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谈抑郁症诊疗(癫与狂)
    

中医理论:谈抑郁症诊疗(癫与狂)

郁症.html" target="_blank" >抑郁症是现代西医学用的名词,从字面上可理解为抑制郁闷。表现为情绪的低落,言语减少,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消极悲观,自我评价过低,甚至企图自杀等等。

抑郁症应大致属于中医郁病的范畴,或也可以和中医中的癫有兼容的部分。类属于郁的病例,据统计,约占综合性医院门诊人数的10%左右。

《灵枢·本神》曰:"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曰:"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

这句话或许说出郁病的根结。"脏气弱"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思虑过深",这个思虑就象是佛家讲的"妄念",是一些虚妄的,不合适宜的念头,而这又是最消耗人能量的。你的身子骨本来就有弱的一面,而头脑中的妄念又要大量消耗你的能量。如果头脑是中央,五脏六腑是地方,在精气神的沟通线路上出问题,出现或积或滞或结,按照《丹溪心法》就会有气、血、火、食、湿、痰,六郁的说法。

《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曰:"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变病多端,古今这个"变"是有不同的。西医学的介入,绝大多数患者长期、大量服用西医的抗抑郁的药物,无异于饮鸩止渴。像三环类抗抑郁剂,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是作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像是镇痛剂,头脑不感觉痛了,而引起疼痛的因素尚在。这时的头脑是个傀儡的中央政府,我们看长期吃抗抑郁药的患者,对身心的伤害是很大的。

我想主要从腹诊和用温阳治疗的方法来说一些观点和临床体会。

第一,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而中医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几乎已淹没于现代西医学的腹部触诊。当我们去触摸腹部时,头脑中想象的多是具体的内部器官,而缺少的是经络和气的观念。

中医四诊有:望、闻、问、切;腹诊属于按诊的范畴,是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问·调经论》曰:"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灵枢·水胀》曰:"以手按其腹,虽手而起,如果水之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更多的腹诊的论述。

在《通俗伤寒论按胸腹》中:"《内经》曰:‘胸腹者,脏腑之郭也’……故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源,若欲知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而腹诊从哪里入手呢?我们看《厘正按摩要术》中的一段话,"诊腹之要,以脐为先。人身之有脐,犹天之有北辰也。故名天枢,又曰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徐按之而有力,气应手者,内有神气之守也。若按之而气不应者,其守失常也(《阳山》)。肚脐很重要,是人在出生前和母体沟通最重要的通路。有一个先天的生物气场在这里,是身体机能优劣重要的体现部位。

在临床中,做腹诊,中年人,十之六七,肚脐四周会有痛点。而从心口到肚脐,有痞结者,尤其接近心口,多会有情志的问题了。这个痞,《说文解字》说:"痞,痛也。"而《伤寒论》149条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伤寒论》中的痞,或指自觉症状,即窒塞感;或指腹内的肿块,即痞块,这是体征;此外,痞也指气机阻滞不通的病机。结,是凝聚的意思,可理解为有重压感,如有物结聚于里。

2007年4月,为一大姐做腹诊,肚脐左侧有痛,在心口下有四指长,米粒大小宽的条索状物。我对她说,你心中有抑郁的感受啊。大姐对答,自从我儿子死了,我一直不愉快。你到是第一个说我抑郁的医生。为其针,取上脘穴,本来还欲取肓俞穴。这大姐呼到,够了,够了。已经满腹都是得气的针感。这是个对经络和气极其敏感的人。她是这一段时间门诊,留针候气,用穴最少的患者。针毕,周身舒畅自然许多。

2005年夏天,有亲戚的男孩子求诊,是个中学生。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之后出现精神抑郁的症状,整日呆滞,常喜闷睡,不与人接触,有时又行为对抗。为其诊,舌苔白腻,脉象细滑。触摸其胸腹,汗渍滑湿;手在腹部略停,肤肌寒湿。我用一小型的红外线热疗仪为其照射腹部,虽在盛夏,却诉说很是舒适。

《难经》曰:"重阴者癫,重阳者狂。"《金匮》曰:"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我们在临床中,可以体会抑郁症的患者,病前在性格和体质上多见阳虚的征象。而抑郁症患者,在看中医前,多数已接受了西医药物治疗;狂躁者有些多次用电休克的治疗。西医抗抑郁的药物,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影响,用中医的语言讲,多是损伤人体的阳气。而电休克,也是一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损伤了这个阳气,由狂至癫。北方俗语,癫是文疯子,狂是武疯子。武疯子被治成文疯子,由阳证转为阴证,其实更难恢复正常了!

