要时可加少许肾上腺素(1/20万)延缓麻醉药的吸收,延长其作用时间。 医 学 全 在 线www.med126.com

4.碘酒 、酒精消毒皮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5.先作皮丘,再浸润注射皮下肌肉等各层组织,边回抽,边注射,边推进针头,可减少病人的不适,并可避开血管。

[NextPage]

 

(二)种类:

1.局部浸润麻醉:用低浓度、容量大的局麻药,作好皮丘后,沿切口分层作匍行浸润注入局麻药。(1)

1 局部浸润麻醉

2.区域阻滞:将麻醉药注射于手术区的周围,所有进入该区的神经均被阻滞。(图2)。

3.神经阻滞法:将麻醉药注入神经干的周围,麻醉药注入后须待一段时间才能起效。

2 区域阻滞

四.注意事项

() 局麻药误入血管后或用药过量引起中毒反应。轻者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昏晕;重者紫绀、惊厥。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

()询问对局麻药有无过敏史。

()注药前一定要会抽,避免误入血管。

()一次用药不宜过大。

()采用最低浓度有效浓度的局麻药。

()应用安定类药物,减少中毒反应。

[NextPage]

 

椎管内麻醉

一.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Spinal Anesthesia)

(一)目的要求:了解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用具:22号或20号脊椎穿刺针一根。7号肌肉注射针头1个、5ml2ml20ml注射器各一个,药杯2个,无菌孔巾1条,小纱布78块,消毒钳1把。

(三)操作方法

1.病人入手术室后,平卧在手术床上,测血压脉搏一次,核对病人姓名,记于麻醉单上。

2. 病人取侧卧位,将病人背部与手术床边缘靠齐,与床位垂直。腰部弯曲,两臂抱膝,头向前曲。(图3

3.麻醉医生戴无菌手套后,无菌盐水冲洗手。用5ml注射器抽取腰麻药物(1%地卡因1ml0.75%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1ml35%麻黄素1ml),2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ml,作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用。

4.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患者背部皮肤(上自第6胸椎、下至骶尾部,两则到腋中线)。用无菌巾遮盖穿刺部位的周围。

5.定点:两髂嵴连线与脊柱中线的交叉为第四腰椎棘突或第3-4腰椎间隙。一般选择腰椎2-5间隙穿刺。(图3

3 椎管内麻醉的体位与定点

6.在穿刺部位先作皮丘及局部浸润麻醉,左手的食指、中指固定皮肤,右手用平均的力量和均匀的速度把穿刺针推进,穿刺针的方向与背垂直,其斜面与床面平行。穿刺针经过皮下层、背棘肌、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到达蛛网膜。一旦阻力突然消失,表示针头已进入蛛网膜下腔。将针芯拔出,有清亮的脑脊液流出,表示穿刺成功。 医 学 全 在 线www.med126.com

7.轻轻地转动穿刺针,使针的方向按需要头或骶尾部。将抽有局麻药的5ml注射器接上穿刺针的尾部,以1ml/5秒钟的速度推注局麻药。

8.将穿刺针和注射器一齐拔出,穿刺部位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固定好。将病人平卧,立即测病人血压、脉搏,仔细观察病人。

(四)注意事项

1.穿刺时如有血流出,应另换穿刺间隙,或改作其它麻醉。

2.有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者可静脉注射麻黄素,并加快输液速度。

3.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以及神志的变化。

4.测定麻醉平面:麻醉过程中至少测定三次平面即注药平卧后即刻、注药半小时后和手术完毕。

5. 穿刺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NextPage]

 

二.硬膜外阻滞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

(一)目的要求:了解硬膜外神经阻滞术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不同部位的手术选用不同穿刺点。

(二)用具:18号硬膜外穿刺针1个、无菌杯2个、16号和7号注射针头各1个,5ml20ml注射器各1个、硬膜外导管1根、小纱布78块,消毒钳1把、毛细玻璃管1个。

(三)操作方法

1.病人取侧卧位,将病人背部与手术床边缘靠齐,与床位垂直。腰部弯曲,两臂抱膝,头向前曲。

2.选择穿刺点:胸壁手术穿刺点为T2-3、上腹部手术穿刺点为T8-9、中腹部手术穿刺点为T10-11、盆腔或下肢手术穿刺点为L3-4L4-5

3.常规消毒皮肤,在已选择的穿刺点作皮丘及局部浸润麻醉。用16号粗针刺破皮肤和韧带后,用硬膜外穿刺针沿针眼穿刺。经过棘间韧带后,将针芯抽出,接注射器测试负压(图4)。

4 硬膜外穿刺过程中测试负压

5 1 硬膜外穿刺针抵达黄韧带;2硬膜外针到硬膜外腔,负压消失

4.过黄韧带时阻力突然消失,玻璃管内的水柱被“吸入”的现象(图5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时,水被吸入),用注射器注入少量的空气和生理盐水无阻力。回抽无脑脊液,证明在硬膜外腔内。

