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转)和青年中医谈治学------何任
    

各家经方:(转)和青年中医谈治学------何任

和青年中医谈治学  
近来接到较多青年中医同志函询学中医、钻研文献的经验,未能及时复信为歉。30年前,我写过一篇“谈治学”的短文,其中谈到了认真读书的重要性,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熟读才能精思,日积月累精深广博,踏踏实实坚韧不拔,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做等方面的内容。现在重看了这篇短文,所说的几点仍可参考,但觉得还可补充一些内容,乃不揣浅陋,再谈几点个人看法,供青年中医参考,并作为来信的复函。
  治学的目的谈论学习的目的,似乎是老生常谈,其实,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根本问题。封建时代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的懦生哲学,那时的认真读书显然是为了荣宗耀祖,而我们现在学习中医,是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这门科学,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防病治病,为了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除此而外,岂有它哉!治学不仅要学习前人的学术成就、经验,而且要学习古今学者的高贵品质。比如我们既研究华佗的学术思想,也要学习他的高尚品质。据说沛县有一座华祖庙,庙里有一副对联,上联第一句是“医能剖腹”,下联第一句是“士贵洁身”,概括地反映了人民永远怀念这一位既有杰出医疗技能,又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伟大医生的心情。我们中医工作者,除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外,还须有学习的决心与恒心。清代名医陈修园,以医术高、著述多闻名于世。他年轻时家徒四壁,穷困不堪,但嗜学不倦。他找了一个僻静的房间,不出庭户,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攻《伤寒论》等名著,终于探明奥旨。其著作《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等之所以能深入浅出,实得力于专攻之恒心。我们比古人学习条件优越千万倍。古人读书,常有书籍求得不易、文具纸张缺少和寻师困难等阻碍。而现在,各种书籍浩如烟海,文具简单易得,名师学校随处可觅。抚古瞻今,使我们感到确是身在幸福之中。但是要做学问,先要对读书、钻研学问发生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乐趣就产生了。学习得越深越久,兴趣亦越来越高。古人在描写读书做学问到了“入迷”而乐不可言的地步时,有所谓“信手拈来”、“如探囊取物”、“落花水面皆文章”等,这些正是古人对读书做学问真正产生兴趣的自白。读书多了、久了,理解能力也由于熟能生巧而提高,对各方面所得的知识自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还能反过来提高研究、思考和认识能力。
治学的方法治学方法,实际上与治学目的、治学态度密切相连,彼此不可分割。从古到今,治学方法众多,有宜有忌。以我所见,约为五宜三忌。一宜坚实基础。就是要对中医重要的文献著作(当然先是《灵枢》、《素问》、《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再及各家)有较深刻的理解,做到清人程国彭所主张的:“凡书理有未贯彻者,则昼夜追思,恍然有悟则援笔而识之。……此道精微,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钻研一个问题,要融会贯通,要专心一致地深入探讨,如若浅薄浮躁地“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则华而不实,并无益处。二宜博采精思。这既是治学方法,又是治学态度。张仲景的治学方法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除了勤求《素问》、《九卷》、《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训”外,还“博采众方”。他广泛搜集古今治病效方、民间验方和针刺、炙烙、温熨、膏摩等多种治法。不仅如此,他还对以往和当时的各种资料,加以精密思考。与他同时代的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张仲景既博采,又精思,所以有所创造。他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疾病的原因、症状、进程、归转和处理方法,确立了伤寒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它的治法方剂,至今还为人们所采用。可见广博地采集资料、精细地分析思考而取得学术成果是何等巨大。清代的大考据家戴东原也是以精思善问的治学态度闻名于世的。研究中医,同样要深入探索,穷本溯源,互相参证,研究中医古籍更应如此。三宜熟读背诵。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叫做“三到”,这是根据朱熹的话:“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而来的。学文、学医,无不以此为收效速、易记忆的好方法。“心到”当然是第一重要,“眼到”是直接观察,而“口到”即达到熟读背诵的程度,十分有益于领会。元遗山《论文诗》说:“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味足。”这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治学经验。“百过”是一百遍,当然是指读得纯熟才有效益的意思。要读得熟,即大体能成诵,才能使丰富的知识为我所用,这是一个学医的传统好方法。比如老中医收徒,一般在规定学《内经》、《伤寒论》、《本草》之外,多先指定几本易于背诵的书,如《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脉诀》、《药性赋》、《内经知要》等(北方多采用《医宗金鉴》)。熟读背诵似乎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方式,但它不像“眼到”那样容易把文字忽略过去,而必须字字句句,上下连贯,寻求语气语调,这样就包含了理解的成分。在熟读背诵了较多医书后,遇到临诊、写作、讲学时,很自然地能唤起记忆,引出联想,理、法、方、药也能涌现于脑海。熟读背诵得越多,应用时受益也越多,有这种体会的人是很多的。四宜兼及他学。我以前在《谈治学》里曾讲到“对一个中医学术问题,往往要从中医理论、临床实践,甚至从古代的文、集、经、史,或其他自然科学,哲学等方面去搜集资料,加以深透研讨,才能说明问题”。