第二,在临床中,我们用理气开郁,化痰散结,效果并不理想。再者,用了西药、西医电击之后的郁证已非昨日之郁证了。在临床上我们用温潜的路子,往往会有较为满意的疗效。师法民国祝菊味先生,用四逆汤(附、草、)加灵磁石龙骨牡蛎等诸药,引温暖药达到下焦,追复散之元阳,滋不足之真阴。

再用针灸,来调节冲任两脉。针刺取任脉膻中至关元诸穴,取冲脉肓俞、天枢及带脉穴;轮换用艾灸法温通。冲任气脉开了,四逆汤纳下更为便捷。

这只是一点粗浅心得,下面还会举病例来说明。

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在西医学被列为精神失常。在中医学中一般把精神失常分为癫、狂两种形式。《灵枢·癫狂第二十二》曰:"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病,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

这里的癫疾大致是抑郁的状态,在刚刚发生时,先是感到闷闷不乐,头沉重,两眼往高处看,且发红,心绪烦乱。这时医生怎么处理呢?候之于颜,观察其颜面的表情,取手太阳、阳明、太阴的穴位,运用手法。血变而止,看来是要用放血疗法的,放出的血可能一开始暗红、粘稠,为什么这么推测呢?你看上文,"赤甚作极",气血应是有淤滞的,有邪实。血变,应是变为鲜红,变为正常的时候,就停止治疗。

古人是用刺血的方法来对治的,能行吗?有什么道理呢?小肠经.html" target="_blank" >手太阳小肠经,是和手少阴心经相表里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的,肺主魄。神和魄代表人精神活动的不同层面。相表里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就象一个一居室,有一厅一室。厅在外,是腑;室在内,是脏。这样一对脏腑,相互协调,会主导一种情志活动。如小肠和心,主神。大肠和肺,主魄。通过对手太阳、阳明、太阴经的调整,就起到一个安神定魄的作用。

神魄,怎么观察它们的存在呢?我们平常说眼神,观察一个人的"神",往往是通过眼睛的,"视举目,赤甚作极。"而魄呢?我们说一个人有魄力,内在的这个人肺气要足。外形上,胸的轮廓会充实。有个成语叫"小肠鸡肚",形容人狭隘小气。当然,不是人的个子高,魄力就大。许多作成大事业的人物,个子矮小,气度伟岸。人体形态是有个比例,内在是讲究气质的。

有个成语"失魂落魄",魂失了,还可以找回来。而魄落了,人就要完蛋了。落魄,从那里落呢?从大肠向下落。怎么证明呢?在老辈儿的经验中,人溺水救上来,先怎么处理呢?是要先看肛门松没有松。肛门在中医里被称为"魄门"。肛门松了,魄丢了,一般不好救了。肛门没有松,魄没有丢,要赶紧用东西堵住肛门,不让魄从肛门出来。不要轻视这个方法,是管用的。

为什么调整手太阳小肠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会对情志有调整呢?西方科学家也研究发现,神经元细胞除主要集中在大脑外,还大量聚集在肠胃。我们的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了脏腑和神志的关系。这也可做为强调情志病从腹论治的佐证。

《灵枢·癫狂第二十二》上讲的是取手太阳、阳明、太阴,或多是在上臂。腹部主要是足阳明胃经和冲任二脉,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上膈属肺……"在对气血的调节,直接取腹部的经脉会更直接。后面《灵枢·癫狂第二十二》中有"癫疾始作",比始生更进一步时,也强调用足太阴、太阳、阳明。

《灵枢·癫狂第二十二》曰"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之处。病至视之,有过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之血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骶骨也。"

这里讲用灸的方法,灸骶骨。在西医的解剖学中,在骶骨和尾骨,到了脊髓的尾部,下面就是终丝和马尾。在临床上,患者尾骨骨折了,有些西医就说,问题不大;如果是未生产女性,在生小孩时对打开产道会有影响,其他不要紧的。但我们发现,有一些人在尾骨受伤后,就出现头疼的问题了。查找原因,其实是尾骨损伤引起的。所以我们不要轻视尾骨的损伤,一定要积极处理。终丝和马尾对脊髓和脊神经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在传统练功中,站庄时,头要中正,尾闾也要中正。有一句口诀"尾闾中正神贯顶"。尾闾要中正,神气才会贯通头脑,头脑才会灵明。"要把骨髓洗,先从站庄起"。通过站庄,会对脊髓,脊神经,脑脊液、血管.html" target="_blank" >脑血管都会有良性的调节。在前苏联,科学家做一个实验,把脑脊液从脊髓抽出来,再注射进去。达到什么目的呢?说是通过脑脊液活动,可以起到对脑的一个按摩作用。