5.外导管沿硬膜外针孔置入硬膜外腔,导管在硬膜外腔内一般保留3~5cm。退出穿刺针,固定好硬膜外导管(图6 插入导管和固定导管)。 经硬膜外导管分次给药,麻醉作用可持续维持。

三.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Spinal Anesthesia,ESA)

(一)目的要求:了解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用具:26G脊椎穿刺针和18号硬膜外穿刺针各一根,硬膜外导管1根。16号和7号注射针头各1个、5ml2ml20ml注射器各一个,药杯2个,无菌孔巾1条,小纱布78块,消毒钳1把。无菌杯2个,毛细玻璃管1个。

(三)操作方法 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n

1.人取侧卧位,将病人背部与手术床边缘靠齐,与床位垂直。腰部弯曲,两臂抱膝,头向前曲。

2.定点:两髂嵴连线与脊柱中线的交叉为第四腰椎棘突或第3-4腰椎间隙。一般选择腰椎2-5间隙穿刺。(图4

3.常规消毒皮肤,在已选择的穿刺点作皮丘及局部浸润麻醉。用16号粗针刺破皮肤和韧带后,用硬膜外穿刺针沿针眼穿刺。经过棘间韧带后,将针芯抽出,针尾接上副压玻璃管。

4.穿过黄韧带时阻力突然消失,玻璃管内的水柱被吸入的现象(图5),用注射器注入少量的空气和生理盐水无阻力。回抽无脑脊液,证明在硬膜外腔内。

5.26G脊椎穿刺针沿硬膜外针孔置入,穿破蛛网膜后阻力突然消失,表示针头已进入蛛网膜下腔。将针芯拔出,有清亮的脑脊液流出,表示穿刺成功。

6.将腰麻药物(1%地卡因1ml0.75%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1ml35%麻黄素1ml)注入蛛网膜下腔后,拔出脊椎穿刺针。

7.将硬膜外导管沿硬膜外针孔置入硬膜外腔,导管在硬膜外腔内一般保留3~5cm。退出穿刺针,固定好硬膜外导管。经硬膜外导管分次给药,麻醉作用可持续维持。

(四)注意事项

1.刺时如有血流出,应另换穿刺间隙,或只作硬膜外麻醉。

2.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者可静脉注射麻黄素,并加快输液速度。

3.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以及神志的变化。

4.术中要多次测定麻醉平面,硬膜外注药量应比单纯硬膜外麻醉少。

5.穿刺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NextPage]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一.氯胺酮麻醉

(一)目的:了解氯胺酮的用法和用量及作用特点。

(二)方法和用量

1.术前用药: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小儿0.01~0.02mg/kg),安定10mg(小儿0.2mg/kg)

2.麻醉方法

1)肌肉注射法:用于儿童,一般按4~5mg/kg计算。用药后1~5分钟出现麻醉,维持15~30分钟。

2)静脉注射法:用于成人短时间手术。首次剂量2mg/kg1~2分钟出现麻醉,维持5~15分钟。加剂量为首次量的1/2~2/3,可重复2~3次,总量不超过6mg/kg 医 学 全在线www.med126.com

3)静脉点滴法:将氯胺酮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内稀释成0.1%溶液。先单次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诱导,继以上述稀释溶液静脉滴注,初速40/分左右,手术后期减慢至10/分左右。时间较长的手术,宜复合其它的药物(如安定、英诺等)以减少氯胺酮的总用药量以及预防术后出现精神症状。常用的复合方法有:

A.氯胺酮、安定静脉复合麻醉:先静脉注射安定5~10mg,待病人入睡后,再静脉给氯胺酮2mg/kg

B.氯胺酮、氟哌啶复合麻醉:氟哌啶肌肉注射5~10mg(小儿0.1mg/kg)作麻醉前用药,氯胺酮合用,有助于减少氯胺酮苏醒期精神运动性反应。

二.气管插管术

1.目的要求:了解气管内插管用具,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操作方法

3.用具:面罩、喉镜、牙垫、气管导管和氧气装置

1)静脉先用神经安定类药物(如安定10mg咪唑安定5mg),静脉麻醉药(如异丙2~3mg2.5%硫贲妥钠5~8mg/kg或依托咪酯2mg/kg,麻醉性镇痛药(如芬太尼2~4ug/kg, 待病人入睡后,静脉注射肌松剂(如去极化肌松剂琥珀胆碱1mg/mg,非去极化肌松剂万可松0.08mg/kg),面罩加压给氧,待1~2分钟后作气管插管。

2)病人头后仰,使口与喉、气管几乎位于同一直线上(图7 呼吸道三轴线位置的关系;图8头伸展时,三轴线重叠经喉部轴线)

3)麻醉医师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处将口腔打开,左手执喉镜,自右口角放入口腔,将舌头推向左方,徐徐向前推进喉镜,暴露会厌软骨,左手用力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暴露声门(图9咽喉镜暴露声门)。

4)右手持气管导管,前端对准声门,轻轻插入气管内。

5)放置牙垫,拔出喉镜,用听诊器听诊两肺呼吸音,防止气管导管位置过深。

6)管导管与压垫一并固定并与麻醉机相连,可进行安氟醚吸入复合静脉麻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