比如拿药物知识来说,既应该掌握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功能主治,又要对药材辨认,药物的加工炮制等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有利于临诊运用。我们中医工作者,仅仅懂中医药固然可以临诊治病,但若能广泛学一些与中医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其他知识,则更有助于钻研中医,当然不是什么都去学。我们研讨中医古籍,还应该大致懂一点古书出版的常识。陆深的《俨山外集》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明代名医戴思恭路过南京,见一医家求诊的病人很多,戴思恭认为他一定是位“神医”,所以天天去其门口观看。一日见一求药的病人刚出门外,那医生就追了出来,告诉病人说,煎药时要放一块锡同煎。戴思恭听了,十分奇怪,便向那位医生请教,那医生说这是古方。思恭求得其书,发现字迹刻错了,乃是“饧”字误刻为“锡”字。版本误刻,这医生不加核对,以讹传讹弄错了。医生不懂版本,不加分辨,轻则贻误后学,重则害人性命。当然我们不是要求象考证家、收藏家那样去收集判别古籍版本,但若发现有不解的地方就得多找些版本核实。懂些版本正讹的辨别方法是有益的,这不过举个例而已,可见医生懂点医学以外的东西非常有利于治学。五宜珍惜寸阴。凡是读过徐灵胎的《洄溪道情》的人都知道那首《题山庄讲读图》所描述的情景:“终日遑遑,总没有一时闲荡。严冬雪夜,拥被驼绵,直读到鸡声三唱;到夏月蚊多,还要隔帐停灯映末光。只今日,目暗神衰,还不肯把笔儿轻放。”这位名医洄溪老人是一个珍惜光阴的人,正是有了这种孜孜研读,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才使他为医学作出了不小的贡献。生命等于时间,“韶光易逝,青春不再”、“似水流年”等话,都是痛惜浪费时间之可悲。中年中医同志们现在都在抓紧时间,补偿10年动乱所造成的损失。就像是我们这样的老年医生,也常常感到虚掷光阴之可怕。做学问要珍惜时间,除了必要的休息外,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蹉跎莫遣韶光老”,让我们珍惜时间,认真读书,认真工作,认真实践。
上面讲了治学应做的,相宜的。下面讲对治学有碍的三忌。
一忌道听途说。即对事情没有亲自眼见,没有调查分析,就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孙思邈明确指出: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也。假如我们引证医书上的一部分或一句话,就必须亲自找到这本书,甚至要找到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进行核对。总之要取得第一手材料,切忌听人家一说就不加分析地加以采用,或在转载、转引时不加复核就用。中医治学还有一种情况,当看到别人用某法、某方、某药治好某病时,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别人的成功经验,搞清他是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辨证方法针对病人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的。切忌邯郸学步、生搬硬套。二忌浅尝辄止。对于中医书籍,要有一定的基本理解,不能浮光掠影,一知半解。做学问要踏实、持之以恒。“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对某一个问题,只是肤浅地了解一下,那所得的知识肯定不会多的。浅尝辄止的原因,一是对治学缺乏决心,没有恒心,懒散随便;二是目自满,以为对什么都知道,毋须再学了。古语说:“学然后知不足”,学的越多越觉得知识不够用。懒散,自满,浅尝辄止,这是治学的大忌。三忌贪多务得。看来这似乎与博采有矛盾,其实不然。博采各家学说并兼及医学以外的知识都是长久积累的治学方法。这里指的是一时企望学到很多,结果却是走马观花,不深不透,甚至会象“广原搏”那样,设网罗多而弋获少。比如学《金匮要略》对注本应有所选择,先读徐彬的《金匮要略论注》、沈明宗的《金匮要论编注》、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魏荔彤的《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四种大体已够,不宜一下看得过多,否则各书的特点,不易深刻了解,收获就有限了。治学贵在实践,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熟知的李时珍,不但读了800余种上万卷的医书,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甚至连敦煌的经史巨作、古代大诗人的全集他都读遍了,并仔细钻研。他既得到了丰富的知识,但也发现了很多疑点。他除了在临诊治病中证实了古书记载的药性药效,也发现古书记载中有很多谬误。他长时间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走遍了山川村野,不耻下问,还亲自采摘鉴别药草,剖析比较。历经无数寒暑岁月,才写成了《本草纲目》。这本书既验证了过去古医书上的正讹,又充实了新的药物知识。治学贵在实践。我们学习钻研中医著作,就要在实践中反复印证分析它的理法,反复运用它的方药。知识学活了,体会也就深了。比如医书上说麻黄能发汗,又能治水气,而在临床上单用麻黄很少能见到发汗的,但以麻黄与其他发汗药配合用,发汗就很明显了,以麻黄与其他利水药配合用,尿亦增多。这些实例说明钻研书本理论固然重要,但如学用配合,勤于实践,治学效果就更好,对理论的认识就更通透。
上面这些是为青年同志写的。青年时开始认真治学,坚持下去成效必显。叶天士自小就学《素问》、《难经》及汉唐诸名家著作,15岁时一面开始行医,一面拜师学医。到了年长时,名气大了,仍毫不自满地钻研。老而弥笃,刻苦学习的名家也为数不少,如著名思想家李贽,到了70多岁还不放弃读书和著书。他说的“寸阴可惜,曷敢从容”至今为人称颂。中医史上到老还勤奋学习的,除上面提到的那位“目暗神衰,还不肯把笔儿轻放”的洄溪老人外,还有很多都是从幼到老一生学习的,有的在病中还著书立说。清代名医尤怡,就是在“抱病斋居,勉谢人事”的情况下,对《金匮要略》旧本“重加寻绎”而写成《金匮要略心典》这部出色注本的。从这里可看出,专心治学,就能缩小或消除由于条件、天资、年龄、体力等造成的差异。只要明确我们治学目的,掌握好治学的适当方法,勤于实践,就一定能得到预期的收获。还是两句老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浙江中医学院(杭州,310009) 何 任

-------------------
感觉就是“苦学”的味道,现在的很多人不适应这种苦学。
其实能让人静心下来去研究每一个问题,研究每一个医案,不断实践临床,并持之以恒,就是好方法。

-------------------
何老和徐荣斋老先生共同推荐的金匮要略四大注本-两“大注”:徐彬的《金匮要略论注》和沈明宗的《金匮要论编注》;两“小注”: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和魏荔彤的《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
一个研究金匮一辈子的人,很少用金匮方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