我们在这里是想说明灸骶骨,是对脑神经有调节作用的。

《灵枢·癫狂第二十二》对"狂"的论治:"狂始生,自先悲也,喜忘、喜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在这里讲,狂证开始发生,患者先是悲伤,记忆力差,容易发怒,常常恐惧。怎么治疗呢?取手太阴、阳明的穴位,再取足太阴、阳明的穴位。

后面又讲述,狂证发作时,少卧,不饥,善骂,狂言,善笑,目妄见(幻觉),耳妄闻(幻听),治疗时,也是以取手太阴、太阳,足太阴、太阳、阳明等。

狂证刚刚发作,还不太有以上明显症状,古人怎么处理呢?

"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曲泉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曲膝,在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处。这个穴,是肝经的合穴。中医里讲"五输穴",在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流水,来说明经气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五输,井、荥、输、经、合。经气象水从井里流出来,所出为"井",井是水的源头。刚出的泉水微流,就是"荥";水流由浅入深,就是"输";水在河流中畅流,就是"经";经气充盛,进而深入,汇合于脏腑,如百川入海,就称为"合"。曲泉合于五脏,滋始于肾,环绕于血海(曲泉穴的斜上是脾经的血海穴),有清泉自然生发之力,养气含其中……(《会元》)

"及盛者见血,有顷已",属于实证,血脉盛,泻出血,不久就可以见好了。"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不见好,就要,灸骨骶二十壮,在骶骨的部位灸二十壮。这里又提到用灸的方法。

狂证,开始多是阳证、实证。得病久了,会有阴证、虚证的趋势。我们看癫狂第二十二最后两条怎么讲。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浚体重,懈情不能动,补足少阴之经也。"

"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

这里是讲气血衰弱了,就要补足少阴肾经。如果有淤血,也是要去掉淤血。

第三,癫狂证自古有之,历代医家也在阐释他们的理念和治法。我们看看清末的几位医家的讲法。

河北盐山人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人之元神在脑,识神在心。无病之人识神与元神息息相通,是以能独照庶务,鉴别是非,而毫无错谬。乃有时元神、识神相通之路有所隔阂,其人之神明艰险失其所用,恒至颠倒是非,狂妄背戾,而汩没其原来之知觉,此何故也?盖脑中之元神体也,心中识神用也。人欲用其神,自脑达心;不用其神明,则由心归脑。若心脑之间有所隔阂,则欲用其神明,而其神明不能由脑达心,是以神明顿失其所司。而究其隔阂者果为何物,则无非痰涎凝滞而已。"

我们讲一下元神和识神的概念。"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父母的精血相合,形成这个与生俱来的"神",称为"元神"。而后天获得的意识活动称之为"识神"。人在出生时,哇地一声,先天元神隐退而后天识神接替,先天元炁隐而后天呼吸之气现。识神是元神的具体体现,识神中寓有元神。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精明就是神明,脑是头的中心,神明是藏在头脑中的。而《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是藏于脑中,而发露与心。所以说是出而不说藏。

有时说"心藏神",是指藏的"识神",是后天获得的意识活动。我们举一个例子,在早些年的《参考消息》上有这么一个报道,在英国有一位女士,做了心脏的置换手术,换的是一个伙子的心脏。这个小伙子生前爱酗酒、飙车,因此出车祸而亡。这位女士在换心不久,也出现爱酗酒、飙车的爱好。爱酗酒、飙车"积神于心……"(《灵枢·五色》)神,人的情志,也是有一定的物质性,是可以积淀在脏器中。《聊斋》故事中为笨书生换心也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啊!

