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怎么学习《伤寒论》?
    

经方读书社:怎么学习《伤寒论》?

(转自**论坛王幸福贴子)
 怎样学习《伤寒论》?
 谈起学习《伤寒论》,可以说各路伤寒大家都各有各的方法,都值得参考。
但是有一种方法却谈的不多不深不透,这就是我自己戏称为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即用仲景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仲景的《伤寒论》,而不是用我们现代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或臆想。
要想真正吃透《伤寒论》,最好方法就是把《伤寒论》,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从原著中的条文方子里进行逻辑推理和排列,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如从类方的比较、方后药物的加减来体会用药之法,药物含义。我们先来看从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的比较中能发现些什么?首先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技降逆、薏仁止疼、石膏清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去做,而是采取寒热补泻、四气五味学说去分析解释理解,就会谬之千里,离仲景之原意远也。现在流行的辨证论治是隋唐以后的产物,而仲景之方用药重病重症,唯不重后世的所谓辨证分型。
仲景用药的原则是有是症用是药,咳则五味、干细辛腹痛白芍、寒痛附子;急则大黄、缓则甘草,书中比比皆是。
   再如论中可以看到仲景温补可与寒凉配的例子,人参柴胡黄芩黄连知母、石膏;温热配寒凉,干姜、附子配大黄、黄连、黄芩;麻黄、桂枝配石膏、知母;柴胡、黄芩配桂枝、干姜。后人注解,尽管用辛开苦降、反佐诸说释之,终嫌牵强附会,象乌梅丸、麻黄升麻汤一类大方,更是寒热补泻一起上。这种情况在《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更是比比皆是。如《金匮要略》中“产后下利虚极”的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注家均谓阿胶为产后血虚而没,岂知阿胶本为治利之药。《千金》治利方十之七八不离阿胶,且方中往往合用涩如赤石脂龙骨石榴皮,温如干姜、附子、蜀椒,寒如芩连、白头翁、秦皮,下如大黄,补如阿胶、归芍、人参。今人观之,必如堕五里云雾中。其实用药重症重病,不重分型功用,是汉方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背景。这一点今人学伤寒不可不知,千万不能用后人的思想去揣测古人的思路,否则就会在学习《伤寒论》的路上,南辕北辙,越学越离仲景越远。
问:那不是和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差不多了。
答:此证是含病机的证,也可以叫作证侯群,不是西医的单个症。如柴胡证,桂枝证。都不是一个单个症。
跟贴人:大有“拨开云雾见青天”感觉。 学习《伤寒论》不要和研究《伤寒论》混谈在一起。 任何妄想对《伤寒论》进行概括总结都显得多余。 对《伤寒论》理法方药的运用,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精彩。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伤寒论》的经验。
答:【学习《伤寒论》不要和研究《伤寒论》混谈在一起。】说得好。

-------------------


  如从类方的比较、方后药物的加减来体会用药之法,药物含义,  用药重症重病.
  这确是学习伤寒的正确方法.

-------------------

-------------------
支持!

-------------------
大道至简

-------------------
有道理

-------------------
学习了

-------------------
说得好

-------------------
谢谢,非常有启发。

-------------------
和几位伤寒大家打观点差不多,是啊,学习有比较,有总结,才能吃得透。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