今天翻读我在1990年代的学习笔记,是这样记录的,老师讲现代医学的脑电图,可以查到六七个月的胎儿有周期性出现阿尔波(α波),但实际上脑细胞并未对外界起能动反映,是无识无知的状态,而胎儿的神经活动主要是下意识的肢体活动,更多的是心脏自律神经的活动。窦房结是这一自律活动的控制点,这也许是"心藏神"的先天根据吧。作的心脏实验,当心脏离体后,我们观察到在窦房结的主导下,还可以有一段时间的兴奋和收缩。这是心脏的自律神经的活动,而这一神经活动的控制点在在窦房结。这就增进了我对"心藏神"的感官的认识。

张锡纯讲隔阂在心和脑之间的是无非痰涎凝滞,这个痰涎凝滞,是分"有形"和"无形"。现代人一想就是有形的东西,所以不能全面、多维的去理解中医的内容。比如在临床中有一种胳膊痛,是痰证引起。怎么治疗呢?要取任脉的中脘(脐上4寸)等穴,胸腹的痰化开,胳膊很快就不痛了。这个痰是有形还是无形呢?

张锡纯对脉甚洪实者,投之于大剂承气汤,重用赭石辅之,大黄用至一两,名为荡痰汤。有一病例,是张氏治一少年癫狂,服药后下大便连泻七八次,降痰涎若干(应是随大便,下了许多粘粘糊糊的东西吧)。而张氏对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思虑过度,又暗生内热,心脏之血消耗日甚,以致肝火上冲头部,扰乱神志,不至于疯狂过甚者,用调气养神汤。药物的组成如下:

龙眼肉柏子仁、生龙骨、生牡蛎、远志、生地黄天门冬甘松、生麦芽甘草、镜面朱砂铁锈。来养神明,滋心血、理肝气、清虚热。

四川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其《医法圆通》中讲到"癫狂"证时,论述很简约。"按癫狂一证,名异而同源(同者在心经也)。癫虚而狂实,癫为心阳不足,神识昏迷。狂乃邪火之横行,神无定主。

郑氏指出,"癫者,言语重复,嬉笑无常,做事无绪,皆由心阳不足,神识不清,寒痰易生,上闭心窍,亦使人颠颠倒倒。然专于治痰,便是舍本逐末,不可为法,交通上下,是为治本要法,宜细心体会之。"

对狂证,郑氏指出"以下夺清热为主""治癫贵于养正,兼以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而今,我们讲的抑郁证,类似于"癫证"。就是一些"狂"证,多数经过西医的治疗,用西药控制,也元气大伤,变狂为癫了。西药是直接控制患者的"神",他不是让你的"神"明,而是让你的"神"受控于药物,使"神"昏。它不是从人作为一个整体,从形、气、神的整体上对活生生的人去做合理的协调,而是服用西药直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使这个身体是老老实实,让神昏沉;而病的内因依然存在。服药的患者和家属想必体会是最深刻的。

我在前面提出用针灸来畅通人体的气机,用温阳汤剂内服后面还会阐述。

抑郁的对面是欢畅和喜乐,我们谈谈喜乐的道理。在《论语》的开头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的开篇,就安排这三句话,说明孔门的弟子对儒家思想理解的精深,阐释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学而时习之,学什么呢?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我们平常的学习,多是强调器的层面。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多强调学习具体的知识;或为谋生获得一纸的文凭。而孔子讲的"说"是在感悟人生,获得智慧而喜悦。比如学生时代,苦思冥想,为解开了一道数学题目,内心中非常高兴。具体的数学知识,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几乎用不到,而享受其中开启智慧的喜悦很是重要。

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是在开启身心的智慧,感悟生命的真谛。如学习器乐,是要学习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体会音乐对生命活动有益的影响。若是为了考级,为升学加分,怎么会喜悦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马克思讲,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需要朋友,融入社会的。不管是红颜知己,酒肉朋友,还是伯牙和钟子期。而孔子讲的"朋"来自远方。这个"朋"是二月相照,双方都有内心获得光明的喜悦。孔子或许多是孤月独明,内心凄凉寂寞时,更能体会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有朋自远方来,这个"远"从时空上来理解,人生是难以得一知己的。等一辈子,也不一定会来。南怀瑾先生把远字解释为"难得"!

朋和友是不同层面的交流。朋更多是精神的传递。友在古字里是手拉手的造型,应该也是相互提携的。朋友是有精神能量沟通的。

如坐春风,是说在有德行的师长周围,内心喜悦的感受。宋代朱光庭在汝州听程颢讲学,听了一个多月,回家给人讲听学的感受说:"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中医的说法,是老师阳气足;在他身边,有教益和感化,如坐春风!

徐文兵大夫曾给我讲,他在协和医院.html" target="_blank" >北京协和医院毕业实习时,跟老师看糖尿病,一天下来,便有周身发紧的感觉。老师说,这一回知道什么是糖尿病了吧。老师是明师,徐大夫也敏锐。老师说糖尿病到后来,是寒证,是身体的阳气不足了。

"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远古,巫与医不分;"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做巫医,要有恒心、恒德。这个德,不但是指"品德",而更重要的是指要有恒定功力,要养自身的浩然正气的。不然,解决不了问题,就会蒙羞。医者、患者是有能量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做能解决大问题的医生是身处险地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有宽广的心胸,有纯和的正气,旺盛的生命力,自然坦荡喜乐。别人不理解他,就像小孩不理解大人的智慧,大人可以莞尔一笑,怎么会不愉快呢?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他始终高高兴兴,不要误以为是儒家的穷酸,这是有深刻的修养在里面。

喜和乐,在佛家的修持里,是不同的概念。喜是打心眼里高兴,乐是浑身上下都感到舒畅。由喜而生乐,是从初禅到二禅的功夫。到后面还有涅槃喜。是在练功入静后,脱离了日常生活的种种烦恼,身心极度的愉悦。我们看佛像都是喜相。罗汉像是另一码事。

我们讲喜乐,是要说在抑郁时,是身体的气血的阻滞,引起神志的失衡。头脑缺少了正常能量供应,会正常吗?如从形上诊查,多是堵在心腹的区域,这是心腹之患。西医学是直接去控制你的脑袋,还不懂心腹之患,用药的方式多是"扬汤止沸"。

扬汤止沸是比方,抑郁证身体内阻塞了,有的人会有双相障碍。有时好像是有火,急躁易怒,这其实是虚火,是郁而生火。像我们在农村沤粪,玉米秸、小麦秸本来潮湿乎乎的,堆集久了,再搬运时热气腾腾。你发怒,躁动,等于把热气放一放,凉了,又平静了。

抑郁证主要是阻塞,是能量不足。得病久了,服用西药久了,摸一摸心口下,从胸至腹,已冰凉。

2007年3月,医院同事杜xx,女,31岁。接受针灸治疗,她不是抑郁证,是内科有些问题。下班前,为其用腹针。嘱咐值班年轻的医生小董要细心观察,可以久留针,留针候气。

第二天,两人都给我说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小董说:昨晚,在留针时,杜xx讲,留针时,她现在好象在大海边,海面平静,鸟儿在树林中鸣叫,有花香,感到很美妙。小董以为是说着玩。杜xx告诉真的感觉是啊!

当杜xx给再讲时,我给她讲了其中的道理。

这是一种幻觉,它的机理和睡梦时受到种种刺激而招致的梦境相似,但又不等同。冬天睡觉时,没盖好被子,或许梦见在冰天雪地,很冷。梦是虚幻的,而做梦时身体冷的感觉是真实的。

针灸留针(当时还用艾条温灸针刺穴位),"气一动志",气血的畅通,达到一种整体优化的状态,"气和志达",体内感到舒适愉悦。杜xx有是兴奋神经型的人,此时逻辑思维处于朦胧状态,以前生活中给你留下美好感觉的"记忆痕迹"使你不自觉的追忆,曾经的经历即可展现出来。针灸中,自身的"气"的质和量优于平常;此时,景象会比平时更加艳丽和富有光泽;声音也更动听。针灸的环境也是个因素,下班了,医院周围环境安静了,人也心情平静。

诊疗的环境很重要!嘈杂的环境,浮躁的心态是难于有好的疗效。

在宗教的修炼中,也会有幻景出现。道家《性命法诀明指》中说:"魔之来害,是我阴神忧吾心君"。把幻景称为"魔"。《金刚经》中说:"以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是说修行者,不能把禅定中的形相或声音当作如来,不可以求之觅之,不然,就误入歧途,是邪道。

宗教的修练,讲精神稳定是为了更高境界的追求,去优化的生命状态。而抑郁症、狂躁证患者出现的幻听、幻觉,是神识混乱所致;气血凝滞,郁火,虚火上炎,就狂躁;神意耗损,元气不足,就冷漠,自闭。

马克思讲,宗教是精神的鸦片。在德语中,马克思的原文中的这个鸦片是个中性词,就像中医里也拿鸦片治病一样。西药中这些抗精神失常药,都类?a href="//forum/tag/蒲黄.html"style="color:#FF0000"  target="_blank" >蒲黄性菔被航獾淖饔茫陨硖宓纳撕ο远准换岣渭不肌?/font>

一定有许多方法是可以使抑郁的心态舒畅起来,传统中医是个宝藏。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